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选择性)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选择性)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选择性)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选择性)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选择性)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选择性)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寄生的种间关系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可来源于生物〖答案〗C〖祥解〗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2、植物受单侧光照产生向光性。植物的生长速度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详析】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植物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更容易生长,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A正确;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B正确;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种间的捕食关系,C错误;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体现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可来源于生物,D正确。故选C。2.天津市针对甘肃古浪县水资源短缺现状,实施“农业水利现代化与智慧灌溉技术帮扶项目”,通过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落实国家“药肥双减”目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项目需遵循一定生态学原理。下列原理有误的是()A.人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B.项目实施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C.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投入D.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水肥〖答案〗B〖祥解〗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详析】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人工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是循环的,因此不能促进能量的循环,B错误;C、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C正确;D、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水肥,D正确。故选B。3.2022年10月16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关于生态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保护必须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B.生态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C.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D.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以使生态足迹的值降低〖答案〗C〖祥解〗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析】AB、生态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A、B正确;C、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不只是保护物种多样性,还应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C错误;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以使生态足迹的值降低,D正确。故选C。4.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湿地类型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2.72.42.11.5鸟类丰富度2517129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简单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减小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影响最大〖答案〗B〖祥解〗分析表格数据,随着湿地退化,退化程度越严重,积水越少,并且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鸟类丰富度都下降。【详析】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变得复杂,A错误;B、据表可知,湿地退化导致鸟类丰富度下降,生物多样性水平减小,B正确;C、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错误;D、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错误。故选B。5.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科研人员进行了稻鱼共作模式和水稻单作模式的比较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杂草存量(kg/亩)化肥施用量(kg/亩)农药(kg/亩)玉米饲料(kg/亩)水稻产量(kg/亩)稻鱼共作模式532.423.265640.8水稻单作模式25082.961.50477.8A.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均更高,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B.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C.相比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D.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没有消费者,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答案〗B〖祥解〗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二者呈负相关,但是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自生、循环、协调、整体。【详析】A、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较高,但是投入高且污染环境,所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低,A错误;B、据分析可知,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实现物质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B正确;C、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效率,最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利于碳中和,C错误;D、水稻单作系统存在消费者,例如蝗虫等,D错误。故选B。6.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B.过程⑤需要氧气而过程④不需要氧气C.进行果醋发酵微生物细胞不具有线粒体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答案〗B〖祥解〗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反应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题图分析,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析】A、制作果醋利用的是醋酸菌,制作果酒利用的是酵母菌,其中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故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A正确;B、过程④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氧气,B错误;C、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不含线粒体,C正确;D、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故选B7.γ-氨基丁酸(GABA)是有助于睡眠、祛毒和醒酒等作用的水溶性氨基酸。下图是腐乳在前发酵和腌制过程中GAB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腐乳腌制过程加盐的目的主要是调味C.毛坯中GABA含量因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作用而增加D.盐坯中GABA含量减少,可能是γ-氨基丁酸溶于水而导致的〖答案〗B〖祥解〗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合成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详析】A、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正确;B、腐乳腌制过程加盐的目的主要是抑菌,B错误;C、GABA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由豆腐中蛋白质水解得到,毛坯中GABA含量因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作用而增加,C正确;D、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豆腐中的水分渗出,部分GABA因溶于水会随水流失而导致测定值减小,D正确;故选8.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土壤稀释液彻底灭菌后再接种到培养基上,可以有效防止杂菌的污染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提高目的菌的浓度C.在分离纯化菌种后,需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D.选择被原油污染的土壤取样,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答案〗A〖祥解〗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详析】A、将土壤稀释液彻底灭菌会杀死目的菌,实验将没有价值,因此不能对土壤稀释液进行彻底灭菌,A错误;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为目的菌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同时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而能提高目的菌的浓度,B正确;C、在分离纯化菌种后,需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用以确定选择的目的菌是否能高效降解多环芳烃,C正确;D、筛选微生物应该从其适宜生长的环境中去寻找,因此,选择被原油污染的土壤取样,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更容易找到目的菌,D正确。故选A。9.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细菌数量的影响”,将每道菜品分为3盘,一盘取样冷藏,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用公筷,同一实验者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吃同一菜品的次数相同。实验过程如下表。下列相关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实验过程菜品分组不食用组使用公筷组不使用公筷组餐前取样冷藏餐后取样冷藏研磨后加l000mL无菌水稀释取样接种到固体培养基X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计数A.通常使用高压蒸汽对固体培养基X进行灭菌B.“冷藏”的操作目的是防止取样后细菌快速增殖C.固体培养基X对不同菜品中的细菌有选择性D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一般比实际值偏低〖答案〗C〖祥解〗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使用公筷的必要性,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使用公筷,因变量是餐后的菌落数;通过对比,使用公筷后菌落数明显低于非公筷,这说明使用公筷可以降低菜品细菌污染。【详析】A、通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固体培养基X进行灭菌,A正确;B、“冷藏”的操作目的是防止取样后细菌快速增殖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C、本实验不是选择培养,所以固体培养基X不是选择培养基,所以不会对不同菜品中的细菌有选择性,C错误;D、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实验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低,这是因为当两个及以上的菌落连在一起时,计数只能计为一个菌落,D正确。故选C。10.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C.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六倍体D.过程②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过程依次分别是:去除细胞壁、原生质体的融合、诱导产生新的细胞壁、脱分化、再分化过程。【详析】A、过程①是去壁,由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A正确;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B正确;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新得到的个体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六倍体,C正确;D、过程②诱导原生质融合的方法是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D错误。故选D。11.二甲基亚砜(DMSO)易与水分子结合,常用作细胞冻存的渗透性保护剂。干细胞冻存复苏后指标检测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冻存剂指标合成培养基+DMSO合成培养基+DMSO+血清G1期细胞数百分比(%)65.7879.85活细胞数百分比(%)15.2941.33注: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DNA复制期)和G2期A.冻存复苏后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人类某些疾病B.G1期细胞数百分比上升,导致更多干细胞直接进入分裂期C.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响G1期,增加干细胞复苏后的活细胞数百分比D.DMSO的作用是使干细胞中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答案〗B〖祥解〗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活力。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矾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复苏细胞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详析】A、冻存复苏后的干细胞可以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多种组织器官,用于治疗人类某些疾病,A正确;B、G1期细胞数百分比上升,说明细胞进入分裂间期,但不会导致干细胞直接进入分裂期,还需经过S和G2期,B错误;C、分析表格可知,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响G1期(该期细胞数百分比增大),能增加干细胞复苏后的活细胞数百分比,C正确;D、二甲基亚砜(DMSO)易与水分子结合,可以使干细胞中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D正确。故选B。12.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脾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抗体B.细胞融合可使用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C.细胞筛选和细胞融合时所用的培养液在成分上相同D.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答案〗B〖祥解〗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析】A、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抗体,每个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A错误;B、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故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B正确;C、细胞筛选时获得杂交瘤细胞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细胞融合时所用的培养液需要再加入诱导剂,两者的成分上有差异,C错误;D、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无接触抑制现象,因此该细胞克隆化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D错误。故选B。二、单项选择题:13.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时,下列操作步骤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操作步骤目的A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使卵母细胞具备受精能力B取高产奶牛耳部的细胞作为核遗传物质的供体C电刺激处理重组细胞激活重构胚D将胚胎移入黄牛体内繁殖高产克隆奶牛A.A B.B C.C D.D〖答案〗A〖祥解〗卵母细胞培养到MII中期时才具有受精能力。【详析】A、使卵母细胞具备受精能力的主要措施是重组细胞培养到MII中期,A错误;B、由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可取高产奶牛耳部的细胞作为核遗传物质的供体,B正确;C、电脉冲处理重组细胞,激活受体细胞(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C正确;D、将重组胚胎移入黄牛体内(代孕母牛),繁殖高产克隆奶牛,D正确。故选A。14.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A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B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C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D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处理成细胞悬浮液A.A B.B C.C D.D〖答案〗D〖祥解〗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详析】A、在植物细胞杂交时通常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促进融合,而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促进融合的方法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A正确;B、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无病毒植物和人工种子,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种间植物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中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利用蔗糖,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利用动物血清,相当于是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未知成分的补充,C正确;D、在植物细胞杂交时首先运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而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运用胰蛋白酶将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D错误。故选D。15.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B.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C.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D.图中Ⅰ、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取单菌落〖答案〗D〖祥解〗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划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详析】A、由于倒平板的时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倒平板后不需间歇晃动,A错误;B、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B错误;C、培养基中已经出现单菌落,说明达到了菌种纯化的目的,C错误;D、图中Ⅰ、Ⅱ区没有出现单菌落,说明细菌数量太多,所以应该从Ⅲ区挑取单菌落,D正确。故选D。16.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有()①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②腐乳制作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③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易计数活菌数目④一个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⑤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⑥纤维素分解菌鉴定时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为唯一氮源A.1项 B.2项 C.3项 D.4项〖答案〗A〖祥解〗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析】①乳酸菌为厌氧菌,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并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①正确;②毛霉和根霉都能参与腐乳的制作,但是缺少二者之一,另一微生物并不会死亡,所以两者并不是互利共生关系,二者为竞争关系,②错误;③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易区分活菌和死菌,计数时死的菌体也计数在内了,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活菌形成的菌落数,③错误;④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④错误;⑤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不能多次反复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⑤错误;⑥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不能利用尿素为氮源,⑥错误。故选A。三、非选择题: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城市湿地(湖泊、河流等)的保护与修复就是具体措施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过去,城市湿地水质恶化后,自身的净化作用已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其主要是___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为改善城市湿地的水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某研究小组选取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典型的水生植物(挺水植物:菖蒲、千屈菜、旱伞草;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黑藻),探究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磷的净化效果。检测污水中总磷质量浓度(mg/L)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时间菖蒲千屈菜旱伞草水葫芦黑藻10d0.140.130.110.100.1220d0.120.110.070.050.0930d0.110.100.040.020.13①城市湿地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利用了湿地的不同空间,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②为确定这些植物对水体中磷的净化效果,排除水体自身净化作用对结果的影响,还应该增加一个___________组。③若采用净化效果最好的植物种类进行大规模种植,则需要配套建设以这种植物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答案〗(1)恢复力(2)治理已有污染(机械除藻、底泥疏浚、在某些区段人工增氧、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利用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等),加强管理(禁止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严格处理才能排放、加强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执法检查等)(3)①.垂直②.空白对照③.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等〖祥解〗抵抗力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例如河流被严重污染后,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小问1详析】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城市湿地水质恶化后,自身的净化作用已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其主要是恢复力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小问2详析】为改善城市湿地的水质,可采取的措施有治理已有污染(机械除藻、底泥疏浚、在某些区段人工增氧、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利用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等),加强管理(禁止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严格处理才能排放、加强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执法检查等)。【小问3详析】①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城市湿地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利用了湿地的不同空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②为确定这些植物对水体中磷的净化效果,自变量为植物种类,为排除水体自身净化作用对结果的影响,还应该增加一个空白对照,即不加入任何植物,然后检测污水中总磷质量浓度(mg/L)。③若采用净化效果最好的植物种类进行大规模种植,则需要对这些植物进行处置,比如建设以这种植物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厂,这样可以一方面避免该种植物大量繁殖影响其他植物生长,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等。18.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清洁水体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去氮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样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培养后,一般依据___________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琼脂和酚红指示剂。培养后,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结果如图所示____________菌株的去氮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3)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5、171、268、178和31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____________个、与此方法相比,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____________。(4)上图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应属于____________。〖答案〗(1)菌落特征(或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2)①.ZW5②.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3)①.1.63×109②.多(4)固体培养基〖祥解〗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小问1详析】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初步筛选时,样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培养后,一般依据菌落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因为菌落具有特异性,即菌落的主要特征有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小问2详析】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琼脂和酚红指示剂,由于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指示剂会变红。由图分析可知,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比ZW2的红色圈面积大,这说明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小问3详析】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5、171、268、178和314,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314超过范围,应该舍去,则菌落平均数为(35+171+268+178)÷4=163。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63÷0.1×106=1.63×109个。该方法统计的是菌落数,即活菌计数法,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统计由于无法辨别细胞的死活,因而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更多。【小问4详析】菌落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因此,图中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应属于固体培养基。19.2022年3.15曝光的老坛酸菜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老坛酸菜是一种腌菜或者叫泡菜,古称菹,《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泡菜制作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发酵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酵母菌代谢活跃。发酵中期(风味最佳):乳酸菌活跃使乳酸不断积累。发酵后期:乳酸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传统泡菜所利用乳酸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__。不能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倒进装入菜料的泡菜坛中,原因是____________。(2)发酵初期,泡菜坛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3)发酵中期泡菜坛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式的形式表达)(4)被曝光的质量不合格“土坑酸菜”生产流程为:在田地里挖出土坑铺上防水塑料膜,直接将蔬菜加上盐、水及必备辅料后在自然环境下发酵。这样生产出来的酸菜容易带有致病杂菌,理由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植物体(蔬菜)表面②.温度过高会杀死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2)逐渐降低(3)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4)在无氧环境以及温度无法控制时,容易造成某些非乳酸菌的微生物类群占据主导地位(或乳酸菌无法抑制其它非乳酸菌微生物生长),从而导致杂菌污染〖祥解〗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①发酵初期: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②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继续积累。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③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而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小问1详析】制作传统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利用的乳酸菌通常是附着在蔬菜表面的野生型乳酸菌。高温会杀死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故不能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倒进装入菜料的泡菜坛中,应自然冷却后再装入坛中。【小问2详析】发酵初期,由于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因此泡菜坛中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进而可为乳酸发酵提供条件。【小问3详析】发酵中期泡菜坛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乳酸菌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乳酸,其反应式为:。【小问4详析】不合格“土坑酸菜”在制作时设备条件无法保证严格的无氧环境,且环境温度也无法控制,这样容易造成某种非乳酸菌的微生物类群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生产出来的酸菜容易被杂菌污染,同时还容易因为发酵不充分造成乳酸含量过少,无法起到防腐作用,导致酸菜容易腐败。20.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Rr和m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____________诱导融合,共可产生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若将d培育成植株,还需利用____________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____________。(2)植物细胞工程有一项应用培育“脱毒苗”,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____________。(3)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细胞需经过筛选,筛选后的所需细胞群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最终可以从_____________中提取。(4)为抗击新冠疫情,各国科学家分别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制备单克隆抗体,我国科学家已经利用先进技术制作出人源新冠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传统的血清抗体比较优点体现在____________。〖答案〗(1)①.聚乙二醇(PEG)②.3③.植物组织培养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茎尖(3)①.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②.小鼠腹水或培养液(4)纯度高,特异性强,可大量制备〖祥解〗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