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第1页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间:事件:人物:1917年—1936年(一战中—经济危机中)列宁斯大林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第2页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背景前奏十月革命(彼得格勒大起义)意义巩固二月革命领导结果性质时间时间性质结果特征指挥部①1861年改革后俄国—帝国主义链条中微弱步骤②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局面(资-苏)1917年11月社会主义革命列宁中心城市暴乱,武装夺取政权斯莫尔尼宫推翻了……;建立了……;当选……苏维埃国内: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国际: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第3页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指导各国革命斗争1、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性事件——2、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第一次伟大实践-----

3、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第一次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4、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办法1、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第4页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列宁斯大林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间:

内容:

作用:

特点:全称:组员解体时间:成立时间:背景:背景:第5页时间:内容:作用:特点:(新:)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新经济政策1921年允许各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益探索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和发展经济。重工业是苏联经济发展重点。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标准,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办事。第6页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立时间:全称:最初个组员:扩大到个加盟共和国解体时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922年15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苏联成立41991年第7页沙俄(1547年—1917年)十月革命前苏俄(1917年—1922年)十月革命后苏联(1922年—1991年)

“沙俄”、“苏俄”、“苏联”?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8页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即“斯大林模式”1936年经过新宪法。1936年,宣告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928年—1937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1、经济建设:①工业:办法:结果: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为强盛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②农业:加紧了农业集体化步伐。2、政治建设:背景:内容:影响: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9页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评价主动: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主动作用。消极(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久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主动性,农业产量长久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从久远看:斯大林模式严重妨碍了苏联深入发展启示:国民经济应协调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第10页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后面内容联络新经济政策——新政——新经济时代苏联成立——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11页4、当苏维埃俄国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些人曾向列宁提出提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经过了列宁提议,决定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施“产业复兴法”

D.推行“玉米运动”5、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城市”之称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城市”,因为它是

A.十月革命发生地

B.俄罗斯政治中心

C.俄罗斯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前沿阵地√√第12页6、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可能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革命。”对这句话正确了解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暴发根本原因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发生D、俄国要暴发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7、20世纪30年代,正值西方经济大危机,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这名记者看到了A苏联刚才成立B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C斯大林模式必将造成苏联解体D苏联采取新经济政策成功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第13页8.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发展特点简明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以下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建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D十月革命胜利9.以下事件与列宁无关是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新经济政策实施C苏联一五计划实施D苏联建立√√第14页材料一:“社会主义终究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思绪比很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不过以后苏联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二:1、为何说列宁思绪比很好?2、图片分别反应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3、指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与图二类似历史事件第15页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方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方法,把农民生产东西拿走太多,给代价又极低。他们这么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主动性受到极大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么道理。”你怎样了解这句话?

A、“苏联方法”指什么?

B、这些方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给你有什么启示?A.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强迫性办法B.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东西太多,使农民生产主动性受到极大损害,农业生产长久停滞不前,造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要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第16页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希特勒人物:罗斯福会议:事件: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一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危机/大萧条)两条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会议: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华盛顿会议会议: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事件:华盛顿会议会议: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第17页一战后世界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巴黎和会背景:时间地点:参加国:操纵国:目标:实质:组成:作用:《凡尔赛和约》奥保匈土和约时间:中心议题:内容:与中国关系:华盛顿会议时间:地点:参加国:操纵国:目标:组成:作用:《九国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时间:中心议题:与中国关系:内容:目标/影响:实质/后果:实质评价第18页背景:时间:地点:操纵国:目标:实质:内容:作用:1919.—1920巴黎凡尔赛宫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分赃会议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要求;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奥、保、匈、土签署了一系列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1919年1月,战胜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启示:弱国无外交,必须提升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19页中心议题:内容:与中国关系:时间:《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对德国问题引发反帝爱国五四运动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施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出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认可并尊重奥地利和独立由协约国设置“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第20页背景:时间:地点:操纵国:目标:实质:组成:作用:1921—1922华盛顿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英、日、美协调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域矛盾帝国主义分赃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九国条约》,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四国条约》、《五国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域统治秩序巴黎和会即使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域矛盾依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矛盾尤为激烈。(内容)第21页中心议题:内容:与中国相关系时间:《九国条约》1922年对中国问题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恪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标准目标/影响:实质/后果: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第22页国际联盟1、成立:1920年2、宗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工具4、结果:英法操纵,美国没有参加3、实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第23页与前面内容联络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后面内容联络格局——WarⅠ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WarⅡ后两极格局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比较第24页

怎样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结果。因为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因为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也深入加剧;另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矛盾。所以,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它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第25页1毛泽东为何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

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条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是必定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因为它宣称要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在中国“机会均等”。这就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侵略。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最大受害国。2、怎样了解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因为它不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原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依然是一个强大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第26页7、在“你最崇敬美国总统”民间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罗斯福主要事迹是A、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B、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C、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统一D、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隔绝状态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手”参加国家经济,用国家力量推进经济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成功实践是:A.新经济政策B.德国法西斯专政C.罗斯福新政D.匈牙利改革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侵犯了中国主权条约有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条约》

④《九国条约》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第27页10、日本发动九一八违反了帝国主义维持亚洲和太平洋秩序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九国条约》

11、戈林于1942年在祝贺希特勒生日午餐会上曾说:“唯一熟悉国会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蓄意谋划,它是为了A使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B驱散国会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D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第28页读以下材料: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要求:1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置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标准;4不得因中国情况,乘机营谋尤其权利,而降低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请回答: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署?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标准是指美国什么政策?3第四款内容主要针正确是哪个国家?为何?该国在哪一年哪一事件打破了该条款?4你怎样对待这个条约?4该条约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协调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域矛盾而召开华盛顿会议上揽指中国条约,该条约表面上说尊重中国主权,但实际上,依据所谓“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等标准,使中国重新回到一战前由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局面;该条约签署再一次证实了“弱国无外交”事实。第29页第四课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时间:地域: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中心办法目标特点实质效果意义评价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第30页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发地:美国特点1、涉及范围尤其广2、连续时间尤其长3、破坏性尤其大罗斯福新政内容: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举行公共工程目标:摆脱危机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影响:美国经济迟缓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第31页经济大危机原因:表现:地域:时间:特点:影响: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1)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①垄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生产破坏;②工人大量失业,劳感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2)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①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②各国资本家纷纷寻找出路,走上了不一样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意、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不过这一“繁荣”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品积压,生产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第32页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办法(内容):方式:目标:实质:效果:意义:评价: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1933年直接目标—根本目标—消除经济危机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中心办法是对工业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次成功调整。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第33页

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含有主要意义,为以后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评价=效果+意义+特点

美国经济迟缓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显著增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但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效果意义特点第34页“叹交换伎俩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也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产品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就职演说(1)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什么样局面?(2)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什么样对策?(3)罗斯福推行这一政策目标是什么?(4)这一政策中心办法是什么?评价罗斯福新政,判断对和错(1)美国经济迟缓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进()(2)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3)彻底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4)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能够完全消除。()经济危机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对工业调整《工业复兴法》√√××第35页罗斯福新政特点: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罗斯福新政中心办法:提升就业率办法是根本目标: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对工业调整。

兴建公共工程

第36页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共同点和启示(1)共同点:①两国当初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一样程度困境。②都是依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③都是国家对经济干预。④都是对生产关系调整。⑤都促进了经济发展,缓解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2)启示: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伎俩,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分,不一样社会制度能够相互借鉴优势和优点,取长补短,自我完善。②结合国情进行改革,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之路。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第37页美国三位著名总统: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使得美国取得独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维护国家统一;罗斯福在经济大危机中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第38页4、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勉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初美国人感到恐惧是A、经济危机B、法西斯侵略扩张C、日本轰炸珍珠港D、美国宣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5、罗斯福新政“新”在A、兴建公共工程B、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方法消除危机C、采取国有化形式D、用改良方法6、美国国会经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主要目标是A、预防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B、改变经济制度,实施计划经济C、预防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D、改变政治制度,扩大统治基础√√√第39页第四课经济大危机与前面内容联络美国三位总统功劳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比较与后面内容联络面对经济危机走上两种不一样道路比较与时事联络奥巴马第40页第五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法西斯势力猖獗背景:表现:结果: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纳粹主义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暴行:(对内)一党专政;解散…;思想控制;迫害犹太人,焚毁进步书籍;(对外)影响: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意大利——法西斯主义1922年【不是经济危机诱发】日本——军国主义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影响: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特点:以军部为关键柏林-罗马-东京轴心集团——威胁世界和平第41页第五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与前面内容联络与后面内容联络面对经济危机走上两种不一样道路比较二战第42页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德国闪击波兰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占柏林战役雅尔塔会议日本投降第43页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时间性质绥靖政策进程启示暴发原因胜利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支持1939.9.1——1945.9.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概念实质原因危害表现珍爱生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纵容法西斯侵略暴发:扩大:结束:第44页慕尼黑阴谋时间:地点:制造者:内容:实质:影响:结果: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英法盟国波兰首先遭遇德国进攻,英法也被卷入二战慕尼黑阴谋含义: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纵容侵略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膨胀,同时减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暴发。第45页绥靖政策概念:实质:原因:危害:表现: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大国出于本身利益考虑,牺牲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不过又害怕法西斯国家战争勒索,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减弱了反法西斯力量。①希特勒上台后,德军大肆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没有受到制裁②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顶峰③德进攻波兰,英法宣战但没有对德国发动进攻第46页世界大战策源地形成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国家:德国;

政党:纳粹党2、标志:1933年希特勒以坑骗伎俩上台,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表现:内政:德国纳粹党恐怖统治: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②解散一切工会,取缔纳粹党以外全部政党。③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④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⑤掀起迫害犹太人狂潮,疯狂迫害犹太人。外交: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形成国家:日本;

政党:军部2、形成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全方面侵华。三、“三国轴心”形成德、意、日三个国家对内实施恐怖独裁,对外疯狂侵略扩张,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相互勾结形成轴心国集团,最终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⑶影响:对世界和平组成了严重威胁。法西斯势力对外侵略扩张详细事件:1、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2、1937年日本发动全方面侵华战争;3、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太;4、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5、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6、1939年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第47页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1.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详细原因:德意日轴心国集团疯狂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2.进程(1)战争暴发:①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方面暴发)。②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包含法国在内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③英国也遭到了德军飞机猛烈轰炸。④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2)战火扩大:①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暴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是德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③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暴发(二战战火深入扩大并到达最大规模)。第48页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目标:把法西斯国家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出卖弱小国家利益,维持自己既得利益。表现:①1931年,纵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②1938年9月,召开慕尼黑会议,签署《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顶峰)后果:①客观上助长法西斯国家侵略气焰,加紧大战暴发进程。②严重侵害弱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③英法美自食其果:二战中,法国被占领;英国遭到德国沉重打击;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饱尝纵容侵略苦果。教训: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对法西斯等邪恶势力决不能纵然姑息。第49页正义胜利一、《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1、目标:彻底打败法西斯2、原因: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愤恨,各国逐步走向联合。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暴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3、时间:1942年1月4、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5、地点:华盛顿6、内容:确保用自己全部人力、物力联合打垮法西斯国家。7、意义:

(1)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2)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础。(3)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和不停壮大,改变了力量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有力确保。(4)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调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步扭转了战争局势。第50页二、重大战役和事件1、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和二战主要转折点。【战争转折:①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和二战转折点)。②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③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瓦解。3、柏林战役(结束标志)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4、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二战结束。【9月9日,向中国递交无条件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结束。10月25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第51页雅尔塔会议1、目标: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处理战后问题。2、时间:1945年2月参加国:苏、美、英地点:苏联雅尔塔3、内容:(1)德国战败后由美英苏实施军事占领,彻底毁灭德国法西斯主义;(2)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4、影响:深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战胜利1、影响:

消极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主动影响: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军用技术快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与发展。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④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改变,战后形成两级对峙冷战格局。第52页2、二战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3、胜利原因:①、这场战争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力量大大超出了法西斯国家力量。4、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绝对不能重演;②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③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对邪恶势力不能纵容;④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加强国际友好合作,应对人类面临共同挑战;⑥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⑦不一样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⑧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第53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到达顶峰二战进程全方面暴发:1939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扩大: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深入扩大: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暴发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时间:1942年1月1日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意义: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转折:1942—194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1945年内容:走向胜利:诺曼底登陆(1944.6)柏林战役(1945.5)胜利标志: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第54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在第二次大战中地位和作用?①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方面侵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②国共由对立走向合作抗日,建立抗日期民族统一战线;③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①中国是亚洲太平洋战区主要战场,牵制、抗击并歼灭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亚洲太平洋战场及其它战场上反法西斯战争;②中国抗战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野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组成部分,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和历史贡献。1、影响:2、地位和作用:第55页背景一战二战时间交战双方导火线重大战役结果性质影响:启示防止战争想说一句话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14~1918年1939年全方面暴发~1945年协约国与同盟国轴心国与同盟国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莫斯科、斯大林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德投降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法西斯败,世界人民反法战争胜利1.切记战争伤痛,以史为鉴;反思大战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觉军国主义复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才对付侵略;争取独立与平等,提升综合实力,主动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遏制霸权,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两次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灾难。但二战更残酷。2.两次战争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消弱了帝国主义国家霸权地位;3.两次战争都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4.两次战争后都是出现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要和平不要战争,远离战争;人类和平共处两次世界大战比较第56页教材经典材料解读每一政府各自确保对与各该政府作战三国同盟组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或经济。----《联合国家宣言》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意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2、材料中每政府指哪些政府?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3、三国同盟指哪些国家?

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国家。第57页阶段事件时间双方作用暴发德国闪击波兰1939.9.1德vs波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方面暴发扩大苏德战争暴发1941.6德vs苏warⅡ规模扩大太平洋战争暴发1941.12.7日vs美warⅡ规模深入扩大协同作战国际法法西斯联盟成立1942.1.1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苏vs德即是苏德战争转折点,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最终胜利诺曼底登陆1944.6.6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对德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紧了德国灭亡进程雅尔塔会议1945.2攻克柏林战役1945.5.21945.5.8苏vs德warⅡ欧洲战场结束,法西斯德国灭亡日本投降1945.8.151945.9.2warⅡ结束最大规模第58页1、观察图一二,欧洲政治版图在一战改变与哪一条约相关?2、图三反应了德国法西斯暴行,这一幕开始于德国希特勒上台后。你了解纳粹还有哪些暴行?第59页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时间:主要国家:标志:意义: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确保将用自己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是打败法西斯最主要确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最主要确保);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使得二战性质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援助,协同作战,战斗力加强,逐步扭转了战争形势第60页雅尔塔会议

时间:地点:参加国首脑目标:内容:作用:1945年2月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①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施军事占领,彻底毁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苏联雅尔塔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①主动:协调反法西斯盟国行动,加速战胜法西斯②表达大国强权政治,侵害中国主权,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苏美两极格局形成含有深远影响。第61页二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演变经济全球化趋势亚非拉国家独立与振兴世界格局演变冷战中对峙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改变(美国)(苏联)第62页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前面内容联络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国饰演角色——国家利益两次世界大战中同盟组成经济危机与战争关系一战后格局与后面内容联络战后各国经济发展;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形成两极格局第63页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间:国家: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二战后—90年代)美国西欧(欧共体-欧盟)原因:日本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政府适时调整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第三次科技革命推进)第64页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改变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原因:七八十年代

70年代特点:原因: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特点:(表现)80年代中后期特点:90年代特点:新经济特征:原因:美国经济连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快速。(1)占据辽阔国际市场(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3)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4)政府注意改进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发展环境。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升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迟缓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困扰。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经济连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全球化(1)进行社会经济改革;(2)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高新技术发展;(3)完成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主要动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第65页时期特点原因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连续发展,全方面繁荣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国家,占据了辽阔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③改进传统工业④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⑤政府注意改进人民生活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②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升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迟缓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困扰通货膨胀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债务沉重经济连续稳定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了新经济时代。①进行社会社会经济改革②大力发展

教育、科技

事业力度,促进以

信息

产业为代表高新技术发展;③完成

传统

产业技术改造第66页与前面内容联络美国历史发展重大事件与后面内容联络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形成两极格局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关系与“美苏争霸”形势改变关系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关系第八课美国经济的发展第67页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欧共体成立欧洲联盟成立时间特点原因时间组员作用时间基础/前身总部目标概况作用概况比较两国经济发展异同对中国发展启示第68页西欧战后恢复原因表现欧洲联合“欧洲共同体”原因过程和表现影响欧洲联盟(欧盟)二战后,西欧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美国援助;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政府恰当经济政策;采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进科学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连续繁荣。对组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发挥了主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二战后,伴随经济发展,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确保自己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相互合作。组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1993年成立欧盟。使用欧元;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一个组员国工作、学习、居住;力图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一致。深入加强欧洲国家联络和合作第69页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时间:特点:原因:西欧经济连续繁荣①美国为对付苏联,对西欧大量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采取最先进科技结果,大力发展教育③制订恰当经济发展政策第70页时间:组员:作用:欧洲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对组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发挥了主要作用法国和联邦德国等12个国家第71页欧洲联盟(欧盟)时间:基础前身:总部:目标:发展:性质:概况:作用:1993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为确保自己安全和国际地位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应对美苏两个大国货币: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人民生活:欧盟组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能够自由流通,不一样国家人能够自由地在任何一个组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外交:欧盟还力争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1、欧盟成立后,组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2、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它政治、军事联合也对美国霸权主义起到了一定牵制作用。

二战后,伴随经济发展,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确保自己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相互合作。背景:年发展到27个组员国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欧洲经济政治联盟)第72页欧盟地位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第73页西欧国家希望经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可能性。

这说明了“欧共体”是在怎样背景下建立?A、二战结束后,各国都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提升国际地位

B、当初形成了美苏争霸格局,西欧各国需要亲密相互之间联络,维护本身安全和利益欧盟成立对欧洲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启示?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提升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地位;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之间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加强国际合作。第74页日本

经济时期主要原因主要表现(特点)二战后20世纪50至7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政治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寻求世界政治大国欲望不停膨胀,引发其它亚洲国家关注和警觉。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扶植;日本政府适当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教育。经济快速发展;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68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经济快速发展。经济逐步恢复。第75页时期特点原因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68年)①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20c50s,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暴发,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④政府制订适当经济政策⑤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一度迟缓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打击促进了经济发展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第76页①政府制订适当经济发展政策②大力引进最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③得到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或扶植1.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相同点?第77页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比较。同异社会改革美国援助和扶植政府制订适当经济政策(政府宏观指导)重视教育第三次科技革命推进社会相对稳定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原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西欧加强与周围国家经济合作第78页你以为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络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主动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订适合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战略第79页1、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演出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使命,以“预防共产主义渗透”。这表明()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C.美国要改进与苏联关系D.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主要办法,即帮助了处于困境中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发展。这项办法是()A.罗斯福新政推行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C.欧洲共同体建立D.马歇尔计划实施3、它“利用‘冷战’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热情融为一体。”这里“它”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条约组织4、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这里“战时同盟”指()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轴心国集团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ADBD第80页5、这是一场特殊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一样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正确和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6、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以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A.目标:遏制共产主义B.范围:资本上义与社会义国家之间C.方式:采取一切伎俩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7、小亮准备找“冷战”相关知识,能够用以下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条约》、苏联解体B.《北大西洋条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条约》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ACA第81页8、以下相关冷战叙述,正确是()①丘吉尔“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信号②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③敌对双方是依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漫画中历史:请你为教材中这组历史漫画(右图),归纳一个相同主题()A.英国衰落B.两极对峙C.世界大战D.大国争霸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标志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和“华约”建立DDD第82页12、1991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是白蓝红三色旗。与这一现象相关联历史事件是()A.欧盟建立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赫鲁晓夫下台1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是以下哪个国家?()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14、1999年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着维护人权旗号轰炸南联盟;年3月19日以来,美国同英、法等西方国家连续数周对利比亚实施空袭。这充分说明()A.美国是国际人权卫士B.美国取代了联合国主导地位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主要威胁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主力11、二战后,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主要办法是()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B.建立北大西洋条约组织C.提出杜鲁门主义D.实施马歇尔计划BCBC第83页15、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演变,按其形成先后次序排列正确一组是()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6、邓小平说:“现在旧(国际)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并没有结束,新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美苏两极格局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D.“一超多强”与多极化趋势1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这里“新旧格局交替”准确含义是()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C.由世界大战向局部战争过渡D.由单一经济向多样化经济发展CDB第84页19、年3月19日,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法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屡次呼吁经过和平伎俩处理危机。材料说明①当今世界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②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反对任何战争③联合国在缓解国际担心局势方面已不能发挥主动作用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一样点在于()A.带有大国强权色彩B.合作与反抗并存C.大国作用举足轻重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20、对当前世界格局新改变认识不正确是A.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B.多极化不停加速发展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D.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DDD第85页21、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这一现象表明()A.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基本处理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B第86页与前面内容联络与美国经济发展比较(三足鼎立)与后面内容联络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关系与“马歇尔计划联络”与“一超多强”局面联络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第87页第十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改革解体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间:目标:内容:效果/特点/失败原因:首次冲击斯大林模式目标:时间:内容:结果(2)/影响/详细表现:时间:原因:导火线:实质:第88页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时间:国家: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二战后—90年代)苏联匈牙利事件:人物:赫鲁晓夫卡达尔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匈牙利改革、东欧巨变第89页第十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时间:目标:内容:效果/特点/失败原因:首次冲击斯大林模式1953年上台;1964年下台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第90页第十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苏联解体目标:时间:内容:结果(2)/影响/详细表现:1985年上台;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先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结果80年代后期转到政治方面经济苏联经济增加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深入下降政治政治体制急剧改变: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趋势随之加强:民族分离主义加强,最终造成苏联解体第91页第十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时间:原因:导火线:实质:1991年底根本: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妨碍了苏联发展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外部:西欧“和平演变”战略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变”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社会制度发生改变第92页与前面内容联络与“列宁”、“斯大林”联络与“苏联成立”联络与“斯大林模式‘联络与后面内容联络与“美苏争霸”关系与“冷战”联络与“一超多强”局面联络第十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93页第十一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匈牙利改革东欧剧变目标:内容:特点:背景:结果:时间:原因:实质:实质: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先后进行了改革。推进经济发展见书p65东欧最早,效果很好使匈牙利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对适合本国国情社会道路探索20C80S(在苏联解体前)教训:启示:根本(内部):照搬苏联一套做法,东欧各国经济发展迟缓引发了政治危机;外部: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影响;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勉励政策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首先应符合本国国情,然后主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能照搬别国模式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施依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领导地位。表现:①南斯拉夫一分为五②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第94页与前面内容联络与“苏联改革、解体”联络与“斯大林模式‘联络第十一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与后面内容联络与“美苏争霸”联络第95页时间:国家:20C50S——20C90S(二战后—90S)印度埃及事件:古巴;巴拿马第六单元亚非拉的奋起以色列、阿拉伯印度独立埃及独立;收回苏伊士运河;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中东冲突古巴独立;巴拿马运河第96页1947年尼赫鲁1947年,英国实施印巴分治,以后印巴独立印度独立,以后印巴分别成立了共和国印度独立时间:领导人:方式:结果:第十二课原因: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意义:影响:印度独立,以后印巴冲突不停印度独立后,工农业有了巨大改变,科技领域成就卓著。第97页最先:北非1952年,埃及暴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第二次中东战争)非洲独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960——非洲独立年:(时间)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宣告独立,

(标志/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第十二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所以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52年,埃及独立:第98页1、1959年,古巴经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拉丁美洲古巴独立巴拿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1999年底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第十二课2、新政府努力发展经济,实施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工矿企业。第99页与前面内容联络与上册“印度殖民史”与上册“三角贸易”第十二课亚非拉的奋起第100页巴以冲突中东地域背景国家原因阿拉伯VS以色列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英国宣告结束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权”。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第十三课表现关键后果①一战后,英国取得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人迁入;

②二战后,联合国经过巴以分治决议;

③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①中东主要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②资源之争:领土之争争夺实责问题、丰富石油资源和水资源争夺③宗教冲突:对耶路撒冷争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徒把它看作自己”圣城“④种族矛盾: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⑤大国争霸介入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恶性循环,影响双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01页对中东地域进程做出重大贡献人物:和平进程艰难:巴勒斯坦阿拉法特,以色列拉宾和佩雷斯

90年代,中东地域出现转机,1994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与以色列领袖拉宾和佩雷斯见面,达成巴勒斯坦自治协议,获诺贝尔和平奖,21世纪初,巴以冲突升级、加剧。中东和平之路:中东矛盾只能经过和平谈判方式处理;切实推行联合国关于中东问题相关决议;划干戈为玉帛;第102页与前面内容联络与《凡尔赛和约》与“世界三大宗教”区分第十三课动荡的中东地区第103页二战后国家的发展变化时间:国家:20C50S——20C90S(二战后—90S)美国、西欧(欧共体-欧盟)、日本(资本主义)苏联、匈牙利(社会主义)印度、埃及、古巴、以色列、阿拉伯(第三世界)第104页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间:关键词:1947年—至今(二战后—至今)冷战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第105页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定义:冷战美国率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外一切伎俩敌对行动。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冲突(根本原因)意识形态不一样造成矛盾表现: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杜鲁门主义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3月)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条约组织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条约;1955年苏联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影响:两强相争,造成世界长久动荡不安,地域冲突不停;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防止了新世界大战暴发。两极格局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推行霸权主义。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第106页冷战中对峙杜鲁门主义时间:提出者内容“遏制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