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李商隐诗二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李商隐诗二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李商隐诗二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李商隐诗二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商隐诗二首》

唐李商隐1/32《锦瑟》2/321.诗文解析锦瑟李商隐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初已惘然。(1)原文

3/32(2)诗文分析首联:“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是民歌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叹万千。

锦瑟呀,你要那么多弦干什么?你每根弦上发出乐音都勾起了我对以往美好时光回想。诗人用瑟起兴不是无因,瑟这种乐器本能够演奏各种情调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跟哀怨情调联在一起,如“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旁”(杜甫《曲江对酒》),“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鲁迅《悼丁君》)。4/32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想中感受。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画面。5/32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初已惘然。”

翻译:我痛苦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那番感叹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初已惘然”。6/322.典故注解A.庄周梦蝶

庄周有一天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蝴蝶。自己非常高兴,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B.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治水有功鳖灵丞相,自己隐居山中,很快有谣言说他趁鳖灵在外治水和鳖灵妻子私通,因惭愧才让位给鳖灵。杜宇有口难辩,悒郁愁闷而死,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口中流出鲜血。7/32C.珠月交辉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D.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故事。E.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8/323.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奚生,河南人.年轻时以文才受令狐楚赏识,推荐中进士,但他却娶令狐楚政敌王茂元之女。令狐楚之子后当了宰相,李商隐从此被压抑得抬不起头。所以其诗忧郁感伤,常慨叹个人沦落和世运衰微,揭示政治黑暗。因为他多愁善感和复杂意念,其诗常避实就虚,含有象征意味。其诗想像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常镶嵌典故,意境朦胧。今存诗600多首,有《李义山诗集》。

9/324.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很快病故。诗内容是回想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感觉。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32《锦瑟》大约作于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郑州闲居,很快病故,终年46岁。此诗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回想往事。借助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所以此诗极耐人寻味……11/32小结: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初惘然12/32诗情感:追忆华年迷惘与感伤。诗写作特点:大量用典(往往不用原典事理,而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13/324.后人对《锦瑟》解读:A.对亡妻深情悼念(悼亡诗)B.思念而不能相聚痛苦(爱情诗)C.作者身世自伤(咏怀诗)

14/32人生说首联:看见锦瑟陷入回想。颔联:“庄周晓梦”句说人生如梦(美)“望帝春心”句说人生如寄(短)颈联:“沧海月明”句说人生如泪(悲)“蓝田日暖”句说人生如烟(幻)尾联: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15/32爱情说首联:看见锦瑟陷入回想。颔联:“庄周晓梦”句说热恋感觉如蝴蝶般轻松。“望帝春心”句说恋情夭折与爱心不死。颈联:“沧海月明”句说夜晚痛苦。“蓝田日暖”句说白天惆怅。尾联: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16/326.艺术特色鲁迅在致杨霁云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高度评价。A.开头写诗人听瑟演奏,用只是“无故”“一弦一柱”等,语语清空如话,却使人能够想像出那音调凄婉悲怨来。B.中间两联所描绘图景也一样含有清新明丽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庄周化身──蝴蝶;有杜鹃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玉气。C.每一幅都有浓浓抒情气氛和丰富意蕴,能够使人品味无穷。17/32小结:诗歌艺术特色:

哀怨基调

凄迷意境

华美语言

18/32二、课后探究1.思索题:《锦瑟》每一联都代表一个情境,一个心绪,你能试着说说吗?2.赏析李商隐其它诗作,试着从中体会他创作特色。如:《无题》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19/32《马嵬(其二)》一、诗文解析1.原文观赏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初七夕笑牵牛。怎样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20/322.背景介绍(1)相关历史事件唐玄宗到了晚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声色,756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与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等仓皇奔蜀。行至马嵬(今陕西平西),随行将士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以平军愤。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术士为其招魂。术士声称在海外仙山见到了杨贵妃。唐玄宗和杨贵妃故事是唐人诗中常见题材,普通多归罪于贵妃,斥之为祸首。此诗别出新意,把讽刺锋芒直指玄宗。21/32(2)写作背景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境界。李商隐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22/323.诗文赏析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钗,并坚订他生之约传说故事而言。诗人以玄宗心情构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魂魄。有些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23/32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三四句承上铺写。“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24/32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初七夕笑牵牛。

五六句转入实事。“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初”指七夕相约之时。“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两人爱情也一同“驻马”了,幻灭成空。“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当初”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25/32尾联:怎样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尾联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纪”,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此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爱情甜蜜,生活幸福。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叹。以“怎样”来反问,暗含指责。26/324.结构分析他生未卜——此生休闻军旅传柝——无鸡人报晓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唐为杨招魂悲剧之因马嵬事变前后沉迷情色荒废朝政祸及本身27/32二、课文探究1.《马嵬(其二)》章法结构怎样?

答: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取了倒叙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荒谬,再追述马嵬之变后凄凉,最终点出问题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波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初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诗虽没有杜诗“沉郁”,但却颇得杜诗“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28/322.此诗“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表现何在?答:讽意至深:否定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结尾设问深化议题。用笔至细:倒叙方法;委婉措辞“空闻”、“徒闻”、“怎样”等;立意含蓄:对比手法点明主旨。29/32三、课后作业1.课外练笔作文:结合李商隐诗歌名句,以“我所知道李商隐”为题,写一篇短文。A.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