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中国地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教案中国地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教案中国地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教案中国地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教案中国地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形1/562/563/56阶梯界限主要地形海拔一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米三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注:三平原三丘陵;四高原四盆地4/56地势西高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递减5/56

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昆仑山-横断山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高原为主:高原.盆地为主:平原.丘陵.低山为主:祁连山--6/56中国地形特点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经济联络,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7/56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8/56中国地形特点⒊地形特点:――地形各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含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总结:不一样地形区有不一样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一样。如湿润半湿润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平原、高标准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浇灌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9/56二.主要地形1.主要山脉(1)东西走向山脉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台湾山脉武夷山巫山雪峰山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天山(2)东北--西南走向山脉(3)弧形山脉横断山贺兰山(4)南北走向(5)西北东南走向山脉祁连山小兴安岭10/5611/5612/56中国地形特点⒋主要山脉: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山峰。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主要地理界限。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注意]横断山脉极大地妨碍了东西交通。13/56(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14/5615/56

来看四大高原景观badc16/56我国最大世界最高多大山相对高度较小多雪山、冰川17/5618/56我国笫二大地面坦荡19/5620/56黄土分布世界最广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1/5622/561、喀斯特地貌广布2、地面崎岖不平,起伏较大,有许多“坝子”23/5624/56名称位置和省、区范围海拔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经典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1000-米,是世界上最大黄土分布区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1000-米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25/56(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26/5627/56

来看

四大盆地景观2134c28/5629/5630/56周高山围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31/56经典内陆高原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32/56四面山岭、高原围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有成都平原33/56名称位置与范围海拔主要特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1000米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阿尔金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500米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500米以下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成都平原34/56(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5/5636/56

三大平原

主要平原景观C3C2C1BA

来看37/5638/5639/56名称范围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北起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我国最完整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域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多水乡分布40/56(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41/5642/56

三大平原

主要丘陵景观abc

来看43/5644/5645/5646/56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辽东半岛上千山山东丘陵山东半岛上泰山东南丘陵我国东南部,包含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47/56(5)火山、地震、泥石流:名称分布地震1、东南部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域3、西部青藏高原和边缘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新疆、甘肃和宁夏火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泥石流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48/56主要地震带和火山

我国火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地域、台湾、海南等地。主要地震带:1、东南部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域;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新疆、甘肃和宁夏49/56课堂关键点中国地形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2、地形各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主要地形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3、主要山脉50/56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南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天山

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80

E9OE100E110E120E130E40N30N20N°°°°°°°°°50N°阿尔泰山51/56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名称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云贵高原江南丘陵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贺兰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南侧北侧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阴山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汉中谷地黄土高原南岭两广丘陵江南丘陵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52/5653/561、我国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C西高东低、呈直线倾斜D东高西低、呈直线倾斜2、位于第一阶梯上高原是:()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3、我国最大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4、我国最大平原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5、我国第一阶梯上经典内陆高原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ADBAA54/566、如图所表示,甲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B55/56山西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