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臭氧可替代氯气成为新的自来水消毒剂

B.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

C.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D.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采用Na2。和水的反应

2.“科技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下列对我国科技成就解读不合理的是()

选项科技成就解读

A成功研制吨级氢液化系统液氢汽化时因断裂化学键而吸热

B揭示硒化锢(InSe)光电子器件应用潜力34$0位于第0人族

C制造发动机火花塞的钺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富集分离,Li的丰度〉99.99%Li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A.AB.BC.CD.D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tNaOH-Na2CO3B.Fe->Fe304rFeCl3

C.Al-A1(OH)3tNa[Al(0H)4]D.CutCUOTCUS04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C1的电离方程式:HC1+H2O=H3O+cr

B.HC1O的结构式:H-Cl-0

c.的分子结构模型:O-®-O

D.也。2的电子式:日侨吁FT

5.向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电放出,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Fe2+、Cl-B.Na+、NH:、HCO3

C.Na+、K+、SO:-D.K+、Fe3+,l-

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铁溶液反应:Ba+SQ2-=BaS04X

2+

B.将NaHSCU溶液滴入Ba(0H)2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2H++S0/+20H-+Ba=BaS041+2H20

2+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CO2:20H-+C02+Ca=CaCO3i+H20

D.用FeCh溶液腐蚀覆铜板制作电路板:Fe3++Cu=Fe2++Cu2+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mol/LNa2sO,溶液中所含钠离子数为2町

B.常温常压下,22g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

C.lmolCk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O.INA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类别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

B.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D.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反应物剩余将化学反应分为可逆反应和非可逆反应

9.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A.向CaC%溶液中通入少量CO2B.向AlCk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向Na2cO3溶液滴入AgNO3溶液D.向FeS()4溶液中加入帅2。2固体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或数据结论

口度传客X%—数楙是集制——电航'温度/℃

30

Na2CO5

百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

20NaHCOj

A5

于水吸热

10-

下饱水)2001400

1OgNiI.QgNaHCO,时间然

B钾与水反应更剧烈金属性:Na>K

钠/钾-j---

r本装置可以用来测生成气体的体

C量筒中出现液体

rwJ=.

大理彳i饱和Na£O,溶液

,FcCI,浓溶液

D二」NaOH得到红褐色液体生成Fe(OH)3胶体

溶液

b

A.AB.BC.CD.D

IL主族元素钱(Ga)的原子序数为31,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18

B.该元素单质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C.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D.该元素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GaO3

12.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箭头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化合价

FcOj"

物质类别

A.铁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可实现上述①转化

B.加热Fe(0H)3发生转化⑥,Fe2()3与水反应可转化为Fe(0H)3

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FeOV)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2()3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XX

ZX

成分,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II

1

-Y-MYX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UI

MX

A.X、Y、Z、M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X、Z、M组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C.Y元素的某种核素可在考古时测定文物年代

D.沸点:HaM>HbY,所以非金属性:M>Y

14.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O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脱时/O反应H

反应1

7777催化剂

C3N4CODs

A.反应I中涉及到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B.复合光催化剂分解水比电解水更有优越性

„C3N4/CODS光

C.总反应为:2H2。-2H2T+02T

D.反应H中,产生lmol单质转移电子数为4N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15.实验室加热液体时常加入沸石,其主要成分为Na2(A12Si30io)•2H2O。根据其组成元素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沸石中的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Na元素与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甲,常作强还原剂,化合物

甲的电子式为;化合物乙可作为呼吸面具或潜艇氧气的来源,乙是(填化学式);Na与同周

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做调味品,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与氧元素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中,简单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填化学式)。

(4)Na所在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号)

(5)2022年我国科学家开始参与研究Uue新元素的合成。Uue与Na同主族,位于第八周期,称为类彷,其一

种可能存在的核素原子核中有180个中子,则知”中人=、Z=。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6.1943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即将索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

来,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侯氏制减法工艺流程索尔维制碱法I:艺流程

(1)侯氏制碱法中X的化学式为,除X可以循环使用外,图中物质中也可循环使用。

(2)根据下表相关数据分析,沉淀池中最后析出的是NaHC03,从离子反应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角度解释原因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以及对应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0久)

相关物质NaClNH4C1Na2CO3NaHCO3NH4HCO3

对应浓度(nwl/L)X5=5.5X1.52«1x2.4

(3)对比两种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优点为(写出一条即可)。

(4)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Q,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C>3溶液有______产生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k溶液

B.稀硝酸

C.BaC%溶液

D.稀硫酸

(5)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只有NaHCC>3,并且杂质分布均匀)。称取6.14g样品溶于水,

配成10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0.5mol/LBa(OH)2溶液至30.00mL时恰好完全沉

淀。

①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样品中n(Na2co3):n(NaHCO3)=。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17.含氯消毒剂有多种,CI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84消毒液用于家庭、宾馆的消毒。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利

用亚氯酸钠固体与Ck模拟工厂制备CIO2:2NaC102+Cl2=2C1O2+2NaCl,可选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IO2常温下为气体,沸点为11℃,极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4)不同温度下,去离子水中CIO?和的浓度如图所示,其中最适宜的实验温度为℃左右。

(

g(

m$

裕§

O裕

UG

温度(°C)温度(°C)

图1CIO: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图2Cb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5)一种有效成分为NaC102、NaHSO"NaHCC)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

到CI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I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ImolQOz消耗Na。。?的量为mol;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18.菠菜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铁、等矿物质.14〜18岁青少年每日合理

摄入铁量为20〜25mg,某化学小组针对菠菜中含铁量进行如下实验。

(一)实验目的:菠菜含铁量是否满足青少年日常所需

(二)实验方案:取适量新鲜菠菜平均分成三份,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检验试剂现象

实验适量蒸储水浸泡,过滤,取滤液,加检验试剂后加入适量小。2,再次加KSCN溶均无明显现

入检验试剂液象

实验KSCN溶

充分灼烧,加适量盐酸浸泡,取滤液,加检验试剂极浅的红色

实验KSCN溶

充分灼烧,加适量盐酸、出。2浸泡,取滤液,加检验试剂较深的红色

(1)灼烧菠菜时,除了酒精灯还需要下列仪器中的(填选项)。

A.

m

(2)写出实验三中电。2参与的最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试剂KSCN溶液中的K+采用的方法。

(4)由三组实验做出如下推断,其中合理的是:(填选项)。

A.菠菜样品中含铁量极低

B.菠菜中的铁元素很难用蒸储水直接溶出

C.仅用盐酸无法溶出菠菜灰分中的铁元素

D.灼烧的目的是将菠菜中的铁元素氧化

(三)实验数据:菠菜中含铁量的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0g新鲜菠菜,充分灼烧,将灰分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②向灰分中加入4mL盐酸和内。2,浸泡lOmin,过滤并用少量盐酸洗涤烧杯和沉淀,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③将合并液定容成50mL待测液,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得铁的浓度为5x10-5moi/mL。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5)步骤②洗涤烧杯和沉淀的目的是。

(6)步骤③定容操作若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造成菠菜样品含铁量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

或“无影响”)

(7)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菠菜含铁量为mg/100g»

(四)实验结论:由于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H2c2O4)与铁元素形成沉淀影响铁元素吸收,所以不是理想的补

铁剂。(附:猪肝每100g中含铁量达到23.2mg,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臭氧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可替代氯气成为新的自来水消毒剂,故A正确;

B.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铁粉能和水、氧气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体现了铁的还原性,故B

正确;

C.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Do

A.臭氧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B.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铁粉能和水、氧气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

C.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

D.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掌握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A.液态氢汽化属于物理过程,分子间距增大,化学键没有发生断裂,故A错误;

B.主族元素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S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VIA族,故B正确;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钺合金是合金材料,因此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

D.Li是3号元素,处于周期表中IA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Ao

A.液态氢汽化属于物理过程;

B.Se原子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它们的合金;

D.Li是3号元素,处于周期表中IA族。

本题考查比较综合,涉及能量变化、结构与位置关系、合金等,题目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情况。

3.【答案】C

【解析】解:A.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均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

B.Fe和水蒸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均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

C.铝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不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

D.Cu与氧化反应生成CuO,CuO与硫酸反应生成C11SO4,均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

故选:Co

A.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

B.Fe和水蒸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

C.铝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

D.Cu与氧化反应生成CuO,CuO与硫酸反应生成C11SO4。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侧重考查学生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4.【答案】A

【解析】解:A.盐酸为强酸,HC1在水溶液中,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水合氢离子、氯离子,完全电离

+

HCl+H2O=H3O+Cr,故A正确;

B.HC1O中心原子为氧,其结构式为:H-O-C1,故B错误;

C.水分子的球棍模型为V形,不是直线型,水分子中氧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其结构模型为

故C错误;

D.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没有离子,则其电子式为H:0:0:H,故D错误;

故选:Ao

A.盐酸为强酸,水溶液中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水合氢离子、氯离子,完全电离HQ+H20=H3O++

cr,A正确;

B.HC1O中心原子为氧,其结构式为:H-O-C1;

C.水分子的球棍模型为V形;

D.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涉及电离方程式、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球棍模型、结构模型等,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若溶液为碱性,Fe2+会和0H-反应而不能存在,故A错误;

B.若溶液为碱性,NH2HCO.会和0H-反应而不能存在;若溶液为酸性,HCO.会和H+反应而不能存在;

故B错误;

C.Na+、K+、SOt相互不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也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若溶液为碱性,Fe3+会和0H-反应而不能存在;若溶液为酸性,Fe3+和广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故D错误;

故选:Co

强酸、强碱均会和铝生成氢气,则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

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B

2+2+

【解析】解: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0H-+Ba+Cu+SO^=BaS041

+CU(OH)2I,故A错误;

B.将NaHSCU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至中性,按照2:1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2H++S0/+

2+

20H-+Ba=BaS04I+2H2O,故B正确;

C.足量CO?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离子方程式:C02+0H-=HCO3,故C错误;

D.用FeCh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的离子反应为:2Fe3++Cu=CM++2Fe2+,故D错误,

故选:Bo

A.漏写生成氢氧化铜的离子反应;

B.将NaHSCU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至中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

C.二氧化碳足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D.电子、电荷不守恒。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符合客观事实、

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有的离子反应还与反应物的量、浓度有关,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

等。

7.【答案】B

【解析】解:A.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1个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22gCO2的物质的量依据n=2=0.5m01,则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故B正

确;

C.lmolQz与足量Fe反应,氯气不足按氯气的物质的量计算电子转移,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元素化

合价由0变为-1,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

D.氯气为单原子分子,只有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不含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o

A.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

B.1个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22g(X)2的物质的量依据n=E计算;

C.lmolC%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按氯气的物质的量计算;

D.氨气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涉及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计算等,题目中等难度。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类别分为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故

A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则化学反应中根据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和非

氧化还原,故B正确;

C.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为离子反应,故C正确;

D.根据反应是否进行彻底将化学反应分为可逆反应和非可逆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类别分为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

C.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为离子反应;

D.根据反应是否进行彻底将化学反应分为可逆反应和非可逆反应。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四种基本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分类及依据为解答的关键,题

目简单。

9.【答案】C

【解析】解:A.向CaC%溶液中通入少量CO?,由于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两者不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向AlCh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氢氧化铝溶于NaOH生成偏

铝酸钠,故B错误;

C.向Na2cO3溶液滴入AgNC)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且沉淀不溶解,故C正确;

D.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且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故向FeSO,溶液中

加入Na?。?固体,会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故D错误;

故选:Co

A.向CaCk溶液中通入少量CO?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B.向AIQ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NaOH过量后,氢氧化铝溶于NaOH生成偏

铝酸钠;

C.向Na2cO3溶液滴入AgNOs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

D.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且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故向FeS()4溶液中

加入Na?。?固体,会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题目难度不大。

■.【答案】A

【解析】解:A.通过曲线可以得出碳酸氢钠溶于水吸收热量,碳酸钠溶于水放热,故A正确;

B.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金属钾与水反应剧烈,说明钾的金属性大于钠,故B

错误;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HC1也与碳酸

钠反应,故本装置无法测定气体的体积,故C错误;

D.把1〜2滴饱和FeCh溶液滴入沸水中,至溶液呈现红褐色,得到Fe(OH)3胶体,故D错误;

故选:A«

A.碳酸氢钠溶于水吸收热量,碳酸钠溶于水放热;

B.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D.利用氯化铁的水解可以制备Fe(OH)3胶体。

本题考查无机实验,侧重考查学生无机基本实验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1.【答案】B

【解析】解:A.Ga的原子序数是3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3,则L层电子数为8,故A错误:

B.Ga与A1为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故B正确;

C.同族元素,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从上至下碱性增强,Ga为第四周期,则Ga(OH)3的碱性并非最强,故C错误;

D.Ga的最外层为3个电子,则其为+3价,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zOs,故D错误;

故选:Bo

A.Ga的原子序数是3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3;

B.Ga与A1为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

C.同族元素,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从上至下碱性增强;

D.Ga的最外层为3个电子,则其为+3价。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侧重考查学生核外电子排布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2.【答案】C

【解析】解:A.铁和氧气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生成三氧化二铁,不能实现上述转化,故A错误;

B.氧化铁不溶于水,加水不溶解不可转化为氢氧化铁,故B错误;

C.高铁酸盐(FeOg)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成铁离子,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故

C正确;

D.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氧化为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

故选:Co

A.铁和氧气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B.氧化铁不溶于水,加水不溶解不可转化为氢氧化铁;

C.高铁酸盐(FeOt)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

D.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为四氧化三铁。

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产物的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胶体性质的应用等,掌握基础

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C

【解析】解:A.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X、Z、M组成的化合物硫化镂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Y元素的--种核素】久,可在考古时测定文物年代,故C正确;

D.沸点高低不能说明M、Y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不体现其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Co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Z为氮;X形成1个共价键且

原子序数最小,为氢;Y形成4个共价键,为碳: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能形成2个共价键

且原子序数最大,为硫。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4.【答案】D

【解析】解:A.反应I中水中氢氧极性键断裂,过氧化氢中氢氢非极性键、氧氧非极性键的形成,故A正确;

B.电解水需要电能,复合光催化剂分解水需要太阳能,因此复合光催化剂分解水比电解水更有优越性,故B

正确;

CN/CODS光

C.由图可知,总反应为:2H2。342H2T+O2T,故C正确;

D.反应II中,变为H2O和。2,则产生lmol单质转移电子数为2町,故D错误;

故选:Do

A.反应I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

B.电解水需要电能,复合光催化剂分解水需要太阳能;

C.由图可知,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反应n中,出。2变为出。和。2。

本题考查反应机理,侧重考查学生化学键和电子转移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3+

15.【答案】第三周期第WA族Na+〔H:]Na2o2Nax+^ci:-----►NaHFAI299119

【解析】解:(1)硅为14号元素,元素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W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2)Na元素与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甲,常作强还原剂,则化合物甲为离子化合物氢化钠,电子式

为Na+H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合物乙可作为呼吸面具或潜艇氧气的来源,则

乙是Na2()2:Na与同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做调味品,该化合物为氯化钠,用电子式表

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Na——>Na+pCl^|,

故答案为:Na+[卜可;Na2o2;Nax^-J-^d;------►Na+gci];

(3)与氧元素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中,简单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氟化氢HF,

故答案为:HF;

(4)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Na所在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简单

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F+,

故答案为:Al3+;

(5)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Uue与Na同主族,位于第八周期,称

为类彷,则其原子序数为119,其一种可能存在的核素原子核中有180个中子,则£Une中Z=119,A=119+

180=299,

故答案为:299;119。

(1)根据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分析;

(2)NaH为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乙可作为呼吸面具或潜艇氧气的来源,则乙是Na2。?;Na与同周期非金属性

最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做调味品,该化合物为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3)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4)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5)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键的形成、电子式、原子构成的表示、实验方案设计,涉及非金属性

强弱的探究,同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6.【答案】C02NaCl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

出,导致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钠向离子生成碳酸氢钠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沉淀池中最后析出的是

NaHCO3原料易获得、NaCl的利用率高、产生的氯化镂可以当作肥料白色沉淀B0.0155:1

【解析】解:⑴根据分析可知,X为CO2;排出液中的NaCl也可以参与到循环中,

故答案为:CO2;NaCl;

(2)由图表可知,氯化钠、氯化镀、碳酸钠、碳酸氢铁溶解度均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钠离子和碳酸氢根

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导致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钠向离子

生成碳酸氢钠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沉淀池中最后析出的是NaHC()3,

故答案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导致溶

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钠向离子生成碳酸氢钠的方向移动,使得在沉淀池中最后析出的是NaHCO3;

(3)侯氏制碱法的制取中原料易获得、NaCl可以循环利用利用率高、产生的氯化镂可以当作肥料,

故答案为:原料易获得、NaCl的利用率高、产生的氯化镂可以当作肥料•;

(4)加酸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有气泡出现,向溶液中加入AgNO3,会出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

但如果加入盐酸,则会引入氯离子,则无法通过产生AgQ的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aCl,故应该将

酸换成稀硝酸,

故答案为:白色沉淀;B;

⑸①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5mol/Lx0.03L=0.015moL

故答案为:0.015;

②设样品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106a+84b=6.14;两者均与氢氧化钢生成碳酸

钢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可知,a+b=0.015x嘿,解得a=0.05mol、b=O.OlmoL故样品中n(Na2co3):

n(NaHCO3)=5:1,

故答案为:5:lo

由流程可知,“侯氏制碱法”工艺中,X为煨烧炉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沉淀池中先通入氨气得到饱

和氨盐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Cl+C02+NH3+H20=NaHCO3I+NH4C1,排出液中含有NaCL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提纯,侧重考查学生含钠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7.【答案】将仪器连接好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微热烧瓶,观察导管口是

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且冷却后导管内形成一端液柱,则气密性良

好1/”“1/72(iMu('!211A)ADEBFC251.25NaHS04+NaHCO3=Na2S04+

H2O+CO2T

【解析】解:(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将仪器连接好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玻璃导管的一端放

入水中,微热烧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且冷却后导管内形成一端液柱,则气密性

良好,

故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