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4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公爵(ju6jdo)___精湛(zdnzhdn)_眺望(tiaotiao)___放肆(shisi)

湖泊(b6po)哗笑(hudhua)__提供(gOnggOng)—恐吓(h。xid)

2.(6分)读拼音,写字词。

lido______阔midn_______羊h6u16ng________r6ngyu_________

si______扯zhl_______麻duji一____shengchu_________

3.(6分)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心____胆______________尊_______优出_______划_______

风――浪__________________―欲试_______不_______禁

4.(4分)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扣:A.扣留,扣押B.用力朝下击打C.从原数额中减去一

部分

(1)因为违反交通规则,他的驾驶证被交警扣下了。

(2)这位排球运动员打出一个完美的疝球,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坚:A.硬,坚固B.坚固的东西或阵地C.坚定,坚决

(3)我跑信哥哥一定会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吾盾之够物莫能陷也。

5.(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刘伯承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B.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

C.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D.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6.(2分)根据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跳水》一文中孩子脱离危险是因为猴子后来不再逗弄孩子了。

B.《红楼春趣》一文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C.《手指》一文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却写得富有情趣。

D.《军神》一文中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是因为他很清贫。

7.(6分)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将书法对应的字体填在横线上,再完成练习。

*率

师道鼓其心金入Q

多a

旃禹室芝石太

子•

亡.

瘾友工期共府

乂5,,

匕4

)

①_________

(1)我知道书法作品②的作者是。

(2)这三幅作品中,我最喜欢(填序号),因为

8.(6分)按要求写句子。

(1)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改为陈述句)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修改病句)

(3)仿照例句,补写句子。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援、穿行。

晚霞倒映在清澈的小溪中,就像。

(4)照样子,写出下面所给情景的静态美。

例: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夜晚的动物园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分)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四月的冰河一一

(2)人有耻,。一《朱子语类》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失

望。

(4)《村晚》这首诗中写人的两句诗是:,。

10.(3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本在土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哄动了那个县治。

一一《水游传》

(1)选段中的“一个壮士”指的是。(填人名)

(2)根据你的择友观,你是否会选择选段中的这位壮士当你的朋友?为什么?

11.(5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耍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请你观察如图的漫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1分)阅读理解。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

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有(多选)

A.孔君平由其父(拜访)

B力呼儿出(就,于是)

C.为馁果(摆放,摆设)

D.臬有杨梅(果然)

(2)杨氏之子招待客人的做法是:。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也从侧面体

现出他的父亲是一个的人。

(3)文中的画线句是对“”这句话的回应,我能用自己的话写出画线句的意

思:O

(4)孔君平听完杨氏之子的应答后,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13.(14分)阅读理解。

炎夏说瓜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结交了许许多多农民朋友,和我交情最深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

他在离我们村三四里地的“西河”,种着一点“河淤地”。夏天一早,我跟他下“西河”。他在高粱地里

劳动,河水清且浅。晌午,我们仰卧在河边树林的沙地上,其声悠悠,把人催入梦境。

傍晚,收工归来。“六机匠”的肩上扛一把锄,锄杆上搭一领破蓑衣,全是“青纱帐”,远远的一个小瓜

棚映入眼中。我们拨开高粱,旁边有一支土枪。这是防备灌、狼和野兔的,也防有人夜间来“度疝”。我们和

瓜地主人聊上几句,道一声摘两个“子瓜”。主人慢慢起身,脚步小心地进入瓜地,那儿瞧瞧,最后,用瓦盆

里的清水洗一下,然后用手指弹弹,再望一望我俩。我们用指甲在瓜中间掐一道印子,左手托住,瓜应声一裂

两半,果然是沙瓢。我们用手抓瓢子吃,咬下一块瓜皮刮着吃,刮着刮着善用”。瓜,又甜,又鲜,抹一抹嘴,

丢下三四个铜板,便踏上归途。这时,夕照烧红了半个天,西瓜在肚里发散着清凉。

我们两个人,沐浴着夏风的凉爽,悠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六机匠”的巧嘴给我讲吃瓜的故事,一会儿

就到了家。这时候,一钩新月像镰刀高悬在他土屋的茅檐上了。

年老了,在都市里吃瓜,想到儿童时期吃瓜的往事。一样是夏天,在北京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吃瓜,是一种

享受,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1)《炎夏说瓜》是一篇(记叙说明)文,主要写了作者儿时和在乡村瓜棚里

的快乐往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之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摸瓜”

A.挑选瓜

B.偷瓜

②“青州”

A.地名,位于山东

B.瓜青色的部分,也就是瓜皮

(3)“我们用手抓瓢子吃,然后,咬下一块瓜皮刮着吃”这句话运用了描写,让人感受到“我

们“,,

(4)作者觉得“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的原因可能是

A.乡村瓜棚里的瓜比都市的瓜好吃。

B.作者在北京很孤独。

C.作者更怀念和朋友一起在瓜棚吃瓜的美好童年。

(5)下面两道题中,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道题来回答。

A.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城里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B.如果你是生活在乡村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乡下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14.(25分)你喜欢探险吗?在下面的人物中,你最希望跟谁一起去探险?请选择一个,发挥想象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有探险经验但性格冲动的哥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

不少于400字。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

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解答】“湖泊”的“泊”读作“p。”,意为湖(多用于湖名),意为船靠岸;恬静。

,,哗笑,,的,,哗,,应读“huG”,指喧闹。读“hud”时。

“提供”的“供”应读“g6ng”,供给,指陈设。

“恐吓”的“吓”应读“h6”,指恐吓。读“xiA”时。

故答案为:

juezhantiao

pdhuagonghe

2.【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

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辽绵喉咙荣誉

撕芝妒忌牲畜

3.【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

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心惊胆战养尊处优出谋划策

风平浪静跃跃欲试情不自禁

故答案为:

惊战养处谋策

平静跃跃情自

4.【分析】考查多义字。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

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1)句子表达意思是:他因为违反交通规则,驾驶证被交警扣留,扣押。

(2)扣球:将排球以锐角猛击入对方场地。扣:用力朝下击打。

(3)坚信:坚决相信。坚:坚定。故选C。

(4)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的盾坚固无比。坚:硬。故选A。

故答案为:

(1)A;

(2)B:

(3)C;

(4)Ao

5.【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为并列关系的短语。

故选:C。

6.【分析】考查课文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

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A.有误,孩子为了追回帽子。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命令儿子跳水。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B.正确,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美好生活的热爱。

C.有误、拟人的修辞手法,手指的全体,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那就根根有力量。

D.有误,拒绝使用麻醉剂,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眼

睛离脑子太近。而我!'”可知。

故选:Bo

7.【分析】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学习交流、汉字的字体演变。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

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

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①字体的字形扁方,起笔蚕头,变画为点。②字体的结构方正,据此推断是楷书,

形态随意,充满艺术感和张力。

(1)考查作家及其作品。②为《颜勤礼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2)考查学习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如:这三幅作品中,因为它的字体规整,宽绰舒展,正直.

故答案为:

①隶书②楷书;

(1)颜真卿;

(2)②它的字体规整,端庄大方,这幅书法作品正如人一样、大气。。

8.【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

学习中勤加练习。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和

"怎能……呢。本题中把“怎么能……呢”删掉。

(2)考查了修改病句。句子中“过去”与“往”意思重复。

(3)考查了比喻句的仿写。例句中把“运动员”比作“猴子”。

(4)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中描写了车船过后静态的美。

故答案为:

(1)那不会有赢的把握。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3)一幅美丽的锦缎。

(4)夜深了,动物们都睡觉了,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9.【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歇后语、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

说多写。

【解答】(1)考查歇后语。四月的冰河一一开动(冻)了:用来形容原本固定冻得很牢的物品动了。

(2)考查名言警句。“人有耻,意思是: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

(3)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五千仞岳上摩天,南望王师又一年。

(4)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雷震的《村晚》,山衔落日浸寒漪,短笛无腔信口吹。

故答案为:

(1)开动(冻)了;

(2)则能有所不为;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和学习交流。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

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1)壮士:勇士,心雄胆壮的人。

(2)根据自己的择友观,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1)武松;

(2)我会选择武松做朋友。因为武松能够只用手中一根哨棒就可以制服一只老虎。武松是个讲义气。

11.【分析】考查了看法建议。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

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解答】观察图片内容,写出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故答案为:

镜头下,一手拿着一大盆丰盛的食物往嘴里倒,把自己的行为发布到网络上,他其实并没有吃掉这么多食物。

这是一种严重浪费粮食的行为。

应该严厉打击网络上的这种不良行为,拒绝粮食浪费、节约粮食的美德。

12.【分析】这篇古文的意思是:

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孩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

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

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解答】(1)考查了字词解释。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果有杨梅”的意思是:水果中有杨梅。

故选:ABC。

(2)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

从古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可知。从中可以看出他懂事,也从侧面体现出他的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

人。

(3)考查了句子翻译和对古文内容的理解。文中的画线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对“此是君家果”这句话

的回应。

(4)考查了拓展写话。从古文中杨氏之子能够机智巧妙地回答孔君平提出的“此是君家果”的问题,可能会想:

这孩子真聪明,长大后定有一番作为。

故答案为:

(1)ABC;

(2)为客人端杨梅吃懂事、有礼貌教子有方;

(3)此是君家果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孔君平听完杨氏之子的应答后,可能会想:这孩子真聪明,长大后定有一番作为。

13.【分析】短文记叙了作者与“六机匠”吃瓜的情景,表达了一样是夏天,一样是吃瓜,在北京这样的生活环境

里吃瓜,是一种享受,但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之

情。

【解答】(1)考查了文体知识和内容概括。短文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根据“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和我交情最深

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想到儿童时期吃瓜的往事,一样是吃瓜,是一种享受,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

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2)考查了词语的意思。①根据短文内容可知,是偷瓜。

②根据“我们用手抓瓢子吃,然后,一直吃到了瓜皮部分,故选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