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氮及其循环(知识梳理 +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解析版)_第1页
硫、氮及其循环(知识梳理 +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解析版)_第2页
硫、氮及其循环(知识梳理 +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解析版)_第3页
硫、氮及其循环(知识梳理 +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解析版)_第4页
硫、氮及其循环(知识梳理 +过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沪科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硫、氮及其循环

知识梳理

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硫循环和氮循环©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酸雨

知识详解

考点1除夕爆竹话硫磺

1.黑火药

(1)黑火药是我国值得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把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按一定的比例

混合,就可以制得黑火药。

(2)黑火药的合理配比为:n(S):n(KNO3):n(C)=1:2:3。

(3)火药爆炸原理:点燃火药后,混合物发生迅猛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并生

成大量气体。气体体积急剧扩大,发生爆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燃

S+2KNO3+3C―2s+3CO2t+N2t

~TOe

2.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纯净的硫通常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俗称硫磺;密度比水大;不溶

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为分子晶体,熔点112.8℃,沸点444.6℃。硫元素在

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052%,但是硫的分布很广。

(2)化学性质: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元素有-2、0、+4、+6四种常见的

化合价。

①硫通常以弱氧化性为主。如:与金属、氢气的反应。

Fe+Sj~»FeS(黑褐色)

2Cu+S->Cu2s(黑色)

Hg+S3->HgS(黑色)

S+H2—2s

②硫也可以表现为还原性。如:与氧气的反应。

S+02—S02(硫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点燃产生明亮的蓝

紫色火焰)

3.硫的用途

(1)硫是动物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如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中就有含硫的大分子。

(2)硫磺是橡胶工业的重要添加剂,是制硫酸的重要原料。

(3)硫磺有杀虫、杀螭和杀菌作用,常被用作农作物的杀菌剂和治疗皮肤病的杀菌软膏。

(4)在染色、制革、国防工业、火柴、火药、烟火等行业,都广泛用到硫和含硫化合物。

知识点2令人生厌的硫化氢(HzS)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硫化氢通常为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毒,当空气中含有0.1%的硫化氢时,就会

使人感到头疼、眩晕,吸入大量硫化氢会使人昏迷或死亡。动植物体内均含硫,腐败时会产

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比空气重。1体积水能溶解2.6体

积硫化氢气体。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显弱酸性。

2.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1)热稳定性

硫化氢在较高温度时易分解成氢气和硫。

H2s—^->H2+SI

(2)还原性

硫化氢中的硫显-2价,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硫化氢的还原性较强。硫化氢显

示还原性的几个典型反应为:

点燃>

2H2s+O22SI+2H2O(H2S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2H2s+3O2'-^->2SO2+2H2O(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并伴有淡蓝色火焰)

知识点3s02的性质

1.SO2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

法),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2.S02的化学性质

(1)S02与水反应:S02+H20H2SO3

【注意】亚硫酸(H2s。3)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S02是H2SO3的酸酎,为酸性

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除与H20反应外,还与酸碱指示剂、碱性氧化物、碱及

某些盐反应。

SO2+CaO=CaSOs

S02+2NaOH(过量)=Na2so3+H20

S02+NaOH(少量)=NaHSO3

S02+Na2sO3+H20=2NaHSCh与CO2+Na2CO3+H20=2NaHCO3相似

(2)S0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4价,为中间价态,在反应中即可作氧化剂,也可作

还原剂:

①氧化性:S02+2H2s3sI+H20

②还原性:2so2+O2W2s。3

3.SO2的用途

(1)作漂白剂和去污剂。工业上常用S02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2)制S03的主要原料;

(3)杀菌消毒;

(4)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5)SO2是重要的冷冻介质之一。

知识点4酸雨

1.酸雨

未污染的雨水的pH一般小于7大于5.6,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如果

其他酸性污染物也溶于雨水中,雨水的pH明显下降。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我们就称

它为“酸雨

2.酸雨的成因

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所致,其中硫酸一般比硝酸多,称硫酸型酸雨。其成

因较复杂,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

(1)S02溶于水生成H2s。3,H2s。3被缓慢氧化成硫酸:

S02+H2O—H2so3,2H2so3+O2=2H2s。4

(2)SO2在空气中的灰尘或NOx的催化下被。2氧化成SO3,S03溶于水形成H2so4:

2SO2+。2=2so3,SO3+H20=H2SO4

3.酸雨的危害

(1)酸雨使植物遭受严重侵蚀,生存受到威胁;

(2)酸雨会使土壤酸化,引起农业减产;

(3)酸雨容易腐蚀水泥、大理石质建筑物;

(4)酸雨侵蚀钢铁制品,使钢铁表面生锈;

(5)酸雨危害人体健康。

4.酸雨的防治

减少酸雨的生成,必须控制空气中S02等气体的含量。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量的措施主要有:(])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2)对煤和石油

进行脱硫或对它们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之前除去硫的氧化物等。

【典例1】有关单质硫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单质硫易溶于酒精,难溶于二硫化碳

(C)硫有可燃性

(D)硫有杀菌能力

【答案】B

【解析】硫是一种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硫中硫所呈现的0价是硫元素的一种中间价

态,既可得到电子,显示氧化性,变成-2价,也可失去电子,显示还原性,变成+4、+6价;

单质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溶于CS2;硫易燃烧生成S02;硫对某些皮肤病有一定的疗

效,可杀菌。

【典例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硫与金属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FeS(B)ZnS(C)Na2s(D)CuS

【答案】D

【解析】因硫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Fe、Cu反应时,只能将其氧化成低价的FeS、

C112S0

【典例3】在一定条件下,将70mLH2s气体与90mL氧气混合,点燃并使其充分反应完,

再恢复至原来条件,则生成SO2的体积为()

(A)70mL(B)60mL(C)55mL(D)50mL

【答案】C

【解析】H2s在。2中的燃烧分两种情况:

2H2S+302—邈—2s。2+2H2O①

2:3

2H2S+02―幽T2SO+2H2O②

2:1

*/2:1>7:9>2:3

・・・两个反应同时发生

解法一:平行计算法

设按反应①进行的H2s的体积为x,按反应②进行的H2s的体积为y,贝ij:

2H2s+3O2=2SO2+2H2O

x1.5xx

2H2S+O2=2SI+2H2O

y0.5y

「x+y=70mL

解得:x=55mL

1.5x+0.5y=90mL

解法二:总反应式法

7H2S+9O2—^-^5.5SO2+1.5S+7H2O

再配O最后配S先配H

显然,70mLH2s在90mLO2中燃烧生成了55mLsO2。

知识点5浓硫酸的性质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的液体,难挥发,和水能以任何比例混合,同时产生大量的热。

市售硫酸的质量分数有92.5%和98%两种。当浓硫酸吸收了大量的三氧化硫后,就成了发

烟硫酸。

【注意】(1)由于浓H2sCU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溶解浓硫酸时只能将,浓硫酸沿器壁

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溶液.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硫酸在水中发生电离:H2so4=2H++SO4%硫酸的酸性实际上是溶液中H+的性质。

①稀硫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稀硫酸+活泼金属=硫酸盐+氢气

③稀硫酸+碱性氧化物=硫酸盐+水

④稀硫酸+碱=硫酸盐+水

⑤稀硫酸+盐=硫酸盐+新酸

(2)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除具有酸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性:

①吸水性

浓硫酸有强烈吸收游离水的作用(这里所指的游离水包括空气中的水蒸气及物质表面吸

附的湿存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工厂和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注意】A.浓H2s04只能作与之不反应气体的干燥剂。根据浓H2s04的性质:③酸性,

⑥强氧化性,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中性且无强还原性的气体,如CL、HCkSO2、f

N2、CO2、CO、H2等;不能干燥碱性或强还原性气体,如NH3、H?S、HI、HBr等。

B.用浓硫酸干燥气体的装置一一洗气瓶。(如右图所示)

二¥二二二二一浓硫酸

②脱水性匕息口

浓硫酸能将许多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原子数2:1夺取出来,这就是浓硫酸的脱

水性。如浓硫酸能使某些含C、H、0的有机化合物碳化。

③强氧化性

浓硫酸中+6价的硫元素会夺取电子(呈现强氧化性),一般被还原成+4价硫元素的化

合物(SO》,所以浓硫酸称为强氧化性酸。

例如木炭及铜都不跟稀硫酸反应,但它们都能跟浓硫酸发生反应。

C+2H2s04(浓)一^->CO2t+2SO2t+2H2O

Cu+2H2SO4(浓)一jCuSCU+SO2t+2H2O

【注意】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例如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跟大多数金属起反

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二氧化硫和水。在常温下,浓硫酸跟某些金属(如铁、铝)接触时,

能够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从而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浓硫酸发生反应。这种现

象称为“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

3.浓硫酸的用途

(1)硫酸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具有较高的沸点,用浓硫酸能制得盐酸、硝酸和其

他一些强酸。

NaCl+H2SO4(浓)一^^NaHSO4+HCIt

NaNCh+H2SO4(浓)—^-^NaHSO4+HNO3f

(2)在化肥生产上,硫酸主要用来制造磷肥;

(3)在日用化工生产中,硫酸常用于合成洗涤剂;

(4)利用硫酸的高沸点,可以制取挥发性的酸,如氢氟酸等。

(5)硫酸还用来制备各种药物、农药、染料和精炼石油等。

【典例1】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加酚献试液(B)与铜片反应。

(C)加BaC12溶液和硝酸(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

【答案】D

【解析】稀硫酸和浓硫酸都不能使酚酸试液变色;与BaCL溶液和硝酸反应都生成白色

沉淀;稀硫酸与铜片不反应,浓硫酸与铜片加热时可反应,但操作不简单;用玻璃棒各蘸一

点滴在纸上:稀硫酸无明显变化,浓硫酸很快使纸变黑,该法既简单又可靠。

【典例2】ImolCu和1mol碳分别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消耗的硫酸量相同(B)消耗的硫酸量不同

(C)被还原的硫酸量相同(D)被氧化的硫酸量不同

【答案】A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Cu+2H2SO4(浓)一CuSO4+SO2t+2H2O

C+2H2SO4(浓)一^CO2f+2SO2f+2H2O

1molCu、1molC跟浓H2s(X反应,都消耗2molH2so4,被还原的H2SO4分别是1mol、

2moL

知识点6常见的硫酸盐

1.几种重要的硫酸盐

硫酸盐结晶水合物俗名主要用途

BaSO4—重晶石作白色颜料、“银餐”

生石膏(石制粉笔、模型、雕像、石膏绷带,水泥生产

CaSO•2HO

42膏)

CaSO4CaSO-2H2O=2CaSO•HO+3HO

2CaSO•HO4422

42熟石膏

制农药、电镀液、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C11SO4CuSO•5HO蓝矶、胆研

42制备各种含铜化合物

KA1(SO)2•I2H净水齐U

KA1(SO)242明帆

40

2.SO』?-的检验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它涉及试剂选择和操作程序

两个关键点的合理

组合。因为,除应考虑Ag+。的常规干扰外,还必须考虑SO?2-.CO3”、PO43-等离子的干扰。

(1)原理:利用Ba2++SO42-=BaSO4I(白色),BaSCU具有不溶于盐酸、硝酸的特性。

(2)试剂:可溶性钢盐BaCL或Ba(NO3)2;或Ba(0H)2溶液;盐酸或稀硝酸。

(3)检验的关键:既要注意试剂的选择,又要注意操作顺序的优化,方能排除干扰离子的

误导,全面考虑,综合解析,正确推导。

(4)检验的方法

其一:先加检验试剂,后对沉淀酸化;

其二:先酸化,再加检验试剂:

足量稀盐酸

待测液

出现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再滴加BaCb或Ba(NCh)2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含

2

SO4'

不出现沉淀:再加入BaCh或Ba(NO3)2溶液

后又出现,白色沉淀:一定含SO42-

欲使鉴定结果准确无误,关键在于试剂选择和操作程序上均须注意其科学性。所以,最

合理的鉴定方法应该是:向未知液加入适量HC1(除去Ag+、SO3%、CO32-等);若出现白色沉

淀,则应过滤,保留滤液,弃出沉淀;向滤液中或未出现沉淀的溶液中加BaCb溶液,观察

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未知液中含S04%

【注意】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要注意两点:

(1)酸化时对酸的选择。不能选硫酸,因为硫酸溶液中含有SCU2-离子。不能选硝酸,因

为硝酸能将SO32一氧化成SO,、通常选盐酸。选择盐酸的好处有三个:(a)是强酸;(b)非氧

化性酸;(c)盐酸溶液中含有C「离子,如果酸化时出现白色沉淀,那证明被测溶液中含有Ag+

离子。

(2)检验时要注意滴加顺序,应先滴加盐酸,后滴加Ba2+离子溶液。因为如果次序颠倒

的话,所用的Ba2+离子溶液是BaCL溶液,出现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

【典例1]指出在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中,硫酸所表现的性质:

⑴工业上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

⑵实验室用锌粒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⑶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小

⑷浓硫酸与甲酸(HCOOH)共热可制取一氧化碳:

⑸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由蓝变白

(6)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⑺浓硫酸与食盐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⑻浓硫酸使蔗糖碳化变黑

【答案】(1)强氧化性(2)酸性(3)吸水性(4)脱水性(5)吸水性(6)强氧化性、酸性

(7)难挥发

【解析】根据浓H2s04的性质,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对号入座”。

(1)强氧化性:使Fe、Al表面迅速生成一层氧化膜而钝化。

+2+

(2)酸性:H2sCM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2H+Zn=Zn+H2to

(3)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浓度减小。与稀盐酸、浓HNO3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化的

原因不同,后者是因为HC1、HNCh易挥发而引起浓度变小。

(4)脱水性:甲酸(HCOOH)中H与0按2:1脱去。

(5)吸水性:吸收固体中的结晶水。

(6)强氧化性、酸性:反应Cu+2H2so4(浓)一jCuS04+S02t+2H2O中,一部分

H2s04表现氧化性,被还原为SO?,另一部分表现酸性,与铜离子形成了盐。

(7)难挥发性、酸性: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

(8)脱水性:蔗糖中H和0按2:1脱出生成水。

【典例2】下列各硫酸盐与其用途的叙述不配的是()

(A)硫酸钢可作为医疗用的“银餐”(B)明机可用作净水剂

(C)硫酸铜可用于制农药波尔多液(D)硫酸镁可用于医疗绷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硫酸盐的用途。

【答案】D

【典例3】有一种无色溶液,加入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消

失。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存在SO/(B)溶液中一定不存在SO42-

(C)溶液中可能存在SCU2-(D)溶液中不可能存在Ag+,

【解析】BaCb溶液中存在Ba?+和两种主要离子,它们分别与SCV-和Ag+产生白色沉

淀,这两种沉淀均不溶于硝酸。故不能肯定这种无色溶液中存在哪种离子。

【答案】C

知识点7固氮的途径

1.氮元素存在形态

空气中含大量N2,是工业生产中N2的主要来源。

2.N2的物理性质

氮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相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2»

3.N2的化学性质

由于氮分子的键能很大,所以氮气的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

变化。

⑴与比的反应:N2+3H2-2NH3

(2)与O2的反应:N2+O2—鲤—2NO

(3)与Mg的反应:3Mg+N2—丝4Mg3N2

4.氮的固定

(1)定义: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2)氮的同定的途径

①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的根部常附有小根瘤,其中含有固氮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变成氨(钱态氮

肥)作为养分吸收,所以这些植物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②大气同氮

闪电时,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氧化物,经降水生成极稀的硝酸(硝态氮肥),渗入土

壤被植物根系吸收。

N2+O2—^^2N0

2NO+O2=2NO2

3NO2+H20=2HNO3+NO

【注意】生物固氮和大气固氮统称自然固氮。

③工业固氮

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NH3)。

N2+3H2-2NH3

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合成氨的。

知识点8氨气

1.物理性质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汽化

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可作制冷剂。

2.分子结构

HH

电子式:H:N:H,结构式:4QH,分子空间构型:三角锥型,键和键之间的夹角为

107°18',为极性分子。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H3+H2OWNH3•H2O0NH4++OH-

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的

存在。

(2)喷泉实验

①实验原理:如右图所示,圆底烧瓶中充满NH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

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1:700),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使烧

杯中滴有酚微的水压入烧瓶,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

②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这是因为氨溶于水后形成碱性溶液,遇酚醐显红色。

③喷泉实验成败的关键:

a.烧瓶、预先吸液的滴管及长直玻璃管的外部都要干燥;

b.气体要充满圆底烧瓶;

c.瓶塞要严密,不漏气,止水夹要夹紧。

④说明问题:a.氨极易溶于水.b.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⑤实验拓展:a.从喷泉实验的实验原理可知,只要烧瓶内的气体能被胶头滴管中挤出

的少量液体快速吸收,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远远低于外界大气压,就可形成喷泉。因此理论上

大多数气体都可做喷泉实验,关键是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液体要选得合适。如:

12345

烧瓶中的气体C12CO2H2SNO2+NOHC1

滴管中的液体浓NaOH浓NaOH浓NaOH浓NaOHH2O

b.此外,若改变喷泉实验装置,也可以使某些本来不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形成喷泉,因

此要从产生喷泉的条件认识形成喷泉的本质。

(3)与酸反应

NH3+HCI=NH4cl(生成白烟)

2NH3+H3SO4=(NH4)2HSCU(俗称硫镂)

NH3+HNO3=NH4NO3(俗称硝钱)

NH3+CO2+H2O=NH4HCO3(俗称碳钱)

(4)与。2反应

4NH3+502―4NO+6H2。(该反应放热)

【注意】①通常状况下,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②反应条件:催化剂(如伯)、加热。

③该反应放热。

④该反应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4.N%的实验室制法及工业制法

(1)工业制法

N2+3H2U2NH3

【注意】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所得产品是NH3、N2、H2的混合物,利用NH3易液

化的特点将NH3分离以后,N2、比可循环使用。

②原料N2可通过蒸储液态空气获得,而原料H2一般通过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获得,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C+H2O—^-^CO+H2,CO+H2O—^-^CO2+H2,除去82

即得H2O

⑵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固态镂盐与碱加热反应。

2NH4cl+Ca(OH)2—jCaCb+2NH3t+2H2O

②发生装置: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类同。

③干燥:在干燥管中盛放碱石灰(CaO、NaOH的混合物)作干燥剂。不能用浓硫酸、无

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因CaCl2吸收氨气生成CaCl2•8NH3。

④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若变蓝,则满:b.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

棒接近瓶口,若产生白烟,则满。

5.氨的用途

(1)作制冷剂;(2)制氮肥;(3)制硝酸;(4)制纯碱;(5)在有机合成工业中作原料。

知识点9钱盐与化学肥料

1.钱根离子的结构与镂盐的定义

HV

[H:Z:H]+IH—N—H

,•I-f

电子式为H,结构式为H,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键和键之间

的夹角为109°28'。镂盐是由镂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在NH4+才中存在着共价键

和配位键,形成钱盐的离子都是非金属元素,但钱盐属于离子晶体,在钱盐中存在的

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钺盐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

2.钱盐的化学性质

(1)镂盐受热分解

如:NH4C1―jNH3t+HC1tNH4HCO3—jNH3t+H20t+C02t

【注意】①并不是所有的钱盐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②NH4cl在试管中受热分解的现象与碘的升华相似。但二者有本质的差别,前者是NH4cl

分解后又化合成NH4CI,属于化学变化过程。而后者是物理变化过程。

(2)钱盐与碱的反应

如:(NH4)2SO4+2NaOH―^-»Na2SO4+2NH3t+2H2。

NH4NO3+NaOH—^NaNCh+NH3t+H2O«

【注意】钱盐与碱共热都能产生N%,这是钱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利用假盐的这一性

质来制取氨气和验根离子的存在。

3.钱盐的用途及贮存

(1)用途:钱盐可作氮肥。常用的氮肥有硝酸镀(NH4NO3)、硫酸镀[(NH4)2SCM、碳酸氢钱

(NH4HCO3)和尿素KNH2)2CO]等。

(2)贮存: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因为钱盐受热易分解。所以施肥时应将肥料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水,以保证肥效。

4.尿素

(1)尿素](NH2)2CO]是一种白色晶体,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47%左右,是目前同体氮肥中

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

肥。尿素施入土壤后,受微生物的作用,跟水缓慢反应生成碳酸镀,因此尿素的肥效比较持

久。

(2)工业上尿素的合成

2NH3+C023噜loU%L肉一(NH2)2C。+H20

5.化肥的利与弊及化肥的合理施用

(1)利:化学肥料为增加粮食产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弊:长期使用化学肥料的土壤,容易酸化、板结。雨水的冲洗使肥料离开土壤,进入

溪水、河水和湖泊进入水中的肥料会使细菌和藻类迅速生成,并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严重时

导致水中含氧量的迅速减少,使许多水生生物死亡、腐烂,水会变黑发臭。

(3)化肥的合理施用

化学肥料的施用要适时、适地、适量,只有讲究科学种田,才能既达到农作物丰收,又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知识点10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陆地中的含硫矿石被风化进入土壤,土壤中的硫可被植物吸收,或随水流进入

海洋。陆地中的硫可随水流进入大海,或随火山爆发进入大气。

海洋中的硫可沉积成矿物,也可被生物体吸收。生物体中的硫在生物体死亡、腐

败过程中进入土壤、大气或海洋。大气中的硫可被生物体吸收进入土壤或海洋。

【典例1】下列用途中,应用了氮气性质的不活泼性的是()

①金属焊接时用氮气作保护气,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填充灯泡

②用于合成氨

③工业上以氮气作为原料之一制硝酸

④用作粮食和水果贮存的保护气

(A)①②(B)®®(C)②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焊接金属时为防止空气中的02将金属氧化,可用不活泼的N2作保护气;用N2

和Ar的混合气体填充灯泡可防止灯丝被密封在其中的空气中的02氧化而烧断;N2用作粮食

和水果贮存时的保护气,一是在无氧环境中不易生虫,二是可减缓粮食、水果的代谢速率。

【典例2】将燃着的镁条插入下列气体中,镁条不能继续燃烧的是()

(A)02(B)C12(C)N2(D)Ar

【答案】D

【解析】Mg与氧气反应生成MgO,与CL反应生成MgCL,与N?反应生成Mg3N2,Ar

是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不与镁反应。

【典例3]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养分,除了可用人工同氮方法(合成氨)获得

氨态氮外,自然界雷电现象也是一种固氮途径,经由雷电固定的氮是硝态氮(硝酸或硝酸盐

形式),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放电

【答案】N2+0,■>2N02N0+02=2NO23NO2+H2O=2HNO3+NO

【解析】空气中存在N2、。2以及其他少量气体。夏天有雷雨时,闪电可以使N2和02直接化

合:

N2+O2—鲤_»2N0;NO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红棕色的NO2:2NO+02=2NO2;

NO2又能和雨水反应:3NO2+H2O=2HNO3+NOOHNO3降到地面后和其他无机物反应生成

硝酸盐进入土壤,就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典例4]某化肥厂以氨为原料制备NH4NO30已知由氨制NO的产率是96%,由NO制

硝酸的产率为92%,求制硝酸所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消耗氨气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制HNO3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消耗氨气的53.1%。

【解析】反应原理:4NH.3+5O2―催化剂>40+6比0

2NO+O2=2N0:3NO2+H20=2HNO3+NO

NH3+HNO3=NH4NO3

为了解题方便,设最后一个反应中,N%的质量为17t,HNCh的质量为63t,然后从

HN03逆向求N%的质量。

设制63tHNO.,需NH?的质量为X。

1925

制HNO的NHj的质量分数=-----:-----X100%=53.1%

319.25+17

知识点10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硫的转化

(1)转化关系图

HN2sH2isOr3

FeS-STO2一H2soi-------►BaSOt

Cu2SNa2so3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FeS2

常用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

1.吸附型漂白

木炭、活性炭等多孔状物质可以吸附有色物质使其褪色,其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化合型漂白

SO2溶于水后生成的H2s03可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的物质在

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3.氧化型漂白

氯水、Ca(ClO)2、03、H2O2、NazCh等物质都具有氧化性,它们可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

色物质,并且褪色后不能恢复原色。

【典例1】如右图所示,A、B、C、D、E均含有一种元素X,且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

试回答:A_D

(1)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B,C,D

E。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E=C:o

【解析】本题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框图推断题,解题要抓住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这一

“题眼”,A为S,进而推出B为H?S,C为SO2,D为Sth,E为浓H2s0」,再据S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的知识解题即可。

【答案】(1)SH2SSO2SO3浓H2sO4

⑵2SO:+O2-2SO3

Cu+2H2so式浓)一jCuS04+SO2t+2H2O

【典例2】常温下某种淡黄色固体单质甲,与它的气态氢化物乙和氧化物丙之间,有如

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试回答:

(1)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乙

(2)乙和丙发生反应时,无论乙和丙的物质的量之比如何,反应得到的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的质量比为°yV

(3)若乙的物质的量为x,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①当乙跟氧气恰好反应,完全转化/\

为甲时,x与y的数值关系应为。②当乙转化为丙时,若反应后常温下体系中甲-----5-------"丙

只有一种气体,x与v的数值关系应为。

【答案】⑴SH2sSO2(2)2:1(3)©x=2y②x/2<yW3x/2

【解析】(1)由题意知常温下淡黄色固体单质甲应为S,则乙为H2S,丙为SO2。

点燃

(2)2H2s+S02»3SO+2Hg,其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S,其质量比为2:

(3)乙完全转化为甲时,2H2s+02—邈T2SJ+2H2。,n(H2S):n(Oz)=2:1,即x=2y。

乙转化为丙时,反应后常温下体系中只有一种气体,该气体只能是丙(SO2),则根据反应:

2H2s+02—迺―2SI+2H2。2H2s+3O2—处T2SO2+2H2O

xx/2x3x/2

可得:x/2<yW3x/2

【典例3】VLFe2(SC>4)3溶液中含Fe3+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6nWmol/L(B)3m/56Vmol/L

(C)m/56Vmol/L(D)3m/ll2Vmol/L

【答案】D

3+

[解析]Fe2(SO4)3=2Fe+3so4方

c(Fe3+)=m/56Vmol/L,根据电荷守恒:

3+2

3c(Fe)=2C(SO4)

2

c(SO4)-m/56Vmol/LX3/2=3/112Vmol/L。

【典例4】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

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此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Vd,,,1000W...

(A)----------------mol/L(B)mol/L

MV+224QW+2240

WQOVdM

(C)mol/L(D)mol/L

MV+224022.4(1/+0.1)d

【答案】B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可得下式:

VL

———22_.4L/mol--------=晔.mollL

-........Mg/mol+OALxWOOg/LMV+22^0

22AL/mol______

dg/mLxWOOmL/L

【典例5】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C)2外,还含有S02、

微量的S0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

的S0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2)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镂,此时溶

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②

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

二酚或对苯二胺等物质,其目的是。

(3)能用于测定硫酸工业尾气中SO2含量的是。(填字母)

(A)NaOH溶液、酚儆试液(B)KMnO4溶液,稀H2s

(C)碘水、淀粉溶液(D)氨水、酚醐试液

【答案】(1)2H2SO3+02=2H2SO4

2(NH4)2SO3+02=2(NH4)2SO4

2NH4HSO3+O2=2NH4HSO4(任填两个)

(2)①反应吸热②(NH5S03•H20③防止亚硫酸钱被氧化

(3)BC

【解析】⑴因尾气中含有SO2,所以通入氨水易生成H2s。3、(NH02SO3或NH4HSO3,从而

被02氧化。(2)①温度自行降低,自然联想到是反应吸收了热量所致;②结合SO2与氨水可

能的产物与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可知为(NHSSCh•H2O;③酚、胺类为还原

性强的物质,亚硫酸盐易被氧化。(3)尾气中含SCh和酸雾,可消耗NaOH溶液和氨水,从而

影响SO2的测定,而对KMnO4溶液和碘水没有影响。

本题以亚硫艘尾气处理为主线,主要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析和

解答的能力。

专项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浓盐酸在密封不严时浓度均会降低,因为它们均具有挥发性

B.铁材质的容器和铝材质的容器均可盛装氢氧化钠溶液

C.越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越容易被腐蚀,越难保存

D.浓硝酸、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都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因为三者均见光易分解

【答案】D

【解析】浓硫酸、浓盐酸在密封不严时浓度均会降低,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

有挥发性,A错误;

铁通常不与碱反应,所以铁材质的容器可以盛装氢氧化钠溶液,但铝可与氢氧化钠反应,故

铝材质的容器不能盛装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

镁和铝比铁活泼,但镁和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比铁易保存,C错误:

硝酸、次氯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应该保存在棕色瓶中,D正确。

2.某同学在实验室选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浓硫酸与碳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无水澄清

CuSO.石灰水

m4iv

A.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B.正确连接顺序可能为I=w=m=n

c.装置口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左右品红溶液的作用不相同

D.若连接顺序为I=n=m=iv,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co?

【答案】c

【解析】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A项错误;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

反应生成CO2、SO2和水蒸气,验证全部产物需要先用无水硫酸铜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再利

用品红溶液验证S02的存在,通过高铳酸钾除去S02,通过品红溶液验证S02是否除尽,最后

通过澄清石灰水验证C02的存在,验证产物的正确连接顺序为I=DI=II=W,B项错误;装置

n中酸性高镭酸钾溶液左边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02的存在,右边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验证

S02是否已经除尽,c项正确:若连接顺序为1=11=DI=W,则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水蒸气,

D项错误。

3.生活处处皆化学。下列活动中,运用对应的化学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活动项目化学原理

A用铁制容器储运浓硫酸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B用碳酸氢钱给作物施肥碳酸氢铁具有还原性

C用S02保鲜葡萄酒$。2具有漂白性

D用冰箱储存食物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不是不反应,A不正确;

B.碳酸氢镀含氮,可作为肥料施用,B不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作抗氧化剂,保鲜葡萄酒与漂白性无关,C不正确;

D.降温,食物的腐败速率减慢,D正确;

故选D。

4.火山喷发产生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界的转化历程和工业应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第

送的是()

A.火山喷发会形成硫酸型酸雨,总反应为2so2+。2+2出0=2&504

B.火山喷发会造成气温下降,可能原因是大量气体进入平流层形成硫酸气溶胶阻挡太

阳辐射

C.FeS2转化为石膏时,ImolFeSz最多消耗3.5moK)2

D.工业制备硫酸可用硫铁矿经FeS?=S02=S03=H2sO4多步反应制备

【答案】C

【解析】A.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可以近似看做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与潮湿空气中水

蒸气、氧气在空气粉尘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硫酸或空气中粉尘做催化剂,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

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总反应为2s。2+。2+2H2。=2H2sO4,故A正确;

B.火山喷发产生大量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中形成硫酸气溶胶阻挡太阳辐射,造成气温下降,

故B正确;

C.FeS2转化为石膏时,,Fe元素由+2价升高为+3价,S元素由-1价升高为+6价,ImolFeS?最

多失去Imolx((3-2)+2x[6-(-1)]}=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消耗。2为竿1=

3.75mol,故C错误;

D.工业制备硫酸的反应是:4FeS2+1102=2Fe2O3+8SO2,2SO2+02=2S03.S03+

H20=H2so4,可用硫铁矿经Fes?=S02=SO3=H2sO4多步反应制备硫酸,故D正确;

故选:Co

5.制备下列气体所需的反应物和发生装置均可行的是

选项ABCD

气体一氧化氮氯气硫化氢氮气

反应物铜丝、稀硝酸农盐酸、高锯酸钾溶液硫化钠固体、浓硫酸改盐、熟石灰

嗣坦-}

发生装置1i

A.AB.iBC.CD.D

【答案】A

【解析】

A.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0,抽动铜丝可使反应停止,图中装置可制备NO,A正确;

B.高锯酸钾溶液与浓盐酸直接反应制备氯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酒精灯,B错误;

C.硫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硫化氢,应选稀硫酸,c错误;

D.镂盐固体、熟石灰为固固加热制备氨气,不能用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装置,D错误;

故选A。

6.有一瓶Na2s。3溶液,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验证Na2s。3是否被氧化:取少量溶液,

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