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古诗词文化常识)(学生版 +教师版)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古诗词文化常识)(学生版 +教师版)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古诗词文化常识)(学生版 +教师版)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古诗词文化常识)(学生版 +教师版)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知识竞赛(古诗词文化常识)(学生版 +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古诗词&文化常识)

测试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常芾。()

(3)“熙宁”走北东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4)“黄”走穿近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和为“一贯”。()

2.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1)纤纤提素孑,扎扎弄机抒。()

(2)对酒当歌,人生及何。比如朝露,去目苦多。()

(3)《上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都是记载3大量中国神话的古代著作。

()

(4)“臼六文”又称骊俪文,因其句式多刀臼、六旬为主而得名。它大约产生于魏晋

后,流行至清末。()

3.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1)网急天高稼啸衷,渚清沙自鸟K还。()

(2)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插来。()

(3)先秦寓含有的走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走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

的故事。()

(4)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豕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俗和

“师傅”。()

4.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学文化常识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V”,错误的打“X”)

(1)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目暧玉生烟。()

(2)楼船夜南瓜州发,铁马春风大能关。()

(3)古时候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三更"指的走1:00-3:00.()

(4)《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历

史事件。()

5.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

打“V”,错误的打“X”)

(1)今霄酒蜃何处,杨柳岸膝风.残月。()

(2)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一部著作的不同名种叫法,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歹

贯中。()

(4)古代左中央政府之下一艘设有三级行政机构,其依次是州、郡、耳。()

6.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溯词从之,道阻且右;溯涧从江,宛在水中址。()

(2)无边落木蓍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明末及社的主要领导人有张溥等。该社因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目者务为有用”

而得多。()

(4)“察举”“九品中正”和“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授于官职的三种拴选制度。

()

第二部分单选题

7.《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

8.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A.炎炎夏EJ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筌来

9.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

10.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B.盛更C.初秋D.寒冬

H.“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

月份是()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

1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春天B.夏天C.秋天D.筌天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

哪一种不是()A.外节B.死节C.其节D.零食节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这首

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

A.中秋B.七夕C.清明D.重阳

15.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

A.男子十三四史B.女子十三四岁C.男子十五六■史D.女子十五六•岁

16.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

A.屈原B.王羲之C.陈子昂D.孝日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者是()

A.陆游B.辛弃疾C.岳GD.李清照

1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张籍

19.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

A.王昌龄林逋B.杜甫陶渊明C.王昌龄陶渊明D.杜甫林逋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

诗的作者是()A.苏轼B.柳公权C.赖真卿D.怀素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

A.杜甫B.⑨居易C.李贺D.屈原

22.“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

诗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贺龙

23.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

A.初花之杳B.荷花之香C.梅花之香D.丁香花之香

24.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

A.菊花B.荷花C.梅花D.丁香花

25.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人们常提到的

“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符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多种

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D.词人的一个朋友

26.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

A.自发三千丈,缘愁何个长。B.待到山花烂:'曼时,他在丝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当窗理云整,对镜帖花黄。

27.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

A.比喻B.持人C.时偶D.语音

28.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

A.《忆江南》B.《凉州词》C.《虞美人》D.《沁园春》

29.“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走巷B.古筝C.扬琴D.箜修

3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

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

A.蔻兹B.古筝C.扬琴D.箜篌

31.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诗人的诗歌

()

A.张继《枫桥夜涌》B.王维《枫桥夜演》C.张维《J居秋瞑》D.王维《山居秋瞑》

32.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请问这位词人

是谁?

A.辛弃疾B.李煜C.晏殊D.李清照

3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A.《木兰诗》和《敕勒歌》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K》

C.《长歌行》和《敕勒歌》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七》

34.诗句“恸哭六军皆缩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于北京景

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的是()

A.张因因吴一桂B.李回回吴二桂C.陈阖回吴三桂D.高回回吴四桂

35.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

A.项羽大姜B.刘邦天差C.项羽勾践D.刘邦勾践

36.“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A.蓬莱同B.滕王阎C.崂UD.百花洲

37.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黄」,B.蛾眉UC.天姥JD.庐J

38.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

A.东岳泰JB.西岳华JC.北岳恒UD.南岳衡J

39.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母后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

40.下列送别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植君直到夜郎西。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雅人不识君。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雅见汀洲上,相忍愁^。

4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这是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A.《水浒传》B.《封神榜》C.《三国演义》D.《三国志》

42.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用了古代三

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

A.昨夜西风洞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浚路。(晏殊《蝴恋花》)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蝴恋花》)

C.灰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蹇。(苏林《水调歌头》)

43.“一个是闻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闻苑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

A.林集玉贾宝玉B.贾宝玉林良玉C.薛宝钗贾宝玉D.林良玉薛宝钗

44.《红楼梦》中有这样两句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身量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

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此诗描写的是:()

A.林集玉B.王,照风C.薛宝钗D.解雯

45.《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

A晴雯B.袭人C.泰玉D.宝钗

4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

47.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B,正道C.风■尚D.世俗

48.被人们誉为“秋思之祖”的是下列哪首诗词()

A.《现沧海》B.《次北固U下》

C.《如梦令》D.《天净沙•秋思》

49.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

是()。A.辛弄秀B.陈亮C.陆游D.岳G

50.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A.欧阳传B.王安后C.郭愈D.柳宗元

51.庄子《秋水》篇首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中的“河”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洞庭湖B,湖泽湖C.苏州河D.黄河

52.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

境内。A.陕西B.内萦古C.新疆D.甘肃

53.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A.李自B.李商隐C.苏秋D.陶渊明

54.“赤兔追风,踏开吴魏三千里。青龙偃月,撑住炎刘一半天。”这首诗歌指的是

《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形象?()

A.赵子龙B.关羽C.曹操D.吕布

55.“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

诗的作者是《水浒传》中的()

A.吴用B.武松C.东江D.童黄

56.《山市》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他是()个朝代的文学家。

A.唐朝B.东朝C.元朝D.清朝

57.中国古代“三纲”伦理主要包括君臣、父子和()。

A.天也B.兄弟C.姐姝D.夫妾

58.“难兄难弟”的本来意义是指()。

A.才能俱佳,难分高下B.患难兄弟C.共患难的朋友D.彼此处境都不妙

59.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应当B.面对C.通“挡”D.吟诵

60.古时候缠绵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人是()。

A.李燃B.秦观C.李清照D.柳永

61.“衣带将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中“消得”指()

A.吃不下饭B.日渐消瘦C.使得,弄的D.值得

6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其中“楚天”指()

A.北方的天空B.东方的天空C.西方的天空D.南方的天空

63.“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其中“梅子黄时”指()

A.春夏之交B.夏秋、交C.秋等I交D.苓春、交

第三部分填空题

64.曾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其中“龙钟”是指

65.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中“石头”指的是

66.说出文言文中四个降级免职的词。

67.说出婉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

68.说出古代称自己的四个谦称。

69.仓央嘉措在他的子民和心上人进退两难的境地发出怎样的感慨:

70.《李凭箜篌引》中含有历史典故的佳句为:

71.在李商隐的《无题》中,他用哪两种意象表现夫妻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72.《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73.“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指

74.我国第一部以日记体形式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及作者是

75.唐代诗人的“三吏三别”分别是

76.《山海经》是哪一类著作

77.唐代有一诗人擅作五言,自号“五言长城”,请问该诗人是____________

78.杜牧的《赠别》中,托物寄意,表达男女主人公离愁之恨的句子是o

第四部分默写题

7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庄生晓贽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2)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打里馆》(4)___________更那爆冷落清秋节。

(5)____________________,石版天惊逗秋雨。

(6)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8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冲天香阵透长安,__________________。(黄巢《菊花》)

(2)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自居易《长恨歌》)

(3)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O(元稹《《离思五首》)

(4)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暖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国国居》)

(6)山寺月中寻桂子,__________________O(句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8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U寺鸣钟昼巴电,_______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令,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身无彩风双G翼,____________O(李商隐《无题二首》)

(5)莫等闲,_______________o(岳K《满江红》)

(6)情人怨送夜,____________________。

8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江天一衽无纤尘,________________。(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o_

(3)上邪!我歆与君相知,__。(《汉乐府•上邪》)

(4)老骐伏杨,志在千里;____壮心不已。(三国曹掾《电虽寿》)

(5)人生在世不和意,_________________o(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8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2)海目生残夜,______________。

(3)客心洗流水-________________o(4)_____________尺时无声胜有声。

(5)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6)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8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O

(4)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O

(5)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o

(6)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忍,两处闲愁。

8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

(2)或马关U北,________________。

(3)漠澳水田K句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故因无此声。

(5)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o

(6)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

(7)《书》《:“满招损,。”

(8)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8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o

(4),卜楼一夜。斤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官'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洋不还家。

8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0

(2)■溪水田K固鹭,。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故国无蛀声。

(4)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

(6)《书》曰:“满招损,_________。”

(7)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8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o

(4),卜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宫女如花满春殿,。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忍,两处闲愁。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

8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我马关U比,_______________0

(2)漠漠水田G句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4)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

(6)《书》曰:“满招领,_________。”

(7)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9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回胖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o

(4)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闱愁。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

9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戎马关U北,O

(2)漠浸水田冬门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故因无屏声。

(4)五更鼓鱼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0

(5)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

(6)《书》曰:“满招损,_________。”

(7)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9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未捷身先犯,____________________0

(4)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宫女如花满春殿,o

(6)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忍,两处闱愁。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

9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我.马美工北,_______________。

(2)浅澳水田七日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4)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

(6)《书》曰:“满招损,_________

(7)基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9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出炜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o

(4),卜楼一夜咻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

9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I)成.马美工北,_______________0

(2)馍谟水田也日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故国无此声。

(4)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

(6)《书》曰:“满招损,_________。”(7)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古诗词&文化常识)

教师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常芾。()

(3)“熙宁”走北东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4)“黄”走穿近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和为“一贯”。()

【答案】①.*②.X(3).X④.J

【详解】(1)应为: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应为: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3)“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4)正确。

2.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1)纤纤捉素孑,扎扎弄机打。()

(2)对酒当歌,人生人何。比如朝露,去且苦多。()

(3)《。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都是记载了大量中国神话的古代著作。

()

(4)"四六文”又希骈俪文,因其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而得名。它大约产生于魏晋

后,流行至清耒。()

【答案】①.x②.X©.VV

【详解】(1)“捉”改为“擢”,“扎扎”改为“札札”,“抒”改为“杼”。句意:织女正

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擢”,引,抽,接

近伸出的意思。“札札”,象声词,机织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2)“比”改为“譬”。句意: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释义是比如,好比。

(3)正确。《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淮南子》

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

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婿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

不周山”、“嫦娥奔月”、“塞翁失马”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搜神记》是一部记

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

代神话的先河。

(4)正确。四六文,又称骈文,骈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句式整齐的四六字句,被称为四六文。

此种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称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

表章奏记的撰写。西晋作家陆机《演连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为今存可

见的较早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滥觞。其后,四六骈句大量运用于南朝骈文。

3.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1)风急天高猿啸表,渚清沙句鸟K还。()

(2)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滞还过女墙来。()

(3)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走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

的故事。()

(4)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维豕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得”,俗和

“师傅”。()

【答案】①.X②.X(3).VV

【详解】(1)“还”错误,正确的书写应该是“渚清沙白鸟飞回”。

(2)“东”错误,正确的书写应该是“淮水东边旧时月”。

(3)正确。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原为著述中的论证手段,并不独立,但

它们的高度文学性,使之逐渐独立流传,脍炙人口,而对后世文学产生深广影响。寓言是借助于带

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定道理的文学体裁。

战国诸子及史传作者所运用的寓言,来源约略可分为三:

一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所谓“齐东野人之语”,《孟子》中就多有采用,具有通俗浅显,诙谐有

趣的特点。

二是历史传说,《韩非子》中用得最多。这些传说,虽未必句句可信,但有一定的历史依傍,作为

论证的证据,较有说服力。

三是作者创造、虚构的故事,这特别为《庄子》作者所擅长。它瑰丽奇异,最富有文学色彩。

(4)正确。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太子太师教文,太

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明、清为正二品。官名。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

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后逐渐成为虚衔。

4.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学文化常识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V”,错误的打“X”)

(1)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月暧玉生烟。()

(2)楼船夜南瓜州爱,铁马春风大散关。()

(3)古时候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三更”招的走1:00-3:00.()

(4)《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历

史事件。()

【答案】①.x②.x③.xV

【详解】(1)错误,正确的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错误,正确的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错误,“三更”指的是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

(4)正确。

5.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

打“V”,错误的打“X”)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乱后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走一部著作的不同多种叫法,其作者走元末明初的可

赏中。()

(4)古代在中央政府江下一般设有三级行政机构,其依次是州、郡、耳。()

【答案】①.X②.X③.X④.J

【详解】(1)"雷"应为“宵”。

(2)“案”应为“岸”。

(3)《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

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是同一部著作。

6.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河从土,宛在水中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明耒夏社的主要领导人有张溥等。该社因主张“兴复古学,符使异目者分为有用”

而得多。()

(4)“察举”“九品中正”和“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授予专职的三种铃选制度。

()

【答案】①.x②.J③,J④,J

【详解】(1)“溯泡从之,宛在水中……”中“溯泡”错误,应该是“溯游”;“宛在水中址”

的“址”错误,应该是“扯”。其他均正确。

第二部分单选题

7.《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

【答案】B

【详解】《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故选B。

8.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答案】B

【详解】“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

从西方落下去。应是形容夏去秋来。故选B。

9.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

【答案】B

【详解】“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

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

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

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故选B。

10.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