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1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2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3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4页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一、高考考查的修辞格共九种: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另外,引用、反语、通感手法等也应该掌握。第2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比喻: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例1: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景物描写)例2::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议论文段)第3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作用:①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③化无形为有形第4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比喻的三种类型1、明喻特点: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是:像、防佛、似。公式为:“甲像乙”。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真像座小山。2、暗喻特点: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为:是、成为、成了、变成了等。公式为:“甲是乙”。如: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第5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借喻特点: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公式是:直接把甲说成乙。例句:废除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省略的本体为:革命。比喻词:像第6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不属于比喻的几种情形:(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第7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比拟定义: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物则是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作用:感情色彩鲜明;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灵性,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例1:天空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睛的星星。例2: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例3:指导员讲的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例4: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第8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夸张定义: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特征、程度等有意地夸大或缩小。分类:扩大的夸张、缩小的夸张,超前夸张。作用:引起丰富的想象,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态度,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举例: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扩大夸张)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缩小夸张)3、他酒没沾唇,就已经醉了。(超前夸张)第9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排比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句式整齐,节奏匀称,可加强语气,增强语势,使感情更加强烈。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例1: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是战斗的歌声,是劳动的歌声。例2: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第10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对偶定义: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有音乐美。例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例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第11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反复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作用:强调作用,用于抒发感情,感染力强。例1:我们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例2: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第12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设问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有时出现在篇首或段首,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例2: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当然不是。第13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反问(反诘)定义:只问不答,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常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1: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表示不满)例2:池水涟涟,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肯定意思)例3: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否定意思)第14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借代定义: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作用:形象深刻地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例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例2:一群红领巾从对面走来。例3: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例4: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例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第15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修辞手法的考查1、写作中的运用。2、语言表达题。如仿句、扩写等。3、诗歌鉴赏。4、现代文阅读。第16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写作中的运用。①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这一折子的回目便是:诚信。②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满山遍野的梨树、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③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提高文采。第17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语言表达题。如仿句、扩写等。1、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答案:梦想瑰丽、奇妙,带着我飘飘荡荡,享受人生美好;现实平淡、真切,教给我踏踏实实,体会世间真味。第18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整个句子意思连贯。

快乐似花,

;痛苦如草,

。你要享受快乐,更要准备迎接痛苦,医治痛苦,转化痛苦,让痛苦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答案:快乐似花,赏心悦目;痛苦如草,惹恨添愁。你要享受快乐,更要准备迎接痛苦,医治痛苦,转化痛苦,让痛苦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第19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诗歌鉴赏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远,笛声悠远。③魂飞梦惊: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④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比喻自己的心追逐卢梅坡而去。

问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第20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第21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参考答案:

⑴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4分)⑵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分)

第22页,共2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次句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落日、烟柳之景,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三、四两句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风荷原本无情无恨。风荷之恨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