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考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4月自考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4月自考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4月自考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4月自考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年月真题

0088320174

1、【单选题】以下关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为学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是通过特殊的教育把学前的异常儿童转变为正常的儿童

A:

是要消除学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

B:

是为学前有障碍的儿童提供有利于发展的教育

C:

答D:案:A

解析: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

持。参见教材P2。

2、【单选题】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积极参与教育对程以帮助自己有特殊需要

的孩子,这体现的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

直接效益

间接效益

A:

个体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答D:案:B

解析:间接效益一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

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需要,因而导致家庭出现特殊的情况。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

考察。一方面,一些生理性障碍儿童从出生起就给家庭带来无以名状的阴影。这部分特殊

需要儿童的父母,常常因理想子女形象的幻灭而导致恐慌,引起种种心理失调感,并且承

受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物质负担。另一方面,一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容易出现不同的心

理行为问题,也会给家长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惑或烦恼。即使是一个拥有令人骄傲的超常儿

童的家庭,也常常会因为这个孩子在一般的教育环境中的种种不适应而面临一个又一个的

难题。于是,学前特殊教育在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产生直接效益的同时,亦给这些儿童的

家庭带来了种种变化。我们将此称为学前特殊教育的间接效益。P11-P12

3、【单选题】视觉障碍儿童属于

认知发展障碍儿童

语言发展障碍儿童

A:

生理发展障碍儿重

B:

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

C:

D:

答案:C

解析: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我们可能面对数量不多的三种生理发展障碍的儿童:视觉障

碍、听觉障碍和病弱儿童。参见教材P25。

4、【单选题】教视觉障碍幼儿某事物时结合该事物的实物或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

帮助他们从不同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这种教学法是

综合多种感官法

实践法

A:

愉快学习法

B:

表象指导法

C:

答D:案:D

解析:儿童在视觉功能失去或下降后,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视觉表象,无法获得对事

物形象的完整把握。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或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

不同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特别是对后天失明的儿童,要争取将他头脑中残

留的有关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保留下来,这对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好处。通过加强

对这些事物的记忆,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经常提取头脑中的形象,从而巩固记忆。这样

即使听觉或触觉不能完全代替视觉,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其视觉缺陷。P48-P49

5、【单选题】听觉障碍儿童教育工作者经常使用“学语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的概念,

区分这两个概念的年龄点为

2岁

4岁

A:

6岁

B:

8岁

C:

答D:案:B

解析:学语前耳聋是指儿童在出生后至4岁前发生的听觉障碍,换句话说是在儿童学会说

话之前就出现的耳聋;学语后耳聋主要指儿童在大约4岁后发生的听觉障碍,即在自然学

会说话之后出现的耳聋。参见教材P52。

6、【单选题】以下关于听觉障碍幼儿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听觉障碍幼儿机械记忆能力强,但也容易形成对事物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现象

听觉障碍幼儿通常行动缓慢,手脚笨拙.步调与姿势不协调

A:

听觉障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语言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B:

听觉障碍幼儿个性积极开朗,喜欢与周围的老师和正常发展同伴交往

C:

答D:案:C

解析:在听力受损儿童成长过程中,语言是他们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教材54页

7、【单选题】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智力,从而导致适应行为的缺陷,这样

的个体存在

孤独症

智力落后

A:

精神障碍

B:

情绪行为障碍

C:

答D:案:B

解析: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适应行为

的缺陷。参见教材P72-73。

8、【单选题】教师教一名智力落后幼儿脱外套,先将脱外套任务分解成相连的小步骤,然后

从幼儿能做的那步开始逐步交给他,每完成一步给强化。直到幼儿完全学会。教师采用的是

任务分析法

提示教育法

A:

多重感官训练法

B:

试误法

C:

答D:案:A

解析: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和训练,无论是认知教育还是行为训练多采用任务分

解法(也称任务分析法)。任务分解法是根据儿童的可接受水平,把特定的任务分解为尽

可能小的知识或动作单元,并按从简到繁的层次加以安排,然后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教

起,直至完成所有的内容。参见教材P96。

9、【单选题】社会适应行为障碍是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

年龄指标

智力指标

A:

生化指标

B:

适应行为指标

C:

答D:案:D

解析:适应行为指标:除智力差外,智力落后儿童还都有明显的社会适应行为障碍。参见

教材P86。

10、【单选题】一名幼儿说话急促不清句首音难发,而且存在语音的连续重复和拖长。这些

现象表明该幼儿可能存在

构音异常

流畅度异常

A:

发声异常

B:

语言发展异常

C:

答D:案:B

解析:流畅度异常的主要表现有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拖长语音和说话时不适当的语

音中断。参见教材P108。

11、【单选题】儿童患有腭裂(俗称“免唇”).导致发音不清,发声和共鸣异常。造成该

儿童语言障碍的因素属于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A:

环境因素

B:

外部因素

C:

答D:案:A

解析:语言障碍的形成因素中的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发音器官缺陷或神经异常等,这

些因素影响儿童正常的语言发展。(1)儿童口腔结构畸形若是患有腭裂,就会发音不清

楚,并且发声和共鸣都会产生异常。(2)大脑中支配话语理解功能的“维尔尼克”区、

支配语言编码的“布洛卡”区如果遭受损伤,也会造成语言障碍。

12、【单选题】某孤独症幼儿经常不厌其烦地重复玩一件玩具或做一件事情,这反应了孤独

症儿童行为特征中的

刻板性行为

社会交往障碍

A:

言语发展迟缓

B:

拒绝变化

C:

答D:案:A

解析:刻板性行为是孤独症儿童的又一核心特征,孤独症儿童经常重复性地玩一件玩具或

做一件事情,不厌其烦。参见教材P127。

13、【单选题】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及生化因素的观点是

“心因论”观点

“身因论”观点

A:

“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

B:

C:

“相互作用论”观点

答D:案:B

解析:“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

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教材124页

14、【单选题】多动症儿童经常行动先于思维行动不记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自制

自控.这显示他们存在

注意力集中困难

精力过剩

A:

行为冲动

B:

不良行为倾向

C:

答D:案:C

解析:多动症儿童经常行动先于思维,行动不记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自制自

控。这显示他们存在行为冲动。参见教材P135。

15、【单选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感召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领导者的素质和

潜能的超常儿童属于

智力型超常儿童

语自型超常儿童

A:

创造型超常儿童

B:

领导型超常儿童

C:

答D:案:D

解析:领导型超常儿童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感召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领

导者的素质和潜能。参见教材P164。

16、【单选题】19世纪20年代,我国俞于夷编制了书法量表,用于鉴别超常儿童的

智力

特殊才能

A:

创造力

B:

个性特征

C:

答D:案:B

解析:19世纪20年代,我国俞于夷首先根据桑代克的方法,编制了书法量表,用于鉴别

超常儿童的特殊才能。教材168页

17、【单选题】为提高超常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用“你能说出多少种方法......”如

果......将......”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吗”等方式提问的策略是

认知记忆策略

集中思维策略

A:

发散思维策略

B:

评价思维策略

C:

答D:案:C

解析:这种策略属于发散思维策略。参见教材P168。

18、【单选题】关于游戏治疗,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治疗者和儿童之间应建立热情友好的融洽的关系

儿童在游戏治疗中有自己选择和改变情况的权利

A:

游戏能够矫正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问题

B:

游戏是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其本身无治疗功效

C:

答D:案:D

解析: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心理治疗的必要媒介,是用来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工作

的主要媒介,但其本身并无治疗功效。参见教材P197。

19、【单选题】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游戏治疗不为儿童设定任何限制

儿童不可以用身体攻击治疗者

A:

儿童可以从游戏治疗室里带走喜欢的玩具

B:

给儿童自由和为其设定限制是矛盾的

C:

答D:案:B

解析:1)不允许儿童破坏房间里的任何财产或设备(游戏设备除外)。(2)不允许儿童

用身体攻击治疗者。(3)不允许儿童在见面时间以外留过长的时间。(4)不允许儿童从

游戏室里带走玩具。(5)不允许儿童向窗户外扔玩具或其他东西。参见教材P214。

20、【单选题】在语言矫治工作前,对幼儿进行语言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现

象的量表进行测查,另一种是

对家长进行个案访谈

让儿童用语盲进行自我表达

A:

对儿童进行智力测验

B:

分析儿童在自然情境中的语言状况

C:

D:

答案:D

解析:对儿童进行语言的观察与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析自然言语,即分析儿童

在自然情景中的言语状况;另一种是利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查。参见教材P228。

21、【单选题】采用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活动方式促进幼儿对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这

是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

儿歌故事法

多重刺激法

A:

全面交流法

B:

日常交往法

C:

答D:案:C

解析:各种符号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共性,其他符号的学习与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能够相互

促进,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全面交流法”。参见教材P238。

22、【单选题】语言障碍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存在发展上的明显特殊性.即使同为语言障

碍儿童.其障碍情况也很不相同,因此进行语言矫治时需因人而异,实施个别化教学。这体

现了语言矫治工作的

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个别化指导原则

A:

可行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答D:案:B

解析:个别化指导原则:语言障碍儿童处于正常儿童群体中,和其他儿童相比,各方面的

发展均有明显的特殊性。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也不同,不同障碍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也各

不相同。因此,进行语言矫治时需要因人而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23、【单选题】一名幼儿把被别人撞到的小椅子扶了起来教师表扬了这名幼儿并对他报以点

头微笑,此后这名幼儿帮助他人的行为更经常地出现。教师这一处理方式是

正强化

负强化

A:

消退

B:

隔离

C:

答D:案:A

解析:正强化法也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是指当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

下出现后,立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

情景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参见教材P257。

24、【单选题】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是

连续强化

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A:

固定比例强化

B:

可变比例强化

C:

答D:案:D

解析:可变比例强化程序是指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可预测地

变化着。参见教材P259。

25、【单选题】让幼儿一方面观摩示范者的言行,一方面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参与活动,实际

演练有关动作,这种模仿是

电视或录像想象法

现场模仿

A:

参与模仿

B:

想象模仿

C:

答D:案:C

解析:这种模仿是参与模仿。让幼儿一方面观摩示范者的言行,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

逐步参与活动,实际演练有关动作的方法。参见教材P267。

26、【单选题】既可使特殊幼儿处于普通班级中,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与正常儿童交往的机

会,同时又可根据每名特殊需要儿童的需要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灵活多样地为其提供个别

帮助,具有这种优点的—体化教育安置形态是

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

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

A:

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

B:

家园联合的安置形态

C:

答D:案:A

解析:具有这种优点的一体化教育安置形态是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参

见教材P288。

27、【单选题】一体化安置情境中,特殊需要幼儿和正常发展幼儿共同学习的课程是

认知加强课程

普通学前教育课程

A:

特殊治疗课程

B:

生存技能课程

C:

答D:案:B

解析:普通学前教育课程。这是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共同学习的课程。参见教材P295。

28、【问答题】举例说明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为脑瘫儿童进行的运动能力的训练。

答案:主要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方面进行。比如,训练儿童的下肢:让儿童上下楼梯,

在宽窄不同的地毯上行走,跨越障碍行走,踮起脚尖行走等。对上肢的训练:双手提起重

物,双臂俯撑练习,左右手交替传递物体,伸臂取高处物体。四肢协调性的练习:双手交

替推球向前走,过独木桥,各种跳跃训练,幼儿体操等。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进行双手

抓握训练,双手对敲物体,拍手训练,垒搭积木,执笔涂画,简单手工,开合书本,打绳

结,击鼓等。P66

29、【问答题】简述智力落后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1.个别化原则:它是指根据不同智力落后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订个别

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2。量力性原则:指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要根据其现有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适时、适度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发展其

智力、体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整合性原则:指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无论是在教育内

容还是在教育形式、方法上都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4.反

复性原则: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训练的长期性和反复。反复性原则是指

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教育训练,要经常性地、反复地进行,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30、【问答题】简述有利于超常幼儿成长的的家庭环境。

答案:(1)能提供充足而适宜的材料和活动。(2)尊重儿童的特点。(3)创造求知的气氛,

(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5)家庭气氛和谐。

31、【问答题】简述隔离的优缺点。

答案:隔离是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暂时将其从有强化物的环境中分隔开,对严重者

可使用隔离室。当幼儿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

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或把幼儿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情景中去。由于隔离法是一种消

极强化,使用不当会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一般不要过多采用隔离法。

32、【问答题】试述学前儿童构音异常的诊断步骤

答案:当我们怀疑一个儿童有构音问题要加以确诊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

收集儿童个案基本资料,包括儿童的出生、发育及疾病情况等。了解第一手资料,便于发

现问题所在,这些资料主要通过向家长调查、访谈来获得。其次,根据儿童障碍程度,决

定是否需要带儿童到医疗机构进行生理检查,确定儿童是否有生理方面的问题,包括检查

儿童的听觉器官与构音器官的口、唇、舌、齿等。再次,检查儿童的言语情况,可以采用

这样一些方法:收集儿童的言语样本,观察儿童与教师、家长、同伴等对话的情景,检查

儿童模仿发音的能力,包括单音、短句等的模仿。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可以多采用图片

来进行测查。最后,汇总上述途径所得到的资料,对儿童的语言进行总的分析评价,得出

有关儿童语言障碍类型、程度、原因等方面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构音障碍时,

要排除母语与方言的影响,如南京地区的孩子对“n”和“1”两个声母不敏感,整个长江

以南大部分地区的孩子,容易混淆“zh”、“ch”、“sh”与“z”、“c”、“s”,这

些因素必须考虑到。

33、【问答题】试述运用代币制改变幼儿行为的程序。

答案:1.明确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矫正对象的类型,取决于希

望完成的短期或长期目标,取决于干扰目标实现的具体行为问题。2.代币的选择代币应

当可以计数,具有吸引力,并且简单、轻便可携;必须是能够随时都可以方便发放的;必

须是幼儿不容易复制的;必须是不具备其他实用功能,也不易与别的物体相混淆的东西。

3.选定支持强化物幼儿在领取代币以后,必定会拿它来交换作为报酬的支持强化物。选

择支持强化物的方法与选择强化的方法基本一致。,选择时既要考虑其强化价值,又要考

虑到购置这些强化物的经济价值。4。确定要奖励的行为与支持强化物的兑换比例及方式

根据目标行为,在儿童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后,要及时发放一定数量的代币。之后要规定对

应的可以兑换的支持强化物,规定交换的时间、地点,并监督其交换。5.严格具体操作

把计划告诉幼儿,让他了解操作的内容和要领。设计一个适当的储存柜或展示柜,存放和

陈列支持强化物。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应指派专人来强化某一特定行为。代币总在满意

反应出现后立即以积极的且明显的方式发放。6.把代币制泛化到自然环境中去当幼儿的

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还应帮助幼儿脱离代币制,以适应自然环境。

34、【问答题】试述教师和家长在为特殊需要幼儿选择安置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答案:教师和家长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特殊儿童的特点。儿童残障程度是安置形

态的出发点,残障程度越轻,受到的限制越少,参与普通教育的可能性越大,参与的比例

也就越高。而对于程度严重的残障儿童,必须提供专门化程度高的特殊教育。(2)学前教

育机构的特点。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学设备、班级、儿童人数等均会对安置形态产生影响,

我们后面将要讨论的聋儿对日活动模式,即聋儿康复中心与幼儿园结成“手拉手”合作单

位,选择这种模式的因素之一,是考虑到幼儿园的教学设备比聋儿康复中心条件优越,对

口活动方式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设备。(3)师资的特点。教师是一体化教育的关键因素,

学前教育机构中师资的数量、水平、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等,都会影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设

计与选择。例如是否在幼儿园设立专门的矫治中心,一是看班级数量与师资数量是否允

许,再就是看教师是否受过特殊教育训练,能否胜任矫治.中心的工作。(4)特殊儿童家

长的观念。将特殊儿童安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