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 课件全套 胡海清 第0-10章 课程介绍、概述、物流管理理论- 新环境影响下的物流展望_第1页
现代物流管理 课件全套 胡海清 第0-10章 课程介绍、概述、物流管理理论- 新环境影响下的物流展望_第2页
现代物流管理 课件全套 胡海清 第0-10章 课程介绍、概述、物流管理理论- 新环境影响下的物流展望_第3页
现代物流管理 课件全套 胡海清 第0-10章 课程介绍、概述、物流管理理论- 新环境影响下的物流展望_第4页
现代物流管理 课件全套 胡海清 第0-10章 课程介绍、概述、物流管理理论- 新环境影响下的物流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物流管理胡海清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介绍教师简历时间学校专业方向学位教育经历:教师简历时间单位职位工作经历:教师简历承担课题: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编号)经费(万)起止年月现代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物流学是一门专业概论课,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地位建立现代物流学的知识框架认识物流行业现状理解物流发展前沿学习目标现代物流学物流理论与方法物流实践物流前沿知识结构教学计划主讲内容:物流理论与方法,物流实践,物流前沿。授课方式:讲解+实训+作业(理论+实践)考核方式:出勤+作业+实训+考试。

别忘了分组哦!参考教材现代物流管理,作者:李严锋张丽娟。物流市场营销,李祖武、王军梅、周文胜。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

物流概念一.什么是物流一.什么是物流一.什么是物流一.什么是物流一.什么是物流一.什么是物流一.什么是物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1962年对物流做了一个精要的概括:“所谓物流,即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收益,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一.什么是物流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二.物流的特征一般认为物流是一种衍生需求,其产生取决于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需要。因此,物流除了具备服务共有特性,如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外,还具有派生性、互补性和关联性的特征。二.物流的特征派生性: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目的的需要而产生的。互补性:物流服务对其他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补充作用。关联性:物流服务与其他生产、消费活动的相互联系。

二.物流的特征第二节

物流系统一.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第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第二,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一.系统的含义二.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组成。作为系统的输入是输送、储存、搬运、装卸、包装、物流情报、流通加工等环节所消耗和使用的劳务、设备、材料等资源,经过处理转化,变成全系统的输出,即物流服务。整体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在满足一定要求的条件下(如服务水平、成本、投资额),使输入最少,作为输出的物流服务效果最佳。三.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物流系统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三.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不同物流功能子系统服务能力之间的约束关系各子系统的能力如果不匹配,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将受到影响。如搬运装卸能力很强,但运输能力不足,会产生设备和人力的浪费;反之如果装卸搬运环节薄弱,车船到达站港不能及时卸货,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三.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不同物流功能子系统成本之间的约束关系比如为了降低库存采取小批量订货,则因运输次数增加而导致费用上升,运费和保管费用之间有制约关系。第三节

物流价值一.物流的宏观价值

物流即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物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简称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产业增加值是指物流产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物流活动为社会提供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物流产业增加值等于物流产业的总产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了物流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物流的宏观价值

物流即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二.物流的微观价值

物流的时间价值物流的空间价值物流的利润价值物流的服务价值第二章物流管理理论第一节

典型的物流学说一.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黑大陆图片一.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黑大陆”说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的领域,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地。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所以“黑大陆”主要是对物流认识的评价,即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与实践皆不成熟。一.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一.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是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二.商物分流说商流、物流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进行一次交易,商品便易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运动。二次大战后,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商”指“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物”即“物流”,是商品实体的流通。物流学正是在商物分离基础上才得以对物流进行独立的考察,进而形成的科学。三.第三利润源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个利润源”。第三个利润源的利润中心的主张,指的是直接效益。广义而言,把第三个利润源不仅看成直接的谋利的手段,而特别强调它的战略意义,特别强调它是在经济领域中潜力将尽的情况下的新发现,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三.第三利润源四.效益背反和物流整体观念“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例如包装的保护作用与促销作用。

五.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理论是指物流成本下降后会引起销售额成倍的增长。假定销售额为100亿元,物流成本为10亿元,如物流成本下降1亿元,就可得到1亿元的收益。或者?

第二节

物流管理的特征一.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现代物流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基础,从顾客服务目标的设定开始,进而追求服务的差别化战略,要求物流体系要做到:物流中心网络优化物流主体的合理化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物流作业的效率化二.关注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以往认为的物流是从生产阶段到消费者阶段商品的物资运动,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销售物流”和“企业内物流”。而现在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销售物流和企业内部物流,还包括调拨物流、退货物流以及废弃物物流。三.以企业物流整体最优为目的

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整体最优

三.以企业物流整体最优为目的

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整体最优

四.注重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效果重视物流的机械、机器等硬件要素转向重视信息等软件要素;从以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活动转向物流整体运作;从原来的作业层次转向管理层次;在物流需求的对应方面,原来强调的是运力的确保、降低成本等企业内需求的对应,现代物流则强调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等市场需求的对应,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性需求的对应。

亚马逊的仓库示例:亚马逊仓库五.立足信息和需求的商品供应体系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是产需的结合在时空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并带来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即从原来的投机型经营(生产建立在市场预测基础上的经营行为)转向实需型经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生产),同时伴随着经营方式的改变。第三节

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快速响应:速度

最小变异:稳定

最低库存:零库存

成本最小:运输、仓储

质量保证:零缺陷第三章物流基本功能第一节

运输货物转移货物储存运输功能:在物流中心的物流过程中,运输主要提供两大功能,即运输的原理运输有两条基本原理:即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和距离经济(EconomyofDistance)。规模经济:运输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运输规模的增长,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下降,如整车装运(即车辆满载装运)的每单位成本低于零担装运(即利用每车辆部分能力进行装运)。货物密度也会影响运输成本,密度低的货物可能无法达到运载工具的额定载重量,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就高。运输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选择装载量大的运输工具和对密度低的货物通过包装提高密度,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运输的原理距离经济:运输的距离经济亦称递减原理,其特点是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货运可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地送到收货地不适宜大批量运输适于近距离运输,且近距离运费低长距离运费昂贵容易装车易污染环境适应性强消耗能量多铁路货运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短距离运费昂贵具有定时性货车编组解体需要时间中长距离运费低廉运费没有伸缩性可以大批量运输无法实现门对门服务可以高速运输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可以按计划运行货物滞留时间长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不适宜紧急运输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内航海运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运输速度慢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港口设施需要费用高适用于中午和大批量运输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节能易受天气影响航空运输运输速度快运费偏高包装简单受重量限制安全、破损少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管道运输快速、简便、经济、计量正确受货种限制没有包装费用、不受天气影响易沉淀、积垢,清管成本高安全、环保课堂练习:合理运输方式选择具体情况描述运输方式某公司有一批钢材(10000吨)要从济南市郊运到大连要将一批名贵手表(20箱)从北京运送到广州要从青岛将一批活海鲜运到郑州将天然气从新疆运达北京海尔要将10000台冰箱运往欧洲运输合理化合理运输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物质产品的运输活动。运输合理化——影响合理化运输的因素1.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货损、运费率、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2.运输环节: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须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搬运、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3.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适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限度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运输合理化——影响合理化运输的因素4.运输时间: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所以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作用。5.运输费用: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企业来讲还是对运输公司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运输合理化——有效措施

1.充分利用运输能力。在不增加运力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合理积载、配载、合理包装等提高运输的效率。2.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现专业分工,打破企业自行运输体系的状况。3.铁路公路合理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尽量利用公路。这种运输合理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公路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服务难以达到的水平。运输合理化——有效措施

4.尽量发展直线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要点是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省却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5.合理配载。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物资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运输合理化——有效措施

6.“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是商品运输中所采取的就工厂直拨、就车站(码头)直拨、就仓库直拨、就车船直拨等作业措施的简称。目的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例如:就工厂直拨,是指商业物资批发部门从工厂收购产品,经在厂验收后,不经过中间仓库和不必要的转运环节,直接调拨给要货单位,或直接送到车站、码头,运往目的地。运输合理化——有效措施

7.发展运输技术设备,提高运输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电子化技术的应用,会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和保证运输的准确率。8.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更趋合理化。有些产品,由于本身的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运输合理化的问题。如将造纸材料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料运输不满载的问题。第二节

仓储仓储在物流中的作用仓储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点,它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时间效用方面。除此之外,还具有一下功能:增值作用平衡领域将零担货物结合为整车的结合作用运输将客户订购的产品进行组合的产品组合作用订单履行为客户及时提供产品的服务作用交货周期、缺货防范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缺货平稳运营的作用生产2.基本仓储决策基本仓储决策包含如下容:所有权决策自建租赁数量集中化分散化规模位置内部布局产品存放2.基本仓储决策2.1所有权决策总成本吞吐量自建仓库租赁仓库M2.基本仓储决策2.1所有权决策企业特征自建租赁选项吞吐量A.高B.低需求变化A.波动B.稳定市场密度A.高B.低特殊的物理控制A.是B.否顾客服务需求A.高B.低安全需求A.高B.低多重用途需求A.是B.否2.基本仓储决策2.1所有权决策企业特征自建租赁选项吞吐量(A)(

B)A.高B.低需求变化(B)(

A)A.波动B.稳定市场密度(A)(

B)A.高B.低特殊的物理控制(A)(

B)A.是B.否顾客服务需求(A)(

B)A.高B.低安全需求(A)(

B)A.高B.低多重用途需求(A)(

B)A.是B.否2.基本仓储决策2.2仓库数量决策影响仓库数量的因素企业仓库数量选项集中化分散化可替代性A.高B.低产品价值A.高B.低购买规模A.大B.小特殊仓储A.是B.否产品线A.多样B.有限2.基本仓储决策2.2仓库数量决策影响仓库数量的因素企业仓库数量选项集中化分散化可替代性(B)(A)A.高B.低产品价值(A)(B)A.高B.低购买规模(A)(B)A.大B.小特殊仓储(A)(B)A.是B.否产品线(A)(B)A.多样B.有限3.仓库的布局和设计基本的仓库构造接收基本存储区域订单选择和准备发货3.仓库的布局和设计布局和设计原则利用一层设施直线移动货物利用有效的物料搬运设备采用有效的仓储计划减少过道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物的高度3.仓库的布局和设计布局和设计原则利用一层设施直线移动货物利用有效的物料搬运设备采用有效的仓储计划减少过道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物的高度4.仓储的合理化质量标志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得以最终实现。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所以,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首先应当反应使用价值的质量。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多有效的维护物资质量、保证物资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问题,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的质量。4.仓储的合理化数量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目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已经在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对合理数量范围作出决策,但是较为实用的还是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此点将在后面库存管理章节中进行叙述。4.仓储的合理化时间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这是和数量有关的问题,储存量越大而消耗速度越慢,则储存的时间必然长,相反则必然短。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应时间标志,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等。在总时间一定前提下,个别被储物的储存时间也能反映合理程度。如果少量被储物长期储存,成了呆滞物或储存期过长,虽然反映不到宏观周转指标中去,也标志储存存在不合理。4.仓储的合理化结构标志结构标志是指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由于这些物资之间相关性很强,只要有一种物资出现耗尽,即使其他物资仍有一定数量,也会无法投入使用。所以,不合理的结构影响面并不仅局限在某一种物资身上,而是有扩展性。结构标志重要性也可由此确定。4.仓储的合理化分布标志分布标志是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4.仓储的合理化费用标志费用标志是指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及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都能从实际费用上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第三节

包装一、包装的基本功能包装的基本功能保护货物提高效率信息传递防止破损变质防止化学变化防止腐朽虫害防止丢失、混入异物单元化成组化集装化传达商品信息表现商品,激发购买二、现代集合包装技术(一)集合包装集合包装主要以集装箱为主,可以将装满货物的托盘和集装容器、集装货捆一起装进大型的集装箱内,以便搬运、装卸和运输。指将若干包装件或商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适合运输的单元。

托盘包装,是为了有效地装卸、运输、保管,将其按一定的数量组合放置于一定形状的台面上。笼式托盘箱式托盘集装箱包装,是一种用于货物运输、便于用机械装卸的一种集合包装容器。(1)干货集装箱(2)框架集装箱(3)框架集装箱(4)可折叠集装箱(5)冷藏集装箱(6)衣架集装箱(7)油罐集装箱(8)散装水泥集装箱(9)双层汽车运输集装箱冷藏集装箱衣架集装箱双层汽车运输集装箱三、包装合理化

一般认为,包装合理化的要点是:1.从物流总体角度出发,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使用,要经历漫长的流通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经过搬运装卸、堆存、运输等若干环节就对包装提出了要求。从现代物流观点看,包装合理化不单是包装本身合理与否的问题,而是整个物流合理化前提下的包装合理化。2.防止包装过弱或包装过剩。由于包装强度过弱、包装材料不足等因素,易导致货物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残损;但如果包装物强度过高,保护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包装过剩,也会造成较大的浪费。三、包装合理化

一般认为,包装合理化的要点是:3.不断改进包装,实现物流包装标准化。物流标准是指为实现标准化,提高物流效率,将物流系统各要素的基准尺寸体系化。其基础就是单元货载尺寸。单元货载尺寸是运输车辆、仓库、集装箱等能够有效利用的尺寸。采用这种运输包装系列尺寸,可以使货物恰好不多不少地码放在托盘上,既不致溢出,也不留有空隙。卡车的车厢规格,也最好按单元货载尺寸的要求制造,使装载货物时既不超出也不余空。三、包装合理化

4.包装大型化。随着交易单位的大型化和物流过程中搬运的机械化,单个包装亦趋大型化。如作为工业原料的粉粒状货物,就使用以吨为单位的柔性容器进行包装。包装单位大型化可以节省劳力,降低包装成本。5.包装机械化。包装机械化从逐个包装机械化开始,直到装箱、封口、捆扎等外包装作业完成。此外,还有使用托盘堆码机进行的自动单元化包装,以及用塑料薄膜加固托盘的包装等。在包装机械化对于节省劳力,货物单元化,提高销售效率,不可缺少的。三、包装合理化

6.绿色包装。包装的寿命很短,多数到达目的地后便废弃了,但随着物流量的增大,垃圾公害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对“资源有限”认识的加深,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受到了重视。今后应尽可能地积极采用绿色材料做包装,推行包装容器的循环使用,并尽可能地回收废弃的包装容器予以再生利用。第四节

装卸搬运装卸搬运的主要原则物料流动原则:提供一个能优化物料流动的生产次序和设备布局;简单原则:通过减少、消除或组合不必要的运动和设备来简化搬运;重力原则:在搬运的过程中,尽量利用重力搬运物料;装卸搬运的主要原则空间利用原则:使建筑物的立体空间得到最优利用;设备选择原则:在选择搬运设备时,考虑物料搬运的所有方面,即移动和运用的移动方法;标准化原则:在标准化搬运设备的同时,要标准化搬运方法;适应性原则:运用能适应最多类型的任务和程序的方法和设备。物料搬运货物的装卸搬运活性级别装卸搬运活性级别货物状态0级货物杂乱地堆放于地面1级货物已被捆扎或装箱2级捆扎过的货物或箱子放在托盘内3级被置于台车或起重机械上可以即可移动4级货物处于移动状态根据物料所处的状态,即物料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级别,活性越高装卸搬运越容易。装卸搬运合理化装卸搬运合理化,首先必须坚持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按照装卸搬运合理化的要求,进行装卸搬运作业。(一)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二)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量消耗(三)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机械,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四)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五)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六)创建“复合终端”(七)防止无效装卸第五节

配送配送的含义配送是指将从供应者手中接受的多品种、大批量货物,进行必要的储存保管,并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货、配货后,将配好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准确地送交需求用户的一项物流活动。配送活动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需求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2.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3.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方式。配送的作用配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配送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提高确保供应的程度。配送有利于实现运输的合理化。配送是为了消费者提供方便、优质服务的重要方式。配送的分类1.按实施配送组织者的不同,配送可以分为: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商店配送、生产企业配送。2.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可将配送分为: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小批量配送,成套配套配送。3.按配送的时间和数量分类。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配送。4.按配送的组织形式分为:共同配送、集团配送、独立配送。配送的一般流程(一)备货(二)储存(三)分拣(四)配货(五)配送运输(六)送达服务(七)配送加工配送合理化指标对于配送合理化与否的判断,是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判断方法,一般来说,以下指标应考虑在内。1.库存指标具体指标有以下两方面:库存总量。库存总量是指在一个配送系统中,库存从各个分散用户转移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库存周转。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以低库存保持高供应能力,库存周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此外,从各个用户角度进行判断,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周转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志。配送合理化指标2.资金指标总的来讲,实行配送应有利于资金占用降低及资金运用的科学化。具体判断如下:(1)资金总量。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的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2)资金周转。从资金运用来讲,由于整个节奏加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同样数量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此目的。所以资金周转是否加快,是衡量配送合理与否的标志。(3)资金投向的改变。资金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实行配送后,资金必然应当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以便增加调控作用。配送合理化指标3.成本和效益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例如,配送企业、用户都是各自独立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则不但要看配送的总效益,而且还要看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及两个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顾及任何一方,都必然出现不合理。又例如,如果配送是由用户自己组织的,配送主要强调保证能力和服务性,那么,效益主要从总效益、宏观效益和用户企业的微观效益来判断,不必过多顾及配送企业的微观效益。由于总效益及宏观效益难以计算,在实际判断时,常以按国家政策进行经营、完成国家税收及配送企业及用户的微观效益来判断。对于配送企业而言(投入确定的情况下),则以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对于用户企业而言,在保证供应水平或提高供应水平(产出一定)的前提下,供应成本的降低,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成本及效益对合理化的衡量,还可以到储存、运输具体配送环节,使判断更为精细。配送合理化指标4.供应保证指标实行配送的重要一点是必须提高而不是降低对用户供应保证的能力,这样才算合理。供应保证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1)缺货的次数。实行配送后,对各用户来讲,该到货而未到货以致影响用户生产及经营的次数,必须下降才算合理。(2)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每一个用户来讲,其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的保证程度,从供应保证来看才算合理。(3)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的特殊供应保障方式,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配送合理化指标5.社会运力节约指标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因而人们寄希望于配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成了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和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题,而其他问题有赖于配送及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判断起来比较复杂,可以简化如下:(1)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为合理。(2)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为合理。(3)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为合理。配送合理化指标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指标实行配送后,各用户库存量、仓库面积、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用于订货、接货、搞供应的人应减少才为合理。真正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配送的合理化程度可以说是达到一个高水平了。配送合理化指标7.物流合理化指标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1)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2)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3)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4)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5)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6)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7)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衡量配送本身的重要标志。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目的更明确,而且和用户联系更紧密,更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入增加不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3.推行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配送合理化措施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成为用户储存据点,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运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可以开展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使运力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合理化。配送合理化措施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甚至零库存,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6.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供应中断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此外,用户实行零库存,即时配送也是重要保证手段。配送扩展——配送路线决策是供应链下游的主要物流活动。主要涉及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线路优化等内容。举例说明配送中心选址——重心法举例说明配送路线设计——扫描法重心法为单个物流设施选址,常用重心模型法。几点假定:需求集中在几个点上;各点的成本无差异;费率固定;直线运输;静态(不考虑时间价值)。例:某制造厂,需要从P1、P2、P3、P4等四个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确定原料仓库的位置,使总运费(吨公里)最少。设:P0(x0,y0)为仓库的位置;Pi(xi,yi)i=1、2、3、4,为四个供应商的位置;

wi(i=1、2、3、4

)为从每个供应商的采购量。xy0·P1(x1,y1)·P2(x2,y2)·P3(x3,y3)·P4(x4,y4)★P0(x0,y0)吨公里=w1w2w3w4x1y1x2y2x3y3x4y42070606020205020W1=2000W2=1200W3=1000W4=2500得到:上例中,x1y1x2y2x3y3x4y42070606020205020W1=2000W2=1200W3=1000W4=2500则:举例说明配送路线设计——扫描法案例:银座超市配送中心负责济南所有超市的货物配送,假设济南有1个配送中心,有10家超市,每家超市的位置与货物量如图所示,小型货车的额定载重量为3吨,请说明配送方案。·P4(1)★·P5(0.8)·P6(1.1)·P1(1)·P2(0.9)·P3(1.1)·P10(1.6)·P7(1)·P8(1.8)·P9(1.1)举例说明配送路线设计——扫描法步骤:以配送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某坐标系的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始扫描,扫描到的点加和小于等于一辆车的额定载重为一辆车的运输线路。进行多个方案的比较,根据目标进行筛选。·P4(1)★·P5(0.8)·P6(1.1)·P1(1)·P2(0.9)·P3(1.1)·P10(1.6)·P7(1)·P8(1.8)·P9(1.1)第六节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含义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地总称。流通加工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例如对平板玻璃进行流通加工(集中裁制、开片供应),玻璃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5%。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用量小或临时需要的使用单位,缺乏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依靠流通加工可使使用单位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及人力,从而搞活供应,方便了用户。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门窗、冷拉钢筋及冲制异型零件、钢板预处理、整形、打孔等加工。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由于建立集中加工点,可以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流通加工的不合理形式(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使整个流通加工是否能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是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影响流通加工地点的不合理的因素还有其他的一些。例如: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流通加工点的投资过高、加工点周围社会环境条件不良等。流通加工的不合理形式(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而言,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者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尤其不宜与生产过程争夺技术要求较高、效益较高的最终生产环节,更不宜利用一个时期市场的压迫力使生产者变成初级加工或前期加工,而流通企业完成装配或最终形成产品的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与生产夺利的恶果。流通加工的不合理形式(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对生产及消费者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流通加工的盲目性,不但不能解决品种、规格、质量、包装等问题,却增加了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表现形式。(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流通加工之所以能够有生命力,重要优势之一是有较大的产出投入比,因而有效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除了一些必须的、从政策要求即使亏损也应进行的加工外,都应看成是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1)加工和配送结合。这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之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2)加工和配套结合。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前文已提到过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的结合,通过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例证。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第七节

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产生及使用的必要信息,它是物流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发展变化的反应。在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动于各个环节之间,对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物流信息技术条形码技术POS系统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数据交换PFDC。全球定位系统GPS人工智能IA,专家系统ES地理信息技术G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物流信息技术延伸互联网+与+互联网劳顿的IT思维——互联网思维第四章物流设施设备第一节

物流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或供应链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物流基础设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在特定区域,因具有上下游业务关系和产品生产过程联系的企业相对集中,或作为一定区域货流较为集中的节点地区,需要提供满足集中物流组织管理要求的专门化设施,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便在特定区域实现供应链集中管理的功能;另一类是处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对供应链提供支持作用,满足供应链管理要求的单个功能,或以单个功能为主兼具其他辅助功能的专业化设施,该类设施具有按照自身服务对象需要进行布局和功能设置的特点,这些设施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枢纽、场站、仓储设施等。一.物流节点(一)物流节点内涵物流结点也称物流节点,一般是指由运输通道与物流据点等基础设施形成的物流通道、物流作业衔接、交汇点场所或组织。物流的过程,如果按其运动的程度即相对位移大小观察,它是由许多运动过程和许多相对停顿过程组成的。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形式运动过程或相同形式的两次运动过程中都要有暂时的停顿,而一次暂时停顿也往往连接两次不同的运动。物流过程就是由这种多次的运动-停顿-运动-停顿所组成的。

一.物流节点(一)物流节点功能(1)衔接功能(2)信息功能(3)管理功能一.物流节点(一)物流节点的分类1.转运型结点。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结点;铁道运输线上的货站、编组站、车站,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站、终点站,水运线上的港口、码头,空运中的空港等都属于此类结点。一般而言,由于这种结点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所以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2.储存型结点。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结点,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时间较长。在物流系统中,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都是属于此种类型的结点。一.物流节点(一)物流节点的分类3.流通型结点。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结点,在社会系统中则是组织物资流通为主要职能的结点。现代物流中常提到的流通仓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类结点。4.综合性结点。在物流系统中集中于一个结点中全面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能,并且在结点中并非独立完成各自功能,而是将若干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有完善设施、有效衔接和协调工艺的集约型结点。这种结点是适应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适应物流更为精密准确,在一个接点中能够实现多种转化而使物流系统简化、高效的要求出现的,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结点发展的方向之一。二.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类型(1)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供应型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例如,为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代替零件加工厂送货的零件配送中心,使零件加工厂对装配厂的供应合理化,上海地区六家造船厂的钢板配送中心,也属于供应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大体有三种类型:二.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类型(1)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①生产企业为本身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自建的配送中心。②流通企业作为本身经营的一种方式,自建或合建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③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二.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类型(2)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自有型配送中心: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指的是包括原材料仓库在内的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归一个企业所有,作为一种物流组织,配送中心是企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自然,这种隶属于某一个企业的配送中心只服务于企业内部,它是不对外提供配送服务的。公共型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是面向所有用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配送组织(或物流设施)。只要支付服务费,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这种配送中心。从归属的角度看,这种配送中心一般是由若干家生产企业共同投资,共同持股和共同管理的经济实体。也有个别的公共型配送中心是由私人(或某个企业)投资建立和独自拥有的。合作型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是由几家企业合作兴建、共同管理的物流设施,多为区域性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可以是企业之间联合发展,如中小型零售企业联合投资兴建,实行配送中心共同化;也可以是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达到本系统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或是多个企业、系统、地区联合共建,形成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二.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类型(3)按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划分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一般而言,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二.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类型(4)配送中心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划分以制造厂为主的配送中心:规模较大、流通管理较好的制造厂,在建立销售体制的同时,还要建立快捷的配送中心,以降低流通费用和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以大型经销商为主的配送中心:一般是按行业或商品类别的不同,把相关制造厂的商品集中起来,然后,向下位配送中心或零售店、连锁店等进行配送。对于不具备建立独自配送中心的制造厂或本身不能备齐各种商品的零售商或零售店,往往采用这种办法。以零售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它是为专业商品为主的零售店、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家用电器商场、建材商场、粮油食品商店、宾馆饭店等服务的。随着城市的增多和大型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日趋发达,但城市的商店或服务企业,一般不设仓库和运输设备,因此这类配送中心的发展更为迫切和迅速。以公共服务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如各主要城市的中心邮局和港湾、铁路、公路各枢纽,十分需要将到达的货物迅速地配送给用户。二.配送中心(二)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1.系统工程原则: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收验货、搬运、储存、装卸、分拣、配货、送货、信息处理以及与供应商、连锁门店的连接,如何使它们之间十分均衡、协调地运转,是极为重要的。其关键是做好物流量的分析和预测,把握物流的最合理流程。2.价值工程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配送准确、及时和缺货率低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满足服务高质量的同时,又必须考虑物流成本,特别是建造配送中心耗资巨大,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作多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比较,以求得最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3.实现工艺、设备、管理科学化的原则:近年来,配送中心均广泛采用计算机进行物流管理和信息处理,大大加速了商品的流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要合理地选择、组织、使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以充分发挥配送中心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4.发展的原则:规划配送中心时,无论是建筑物、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还是机械设备的选用,都要考虑到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适应未来物流量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拓展。在规划设计第一期工程时,应将第二期工程纳入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到扩建时业务工作的需要。三.物流中心(一)物流中心的概念物流中心是指处于枢纽或重要地位、具有较完善的物流环节,并能实现物流集散和控制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据点。物流中心是进行商品流通必要的基础设施,许多新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企业、全球分销企业及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了许多物流中心,不少跨国公司在全球的产品分销仅靠一个物流中心,因此物流中心是决定公司成败的战略性业务实体。三.物流中心(二)物流中心的功能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三.物流中心(二)物流中心的功能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具体实际来看,物流中心还具有以下增值性功能:1.结算功能。物流中心的结算功能是物流中心对物流功能的一种延伸。物流中心的结算不仅仅只是物流费用的结算,在从事代理、配送的情况下,物流中心还要替货主向收货人结算货款等。2.需求预测功能。自用型物流中心经常负责根据物流中心商品进货、出货信息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进出库量,进而预测市场对商品的需求。3.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公共型物流中心要充当货主的物流专家,因而必须为货主设计物流系统,代替货主选择和评价运输商、仓储商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是一项增加价值、增加公共物流中心竞争力的服务。4.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物流中心的运作需要货主的支持与理解,通过向货主提供物流培训服务,可以培养货主与物流中心经营管理者的认同感,可以提高货主的物流管理水平,可以将物流中心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传达给货主,也便于确立物流作业标准。三.物流中心(三)物流中心的类型1.集货中心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分散的、小批量的,但总量较大的货物集中,以便大批量处理或大批量发出的物流结点。这样的物流中心通常多分布在小企业群、农林牧区等地域。2.分货中心是指将集中到一起的大批量货物,进行分块化小处理,以满足小批量的分散需求的物流结点。分货中心运进的多是集装、散装、大批量、大包装的货物,运出的是经分装加工转换成小包装的货物。此物流中心一般分布在产业集中地,并靠近大型交通枢纽设施。3.转运中心转运中心是指实现不同运输方式或同种运输方式联合(接力)运输的物流设施,包括多式联运站、集装箱中转站、货运中转站等。4.加工中心是指以流通加工为主要功能的物流结点。5.配送中心是指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货、配货)和对用户送货服务的综合性物流结点。6.流通中心是指大型制造商或批发商设立的,以零售商和二级批发商为主要服务对象,兼有商流功能的大型物流中心。三.物流中心(四)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1)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投资额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而且一旦建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系统工程原则。物流中心的层次、数量、布局与生产力布局、与消费布局等密切相关,互相交织且互相促进。设定一个非常合理的物流中心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做微观的考虑,又要做宏观的考虑。价值工程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服务的准点及时和缺货率低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服务高质量的同时,又必须考虑物流成本,特别是建造物流中心耗资巨大,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作多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求最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物流中心(四)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1)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原则竞争原则。物流活动是服务性、竞争性非常强的活动,如果不考虑市场机制,而单纯从路线最短、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等角度考虑问题,一旦布局完成,便会导致垄断的形成和服务质量的下降,甚至由于服务性不够而在竞争中失败。因此,物流中心的布局应体现多家竞争。低运费原则。物流中心必须组织运输与配送活动,因而运费原则具有特殊性。由于运费和运距、运量有关,所以低运费原则常简化成最短距离和运量的问题以作为物流中心布局的参考,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发展原则。在物流中心规划时,应在详细分析现状及对未来变化做出预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有相当的柔性,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在一定范围内能适应数量、用户、成本等多方面的变化。三.物流中心(四)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2)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如工业、农业、商业、住宅布局规划等;交通运输网及物流设施现状。交通运输干线、多式联运小转站、货运站、港口、机场布局现状;城市规划。城市人口增长率,产业结构与布局,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往往会在主干线通道上造成交通阻塞、运距过长造成能源浪费、车辆空载率高、调度困难等问题;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物流中心时应充分注意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城市交通阻塞、物流中心选址,而且涉及筹资组建与运营以及运输经营集约化等综合问题。四.物流园区(一)物流园区的内涵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结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的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四.物流园区(二)物流园区的功能现代物流园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1)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功能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功能一般包括:货物运输、分拣包装、储存保管、集疏中转、市场信息、货物配载、业务受理等,而且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不同结点将这些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和集成而体现的,从而在园区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高效物流服务系统。四.物流园区(二)物流园区的功能现代物流园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2)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功能①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开发功能。②完善的物流服务所支持的经济开发功能。四.物流园区(三)物流园区的发展实践日本的经验。建设较早的日本东京物流园区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兴建的,在建设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如重视规划、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环境。德国的经验。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上与日本存在一定区别,也是近几年国内较为推崇的园区发展经验。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企业化经营管理;入驻园区企业自主经营。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可能的选择将有四种,即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区模式,是将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类似于目前的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项目进行有组织地开发和建设。

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可能的选择将有四种,即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主体企业引导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要求在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等制度方面具有大的改革步伐和创新,要求能从中心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培育物流园区发展所需要的实力企业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可能的选择将有四种,即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通过给予开发者项目开发的适宜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可能的选择将有四种,即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是指对上述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的类别(1)区域物流组织型园区。其功能是满足所在区域的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这种类型的物流园区也是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物流园区。(2)商贸型物流园区。在功能上主要是为所在区域或特定商品的贸易活动创造集中交易和区域运输、城市配送服务条件。商贸流通物流园区基本位于传统、优势商品集散地,对扩大交易规模和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3)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相对集中的区域,从运输组织与服务的角度,可以实现规模化运输,反过来,规模化进行运输组织也就为物流组织与管理活动的集中创造了基础条件。因此,建设专门的运输枢纽型的物流园区,形成区域运输组织功能也是物流园区的重要类型之一。(4)综合型物流园区。是物流园区兼具区域物流组织、商贸流通、运输枢纽和为工业生产企业进行配套等多种功能,但这种综合不一定是所有功能的综合,往往是上述诸多功能的不同组合。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1.功能不同。物流园区具有多式联运、综合运输、干线终端运输等大规模处理货物和提供服务的功能。物流中心则主要是分销功能,并且具有货物运输中转功能,且以配送业务为主。2.用地的要求不同。物流园区要求物流企业及相关的一些辅助企业在园区内聚集,且基础设施相对齐全,要处理的物流量大,必须在其周围留有适当的空间为以后发展之用,所以物流园区要求用地充裕且具有扩展性。而物流中心在这方面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3.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物流园区一般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区,布设在城市外围或郊区,同时注重园区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联动规划建设,所以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而物流中心主要是以配送业务为主,要求以快速准时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因此,在空间距离上应尽量靠近需求点,并且要有连接市中心的快速干道,所以物流中心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作用不是很大。四.物流园区(四)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4.服务对象不同。物流园区应有综合性的基础服务设施,且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物流中心则只在局部领域进行经营服务。5.对市场的要求不同。物流园区内聚集了很多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以要求物流园区所服务的市场是多样化的。物流中心仅具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所以服务的市场一般是专业化的。6.经营、管理方式不同。物流园区不一定是经营管理的实体,物流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资产入股、租赁、合作经营或联合开发。物流中心则是物流经营和管理的实体。7.政府给予的政策不同。政府为了吸引各种企业在物流园区内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范围效益,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政府通常为入驻的物流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而对物流中心的优惠政策较少。第二节

物流设备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的定义为“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反复长期使用;(2)适合一种或多种方式运输,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必换装;(3)可进行快速搬运和装卸,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5)内容积为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定义集装箱本身便是一栋仓库,不需要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库房,对改变传统存储作业有重要意义,是储运合理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集装箱的主要特点是“集小为大”,而这种“集小为大”是按标准化、通用化的要求进行的。这就使中小散杂货件以一定规模单元进入运输、流通领域,形成规模优势。集装箱的效果实际上是这种规模优势的效果。

(1)促使装卸合理化。(2)使包装合理化。(3)由于集装整体进行运输和保管,方便了运输及保管作业,便于管理,有效利用运输工具和保管场地的空间,改善环境。(4)集装的最大效果是将原来分离的物流各环节有效地联合为一个整体,使整个物流系统实现合理化。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集装,可以说集装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5)采用集装箱分别堆存,可避免箱子的随意摆放,并且减少了倒箱次数。一.集装箱(二)集装箱的标准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必须强化集装箱标准化。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1)国际标准集装箱。是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04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国际标准:将20ft的标准集装箱作为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标准换算单位,称为“换算箱”或“标准箱”,简称TEU(Twenty-footEquivalentUnit)。一个20ft的国际标准集装箱换算为一个TEU,一个40ft的集装箱简称FEU(Forty-footEquivalentUnit),1FEU=2TEU。(2)国家标准集装箱。各国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并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制订本国的集装箱标准。一.集装箱(二)集装箱的标准(2)国家标准集装箱。各国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并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制订本国的集装箱标准。一.集装箱(二)集装箱的标准(3)地区标准集装箱。此类集装箱标准,是由地区组织根据该地区的特殊情况制订的,此类集装箱仅适用于该地区。如根据欧洲国际铁路联盟(VIC)所制订的集装箱标准而建造的集装箱。(4)公司标准集装箱。某些大型集装箱船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制订的集装箱船公司标准,这类集装箱主要在该公司运输范围内使用。如美国海陆公司的35ft集装箱。此外,目前世界上还有不少非标准集装箱。如非标准长度集装箱有美国海陆公司的35ft集装箱、总统轮船公司的45ft及48ft集装箱;非标准高度集装箱,主要有9ft和9.5ft两种高度集装箱;非标准宽度集装箱有8.2ft宽度集装箱等。一.集装箱(三)集装箱的种类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为适应装载不同种类货物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集装箱。这些集装箱不仅外观不同,而且结构、强度、尺寸等也不相同。根据集装箱的用途不同而分有以下几种(1)干货集装箱。也称杂货集装箱,这是一种通用集装箱,用以装载除液体货、需要调节温度货物及特种货物以外的一般件杂货。

(2)开顶集装箱。也称敞顶集装箱,这是一种没有刚性箱顶的集装箱,但有可折式顶梁支撑的帆布、塑料布或涂塑布制成的顶篷,其他构件与干货集装箱类似。(3)台架式及平台式集装箱。台架式集装箱是没有箱顶和侧壁,甚至有的连端壁也去掉而只有底板和四个角柱的集装箱。(4)通风集装箱。通风集装箱一般在侧壁或端壁上设有通风孔,适于装载不需要冷冻而需通风、防止汗湿的货物,如水果、蔬菜等。如将通风孔关闭,可作为杂货集装箱使用。一.集装箱(三)集装箱的种类(5)冷藏集装箱。这是专为运输要求保持一定温度的冷冻货或低温货而设计的集装箱。它分为带有冷冻机的内藏式机械冷藏集装箱和没有冷冻机的外置式机械冷藏集装箱,适用装载肉类、水果等货物。冷藏集装箱造价较高,营运费用较高,使用中应注意冷冻装置的技术状态及箱内货物所需的温度。(6)散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除了有箱门外,在箱顶部还设有2~3个装货口,适用于装载粉状或粒状货物。在使用散货集装箱时要注意保持箱内清洁干净,两侧保持光滑,便于货物从箱门卸货。(7)动物集装箱。这是一种专供装运牲畜的集装箱。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箱壁用金属丝网制造,侧壁下方设有清扫口和排水口,并设有喂食装置。(8)罐式集装箱。这是一种专供装运液体货物而设置的集装箱,如酒类、油类及液状化工品等货物。

(9)汽车集装箱。这是专为装运小型轿车而设计制造的集装箱。其结构特点是无侧壁,仅设有框架和箱底,可装载一层或两层小轿车。一.集装箱(三)集装箱的种类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集装箱按其主体材料分类以下几种类型(1)钢制集装箱。其框架和箱壁板皆用钢材制成。它最大优点是强度高、结构牢、焊接性和水密性好、价格低、易修理、不易损坏,主要缺点是自重大、抗腐蚀性差。(2)铝制集装箱。铝制集装箱有两种:一种为钢架铝板;另一种仅框架两端用钢材,其余用铝材。它主要优点是自重轻、不生锈,硅外表美观、弹性好、不易变形,主要缺点是造价高,受碰撞时易损坏。(3)不锈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