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电源查勘设计培训讲义_第1页
基站电源查勘设计培训讲义_第2页
基站电源查勘设计培训讲义_第3页
基站电源查勘设计培训讲义_第4页
基站电源查勘设计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塔通信电源技术交流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2017.01目录第一章基站电源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存量站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交流配电箱--蓄电池组--开关电源第四章空调及配置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及选择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土建机房--彩钢板房--租赁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第一章基站电源系统的组成基站电源配套系统由外市电、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组、温控设备(空调等)等组成。变压器电表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组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4基站通信电源的供电来源主要来自外部电力系统。根据现有电网情况,其市电引入可分为高压引入与低压引入。高压引入为10kV线路,基站外需增加变压器等设施,将电压降至380V后使用。一般用于乡镇、公路等偏远地区,其引入距离可达数公里,引入类型均为直供电,一般从现有的10kV线路T接。

低压引入为380V220V电压,一般用于城镇或附近有低压电网的地区,直供电、转供电均可。引入点一般是公共变压器专线,公共电网T接,或供方业主配电设备。高压引入低压引入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220V指每相与零线之间的电压,380V指每两相间的电压,它们之间是1.732的关系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6供电方式

区别直供380V直供220V直供10KV转供电选择条件宏站优先选择接入方式1.宏站380V市电引入困难且负载最大容量小于10KW。2.灯杆、美化天线站等负载容量较小的站点选择自建专变接入条件:1.1500米范围内无公变、专变。2.1500米范围内无自有专变但公变负荷无法满足要求,压降较大。可争取公变扩容,从公变处引入380V低压电。3.其它单位有专变,可以通过协商搭接,共同分摊损耗、维护等受客观原因影响(业主或其它原因)优点1.维护简单清晰,成本低2.提供正规法票1.维护简单清晰,成本低2.提供正规法票电压稳定,电流容量大1.工程接入时间较快2.线路较短缺点1.受制于供电公司,时间无法撑控。2.接入费用相对较高。

1.受制于供电公司,时间无法撑控。2.接入费用相对较低,但负载容量受限。1.工程接入成本最高2.维护成本最高3.使用成本较高,增加变损部分1.使用成本非常高。2.无法提供发票。适用站型

宏站负载容量较小站点,接电较困难宏站直供电非常困难的宏站所有通信站点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7基站分新建和存量站。故市电也要分新建和存量扩容改造。新建站的市电:由设计院根据远期功耗,提出市电容量,并协助审核市电方案;而对市电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由铁塔委托有资质(在电网公司登记入网等)的单位负责。存量站的市电:

由设计院测量基站内交流配电箱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根据本期增加的功耗,预判是否需要整改扩容,给铁塔公司提供整改扩容的参考依据。

铁塔代维公司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提供存量站市电引入现状基础信息,并对数据真实性负主要责任。市电施工单位作为第二责任人,积极配合代维公司负责搜集存量站市电引入现状基础信息。存量站市电引入基础信息包括市电申请容量、变压器容量、引电侧空开、电表容量、引电距离、电缆材质、线径等,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基站的外市电供电系统一般包含变压器、引入端的交流配电箱和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为了高效和有效的给铁塔提高依据,省公司编制了《四川铁塔公司电力引入工程设计审核方法》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9市电引入设计建议(1)要求市电引入单位提供施工图纸,图纸上要标识到引入方式、距离、电缆等,贴在机房内的墙壁上(或机柜内壁上),方便后期维护和核算扩容等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10市电引入设计建议(2)市电引入至机房的配电箱时(或电表箱)要有标识牌,绑扎于电缆上。方便以后维护和建设。电缆材料:铜电缆型号:4x16mm2引入长度:160米引入地点:xx楼1层交流配电箱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基站远期负荷考虑。10KW及以下引入类型为220V,15KW-25KW为380V。在保证市电三相平衡情况下,推荐容量为20KW的380V市电。(本期为当前,近期为1年,中期为3年左右,远期为6年以上)市电容量E有=(远期设备的功率E1+蓄电池充电功率E2)/K+空调功率E3+照明、插座等E4式中,E-总功耗,KW;E1-按三家各2个系统功耗计算,KW;E2-按蓄电池10小时充电功率计算,KW;E3-按空调能效比2.5计算,室外一体化机柜按空调能效比2计算,KW;E4-取0.5KW;K-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一般取0.9。推荐市电容量如下表(如所计算容量超过推荐容量,以实际需要为准)线路保护容量应与申请开户容量相匹配:含低压侧引电空开(A)和电度表计容量(A)。220V供电时,线路保护容量=220*低压侧引电空开或电度表计容量*0.8(安全系数)/1000(KVA);380V供电时,线路保护容量=1.732*380*低压侧引电空开或电度表计容量*0.8(安全系数)/(KVA)。有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市电容量/KW市电容量/KVA市电容量/KW市电容量/KVA1家152010132家152015203家20252025供电等级一类供电二类供电三类供电四类供电平均月故障次数13.54.5季节性长时间停电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0.568-年不可用度6.8×10-43×10-25×10-2-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案例案例:某站远期设备功耗为6KW,配置2组300AH蓄电池组,1台3P空调,请计算所需外市电容量是多少KVA?E1=6KW,E2=2*300/10*48/1000=2.88KW,E3=3KW,E4=0.5KW;E有=((6+2.88)/0.9+3+0.5)/0.85=15.73KW市电容量E=E有/功率因数=15.73/0.8=19.66KVA所以所需外市电容量为20KVA。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电压损失是市电引入一个很重要的审核参数,损失过大,会因为负载端电压过低,造成设备不工作。即使设备能在低压条件下工作,也会对设备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一般规定额定电压值的十5%~一10%。电缆线径和材料核算法其中:△U%为线路电缆电压损失,%;P为基站交流总负荷,kw;L为供电线路长度,m;S为电缆线径,mm2;C为计算常数,见下表:电缆材质标称电压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常数C(50°C)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常数C(65°C)铝2207.667.27铝38045.743.4铜22012.5611.92铜3807571.1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

交流配电箱的容量取决于其输入开关大小其中:

为开关容量大小,A;E为市电容量,kVA;K范围为1.5-2,建议取2;U--当为单相电时,取220;当为三相市电时,取380*1.732。案例:380V市电引入容量为20KVA,则空开大小≥20*1000/(380*1.732)*2=61A,故选63A空开。基站常用空开等级一般为6A、10A、16A、20A、25A、32A、40A、63A、80A、100A、125A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搭接点与基站之间的供电路由应在安全、可靠、经济的基础上,尽量取直,缩短供电距离;路由选择时,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套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的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施工要求--直埋1、电缆直埋要求埋深不小于70cm,回填土应防止夹带石子、金属碎片等锐物。如果电缆需要绕机房周围进行埋设,则电缆直埋埋深调整为50cm。如果遇到岩石无法开挖的地面,可以采用水泥包封的方式解决,上包封厚至少20CM,侧包封厚至少各5CM厘米,底部可不采取包封,但需用软土,细砂垫底。2、对于自建基站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套管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30米(具体由电力公司负责,按照电力公司的规范建设)。3、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入局时,应将金属护套接地。无金属外护套的电缆宜穿钢管埋地引入,钢管两端做好接地处理。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线路敷设要求—架空变压器台架对地及距周边物体距离不应低于2.5m,台架下不设置可攀爬物体;避雷器距地面应不小于3.5m;

跌落熔断器的安装位置距地面不小于4.5m,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不小于500mm;带电部分,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等条件。周围与其他物体距离必须大于0.8m(人可能到达的其他物体的顶部与10kV带电部位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2.5m);变压器接地电阻小于10欧;10kV配电线路预制锥形水泥电力电杆主要采用φ190-10m、φ190-12m、φ190-15m三种规格,设计满足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相关要求;东西走向线路档距不超过70m,南北走向线路档距不超过75m。若遇特殊地段,原则上线路档距不得超过80m;为便于资产管理,应对电杆喷涂杆号。水泥电力电杆埋设深度一般不低于杆高1/6,如:φ190-10m杆基础埋深1.7m、并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加装卡盘或底盘。直线杆卡盘与线路平行安装并应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安装,承力杆卡盘设在承力侧。人口分布密集(村镇)的地方和线路要穿越树丛(林)的地方,选用绝缘线缆,穿越人口稀少、空矿的地段可选用裸钢芯铝绞线;低压线路档距以45m左右为宜,不得与广播、通讯等弱电线路同杆架设;采用镀锌钢绞线,截面不小于25mm2。跨越街道、公路时对地距离保持6m,其档距不超过25m;与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均不小于0.8m;表箱安装在通风便于管理的室外墙壁(或电力杆)上,并采取防雨措施,严禁室内型表箱用于室外。表箱内应装设总闸刀或瓷插保险、空气开关;进出线工艺要符合要求,相序相同;表箱底面对地距离不小于1.5m。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线路敷设要求—埋地方式电缆应采用铠装,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并穿管保护。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并设立标石。线路敷设要求—附墙方式套PVC或镀锌钢管沿墙敷设,镀锌钢管须保护接地,离地不低于2.5米。托架敷设方式,离地不低于2.5米。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存量站外市电审核基站交流负荷现状扩容后交流负荷需求;评估基站交流引入现有容量;压降三相平衡度;提出改造建议;审核市电改造方案。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20

基站现有交流负荷有以下两种估算法,即测量估算法和设备估算法,测算时取较大值。(1)测量估算法

其中:Q1为市电现有负荷,kVA;Ua、Ub、Uc分别为A、B、C测量到的交流配电箱的相电压,V;Ia、Ib、Ic分别为A、B、C测量到的交流配电箱的相电流,A;K1为基站忙时峰值系数,取1.2-1.3;K2为基站电池充电系数,取1.2。1市电现有负荷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211市电现有负荷2121(2)设备估算法

其中:Q1为市电现在有负荷,kVA;Uz为开关电源输出实际电压,V;Iz为开关电源输出实际电流,A;q为蓄电池组总容量,Ah;K1为基站忙时峰值系数,取1.2-1.3;

为开关电源效率,取0.9;

为基站现有所有空调的额定功率,W;

为基站照明、插座等功率,W;

为功率因素,取0.8。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2222222市电总负荷市电总负荷是将现有交流负荷、本期新增通信设备负荷、空调负荷和未来发展负荷之和

其中:Q为市电需求总负荷,kVA;Q1为市电现在有负荷,kVA;

为本期新增通信设备负荷,kW;

为本期新增空调设备负荷,kW;

为未来发展负荷,kW;

为功率因素,取0.8。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2323233市电引入容量

考虑到其他用户或远期发展,现网市电引入容量(或专用变压器容量)需要预留一定容量,一般要求市电引入容量有不少于15%的预留量。其中:Q为市电需求总负荷,kVA;E为市电引入容量,kVA;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4电压损失电压损失是市电引入一个很重要的审核参数,损失过大,会因为负载端电压过低,造成设备不工作。即使设备能在低压条件下工作,也会对设备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一般规定额定电压值的十5%~一10%。电缆线径和材料核算法其中:△U%为线路电缆电压损失,%;P为基站交流总负荷,kw;L为供电线路长度,m;S为电缆线径,mm2;C为计算常数,见下表:电缆材质标称电压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常数C(50°C)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常数C(65°C)铝2207.667.27铝38045.743.4铜22012.5611.92铜3807571.1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2525255三相平衡度

三相负荷平衡是安全供电的基础。三相负荷不平衡,轻则降低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的供电效率,重则会因重负荷相超载过多,可能造成某相导线烧断、开关烧坏甚至配电变压器单相烧毁等严重后果。低压主干线及主要分支线的首端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20%。

其中:

为电流三相不平衡度,%;

为相电流和三相平均电流之差最大值,A;I为三相平均电流,A。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6方案建议外市电扩容方案通常有以下改造方案:(1)新建专用变压器;(2)换线径更大的电缆;(3)利旧复接交流配电箱(单元);(4)220V改成380V市电;(5)调整三相电分配等方案。

27271新建专用变压器扩容方案

新建专用变压器主要针对新增设备市电容量不满足、市电电压过低的站点。这些存量站点大部分建在农村、偏远山区,因为低压电网非常不稳定,经常停电,且站点离变压器较远,造成引入电压很低。新建专用变压器的方案尽管能解决市电容量和电压过低的问题,但因费用较高,要谨慎用。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

28281新建专用变压器扩容方案案例:站点环境:某山区三管塔站,市电引入电缆铝芯4x16mm2,变压器容量不详,离站点约2公里。设备现状:站内一体化机柜,开关电源负载40A,电压54V;2组150AH,嵌入式空调500W。外市电情况:交流引入从低压电网T接,距离站点约800米,空开容量63A,经维护钳形表测量:A、B、C三相电压分别为200V、201V、198V,A、B、C三相电流分别为6A、5.5A、7A;站内交流配电箱输:入空开63A,经钳形表测量:A、B、C三相电压分别为175V、180V、175V,A、B、C三相电流分别为5.7A、5.2A、6.8A;其他情况:根据当地维护人员反映,一到夏天晚上民用电高峰期,站内电压降至140V,开关电源还能工作运行,但空调因电压过低,停止工作,造成晚上经常高温报警。新增设备:本期计划新增移动4G设备1.5kW,空调0.5kW。方案:

计算Q1=5.25KVA。得市电总容量需求为9.625kVA。

空开容量满足要求:63A>9.625*1000/380/1.732*2

三相不平衡度为15%,满足不超过20%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压降17%,大于10%,但由于晚上压降过低,用铜芯电缆费用高,经常遭偷,或换粗的电缆费用过高,建议采用新建专用变压器30KVA变压器。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

292换线径更大的电缆扩容方案

换线径更大的电缆扩容方案对于容量满足,线径较小,电压损失较大,换了线径换线径能满足要求的站点。投资较少,建设简单方便。

案例:站点环境:某站,租赁机房。市电引入电缆铝芯4x10mm2,公用变压器容量50KVA,离站点约200米,市电引入单位提供数据还有50%的剩余容量。设备现状:开关电源负载55A,电压54V;2组300AH,空调3000W。站内交流配电箱:输入空开100A,经钳形表测量:A、B、C三相电压分别为208V、224V、219V,A、B、C三相电流分别为12A、9A、10A;新增负荷:本期计划新增移动4G设备1.5kW,新增1台3P空调,功耗约2.5kW,预留发展设备功率3kW。

解决方案:

市电容量和开关大小都满足要求。

经计算电压损失16.4%,超过10%,会造成末端电压过低,换成铝芯4x25mm2,电压损失降为6.58%。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

303利旧复接交流配电箱(单元)扩容方案存量基站会经常碰到现有交流配电箱输出分路没有了,开关电源也无法扩容,需要重新建开关电源,而市电容量、电压损失等都满足要求,则需要根据原有交流配电箱和客户要求进行配置交流配电箱和割接方案。新增交流配电箱(单元)原有交流配电箱(单元)市电引入原有交流配电箱(单元)有油机接入开关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

313利旧复接交流配电箱(单元)扩容方案原有交流配电箱(单元)没有油机接入开关新增交流配电箱(单元)原有交流配电箱(单元)市电引入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

4220V改成380V市电扩容方案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单相电路一般电流不超过60A(约10kW)。因此当新增的市电容量超过10kW时,则需扩容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

5调整三相电分配扩容方案

对于一些市电类型为380V存量站因开关电源容量不够或其他原因不能共享原有开关电源,需要增加的室内综合柜或室外电源综合柜是单相供电时,需综合对比维护或市电施工单位测量获得的三相电压和电流值,哪相电流小,接入哪相,同时核对新增负载后该相的负荷是否超出该相的容量,否则容易造成跳闸。配电箱端输入A相电压(V)230配电箱端输入B相电压(V)230配电箱端输入C相电压(V)240配电箱端输入A相电流(A)11配电箱端输入B相电流(A)12配电箱端输入C相电流(A)1本期需新增1架室内200A综合电源柜,则该柜应接入电流较小的C相;如果该站的市电容量为20KW,则每相的负载不超过20/3/0.8=8.3KVA,所以减去现有负载240*1/1000=0.24KVA,则C相下的200A综合电源柜通信负载加上电池充电负载不超过(8.3-0.24)*0.8=6.4KW。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查勘建议采用钳形表测量电压和电流(非电源专业需要带绝缘手套)钳形表测量电压:一探笔接触相电压,另一探笔接触N线,即可测量出该相电压钳形表测量电流:将钳形表的钳头将所测相的电缆卡入,即可测量出该相电流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站注意事项测量时需要注意钳形表不能有水,手不能碰到裸露的导体或N线,下雨打雷不上站测量。测量时,要细读钳形表的使用方法。非电源专业需要带绝缘手套。测量电压时,一定注意档位的选择,需要将档位调到交流电压档位再测;

测相电压端的探笔不能同时接触到旁边的裸露出来的导体,避免造成短路。在打开配电箱前,先用电表测一下配电箱外壳是否带电。如无电表,先要手背贴到配电箱外壳,如无触电危险,再打开配电箱。---是为了避免原配电箱未接地,且由于时间久老化等可能导致漏电。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交流配电箱有机房配置1个挂墙式交流配电箱(容量满足基站远期需求),输出分路及容量满足开关电源、空调、照明、插座等的需求。室外一体化机柜(电源柜)配置有交流配置单元,可不配置。内置1个防雷器。内设置移动油机/市电转换开关:无固定油机时,转换开关为手动;配置固定油机时,转换开关为自动。三相交流配电箱(380V)单相交流配电箱(220V)交流配电箱的容量按远期配置,其计算如下开关大小(A)≥市电容量E/0.8/U*系数K式中,K范围为1.5-2,建议取2;U--当为单相电时,取220;当为三相市电时,取380*1.732四川铁塔根据市电类型和容量分了A、B、C、D四种交流配电箱类型,推荐配置如下表:箱体类型电压/电流额定值输入输出分路(参考—集团集采跟省公司不一样)对应市电容量A型220V/63A双路63A/2P微型断路器,带机械互锁,手动切换50A/1P*2路+32A/1P*3路+10A/1P(带30mA漏电保护)*3路+10A两孔插座*1路+10A三孔插座*1路10KW/220VB型380V/63A双路63A/4P微型断路器,带机械互锁,手动切换50A/3P*2路+25A/3P*3路+32A/1P*3路+10A/1P(带30mA漏电保护)*3路+10A两孔插座*1路+10A三孔插座*1路15KW/380VC型380V/100A双路100A/4P微型断路器,带机械互锁,手动切换80A/3P*2路+25A/3P*4路+32A/1P*3路+16A/1P(带30mA漏电保护)*3路+10A两孔插座*1路+10A三孔插座*1路20-25KW/380VD型380V/160A双路160A/4P微型断路器,带机械互锁,手动切换125A/3P*2路+63A/3P*2路+25A/3P*4路+32A/1P*3路+16A/1P(带30mA漏电保护)*3路+10A两孔插座*1路+10A三孔插座*1路30-40KW/380V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交流配电箱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蓄电池组规格使用场景100AH/12V狭长型一般用于室外一体化机柜150AH/12V狭长型一般用于室外一体化机柜200AH/12V狭长型一般用于室外一体化机柜300AH/2V两者都可以用,装于室外电池柜时,1.8米柜只能装一组(24只)400AH/2V两者都可以用,装于室外电池柜时,1.8米柜只能装一组(24只)500AH/2V两者都可以用,装于室外电池柜时,1.8米柜只能装一组(24只)600AH/2V一般用于有机房1000AH/2V一般用于有机房蓄电池组分架式安装、柜式安装,有条件的地面基站,也可采取地埋安装等方式。架式安装用于有机房的基站,柜式一般安装用于室外一体化机柜。蓄电池容量: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分架式安装、柜式安装,有条件的地面基站,也可采取地埋安装等方式。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Q—蓄电池容量(Ah);K—安全系数,取1.25;P—通信设备工作实际功率(W);T—放电小时数(h);η—放电容量系数,详见下表。电池放电小时数T(h)0.5123456810≥20放电终止电压(V)1.651.71.751.71.751.81.81.81.81.81.81.81.8≥1.85η-阀控电池0.480.450.40.580.550.450.610.750.790.8350.880.9411蓄电池容量按近期半年需求通信设备功耗配置。综合服务协议备电时长为3小时,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市电条件、发电条件、维护条件,科学配置蓄电池容量。条件好的站点蓄电池备电时长不得超过3小时,甚至可以低配;条件差的站点可按4~5小备电时长进行配置。如实为一体化机柜的温控设备是直流

供电,则需将该温控设备I的功率

计入蓄电池组容量计算模型。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蓄电池组集团各制式功耗参考用户与制式无线设备功耗(W)传输+FSU(W)站点总功耗(W)1家1制式(移动)110017012701家1制式(联通/电信)86017010301家2制式(移动)220017023701家2制式(联通/电信)172017018902家1制式(移动+联通/电信)196029022502家1制式(联通+电信)172029020102家2制式(移动+联通/电信)392029042102家2制式(联通+电信)344029037303家1制式282041032303家2制式56404106050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蓄电池组省公司精准化设计要求配置建设场景蓄电池配置标准开关电源配置标准自有机房一家独建且无共享潜力300AH*1一家独建但有共享潜力500AH*1两家共建500AH*1三家共建一制式500AH*1三家共建两制式500AH*2室外机柜地面:一家独建且无共享潜力150AH*2地面:一家独建但有共享潜力200AH*2地面:两家一制式500AH*1地面:两家两制式或三家一制式地面:三家两制式500AH*2楼面:一家独建且无共享潜力150AH*2楼面:一家独建但有共享潜力200AH*2楼面:两家一制式200AH*2楼面:两家两制式或三家一制式楼面:三家两制式200AH*4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开关电源基站开关电源主要分组合式开关电源和嵌入式开关电源两种;嵌入式开关电源又分为室内型(室内综合电源柜)和室外型(一体化电源柜)。室内综合电源柜实际是一体化电源柜的简化版,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配置温控设备和机身都是普通的机架材料,而后者是需要配置温控设备和机身要求防水防盗等。组合开关电源机架容量系列:48V/300A、48V/600A、48V/1000A。四川使用48V/600A,前端输入要求380V市电。嵌入式开关电源机架容量系统:48V/120A、48V/200A、48V/300A、48V/600A。四川使用48V/200A(针对220V市电)、48V/300A(针对380V市电)。组合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整流单元交流配电单元蓄电池组开关电源设备仓嵌入式开关电源-不含蓄电池组设备仓开关电源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开关电源基站开关电源主要分组合式开关电源和嵌入式开关电源两种;嵌入式开关电源又分为室内型(室内综合电源柜)和室外型(一体化电源柜)。室内综合电源柜实际是一体化电源柜的简化版,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配置温控设备和机身都是普通的机架材料,而后者是需要配置温控设备和机身要求防水防盗等。电源容量计算方法:R—开关电源容量(A);P—通信设备工作实际功率(w);Q—蓄电池组总容量(Ah);η—容量系数,取0.95;根据铁塔企标要求,整流模块数量不考虑备用,按本期功耗配置,最少配置数量应为2个;整流模块故障1个后,其余容量应满足通信设备用电需求。整流模块一律不做共享预留,可考虑后期维护需求,20%的站点做N+1配置。整流模块容量:48V/50A。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开关电源建设场景蓄电池配置标准开关电源配置标准容量配置自有机房一家独建且无共享潜力300AH*1600--100一家独建但有共享潜力500AH*1600--150两家共建500AH*1600--200三家共建一制式500AH*1600--200三家共建两制式500AH*2600--300室外机柜地面:一家独建且无共享潜力150AH*2300--100地面:一家独建但有共享潜力200AH*2300--100地面:两家一制式500AH*1300--150地面:两家两制式或三家一制式300--200地面:三家两制式500AH*2300--300楼面:一家独建且无共享潜力150AH*2300--100楼面:一家独建但有共享潜力200AH*2300--100楼面:两家一制式200AH*2300--150楼面:两家两制式或三家一制式300--200楼面:三家两制式200AH*4300--300省公司精准化设计要求配置一次下电二次下电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开关电源一次下电二次下电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开关电源常见开关

1.微型断路器(导轨式空气开关)图例极数(pole)用途额定电流值(A)每P安装宽度(mm/P)备注1P直流分路,PDF直流头柜6,10,16,20,25,32,40,50,63,80,100,125(红色为常用规格)63A以下18mm;63A以上27mm63A以下可以等位替换,63A以上需根据实际安装空间及连接条位置考虑。2P交流头柜3P三相交流电输入输出4P多路三相交流电源的输入隔离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其他标识识别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其他常见开关

2.塑壳断路器常用的S系列开关,多用于低压配电柜输出,及配电箱的输入。图中铭牌第一行:S1N------------产品及规格;Iu=125A-------额定电流125A;Ue=500V------最高耐受电压;IEC947-2,GB14048.2---符合标准第二行是不同电压下的极限分断电流。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其他常见开关

3.熔断器型号用途额定电流值(A)备注NT00小负荷设备分路6,10,16,32,40,50,63,80,100,125,160同系列尺寸相同的可以替换NT1大负荷设备分路;电池连接分路;小PDF输入80,100,125,160,200,224,250NT2大负荷设备分路;电池连接分路;PDF输入125,160,200,224,250,300,315,355,400NT3大电源输出分路;PDF输入315,355,400,425,500,630,NT4大电源输出分路;电池连接分路800,1000,1250RT16与NT、NH相同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其他第四章空调及配置—有机房基站温控设备分有机房温控设备和室外一体化机柜温控设备。有机房温控设备主要是空调,主要规格有1HP、2HP、3HP、5HP,有壁挂式和柜式空调等两种。主要采用柜式空调,如机房面积受到限制可采用壁挂式空调。市电引入为三相380V类型,为了使三相市电平衡,要求使用三相空调;市电类型为单相220V,使用单相空调。基站机房一般不设置备用空调机。有机房制冷量计算公式(空调配置)

机房需制冷量Q=机房设备发热量Q1+开关电源及蓄电池发热量Q2+环境热负荷Q3其中:Q-总制冷量(kW);Q1-室内通信设备负荷(kW);Q2-开关电源及蓄电池发热量(kW)=空载损耗+运行损耗=0.04*电源系统配置容量+0.06*通信设备负载功耗;Q3-环境热负荷(kW)=0.10kW/m2×机房面积。用户与制式站点总功耗(W)3mx5m有机房4mx5m有机房计算制冷量(W)推荐配置计算制冷量(W)推荐配置1家1制式(移动)12702×50A30623P空调×135623P空调×11家1制式(联通/电信)10302×50A28083P空调×133083P空调×11家2制式(移动)23703×50A43363P空调×148363P空调×11家2制式(联通/电信)18902×50A37193P空调×142193P空调×12家1制式(移动+联通/电信)22503×50A42093P空调×147093P空调×12家1制式(联通+电信)20103×50A39553P空调×144553P空调×12家2制式(移动+联通/电信)42104×50A63953P空调×168953P空调×12家2制式(联通+电信)37304×50A58863P空调×163863P空调×13家1制式32304×50A52483P空调×157483P空调×13家2制式60506×50A85613P空调×290613P空调×2第四章空调及配置—室外一体化机柜室外一体化机柜:设备舱选择压缩机空调+直流风扇或热交换器作为散热设备;电池舱选择压缩机空调或TEC空调作为散热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选配加热器。压缩机空调计算方法室外柜空调需制冷量Q=(柜内设备发热量Q1+开关电源发热量Q2+环境热负荷Q3)/老化系数k1/温度系数k2式中,Q:总制冷量(W);Q1:柜内设备发热量(W)=BBU功耗+传输功耗+FSU功耗;Q2:开关电源发热量(W)=运行损耗=0.06*开关电源容量(A)*43.2;Q3-环境热负荷(W)=3W/m².K×机柜内面积×(柜外最高温度环境-柜内温度(默认35度);老化系数k1-取0.8;温度系数k2-寒冷及严寒地区取1,夏热及温和地区取0.85,高温地区取0.6。四川大多数地方属于夏热及温和地区。热交换器计算方法热交换器换热能力Q=(柜内设备发热量Q1+开关电源发热量Q2)/10式中,Q-热交换器换热能力(W/K);Q1-柜内设备发热量(W)=BBU功耗+传输功耗+FSU功耗;Q2-开关电源发热量(W)=运行损耗=0.06*开关电源容量(A)*43.2配套加热器配置原则:Q3加热量负荷(W)=3W/m².K×机柜内面积×(柜内目标温度(0℃)-室外最低环境温度)。TEC空调计算方法TEC空调额定制冷量200W,自带加热功能,加热量不小于300W,用于电池舱。环境热负荷Q(W)=3W/m².K×机柜内面积×(柜外最高温度环境-柜内温度(默认40℃)。以2组电池舱为例,其环境热负荷计算结果Q=3x3.8x8=91(W),TEC可以提供至少8K以上的温度降。以4组电池舱为例,其环境热负荷计算结果Q=3x7.05x7=148(W),TEC可以提供7K的温度降。TEC建议配置于最高环境温度40℃以下环境。第四章空调及配置—室外一体化机柜用户与制式站点通信设备总功耗(W)室外一体化机柜机柜配置温控设备1家1制式(移动)1270电源综合柜×1190W热交换+200WTEC1家1制式(联通/电信)1030电源综合柜×1190W热交换+200WTEC1家2制式(移动)2370电源综合柜×1190W热交换+200WTEC1家2制式(联通/电信)1890电源综合柜×1190W热交换+200WTEC2家1制式(移动+联通/电信)2250电池柜×1+电源柜×1+设备柜×1200WTEC+1500空调x2+直通风x22家1制式(联通+电信)2010电池柜×1+电源柜×1+设备柜×1200WTEC+1500空调x2+直通风x22家2制式(移动+联通/电信)4210电池柜×1+电源柜×1+设备柜×1200WTEC+1500空调x2+直通风x22家2制式(联通+电信)3730电池柜×1+电源柜×1+设备柜×1200WTEC+1500空调x2+直通风x23家1制式3230电池柜×1+电源柜×1+设备柜×1200WTEC+1500空调x2+直通风x23家2制式6050电池柜×2+电源柜×1+设备柜×1200WTEC+1500空调x2+直通风x2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与选择

一.交、直流电力线的选择原则

1.交流电力线的选择:

对于供给电力机房的交流电源线应按远期负荷选择;

2.直流电力线的选择:对于直流屏到蓄电池的导线、从直流配电屏到通信机房电源架或电源分支柜的电源线应按远期容量设计;对于从直流配电屏直接敷设到通信设备机架的电源线应按机架最大用电容量设计。

3.电力线选择的注意事项:建筑物内敷设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阻燃电缆;室外直埋电缆应选用铠装电缆;从节约能源角度考虑,电力线的芯线应选用铜质材料。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与选择

二.直流电力线的选择

电流矩计算法:

每段线路压降计算方法如下,计算电流为本段线路通过的电流。

IL∆U=rS

其中:I—流过导线的电流(A);L—导线长度(m),正、负线的总长度计算;

S—导线截面积(mm2);r—导体电导率(m/Ω.mm2),r铜=57;r铝=34。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与选择

二.直流电力线的选择

电流矩计算法:全程各段压降如下:

直流配电单元蓄电池组无线机架0.24V0.5V0.05V∆U1∆U2对于48V系统,全程压降:3.2V对于24V系统,全程压降:2.6V

电力线的计算与选择三.交流电力线的选择导线允许载流量选择法(查表—铜电缆,如是铝电缆,除1.5系数)

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与选择标称额定工作电压

V截面600/1000mm2一芯二芯三芯四芯五芯1.530252118132.54033282618450433633246625951464310837163575216113988882752515113312111310335188162145134122502442071881701557030424823421019195336275264238217120417361323294268150467427370349314185545487412385347240628522498457411

四.对于基站,交流电缆和接地目前使用的经验值是:基站外市电引入电缆一般可按4x25mm2规格交流线缆配置;所有直流电缆要按压降计算,但由于基站面积都比较小,在设备功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下经验值:如电池—开关电源:1x95mm2开关电源架—无线:1x35mm2开关电源架—传输机架:1x25mm2对于接地导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电缆,设备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6mm2,地线排接地引入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95mm2。室外防雷接地引入线一般采用40mmx4mm的镀锌扁钢。除了考虑其载流量,在室外敷设时,应兼顾其敷设方式所要求的机械强度,考虑是否应采用铠装电缆。通信用交流导线,其中性线应采用与相线相等截面的导线。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与选择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与选择序号线缆用途起始设备设备名称起止设备设备名称电缆规格(最小规格)1直流分配单元一次下电直流输入电缆嵌入式开关电源直流分配单元一次下电ZA-RVV1×35mm22直流分配单元二次下电直流输入电缆嵌入式开关电源直流分配单元二次下电ZA-RVV1×25mm23蓄电池直流电源电缆(500AH/600AH)嵌入式开关电源蓄电池组ZA-RVV1×70mm24蓄电池直流电源电缆(300AH/400AH)嵌入式开关电源蓄电池组ZA-RVV1×50mm25蓄电池直流电源电缆(150AH/200AH)嵌入式开关电源蓄电池组ZA-RVV1×35mm26保护接地排引入电缆保护地排接地扁钢(联合接地引入点)ZA-RVV1×50mm27防雷接地排引入电缆防雷地排接地扁钢(防雷接地引入点)ZA-RVV1×50mm28交流防雷器接地电缆B级防雷器防雷地排ZA-RVV1×16mm29光缆加强芯接地排接地电缆光缆加强芯接地排防雷地排ZA-RVV1×16mm2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接地要求基站地网构成基站地网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或者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相互多点连接而成。①

机房地网机房地网应由机房基础接地体(含地桩)和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重点应检查和判断有无外围环形接地体。机房接地采用星型方式。②

铁塔地网铁塔地网应由铁塔基础接地体(含地桩)和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重点应检查和判断有无外围环形接地体。③

变压器地网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机房地网边缘30m以内时,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之间,应至少有两处连通。④

环形接地体在机房和铁塔基础周围,均要求设置环形接地体,并且整个地网最终构成围绕机房和铁塔的闭合环状。⑤

充分利用基础和地下其它金属设施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它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⑥

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低于1000Ω•m时,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宜控制在10Ω以内;当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时,可不对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予以限制,此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10m,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辐射型接地体。(Q/ZTT1009-2014《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4.3.1条、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6.2.6条)⑦

地网可靠性通过目测检查、目测接地体材料和测量接地电阻变化而判断地网有无断裂、损坏情况发生。⑧

非自建基站对于非自建机房主要是利用租用建筑物原有地网。⑨

空调设备空调室外机应采用带保护地线电源线,并通过该保护地线接地。严禁将室外机机壳与接闪带、雷电引下线、塔体或室外接地排相连。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土建机房土建机房设置馈线接地排、总保护接地排、二级保护接地排;其中馈线接地排用于电缆金属护套、光缆加强芯、馈线护套等室外线缆金属接地使用,总保护接地排、二级保护接地排用于设备外壳、设备支架、走线架、避雷器等室内设备接地使用。土建机房采用采用星型接地结构;馈线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1条接地引入线;总保护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另1条接地引入线;二级保护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总保护接地排。铁塔地网应采用水平接地体将铁塔地基四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其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m×3m。土建机房设置2条接地引入线(供保护接地和馈线接地),电力变压器处设置1条接地引入线(供电力变压器保护接地),各接地引入线相互引接点间距不小于5m。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彩钢板房彩钢板房设置馈线接地排、总保护接地排、二级保护接地排;其中馈线接地排用于电缆金属护套、光缆加强芯、馈线护套等室外线缆金属接地使用,总保护接地排、二级保护接地排用于设备外壳、设备支架、走线架、避雷器等室内设备接地使用。彩钢板房采用采用星型接地结构;馈线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1条接地引入线;总保护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另1条接地引入线;二级保护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总保护接地排。机房用接地引入线引接至机房馈线窗处和电源线引入孔的室内侧,进入线高度为馈线窗或孔洞下沿约400mm处;引入线引出地面部分采用PVC管防护,并做好固定工作;引入线预留Φ10.5孔洞2个,间隔200mm。如配置电力变压器,其用接地引入线引接至电杆或基础处,距离地面高度为4000mm;引入线引出地面部分采用PVC管防护,并做好固定工作;预留Φ10.5孔洞2个,间隔200mm。对包括走线架在内的机房内的馈线接地、保护接地等,应与彩钢板隔离(包括与墙体连成一体的金属地面);可采用绝缘柱、绝缘支架等进行隔离。彩钢板房的墙体应与基站地网连成一体。当建筑物没有避雷带或楼柱钢筋接地网或地网不符要求时,应利用楼下空地制作"一型或L型"地网。水平接地体宜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m的热镀锌钢材,也可根据埋设地网的土质及地理情况确定。垂直接地体间距不宜小于5m,具体数量可根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确定。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宜不小于0.7m。基站从地网处共引接2根独立扁钢(馈线接地排引接1根,总保护接地排引接1根),2根扁钢引接点应从地网不同方向引出,引接点间距应大于5米。塔桅(避雷针)接地与室外地排合设接地,由1根独立扁钢从地网引出,引接扁钢直接焊接至塔桅底处;室外地排通过另外1根扁钢与塔桅防雷扁钢相连,连接点应楼顶边缘处进行焊接。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租赁机房租赁机房设置馈线接地排、总保护接地排、二级保护接地排;其中馈线接地排用于电缆金属护套、光缆加强芯、馈线护套等室外线缆金属接地使用,总保护接地排、二级保护接地排用于设备外壳、设备支架、走线架、避雷器等室内设备接地使用。租赁机房采用采用星型接地结构;馈线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1条接地引入线;总保护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另1条接地引入线;二级保护接地排采用95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总保护接地排。机房用接地引入线引接至机房馈线窗处和电源线引入孔的室内侧,进入线高度为馈线窗或孔洞下沿约400mm处;引入线引出地面部分采用PVC管防护,并做好固定工作;引入线预留Φ10.5孔洞2个,间隔200mm。如配置电力变压器,其用接地引入线引接至电杆或基础处,距离地面高度为4000mm;引入线引出地面部分采用PVC管防护,并做好固定工作;预留Φ10.5孔洞2个,间隔200mm。铁塔与防雷地网应二点以上焊接连通,楼顶铁塔塔基处180度两处与楼顶避雷带相连,如图所示;如基站所在楼顶无避雷带,需由楼底建筑防雷地网引接点(强电接地点)分两处引至楼顶铁塔塔基两处焊接连通。商品房或办公楼的机房内室内总保护接地排、馈线接地排可以通过多股铜芯电缆与大楼底部建筑地网引出扁钢连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从机房同层的建筑地网上引接多股铜芯电缆至馈线接地排。基站从地网处共引接2根独立扁钢(馈线接地排引接1根,总保护接地排引接1根),2根扁钢引接点应从地网不同方向引出,引接点间距应大于5米。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拉远站基站所处建筑物地网符合接地要求时,应优先从女儿墙避雷带进行接地引接。抱杆应与楼顶避雷带进行良好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室外电源机柜接地引入线应优先选择建筑物楼顶柱头预留接地点或者钢筋。室外电源机柜内地排的引入线宜首选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以焊接的形式引至地排附近,再用25mm²以上多股铜芯电缆连接到铜排,多股铜芯线要尽量短;或直接采用多股铜芯电缆连接,电缆线径宜用25mm²以上基站所处地面时,小机柜基础采用混凝土平台,基础长×宽尺寸为:700mm*600mm(基础尺寸示意,可根据机柜尺寸调整)。小机柜基础制作时应预留接地汇流排和防雷接地排的接地引入扁钢,引上至平台图示位置。2个接地引入点间距应大于5米。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室外一体化机柜基站所处建筑物地网符合接地要求时,应优先从女儿墙避雷带进行接地引接。抱杆应与楼顶避雷带进行良好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机柜内接地引入线应优先选择建筑物楼顶柱头预留接地点或者钢筋。室外一体化机柜的柜外总接地排选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以焊接的形式引至地排附近,再用50mm²以上多股铜芯电缆连接到柜内馈线地排、保护地排,多股铜芯线要尽量短。室外一体化机柜金属框架就近接至柜外总接地排,室外机柜金属框架需与金属底座进行可靠电气连接。柜外总接地排及铁塔防雷保护必须严格分开,两者引接点的位置应大于5米。当建筑物没有避雷带或楼柱钢筋接地网或地网不符要求时,应利用楼下空地制作"一型或L型"地网。新增接地体布置时尽量避开大楼基础,并尽量与其它地下钢筋及金属管线多点连接。若遇现有楼下搭建的房屋尽量避开。增设接地体施工时如挖出房屋原有接地网,应将接地体与房屋地网焊接连通,焊点不少于2处,以利于均压、分流,焊接焊接处作防腐处理。房屋的地下自来水管道也要与接地体连通。水平接地体宜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m的热镀锌钢材,也可根据埋设地网的土质及地理情况确定。垂直接地体间距不宜小于5m,具体数量可根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确定。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宜不小于0.7m。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宜超过30m,其材料为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铁塔(避雷针)接地由1根独立扁钢就近从地网引出,引接扁钢直接焊接至塔桅底处;连接点应在楼顶边缘处进行焊接。柜外总地排由1根独立扁钢就近从地网引出,再通过50mm²线缆与柜内馈线地排、保护地排连接。基站从地网处共引接3根独立扁钢(铁塔引接2根、柜外总地排引接1根),3根扁钢引接点应从地网不同方向引出,引接点间距应大于5米。室外一体化机柜金属框架就近接至柜外总地排,金属框架需与金属底座进行可靠电气连接。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室外一体化机柜地面站室外一体化机柜在机柜外设置柜外总接地排,设备柜内设置馈线地排和保护地排;电源柜和电池柜内设置保护地排;其中馈线接地排用于光缆加强芯、馈线护套等室外通信线缆金属接地使用,保护地排用于设备外壳、设备支架、走线架、避雷器、交流引入电缆金属护套等设备接地使用。室外一体化机柜采用星型单点接地结构;柜外总接地排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接至机房地网,扁钢两端均采用焊接连接方式;馈线地排和保护地排采用50mm²的铜芯阻燃软电缆连接至柜外总接地排。柜外总接地排应安装在电源柜正下方的底座区域内,机柜底座外侧四边应用金属板进行封堵,以防止被盗和优化外观。柜外总接地排采用TMY300×80×4(mm)镀锡紫铜排,设置一排孔洞,其中配置Φ10.5孔洞8个。馈线地排采用TMY300×80×4(mm)镀锡紫铜排,设置一排孔洞,其中配置Φ8.5孔洞1个、Φ6.5孔洞7个。保护地排采用TMY300×80×4(mm)镀锡紫铜排,设置一排孔洞,其中配置Φ8.5孔洞3个、Φ6.5孔洞7个。馈线地排应与室外一体化机房机柜绝缘。交流引入线进入机柜交流配电单元必须设置第一级交流SPD,且靠近保护地排安装,其接地线就近接到保护地排,电源引线与接地线均不宜超过1m。机柜内各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单独从保护地排上引入。电源柜内开关电源系统的直流工作地应用不小于35mm²的多股铜导线单独连接至保护地排。室外一体化机柜内金属构件应与保护地排作可靠连接,接地线缆宜采用16mm²的铜导线,连接线宜短直,连接处要去除绝缘层。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室外一体化机柜

谢谢大家!目录第一章基站电源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存量站第三章机房内基站电源系统结构及配置--交流配电箱--蓄电池组--开关电源第四章空调及配置第五章电源线的计算及选择第六章防雷接地系统建设规范化要求--土建机房--彩钢板房--租赁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第一章基站电源系统的组成基站电源配套系统由外市电、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组、温控设备(空调等)等组成。变压器电表交流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组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72基站通信电源的供电来源主要来自外部电力系统。根据现有电网情况,其市电引入可分为高压引入与低压引入。高压引入为10kV线路,基站外需增加变压器等设施,将电压降至380V后使用。一般用于乡镇、公路等偏远地区,其引入距离可达数公里,引入类型均为直供电,一般从现有的10kV线路T接。

低压引入为380V220V电压,一般用于城镇或附近有低压电网的地区,直供电、转供电均可。引入点一般是公共变压器专线,公共电网T接,或供方业主配电设备。高压引入低压引入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220V指每相与零线之间的电压,380V指每两相间的电压,它们之间是1.732的关系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74供电方式

区别直供380V直供220V直供10KV转供电选择条件宏站优先选择接入方式1.宏站380V市电引入困难且负载最大容量小于10KW。2.灯杆、美化天线站等负载容量较小的站点选择自建专变接入条件:1.1500米范围内无公变、专变。2.1500米范围内无自有专变但公变负荷无法满足要求,压降较大。可争取公变扩容,从公变处引入380V低压电。3.其它单位有专变,可以通过协商搭接,共同分摊损耗、维护等受客观原因影响(业主或其它原因)优点1.维护简单清晰,成本低2.提供正规法票1.维护简单清晰,成本低2.提供正规法票电压稳定,电流容量大1.工程接入时间较快2.线路较短缺点1.受制于供电公司,时间无法撑控。2.接入费用相对较高。

1.受制于供电公司,时间无法撑控。2.接入费用相对较低,但负载容量受限。1.工程接入成本最高2.维护成本最高3.使用成本较高,增加变损部分1.使用成本非常高。2.无法提供发票。适用站型

宏站负载容量较小站点,接电较困难宏站直供电非常困难的宏站所有通信站点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75基站分新建和存量站。故市电也要分新建和存量扩容改造。新建站的市电:由设计院根据远期功耗,提出市电容量,并协助审核市电方案;而对市电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由铁塔委托有资质(在电网公司登记入网等)的单位负责。存量站的市电:

由设计院测量基站内交流配电箱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根据本期增加的功耗,预判是否需要整改扩容,给铁塔公司提供整改扩容的参考依据。

铁塔代维公司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提供存量站市电引入现状基础信息,并对数据真实性负主要责任。市电施工单位作为第二责任人,积极配合代维公司负责搜集存量站市电引入现状基础信息。存量站市电引入基础信息包括市电申请容量、变压器容量、引电侧空开、电表容量、引电距离、电缆材质、线径等,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存量基站的外市电供电系统一般包含变压器、引入端的交流配电箱和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为了高效和有效的给铁塔提高依据,省公司编制了《四川铁塔公司电力引入工程设计审核方法》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77市电引入设计建议(1)要求市电引入单位提供施工图纸,图纸上要标识到引入方式、距离、电缆等,贴在机房内的墙壁上(或机柜内壁上),方便后期维护和核算扩容等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78市电引入设计建议(2)市电引入至机房的配电箱时(或电表箱)要有标识牌,绑扎于电缆上。方便以后维护和建设。电缆材料:铜电缆型号:4x16mm2引入长度:160米引入地点:xx楼1层交流配电箱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基站远期负荷考虑。10KW及以下引入类型为220V,15KW-25KW为380V。在保证市电三相平衡情况下,推荐容量为20KW的380V市电。(本期为当前,近期为1年,中期为3年左右,远期为6年以上)市电容量E有=(远期设备的功率E1+蓄电池充电功率E2)/K+空调功率E3+照明、插座等E4式中,E-总功耗,KW;E1-按三家各2个系统功耗计算,KW;E2-按蓄电池10小时充电功率计算,KW;E3-按空调能效比2.5计算,室外一体化机柜按空调能效比2计算,KW;E4-取0.5KW;K-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一般取0.9。推荐市电容量如下表(如所计算容量超过推荐容量,以实际需要为准)线路保护容量应与申请开户容量相匹配:含低压侧引电空开(A)和电度表计容量(A)。220V供电时,线路保护容量=220*低压侧引电空开或电度表计容量*0.8(安全系数)/1000(KVA);380V供电时,线路保护容量=1.732*380*低压侧引电空开或电度表计容量*0.8(安全系数)/(KVA)。有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市电容量/KW市电容量/KVA市电容量/KW市电容量/KVA1家152010132家152015203家20252025供电等级一类供电二类供电三类供电四类供电平均月故障次数13.54.5季节性长时间停电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0.568-年不可用度6.8×10-43×10-25×10-2-第二章基站市电引入-新建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