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课件第1编_第1页
民法课件第1编_第2页
民法课件第1编_第3页
民法课件第1编_第4页
民法课件第1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学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第四章自然人第五章法人第六章合伙第七章民事法律关系第八章代理第九章诉讼时效第一编

民法总论2021/10/10星期日1绪论

一、民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二、民法在法律体系中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三、民法学是学习法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拿破仑:“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四十多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民法是规范人民生活相互间的法律,主要包含:出生死亡财产关系权利义务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第一章民法概述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特点和调整对象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概述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一)形式上的民法和实质上的民法

1、形式上的民法: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

2、实质上的民法: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民法典与其他民事法律、法规。汉谟拉比法典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二)广义的民法和狭义的民法

1、广义的民法:指调整所有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债和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破产法等。

2、狭义的民法:指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不包括婚姻法和属于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法规。

民法学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三)民法典和《民法通则》二、民法的特点(一)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总和

(二)民法为私法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民事主体是私主体民事权利是私权利民事行为是私行为

民事责任是“私”责任

民事救济的可私决性

(三)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权利财产权非财产权人格权身份权物权

权知识产权继承权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三、民法的调整对象(一)

财产关系:1、静态财产关系:物权2、动态财产关系:债权(二)

人身关系1、人格关系: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身体健康权等2、身份关系:荣誉权、亲权(父母子女关系)、监护权、配偶权等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第二节民法渊源

一、民法渊源的概念

民法渊源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说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产生的根源,这是从民法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关系讲的;也可以说民法渊源是法官裁决民事案件的法源,即法官判案的法律根据。我们这里说的民法渊源,是通常所说的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2二、民法渊源的种类(一)正式的民法渊源:制定法

1、宪法2、民事法律3、国家机关对民法规范的解释4、国际条约和公约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3(二)非正式的民法渊源

1、习惯2、判例3、法理4、行业自律规范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4第三节民法的适用范围

一、民法对主体的效力1、属人主义:凡属一国国籍的人不问其处于何处,均适用国籍国法律。2、属地主义:凡居住或置身于该国领域内,即不问国籍均受该国法律支配。我国实行的是以属地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原则上,我国民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5二、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

(一)适用于我国全部领域的民事法律、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民事法律,国务院制定公布的民事法规,适用于我国全部领域。(二)适用于局部地区的地方性民事法规地方性民事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民事法规、经济特区的民事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民事法规,适用于制定者所管辖的区域之内。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6三、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一)民法的生效时间1、自民法规范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2、自公布日后的一段时期届满生效或直接规定特定日生效。(二)民法的失效时间1、新法明令废止旧法。2、特别法优于普通法。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7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8第一节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特征贯穿于民法始终,具有普适性不直接涉及具体的权利义务,具有抽象性具有功能上的补救性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9功能民事立法的基本准则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解释民事法律法规的依据填补法律漏洞的工具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0第二节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1一、平等原则含义:在一切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其合法利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体现: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民事主体的权益平等地受民法保护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2二、意思自治原则含义: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体现:民事主体自主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行为合同自由原则约定优先原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3三、公平原则

含义: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的观念从事民事活动,立法者和裁判者应根据公平的观念创制民事法律规范和裁决民事纠纷。体现:民事立法以维持当事人的利益平衡为目标在合同关系领域体现为等价有偿原则、情势变更原则、显失公平制度等在侵权法中体现为公平责任制度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4四、诚实信用原则

含义: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该诚实、守信,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填补法律漏洞的工具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准则解释民法和民事行为的依据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5五、公序良俗原则

含义: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内容:公序,包括社会公共秩序与生活秩序,它体现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良俗,在我国也被称为社会公共道德。它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6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7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也是民法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结果。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8特征

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通常是民事主体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29分类以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为标准: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的范围为标准: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的财产权利为标准:物权法律关系和债权法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复杂程度为标准:单一法律关系和复合法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的目的为标准:基础法律关系和救济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能否独立存在为标准: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0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要素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种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主要是物、行为、智力成果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1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物特征不包括人身能够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能为民事主体所支配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2分类有体物和无体物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动产和不动产特定物和种类物主物和从物可分物和不可分物原物和孳息可消耗物和不可消耗物单一物、合成物和集合物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3(二)行为“给”:以交付标的物为内容“做”:完成一定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提供”:直接提供劳务和服务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4(三)智力成果

特征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分类主要有作品、专利、商标和技术秘密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5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民事权利分类:以民事权利的作用方式为标准: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主权利和从权利以权利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原权和救济以权利的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既得权和期待权5.以权利与权利主体之间的结合程度:专属权和非专属权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6(二)民事义务分类以义务人行为的方式为标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以民事义务发生的根据为标准: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以义务与义务主体之间的关系为标准:专属义务和非专属义务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7四、民事责任分类依民事责任的产生原因: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与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民事责任依民事责任的内容: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依承担民事责任的共同责任人之间的关系: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依民事责任归责方法:过失责任、无过失责任与公平责任依出资人承担的责任范围: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8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

概念: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分类事件:又称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行为:当事人的有意识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39第四章自然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0第一节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一、自然人与公民

自然人外国人无国籍人公民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1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是自然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依据,也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标志。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2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一)统一性(二)平等性(三)广泛性(四)不可转让性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3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五、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为其一生享有,依《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至自然人死亡时方告终止,因此死亡是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的法律事实。民法上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一)自然死亡(二)宣告死亡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4第二节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1、民事权利能力是每个自然人都具备的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则并非每个自然人都能够具备。2、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则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前提。两者的联系,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5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的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资格,不是由其自行决定的,非依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限制或剥夺。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认识能力即意识能力为依据。只有有意识能力的人才有民事行为能力。而人的意识能力与人的年龄和智力健康状况有关,因此,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受其年龄、智力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是人人都相同。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6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11条第1款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1条第2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3条第2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三)无民事行为能力第12条第2款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13条第1款又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7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可单独实施的行为1、使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行为,如接受奖励、赠与和报酬的行为。2、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自由财产的处分行为。如学费、旅费等由法定代理人预定使用目的的财产,以及零用钱等未预定使用目的的财产。3、被许可营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由法定代理人许可从事营业的未成年人,在该营业范围内有与成年人同样的行为能力。4、缔结劳动合同和请求劳动报酬。我国法律规定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参加工作,当然可以独立缔结劳动合同和领取劳动报酬。一般情况下,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宜的劳动,其劳动合同之缔结应经法定代理人同意,但所应得的报酬应由未成年人独立请求,不得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受领。5、日常生活中的定型化行为,如利用自动售货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游乐场所等,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实施。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8五、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1、被申请的当事人须为精神病人。2、须经其利害关系人申请。3、须由人民法院经特别程序作出宣告。《民法通则》第19条第2款规定:“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49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终止,是指其不可能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因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以意识能力为根据,因此,自然人死亡时,其民事行为能力当然终止。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0第三节监护

一、监护的概念监护,是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对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所设立的保护人称为监护人,受监护人保护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称为被监护人。二、监护的特征1、被监护人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设立监护;2、监护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能作监护人;3、监护人的职责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不能由当事人约定。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1三、设立监护的目的监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四、监护的设立1、法定监护。2、指定监护。3、约定监护。4、委托监护。5、遗嘱监护。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2五、未成年人的监护《民法通则》第16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应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兄、姐;③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3六、精神病人的监护依据《民法通则》第17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4七、监护人的职责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2、教育、照顾和管理被监护人3、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4、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八、监护人的职责

1、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3、监护人丧失了行为能力。4、监护人辞去监护。5、监护人被撤销监护人资格。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5第四节自然人的户籍和住所

一、户籍和身份证户籍是以户为单位记载自然人的姓名、出生、住所、结婚、离婚、收养、失踪和死亡等事项的法律文件。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是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6三、住所的法律意义第一,确定民事主体的状态,确定某些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地点。第二,确定债务的履行地。第三,确定案件的管辖。第四,确定法律文书的送达和某些特定行为的实施地。第五,确定涉外民事关系的准据法。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7四、住所的确定《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民通意见》第9条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院治疗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8第五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期间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

宣告失踪的条件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59二、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期间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宣告死亡的效力:自然人宣告死亡应发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效力,即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其原先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灭;其婚姻关系自然解除;其个人合法财产变为遗产开始继承。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0第六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一、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是自然人以个人或家庭财产作为经营资本,依法经核准登记,并在核准登记范围内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自然人的特殊形式。二、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承包合同的规定从事特种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一种自然人的特殊形式。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依现行法律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1第五章法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2第五章法人

第一节法人概述

一、法人概念的起源二、法人的概念

《民法通则》第36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三、法人的特征

(一)法人是依法定条件和程序成立社会组织(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社会组织,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三)法人是拥有独立的财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法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3

四、法人的本质(一)法人拟制说认为只有自然人才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法人不过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人为拟制而成,仅是法律的虚构。(二)法人否认说

法人只不过是多数个人的集合或财产的集合。权利的最终归属均是个人。1、目的财产说2、受益者主体说3、管理者主体说(三)法人实在说法人是超出自然人生命之外的统一体,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1、法人有机体说2、法人组织体说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4

五、法人的类型(一)大陆法系国家对法人的主要分类1、公法人和私法人2、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3、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二)英美法系国家对法人的主要分类(三)我国民法对法人的分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5第二节法人的成立一、法人的“设立”与“成立”二、法人成立的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法人设立的原则(一)法人设立的几种原则1、自由设立主义2、特许设立主义3、核准主义4、准则设立主义5、强制设立主义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6

(二)我国各类法人的设立原则1.对于营利法人的设立原则2.对于非营利型法人的设立原则四、法人设立的方式(一)命令设立(二)发起设立(三)募集设立(四)捐助设立五、法人资格的取得《民法通则》第50条规定:“有独立经费的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7第三节法人的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1.产生、消灭的时间不同2.内容不同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主要受到以下限制:(1)法人自然性质方面的限制(2)法律规定方面的限制(3)法人目的的限制4.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差异性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8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二)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相同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团体意思为前提,通过法人的机关来实现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69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一)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二)法人民事责任的性质与表现1.法人对其法定代表人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承担民事责任2.法人对其自己的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3.法人出资不实的责任4.法人对其分支机构的责任5.法人对其筹建中的法人的行为的责任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0第四节法人的机关

一、法人机关概述(一)法人机关的含义(二)法人机关的法律特征1.法人机关根据法律、条例或章程的规定而设立2.法人机关是法人的有机组成部分3.法人机关是形成、表示和实现法人意志的机构4.法人机关是法人的领导或代表机关5.法人机关由单个的个人或集体组成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1二、法人机关的构成及法定代表(一)法人机关的构成1、权力机关2、执行机关3、监督机关(二)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2第五节法人的变更与终止

一、法人的变更(一)法人的合并(二)法人的分立(三)法人组织形式的变更(四)法人其他重大事项的变更二、法人的终止(一)依法被撤销(二)法人自行解散(三)依法被宣告破产(四)其他原因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3三、法人的清算(一)法人清算的概念(二)法人清算的分类1

.破产清算

2.非破产清算(三)清算组织(四)法人在清算期间的性质(五)清算终结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4第六章合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5

第六章合伙

第一节合伙概述一、合伙的基本理论(一)合伙的概念合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二)合伙的特征1.合伙是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的联合体2.合伙协议是合伙形成的基础条件3.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6(三)合伙的分类1.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2.个人合伙和法人合伙3.企业型合伙与非企业型合伙4.显名合伙与隐名合伙5.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四)合伙组织的法律地位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7第二节合伙的成立

一、合伙成立的条件1.合伙人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2.有书面的合伙协议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事业必要的条件二、合伙成立的程序1.合伙人向登记机关提交法定文件

2.登记机关的审查3.合伙资格的取得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8第三节合伙财产关系一、合伙财产的概念所谓合伙财产,就是为经营合伙事务所集合的各种财产的总称。二、合伙财产的构成1、合伙人的出资财产2、合伙存续期间经营积累的财产三、合伙财产的归属“共有”四、合伙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79第四节合伙事务的执行一、合伙事务执行人1、全体合伙人共同为合伙事务执行人2、受托负责人执行合伙事务二、合伙事务执行人的权利与义务(一)合伙事务执行人的权利1、因执行合伙事务所垫付的必要费用,有请求合伙组织偿还的权利。2、因执行合伙事务而负担的必要债务,有请求合伙组织代为清偿的权利。3、因执行合伙事务而受有不可归责于自己的损害,有请求合伙组织赔偿的权利。4、执行合伙事务,如约定报酬的,有请求合伙组织支付报酬的权利。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0(二)合伙事务执行人的义务1、注意义务2、忠实处理合伙事务的义务3、竞业禁止义务4、任何合伙人都不得为个人谋私利,合伙人不能与合伙组织签订合同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1三、合伙事务的决策与执行(一)合伙事务的决策(二)合伙事务的执行1.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事务2.部分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三)合伙事务的执行与保护善意第三人(四)竞业禁止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2

四、合伙债务(一)合伙债务的含义(二)合伙债务的清偿办法1.首先由合伙财产清偿;2.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各合伙人对外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3.对内各合伙人应按约定比例分担合伙债务与亏损。(三)合伙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并存时的清偿顺序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3

第五节入伙、退伙与合伙的解散、清算

一、入伙1.入伙的概念2.入伙的条件3.入伙的效力二、退伙1.退伙的概念2.退伙的形式(1)声明退伙(2)法定退伙(3)强制退伙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4

3.退伙的效力(1)退伙人的合伙人资格丧失(2)退伙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有权请求退还退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3)退伙人对退伙前的合伙债务,仍应承担连带责任。(4)可能导致合伙企业的终止三、合伙的解散与清算(一)合伙解散的概念(二)合伙解散的原因(三)合伙解散的后果1.合伙组织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并通知和公告债权人;2.合伙组织解散后,合伙人在一定时间内对未清偿的合伙债务仍应承担连带责任。四、合伙的注销登记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5

五、有关合伙的民事责任(一)合伙组织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下列行为应属合伙组织的行为,由其对外承担责任:1.合伙事务执行人执行合伙事务的行为;2.不具有合伙事务执行权的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或合伙事务执行人超越权限执行合伙事务,且第三人属于善意的;3.被聘任的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合伙企业授权范围内履行职务的行为。(二)合伙人之间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三)合伙组织的非合伙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四)清算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6第七章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7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一、民事法律行为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是一种最重要的法律事实。(1)它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效果为目的行为。(2)它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3)它是合法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8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一)单方法律行为、双方和多方法律行为(二)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三)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四)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五)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六)独立法律行为和辅助法律行为(七)有因法律行为和无因法律行为(八)财产法律行为与身份法律行为(九)生前法律行为与死后法律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89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形式推定形式沉默形式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0第二节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一、民事行为的成立民事行为的成立,是指符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情况,即法律行为的客观存在,其主要解决成立民事行为,应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即阐明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问题。民事行为成立要件通常可分为:一般成立要件:(1)当事人(2)意思表示(3)标的特殊成立要件:如实践性行为以标的物交付为特别成立要件,当事人约定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方能成立的,则采用书面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为特别成立要件。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1二、民事行为的生效民事行为的成立与民事行为的生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法律概念。其联系在于:民事行为的成立是民事行为生效的逻辑前提。一项民事行为只有成立以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确认其是否有效的问题。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一)民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二)民事行为的特别有效要件如《合同法》第44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的,应依照其规定。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2第三节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意思表示作为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依据自己的意愿,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志,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形式。内心要素,即主观要素效果意思。意思表示的构成外在要素,即客观要素表示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3二、意思表示的分类(一)明示的意思表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三)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四)健全的意思表示和不健全的意思表示三、意思与表示不一致(一)故意的不一致(二)无意的不一致四、意思表示不自由(一)欺诈(二)胁迫(三)乘人之危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4第四节效力有瑕疵的民事行为一、无效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但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能按照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包括:1.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不真实且损害国家利益3.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5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因为行为欠缺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该行为受损害的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该行为,使其效力归于消灭的民事行为。包括: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3)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6三、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有效或者无效尚未确定,需要由第三人意思表示追认或者特定事实条件成就,效力才能确定的民事行为。1.无权处分行为2.无权代理行为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行为能力范围的民事行为4.债务承担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7四、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一)财产返还(二)赔偿损失(三)其他法律后果在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时,追缴双方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8第五节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一)概念:附条件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确定行为人民事权利和义务效力发生与否依据的法律行为。(二)所附的条件须符合的要求:(1)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是由当事人约定的,而不是法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或妥当。(5)条件不得与法律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三)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分类:1.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2.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99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概念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依据的法律行为。(二)附期限法律行为的分类1.延缓期限和解除期限2.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三)法律对期限的限制法律不允许对民事行为附加不能期限。所谓不能期限,是指约定的期限过于久远,违背常理。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0三、案例分析1.高某16周岁,初中毕业后想从事个体商业,个体工商户李某得知此情况后便找高某洽谈合伙事宜。高某十分高兴,双方当面拟定合同内容:高某出资1万元作为合伙投资;李某原有的个体商业资产估价为10万元,共同劳动,共同经营,盈余按出资比例分享。数日后,高某的父亲发现自己在家存放的现款1万元不翼而飞。经追问,高某承认是他拿走,用以作为与李某合伙的投资。高父素知李某为人狡诈,其资产不足万元,便以高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与李某所订的合伙合同应属无效,要求李某退还1万元。李某则认为高某已达16周岁,并能够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应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其订立合同有效。为此双方发生争议。试问:(1)高某与李某所订的合伙合同是否有效?(2)本案应当如何处理?提示:无效,李某返还财产。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1第八章代理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2

第一节代理概述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一)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据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二)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2)代理人须在代理权限内为代理行为。(3)代理行为具有法律意义。(4)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的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3二、代理与类似制度比较(一)代理与代表(二)代理与传达(三)代理与居间(四)代理与经销三、代理的适用范围(1)代理实施法律行为。(2)代理进行诉讼或仲裁行为。(3)代理进行民事行政行为。注意:不可适用代理的行为:(1)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2)违法行为。(3)事实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4四、代理的分类(一)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二)本代理和再代理(三)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四)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五、设定代理制度的意义(1)是保障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重要手段。(2)是扩大民事主体活动范围的必要形式。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5第二节代理权一、代理权的概念代理权,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并由被代理人承担其法律后果的一种法律资格。二、代理权发生的原因(一)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二)基于有关机关的指定(三)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四)依“外表授权”而发生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6三、代理权的行使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积极行使代理权。(2)代理人应当从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出发行使代理权。(3)代理人不得滥用代理权。四、滥用代理权它是代理人行使代理权违背代理的宗旨,而实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滥用代理权的构成须具备以下条件。

(1)代理人有代理权。这一条件是滥用代理权的行为与无权代理行为的根本区别。

(2)代理人实施行使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3)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即违背了代理权设定宗旨和基本行为准则。

(4)代理人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损害或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7五、再代理再代理,又称复代理或转代理,是指代理人在必要的情况下,将部分或全部代理事项转托他人,由他人进行的代理。因代理人的转托而享有代理权的人,称为再代理人或复代理人。再代理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2)必须经原代理人授权。(3)必须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事后及时报告被代理人并取得其同意。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8六、代理权的消灭(一)委托代理权的消灭1.代理期限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失去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二)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权的消灭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2.被代理人死亡或者代理人死亡或者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3.指定代理的法院或者指定机关取消指定4.其他原因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09第三节无权代理一、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特征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的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2)行为人的行为不具备代理行为的实质要件。(3)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是一种效力待定法律行为。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0二、狭义无权代理它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而以本人名义所进行的代理。构成狭义无权代理的要件:①行为人既没有法定的或意定的代理权,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②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③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④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⑤行为人与第三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1

代理人根本无代理权。无权代理种类超越代理权的无权代理。代理权消灭后而为的无权代理行为。三、表见代理1.行为人无代理权却以本人的名义为民事行为2.客观上有足以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3.相对人主观上无过错4.行为人与相对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具备生效要件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2案例分析:甲的老家在福建的茶乡。春节期间,甲回老家探亲,同事乙委托甲买上等茶叶10斤,并付款5000元给甲。因春节期间无茶叶出卖,甲将情况告诉乙,乙说你转托一人在春天三月再买吧。甲在回城的前一天晚上,好友丙正好前来探望甲,于是甲便委托丙代乙买10斤上等茶叶,丙答应了。甲将5000元交付给丙。问:(1)丙在当晚回家途中,5000元被人抢走,抢劫案未侦破,该5000元的损失由谁承担?(2)丙携带5000元潜逃,该5000元的损失由谁承担?(3)丙根本不认识茶叶,买了10斤芝麻叶,该5000元的损失由谁承担?提示:(1)乙承担;(2)甲承担;(3)乙承担;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3第九章诉讼时效和期限

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4第九章诉讼时效和期限

第一节概述一、时效的概念时效,是法律所规定的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满法定期间,即依法产生取得权利或消灭权利的法律后果的制度。二、时效的特征(1)时效是法律事实。(2)时效是事件。(3)时效具有强制性。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5取得时效。三、时效的种类消灭时效四、时效的意义(1)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2)便利法院的审判工作。(3)有利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民法学2021/10/10星期日116第二节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后,权利人如不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请求权(救济权),其权利即不再受诉讼保护的法律制度。二、诉讼时效的特征(1)法定性。(2)可变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