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件_第1页
自然地理学课件_第2页
自然地理学课件_第3页
自然地理学课件_第4页
自然地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理坐标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宇宙和天体宇宙中的天体可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猎户星云猎

云二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包括9大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一)彗星彗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彗星大多由慧核,慧发,慧云和慧尾组成。太阳系太

系太

族地

星土

星彗星的结构彗星(二)小行星(三)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半径1738.2Km,相当于地球半径的27.28%;质量为7.35×1022t,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23%;平均密度为3.24g/cm3,只有地球密度的0.6。月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使海洋潮汐。

图潮

电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地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它与其它天体或者宇宙空间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交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

球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1.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2.赤道的地球直径比通过两极的直径长42.5Km。地球的扁率:地球两极扁平的程度。a=b-c/bb:地球赤道半径c:地球两极半径

地球椭球体地球的半长轴与半短轴地球的形状地

球北

3.地球的形状的地理意义(1)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0×104km,这样,就可以将投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2)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大小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378140m,极半径约为6356755m,总面积5.1×108km2,总体积约为10820×108km3,总质量为5.98×1027g。(二)地球大小的重要意义1.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2.没有现在这样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和河湖,没有风,没有生物。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一)基本概念1.恒星日:以春分点为标准,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2.太阳日:以太阳为标准,地球上同一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时间。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55.909秒。(二)地球自转的重要意义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D=2vwsinAv为运动物体的速度;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A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地球的公转1.恒星年和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365天6时9分9.5秒,称为一个恒星年。而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则称为一个回归年。2.近日点和远日点:大致1月3日,地球最接近太阳,此位置称近日点;大致7月4日,地球最远离太阳,此位置称远日点。3.地球,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如下图所示:地球,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

地球公转轨道

4.黄赤交角: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即为黄赤交角,为23o27`。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地轴的倾斜方向固定不变,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地球上南纬23o27`和北纬23o27`之间的地方。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使太阳光线直射范围在23o27`N和23o27`S之间作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5.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如下图所示地轴的倾斜阳光与地轴冬至与夏至三岁差,章动和极移1.岁差: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如下图所示--地轴的旋进

2.章动:月球,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动的,因而引力方向也不断变化。太阳每年两次,月球则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非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3.极移: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真正的极点位置经常发生变化,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种现象就是极移。极移实际上就是地球的自由章动。

第四节

地理坐标一

纬线与纬度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

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二

经线与经度

经线圈: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0o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一

地球的圈层分化二地球的内部构造根据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一)地壳地壳是知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km,但各地的差异较大。大陆地壳由外向内依次为:风化壳,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地壳体积是地球总体积的1%,质量的0.4%

(二)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就是地幔。地幔分上下两层。上地幔深35~1000km,主要由橄榄岩质的超基性岩石构成,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震,板块构造等一系列影响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过程都由此发生。下地幔深1000~2900km,其下界为古登堡面。

(三)地核:2900km以下至地心为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一)大气圈(二)水圈(三)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及其特殊又及其重要的圈层。在地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独占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即岩石圈表层。上述地球构造中的同心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它们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一

海陆分布

在5.1×108km2的地表面积中,海洋面积3.6×108km2,约占71%;

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29%。

陆世

洲各大陆面积及其占全球陆地面积和全球面积的百分比海

图大

星二

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同样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海洋中的岛屿可分为:

1.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例如马达加斯加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等。

2.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第一章完)第二章地壳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第四节火山与地震第五节地壳的演变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化学成分与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一)化学成分

在108种已知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并有300余种同位素1924年克拉克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95个岩石样

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丰度)所获数值后来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克拉克值

(二)

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的形态

气态:

天燃气

液态

石油,汞

大部分矿物呈固态(三)主要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主要造岩矿物:

包括

石英

钾长石、

斜长石

云母

、角闪石、

辉石和橄榄石石英

(SiO2):发育单晶并形成晶簇,或为致密块状

粒状集合体

无节理

晶面具玻璃光泽。

石英

白云母

K2[ALSi3O10](OH,F)2单晶体为短柱状或板状、

集合体为鳞片状,具平行片状极完全解理

、薄片无色透明

珍珠光泽。

黑云母

K(Mg,Fe)3[AlSiO3](OH,F)2

特点与白云母相近,惟颜色随含铁量增加而变暗,多呈褐棕色或黑色。

白云母黑云母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斜长石辉石橄榄石玄武角闪石二岩浆岩造岩矿物按一定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浆石来自上地幔熔融状物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一)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可分为四类1超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代表岩石为橄榄石。2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为45%~52%,主要矿物为辉石钙斜长石,亦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代表性岩石为辉长石玄武岩。

3中性岩二氧化硅含量52%~65%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长石,兼有少量石英辉石黑云母,代表性岩石为闪长石安山岩正长石与粗面岩。

4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65%以上,多钾钠而少铁镁,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与流纹岩。(二)岩浆岩的产状、结构与构造岩浆岩的形成过程(三)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侵入岩体与喷出岩体产状示意图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

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

(一)沉积岩的基本特性

沉积岩具有层理,

富含

次生有机

质,并有生物化石。

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通常情况下沉积岩由岩石碎屑矿物碎屑火山碎屑及生物碎屑等构成,其中包括砾(粒径>2mm)砂(粒径2~0.05mm)粉砂(粒径0.05~0.005mm)和泥(粒径<0.005mm.)等不同粒径的物质。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特征。

(二)沉积岩的主要类型:1碎屑岩类主要指母岩风化碎屑经搬运再堆积后经胶结而成的岩石,包括

a:砾岩与角砾岩具粒状结构。砾岩经长途搬运砾石圆度为圆形或次圆形;角砾岩未经搬运或搬运很短,砾石圆度为次棱或棱形。

b:砂岩。具砂状结构。颜色多,按砂砾砾径可分为粗砂岩(2~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砂岩(0.25~0.05mm)。2粘土岩类具泥状结构,由粘土矿物及其它细粒物质组成,硬度低。固结好而无层理的为泥岩,固结较好并有良好层理的为页岩,固结差的为粘土。

3生物化学岩类多由化学和生物化学形成物组成并主要见于海相或湖相沉积物,具显晶或隐晶结构、鲕状或豆状结构、生物结构,成分单一而种类繁多,且常见为单矿岩,如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硅制岩、岩盐。

变质岩(一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结构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

岩浆作用。变质岩既继承了原岩的些特点,

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含有变质矿物。具有变成构造与变余构造。(二)变质作用类型与常见变质岩1·

动力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碎裂、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称为动力变质,主要发生于断裂带2·

接触热变质作用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与新矿物。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也发生在侵入体于围岩接触带,其实质是高温下岩浆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与围岩的交代作用使后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4·

区域变质作用区域性构造导致的深广范围的变质作用,代表岩石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5·

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是区域变质与岩浆作用间的一种过渡性地质作用。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一

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地质构造一

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一)

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构造圈。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1水平构造

2垂直构造二

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一)

岩相

沉积岩的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三大类。地壳上升时岩相从海相向陆相转变,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形成海退层序。反之,地壳下沉则形成海侵层序。升降频繁,沉积物类型复杂多变;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沉积物类型也相应简单化。(二)

沉积构造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相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就是沉积构造。一个建造相当于大地构造旋回的一定阶段。基本建造类型有:1·地槽型建造

主要由海相地层组成、厚度很大,无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产生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

地台型建造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均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岩浆岩分布也较少。3·

过渡性建造兼有地槽型与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物与泻湖相沉积分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面下部。(三)地层的接触关系1·

整合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表明两种地层是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上升而未中断沉积的情况下形成的。2·

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3·

不整合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间有地层缺失。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三

地质构造(一)水平构造

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在未受切割情况下,同一岩层形成高原面或平原面,受切割面顶部岩层较坚硬时,则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或方山。软硬岩层相间时形成层状山丘或构造阶地。我国第三系红色砂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常形成顶平、陡坡形状奇特而多样化的丹霞地貌。丹霞山(二)

倾斜构造:

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成岩层的倾斜。其产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确定。倾斜构造可形成单面山、猪背岭等典型地貌。

单面山(三)

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其中单个弯曲叫褶曲。褶皱能只管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褶曲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上凸的背斜和下凹的向斜两者共用一翼。(四)

断裂构造

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一

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先探讨大陆漂移说。

奥地利学者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陆地轮廓具有相似性,某些动物种属相同,非洲与南美洲发现同一种古生物化石,非洲南部与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同样二叠系地层,挪威——苏格兰间的一条加里东褶皱带没入大西洋后重现于加拿大与美国,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与南极洲等气候差异极大的地区均发现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等理由于1915年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侏罗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格局。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大陆漂移学说的古生物学证据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性大陆飘移学说地质学证据由于当时对洋底地壳认识的局限性,魏格纳虽然指出了地球自转离心力与日月引潮力对古陆分离的可能影响及花岗岩在玄武岩壳上漂移的假说,但没有对大陆漂移的原因和驱动力等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提出后即遭到反对。到20世纪50年代海洋物理学发展,尤其是古地磁方面的发展使大陆漂移学说重现生机。各大陆岩石现代磁纬度、地磁极同古磁纬、古地磁的巨大差异表明大陆发生了显著的位移。古地磁移动轨道是复原古陆的证据,迪茨与霍登据此绘制了新的大陆漂移图大陆漂移简图(二)海底扩张学说

20世纪30年代末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的海底考察发现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几乎不存在时代早于侏罗纪的地层,海底沉积物很薄,火山也较少。这表明海底年龄只有数亿年。迪茨和赫斯据此各自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据傅承义(1974年)概括,其要点为:1·

年速度为1㎝至数厘米的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2·

对流运动发生在岩石圈下厚达数千米,强度很小的软流圈内。

海底为对流循环顶端。对流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并在数千千米外汇聚流入地下。海岭热流较高,为对流上升区,海沟为下降区。4·

海底及其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区下沉,一部分受挤压,变质而与大陆熔接,另一部分则沉入软流层。5·

海底年龄仅有2~3亿年,整个海底3~4亿年即可更新一次。愈来愈多的证据证明海底确实在扩张。例如,古地磁测定结果表明洋底地磁正反向磁极异常带在大洋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三)

板块构造说

板块学说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诸如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即板块构成的。

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对流带动

板块由大洋中脊或海岭向两侧扩

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的大陆边

缘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

流的循环

全球板块分布图全球板块的划分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火山

(一)火山的类型与分布

火山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既有气体、液体,也有固体。气体以水蒸汽为主,并有氢、氯化氢、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液体即岩熔。固体则指熔岩与围岩的碎屑,如火山灰、火山渣、火山豆等。

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1·

裂隙式喷发,多见于大洋中脊的裂谷中,是海底扩张的原因之一,陆上只见于冰岛拉基火山等地方。2·

中心式或管状喷发。火山几乎无例外的分布于大小板块边界上。汇聚型板块边界上火山活动强烈而频繁,但火山并不分布于海沟附近,而是在与海沟有一定距离的岛弧的一侧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

红色为火山带(二)

火山地貌

1·灰渣火山锥。主要由火山碎屑物在喷口周围堆积成的锥形体,如菲律宾的马荣火山。

2·富硅质熔岩穹丘。流动性小、富含硅质的熔岩形成穹丘。如腾冲火山中的覆锅山。

火山碎屑沿马荣火山下落

C.G.Wenell摄于1984年9月23日3.基性熔岩盾流动性大的基性熔岩流反复喷出堆积而成,形如盾状。如夏威夷火山。

4.次生火山锥古火山锥因后来的再喷发使锥顶破坏和扩大成环形凹地,并在其中再产生新的火山锥。如维苏威火山、我国东北沙秃火山群中的个别火山。夏威夷火山维苏威火山

5.复合火山锥

多次喷发的火山碎屑和熔岩呈层状混合堆成的火山锥,或称层状火山。有的复合火山锥上还生长着许多小火山锥,称寄生火山。如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在高达3700米的大火山锥上还分布有300多个小型的岩渣火山锥。

6.破火山口

有些爆炸式喷发的火山,喷发时堆积物很少却形成一个大的爆破口

7.火山塞

填塞在火山喷管中的大块凝固熔岩,在火山锥被剥蚀后露出地表,形如瓶塞。如美国怀俄明州的“鬼塔”(Devil’sTower)。

8.火山口湖

火山口积水可形成湖泊。如白头山的天池。

二地震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集聚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7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地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震源。按其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深约70km以内)、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700km)。震源在地面的投影

位置叫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称为体波,体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地震时,纵波较快传播到地面。沿地面传播的称为面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横波,对地面破坏较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克特(cfrichter)提出的标准来划分。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烈度,通常分为12级。烈度的大小于震源、震中、震级、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等综合特性有关。

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包括:1·

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它与环太平洋火山带密切相关,但“火环”与“震环”并不重合。地震多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海沟中,火山则多分布于靠陆一侧的岛弧上。2·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大致沿地中海经高加索、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尼和环太平洋带相接。这个带以浅源地震为主多位于大陆部分。3·

大洋中脊地震活动性较弱,释放能量很小,均为浅源地震。4·

东非裂谷带世界地震代分布图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一

地质年代

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地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外部特征不免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事件可以清晰的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以地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与顺序,地质年代有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之分。

(一)相对年代法或古生物地层法

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比较,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称为相对年代法或古生物地层法。(二)绝对年代法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衰变规律计算其年龄,即距今天的年数。(三)与地球演变有关的几种地质年龄与地壳早期演化有关的几种年龄如下:地球物质,尤其是重化学元素的年龄早于地球的年龄;地球形成的年龄约为50×108年;地壳形成年龄约为46×108年;现有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为30×108~40×108年;已知最古老的生物化石的年龄超过30×108年二地壳演化简史

原始生命体

海水里出现藻类、海绵等原始生命体

无脊椎(三叶虫珊瑚)

脊椎(鱼)

两栖类

爬行动物(恐龙)

哺乳动物,灵长类

人类出现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地质年代生物演化矿产形成地壳运动新生代

形成石油的时期发生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许多高山中生代形成丰富金属矿产;重要的造煤和成油时期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古生代重要的造煤时期地壳剧烈变动的时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元古代

地壳运动剧烈,海洋占优势、现在的陆地在那时仍大部分被海洋所占据太古代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第二章完)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第四节气候的形成第五节气候变化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距地表85km以下的各种气体成分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订常成分;另一类称可变成分。(一)干洁空气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得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

大气的成分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干洁空气成分及其性质

1·氮和氧

N2约占大气容积的78%。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通过植物的根瘤菌,部分固定于土壤中。N2对太阳辐射远紫外区0.03~0.13具有选择性吸收。02占地球大气质量的23%,按体积比占21%。除了游离态外,氧还以硅酸盐、氧化物、水等化合物形式存在。

2·二氧化碳(co2)

只占大气容积的0.03%,多集中在20km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

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问题。3·

臭氧主要分布在10~40km的高度处,极大值在20~25km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氟利昂)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二)水汽

大气中的水蒸气降水陆面或洋面水汽的蒸发水汽的来源和去向(三)固、液体杂质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二大气的结构(一)大气质量

大气上界大气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铅直方向变化急剧。在很高的高度上空气十分稀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因为在很高的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气分子的地方。

气象学家认为,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因此,过去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km)定为大气上界。物理学家、化学家则从大气物理、化学特征出发,认为大气上界至少高于1200km,但不超过3200km,因为在这个高度上离心力已超过重力,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所以在高层大气物理学中,常把大气上界定在3000km。2·

大气质量大气高度虽然不易确定,大气质量却可以从理论上求得。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约为8000m,整个大气柱的质量为

m0=p0H

=1.125×10-3×8×105

=1013.3g/cm2p0为标准情况下(T=00,气压为1013.25hPa)大气密度。(二)大气压力1·

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地面的气压值在980~1040hPa之间变动,平均为1013hPa。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还有非周期变化。气压非周期变化常与大气环流和和天气系统有关,且变化幅度大。

气压日变化,一昼夜有两个最高值(9~10时,21~22时)和两个最低值(3~4时,15~16时)。热带的日变化比温带明显。赤道地区气压年变化不大,高纬地区较大;大陆和海洋也有显著差别,大陆冬季气压高,夏季最低,而海洋相反。

2·气压的垂直分布气压大小取决于所在水平面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上升,大气柱质量减少,所以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其一般情况如图所示:

气压随高度的实际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如表所示

再气压相同条件下,气柱温度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在相同气温下,气压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大。(三)大气分层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大层次,即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均质层为从地表至85km高度的大气层,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其组成较均一。85km高度

以上为非均质层,其中又可分为氮层(85~200km)、原子氧层(200~1100km)、氦层(1100~3200km)和氢层(3200~9600km)按大气化学核物理性质,非均质层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光化层具有分子、原子和自由基组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约在20km高度处03浓度最大处的臭氧层。离子层包含大量离子。又反射无线电波能力。从下而上,又分为D、E、F1、F2和G层。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

以上为非均质层,其中又可分为氮层(85~200km)、原子氧层(200~1100km)、氦层(1100~3200km)和氢层(3200~9600km)按大气化学核物理性质,非均质层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光化层具有分子、原子和自由基组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约在20km高度处03浓度最大处的臭氧层。离子层包含大量离子。又反射无线电波能力。从下而上,又分为D、E、F1、F2和G层。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变化(四)标准大气人们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或“参考大气”。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28.964kg/mol,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在给定温度,高度廓线及边界条件后,通过对静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求积分,就得到压力和密度值。三、大气的热能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一)太阳辐射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0.76m的可见光,约为总能量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43%;波长小于0.4m的紫外辐射约占7%。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在日地平均距离(1.496×108)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曲线及到达地表的典型能量曲线

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二者之和就是太阳辐射总量,称为总辐射,总辐射的纬度分布,一般是纬度愈高,总辐射愈小;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因为赤道附近多云,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200N附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占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反射率随地面性质和状态不同二有很大差别。

不同性质地面对太阳的反射率(二)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温度升高,而后以大于3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为8.5~12m的辐射能通过“大气窗”逸回宇宙空间。

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交替进行。全球表面年平均潜热输送约为2760MJ/m2,占辐射平衡的84%,可见,地-气间能量交换主要是通过潜热输送完成的。

感热输送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室效应”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面平均温度将是-18oC,而不是现在的150C。(三)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全球辐射平衡图解

辐射平衡有年变化和日变化。在一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过支出的长波辐射,辐射平衡为正值,夜间为负值。正转负和负转正的时刻分别在日没前与日出后1小时。在一年内,北半球夏季辐射平衡因太阳辐射增多而加大;冬季则相反,甚至出现负值。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一)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度。常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气含量。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大气压力是大气中各中气体压力的总和。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e)地面的水汽压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赤道平均26hPa,350N约为13hPa,650N约为4hPa。极地附近约为2hPa。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一)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度。常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气含量。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大气压力是大气中各中气体压力的总和。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e)地面的水汽压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赤道平均26hPa,350N约为13hPa,650N约为4hPa。极地附近约为2hPa。

水汽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汽压随高度变化经验公式:ez=e0×10–bz

式中,ez为高度z(m)的水汽压;e0为地面的水汽压;b为水汽压随高度变化的常数。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温度条件下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hPa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气质量通常以g/cm3表示,称为绝对湿度(a)或水汽密度。绝对湿度不能直接测定,但可间接算出。它与水汽压有关系:

a=289e/T(g/m3)

式中,e为水汽压(mm);T为绝对温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用百分数表示。

f=e/T×100%由于E随温度而变,所以相对湿度取决于e和T,其中T往往起主导作用。当e一定时,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大;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夜间多云、雾、霜、露,天气转冷时容易产生云等都是相对湿度增大的结果

3·露点温度一定质量的湿空气,若气压保持不变,而令其冷却,则饱和水汽压E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E=e时,空气达到饱和。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二)湿度的变化与分布相对湿度能够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在气候资料分析中应用广泛。相对湿度日变化通常与气温日变化相反。

相对湿度分布随距海远近与纬度高低而有不同。例如,我国东南沿海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0%,内蒙古西部只有40%。各纬度上水汽压与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二蒸发与凝结蒸发面上出现蒸发还是凝结取决于实际水汽压于饱和水汽压的关系。当e>E,出现蒸发;e<E,则出现凝结。(一)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蒸发的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蒸发面的温度、性质、性状、空气湿度、风等。

蒸发量实际工作中,一般以水层厚度(mm)表示蒸发速度,称为蒸发量。蒸发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一致,一日内,午后蒸发量最大;日出前蒸发量最小。一年内,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小。蒸发量的空间变化受气温、海陆分布、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北半球大陆各纬度平均蒸发量

(二)凝结和凝结条件凝结是发生在f≥100%(e≥E)过饱和情况下的与蒸发相反的过程。凝结现象在地面和大气中都能发生

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需有凝结核。三水汽的凝结现象(一)地表面的凝结现象

霜与露日没后,地面及近地面层空气冷却,温度降低。当气温降到露点一下时,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如温度在00C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称为露;温度在00C以下,水汽凝结为固态,称为霜。霜常见于冬季,露见于其他季节,以夏季为最多。2·

雾淞和雨淞雾淞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俗称“树挂”。多出现于寒冷而湿度高的天气条件下。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距地表85km以下的各种气体成分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定常成分;另一类称可变成分。(一)干洁空气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

大气的成分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干洁空气成分及其性质

1·氮和氧

N2约占大气容积的78%。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通过植物的根瘤菌,部分固定于土壤中。N2对太阳辐射远紫外区0.03~0.13um具有选择性吸收。02占地球大气质量的23%,按体积比占21%。除了游离态外,氧还以硅酸盐、氧化物、水等化合物形式存在。

2·二氧化碳(co2)

只占大气容积的0.03%,多集中在20km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

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问题。3·

臭氧主要分布在10~40km的高度处,极大值在20~25km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氟利昂)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二)水汽

大气中的水蒸气降水陆面或洋面水汽的蒸发水汽的来源和去向(三)固、液体杂质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二大气的结构(一)大气质量

大气上界大气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铅直方向变化急剧。在很高的高度上空气十分稀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因为在很高的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气分子的地方。

气象学家认为,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因此,过去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km)定为大气上界。物理学家、化学家则从大气物理、化学特征出发,认为大气上界至少高于1200km,但不超过3200km,因为在这个高度上离心力已超过重力,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所以在高层大气物理学中,常把大气上界定在3000km。2·

大气质量大气高度虽然不易确定,大气质量却可以从理论上求得。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约为8000m,整个大气柱的质量为

m0=p0H

=1.125×10-3×8×105

=1013.3g/cm2p0为标准情况下(T=00,气压为1013.25hPa)大气密度。(二)大气压力1·

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地面的气压值在980~1040hPa之间变动,平均为1013hPa。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还有非周期变化。气压非周期变化常与大气环流和和天气系统有关,且变化幅度大。

气压日变化,一昼夜有两个最高值(9~10时,21~22时)和两个最低值(3~4时,15~16时)。热带的日变化比温带明显。赤道地区气压年变化不大,高纬地区较大;大陆和海洋也有显著差别,大陆冬季气压高,夏季最低,而海洋相反。

2·气压的垂直分布

气压大小取决于所在水平面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上升,大气柱质量减少,所以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其一般情况如图所示:

气压随高度的实际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

如表所示

在气压相同条件下,气柱温度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

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在相同气温下,气压愈高单

位气压高度差愈小,气压垂直梯度愈大。(三)

大气分层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大层次,即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均质层为从地表至85km高度的大气层,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其组成较均一。85km高度

以上为非均质层,其中又可分为氮层(85~200km)、原子氧层(200~1100km)、氦层(1100~3200km)和氢层(3200~9600km)按大气化学核物理性质,非均质层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光化层具有分子、原子和自由基组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约在20km高度处03浓度最大处的臭氧层。离子层包含大量离子。又反射无线电波能力。从下而上,又分为D、E、F1、F2和G层。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变化(四)标准大气人们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或“参考大气”。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28.964kg/mol,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在给定温度,高度廓线及边界条件后,通过对静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求积分,就得到压力和密度值。三、大气的热能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一)太阳辐射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0.76m的可见光,约为总能量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43%;波长小于0.4m的紫外辐射约占7%。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在日地平均距离(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曲线及到达地表的典型能量曲线

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二者之和就是太阳辐射总量,称为总辐射,总辐射的纬度分布,一般是纬度愈高,总辐射愈小;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因为赤道附近多云,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200N附近。

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占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反射率随地面性质和状态不同二有很大差别。

不同性质地面对太阳的反射率(二)

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

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温度升高,而后以大于3u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为8.5~12um的辐射能通过“大气窗”逸回宇宙空间。

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交替进行。全球表面年平均潜热输送约为2760MJ/m2,占辐射平衡的84%,可见,地-气间能量交换主要是通过潜热输送完成的。

感热输送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室效应”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面平均温度将是-18oC,而不是现在的150C。(三)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全球辐射平衡图解

辐射平衡有年变化和日变化。在一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过支出的长波辐射,辐射平衡为正值,夜间为负值。正转负和负转正的时刻分别在日没前与日出后1小时。在一年内,北半球夏季辐射平衡因太阳辐射增多而加大;冬季则相反,甚至出现负值。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一)

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度。常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气含量。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大气压力是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e)地面的水汽压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赤道平均26hPa,350N约为13hPa,650N约为4hPa。极地附近约为2hPa。

水汽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汽压随高度变化经验公式:ez=e0×10–bz

式中,ez为高度z(m)的水汽压;e0为地面的水汽压;b为水汽压随高度变化的常数。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温度条件下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hPa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气质量通常以g/cm3表示,称为绝对湿度(a)或水汽密度。绝对湿度不能直接测定,但可间接算出。它与水汽压有关系:

a=289e/T(g/m3)

式中,e为水汽压(mm);T为绝对温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用百分数表示。

f=e/T×100%由于E随温度而变,所以相对湿度取决于e和T,其中T往往起主导作用。当e一定时,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大;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夜间多云、雾、霜、露,天气转冷时容易产生云等都是相对湿度增大的结果

3·露点温度

一定质量的湿空气,若气压保持不变,而令其冷却,则饱和水汽压E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

E=e时,空气达到饱和。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二)

湿度的变化与分布

相对湿度能够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在气候资料分析中应用广泛。

相对湿度日变化通常与气温日变化相反。

相对湿度分布随距海远近与纬度高低而有不同。例如,我国东南沿海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0%,内蒙古西部只有40%。各纬度上水汽压与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二蒸发与凝结蒸发面上出现蒸发还是凝结取决于实际水汽压于饱和水汽压的关系。当e>E,出现蒸发;e<E,则出现凝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