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过量的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有①SO2②SO3③H2S④H2A.①②B.①③C.①④D.只有①2、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体或液体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3、下列实验操作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I2更易溶于有机溶剂B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后,加入KSCN无血红色溶液生成稀硝酸将铁粉氧化形成铁二价C将一小块Na放入酒精中有气泡产生酒精中含有水D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烯烃A.A B.B C.C D.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5、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H4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8NAB.常温常压下,11.2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78g苯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AD.0.1mol·L-1NaCl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1NA6、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浓硫酸稀释 B.除去酒精中溶有的少量水 C.实验室制取少量蒸馏水 D.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不用铁片,改用等质量的铁粉C.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D.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8、1869年,门捷列夫所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下列的哪个量从小到大排列的A.核电荷数B.质子数C.质量数D.相对原子质量9、对于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都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和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和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10、把100mL2mol/L的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在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钠溶液 C.醋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B.46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常温常压下,1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键的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4NA12、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子数D.原子的中子数13、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据此可推断该气体为NH314、现有mA(s)+nB(g)⇌qC(g)△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ф(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m+n<q B.n>q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 D.x点比y点的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小15、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试剂1可以选用NaOH溶液②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r-+

Cl2=2Cl-+Br2③工业上,电解熔融MgO冶炼金属镁可减小能耗④制铝: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来制备铝⑤制钠:电解饱和NaCl溶液来制备钠⑥炼铁: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6、下列每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克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图中,A为FeSO4•7H2O,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黄绿色气态非金属单质。M与氨水反应生成的0是白色沉淀,且B、H、L、M、N、0中含有同种元素,I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G、L的化学式G:_________,L:_______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5)由L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胶体,胶体中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是________。若要提纯该胶体,采用的方法叫__________。18、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2)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1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①连接仪器、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氯水和氨水均产生沉淀。则沉淀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21、I.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_____________。II.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III.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答案选C。2、B【解析】

A.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到平衡后,X生成1.8mol,Y生成1.2mol,Z反应1.8mo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故A错误;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不受压强的变化影响,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应是不变的反应,所以X和Z为气体,而Y为固态或液态,故B正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过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故C错误;D.若达平衡后,容器Ⅱ是恒压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但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B。3、D【解析】

A.现象错误,乙醇与碘水中的水相互溶解,不分层,A错误;B.结论错误,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二价铁,溶液无血红色出现,B错误;C.将一小块Na放入酒精中,Na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C错误;D.石蜡受热分解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为D。4、A【解析】

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正确;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B错误;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其它能量的变化,例如电能、光能等,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A。5、A【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的化合价有-4价变成+4价,转移电子数为8NA,故A正确;B.常温常压下,乙醇为液体,未告知乙醇的密度,无法计算11.2L乙醇的质量,也就无法计算其中含有的分子数,故B错误;C.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C错误;D.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mol·L-1NaCl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故D错误;故选A。6、C【解析】

:A.浓硫酸注入水中稀释,图中顺序错误,易造成液滴飞溅,故A错误;B.酒精与水混溶,不能分层,则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C.利用沸点不同制取蒸馏水,图中蒸馏装置正确,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氢气不纯易发生爆炸,不能立即点燃,应验纯后再点燃,故D错误;所以C是正确的.7、D【解析】

A、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B、改用铁粉,增大了接处面积,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C、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覆盖在铁的表面,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D、浓硫酸与铁常温下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答案选D。8、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史分析解答。详解: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他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

分析浓度变化关系:X(g)+3Y(g)2Z(g)c起始/(mol/L)c1c2c3c改变/(mol/L)c1-0.1c2-0.30.08-c3c平衡/(mol/L)0.10.30.08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所以反应中X和Y必然以1∶3消耗,因为达平衡时X和Y浓度之比为1∶3,故c1∶c2=1∶3,合理;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应该和化学方程式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故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不合理;C、由于起始时反应物是按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配料,故X和Y转化率相等,合理;D、运用极限法,假设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c1的极限值为0.14mol/L,而题设c1>0,反应又是可逆的,合理。答案选B。10、C【解析】

A.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Cu,Cu与Zn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B.加入硝酸钠溶液后,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会生成氢气,氢气的量减少,B错误;C.加入醋酸钠溶液,有醋酸生成,醋酸是弱酸,氢离子浓度减小,但氢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速率减慢,且不影响氢气的总量,C正确;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消耗氢离子,反应速率减慢,产生氢气的量减少,D错误;故答案选C。11、B【解析】A、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mol,故A错误;B、N2O4看作是NO2,因此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6×3/46mol=3mol,故B正确;C、如果是乙醇,即结构简式为CH3CH2OH,含有C-O键物质的量为1mol,如果是醚,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含有C-O键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C错误;D、四氯化碳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因此不能用22.4L·mol-1,故D错误。12、D【解析】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答案选D。13、A【解析】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B.加热时氯化铵易分解,所以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不能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B错误;C.浓硫酸难挥发,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没有白烟产生,C错误;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该气体不是NH3,D错误,答案选A。14、D【解析】

由图像可知,B的体积分数随着体系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详解】A.由图像可知,B的体积分数随着体系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注意A为固体,则n<q,A不正确;B.n<q,B不正确;C.x点B的体积分数高于同压强下的平衡量,说明尚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v(逆),C不正确;D.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x点比y点的压强小,故x点的正反应速率比y点小,D正确。综上所述,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D。15、D【解析】分析:海水经提纯可到粗盐,苦卤加入稀硫酸、氯气,发生2Br-+Cl2=2

Cl-+Br2,经富集,可蒸馏分离出溴,分离后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镁离子,加入试剂1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则试剂1可为石灰乳,粗盐经提纯后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氯碱工业,可用于钠的冶炼,以此解答该题。详解:①石灰乳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试剂1需要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故错误;②氯气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然后采用萃取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

Cl-+Br2,故正确;③氧化镁熔点很高,氯化镁熔点较氧化镁低,电解氧化镁冶炼镁增加成本,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错误;

④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故错误;⑤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冶炼,故错误;⑥可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铁,一般用CO为还原剂,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除杂、金属的冶炼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选取合适的冶炼方法。16、C【解析】

A.前者是物理变化,克服的是氢键,后者为化学变化,克服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B.前者克服的是离子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C.碘和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克服的均为分子间作用力,C项正确;D.前者克服的是共价键,后者克服的是离子键,D项错误;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l2O3FeCl3SO2+Cl2+2H2O=4H++SO42-+2Cl-2FeSO4·7H2O1nm~100nm渗析【解析】A为FeSO4•7H2O,受热分解生成B、D、E、F,且均是氧化物,因此是SO2、SO3、H2O和铁的氧化物。I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I是硫酸,则E和F是三氧化硫和水,D、J和F反应也生成硫酸,则F是H2O,所以E是SO3,D是SO2。J是黄绿色气态非金属单质,J是氯气,K是氯化氢。C、H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G是氧化物,所以C是Al,H是Fe,G是氧化铝。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即L是氯化铁。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即M是氯化亚铁,M与氨水反应生成的0是白色沉淀,O是氢氧化亚铁,则N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所以B是氧化铁。(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G、L的化学式分别是Al2O3、FeCl3。(2)反应②是铝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4)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5)由氯化铁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胶体中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是1nm~100nm。若要提纯该胶体,采用的方法叫渗析。点睛: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8、CH2=CH2羟基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取代反应(酯化反应)【解析】

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所以A是H2C=CH2,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E是酯,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则B和D一种是酸一种是醇,B能被氧化生成D,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则D为酸;A反应生成B,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B是CH3CH2OH,D是CH3COOH,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CH3CH2OH被氧气氧化生成C,C是CH3CHO,乙酸与乙醇分子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A反应生成F,F是一种高聚物,则F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知,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H2C=CH2,故答案为:H2C=CH2;(2)B为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羟基,F是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羟基;;(3)②为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③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9、检查装置气密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退色(或不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H2S+SO2

=3S↓+2H2OBaSO4BaSO3【解析】

(1)根据装置图,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要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需要打开a、关闭b,将生成的二氧化硫通入饱和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其中可能混有二氧化硫,需要除去,除去二氧化硫后再通入硅酸钠溶液,通过现象验证,据此分析解答;(2)要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需要打开b,关闭a,将生成的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通入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该沉淀为硫,体现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最后通入NaOH溶液吸收,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①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在加入药品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泄漏,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多余的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防止干扰后面的实验,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酸性KMnO4溶液;③二氧化硫也会和硅酸钠溶液反应,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证明了碳酸酸性比硅酸强,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的非金属性强,所以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或不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故答案为: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退色(或不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②H2S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答案为:2H2S+SO2=3S↓+2H2O;③反应后的BaCl2溶液中含有亚硫酸,亚硫酸被氯水氧化物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亚硫酸与氨水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故都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BaSO4;BaSO3。【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③,要注意氯水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因此滴加氯水的溶液中得到的沉淀为硫酸钡。20、分液漏斗圆底烧瓶AXCl2+2Br+===2Cl-+Br2棉球变蓝Cl2+2OH-===Cl-+ClO-+H2O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不能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r2、I2,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