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1页
社会学-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2页
社会学-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3页
社会学-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4页
社会学-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互动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每天都在以各种形式和他人在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互动。主要内容:第一节互动定义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情境定义)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理论第四节社会互动的维度第五节社会互动的类型(形式)第六节集体行为的定义及特征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一个男生日常的眨眼睛一个男生对迎面走来的漂亮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但女生可能因正在想问题,而没注意到男生的挤眉弄眼一个男生对迎面起来的漂亮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女生反感地盯了男生一眼,然后加快步伐行为互动行动社会互动: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的三个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一人无法互动互动双方考虑到对行为意义的理解。如微笑、点头、摇头等必须是双方采取相互配合的共同行动:语言的、非语言的、直接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二、社会互动的情境和过程

(一)社会互动中的情境情境定义:人类的行为与动物不同,他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本能的反应,而是在行动之前通常经历一个思考的阶段。通过思考人们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状况、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意义,从而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行动。---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称为情境定义如:动作----一个耳光情况(情境)两个打架的人剧中的演员父亲因孩子说谎而打他一耳光一岁的孩子打父亲一耳光解释(定义)侮辱戏剧表演惩罚情绪饱满挨打人的反应愤怒和怨恨无感情或假装的感情懊悔或羞耻乐趣1.按参与互动的人数二人关系:能充分地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可以获得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具有排他性。冲突更强烈。三人关系: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可能达到二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当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扮演多种角色: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多人关系:产生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还可能存在亚群体。2.按互动目的熟悉情境:主要指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的场合。互动双方没有特定的目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较为随便,不必严守工作规则或社交礼貌,按社会习俗行事。工作情境: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很少感情交流。社交情境:人们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谈话可能并没有实际意义,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是双方增进了解的工具。可轻松展示自己的个性,有一些感情投入。3.按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分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需求法则工具关系: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他人达成目的的工具,并不预期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公平法则混合关系:界于情感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是个人在家庭之外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如亲戚、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人情原则,彼此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而且有一定的情感联系,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方式和互动结果有重要影响。(二)社会互动的过程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20世纪40到50年代,提出了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认为在小群体互动过程,互动分为三个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的辨识问题,确定互动的情境:要干什么?联欢还是开严肃会议评价阶段:态度确定问题,在此情境中持何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冷眼旁观?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此情景中能做什么?注意:各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互动中情绪因素、互动中的选择性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社会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互动双方争夺同一目标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顺应:冲突在少数情况下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多数情况下一方或双方会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顺应对方,避免冲突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实现同化(三)互动的维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利益关系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大小、情感投入大小、互动延续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三、社会互动的符号1、语言符号的使用2、非语言的交流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通过正常社会化的个人都能理解,六种基本表情:高兴、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奇)姿势(与文化有关)3、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总是有意识地、无意识地运用个人空间来表达某种意义,来控制相互交往。(英国爱德华·赫尔):亲密距离:45cm以内。在亲密的个人接触中保持的距离私人空间:45-122cm。与朋友和熟人交往时保持的距离社会距离区:122-365cm。用于正式场合,如会见公共距离区:365cm以上。用于演讲、表演等公共场合第一,距离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关。人际关系越是密切,相互间的距离越是接近。第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相互间的人际距离是不同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的社会距离差异很大。第三,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人际距离。地位大致相当的人,人际距离较随便:地位越高的人有着繁的礼仪和等级观念,交往十分讲究规矩,因而人际距离较大。第四,人的性别影响交往的距离。同性方面,男性与男性的交往距离比女性与女性交往的距离大:异性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近对方。四、社会互动理论(一)形式主义互动论:乔治·齐美尔社会是人们行为的组合,是人们的互动模式。人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就是社会产生的过程,既不同意唯名论也不同意唯实论。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以经常发生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为基础社会学的任务不是研究一切社会现象,而是研究人们之间的互动形式。1、符号互动论的渊源与发展1.乔治·米德的贡献理论基础:关于“心智(mind)的论述。他认为心智有以下能力:(1)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客体的能力;(2)内在地考虑对这些客体所能采取的行动途径的能力;(3)避免不适当的行为以及选择一种合适的行动途径。2.现代互动论:共同点与分歧A关于人的本质:人类具有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并在许多情境能将自己作为客体看待。B关于互动的本质(有三点)C社会组织的本质: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变革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是符号互动固定化的产物。D社会学理论的本质:理论必须解释互动过程,并且应该努力分离出一般类型的行为与互动所发生的条件。(二)符号互动论:米德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这些行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人对外部坏境的适应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实现的,不是对外部环境的简单的条件反射思维也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因此,人的自我发展离不开社会互动人高于其他动物之处,除了身体的姿态外,还以语言为交际工具。符号的使用超出了即时的直接互动,扩展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人的思维也依赖于符号的使用,它使人们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和他人可能的反应制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号使用的过程构成我们的主观意识。符号互动论内部的分歧:主要是两个学派: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之间的分歧。代表人物是:赫伯特·布鲁默(芝加哥学派)主张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曼福德·库恩(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这一理论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它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三)社会交换论:霍曼斯霍曼斯、布劳、埃默森。从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发展而来:人理性地算计自己在某一市场中行为的长期结果,并试图在交易中获得最大的物质利益。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其价值依次增高)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成功命题(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越愿意从事该行动)刺激命题(如果某种刺激的出现曾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到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剥夺-满足命题(某人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侵犯-赞同命题理性命题:行动的可能性=(报酬)价值*(获得此报酬)概率(四)本土方法论、常人方法论、民俗方法论:美国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打破规则的试验:丈夫:我累了。妻子:你哪里累了?身子累,脑子累,还是只觉得烦躁呢?丈夫:不知道,我想是身子累吧。妻子:啊,身子累,那么是肌肉呢,还是骨头呢?丈夫:你怎么这样说话,尽纠缠一些术语。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索引性表达”,其语言特点是不精确,含义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互动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双方对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思的共同理解。父亲:你要到哪里去?(今晚你不要出去了吧!天都这么晚了,还去干吗?)儿子:外面。(我要出去,我不想告诉你我到哪里,你最好不要再追问了)父亲:你出去干什么?(我真担心你出去惹麻烦。你和谁一起去?打算干什么?)儿子:没什么事。(我都这么大了,会照顾自己了,用不着把自己的每件事都告诉你)父亲:你什么时候回来?(那好吧,不过你可别回来得太晚)儿子:一会儿。

(我不愿意告诉你回来的具体时间,没准回来得很晚)(五)拟剧论:戈夫曼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按照剧本表演,当剧本不完整或是不明确时,他们就会临时创作。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一般总是体现出自己最令人喜欢的一面,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人们表演的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表演者在“前台”和“后台”得行动很可能是有差异的人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当对方的表演不太成功,出现一些让“演员”困窘的状况时,人们参与互动的人会给对方“留面子”,故意视而不见。其他理论:角色理论:它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角色与互动密不可分。一方面,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五、社会互动的类型按情感关系:友好的互动、敌意的互动及情感无涉的互动按地位关系:强制、服从、平等协商按互动广度:单一角色互动、多重角色互动按互动途径:直接互动、间接互动按互动单位:人际互动、群体互动按互动的性质:交换合作互助竞争冲突强制课后作业:了解这些互动类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六、集体行为(一)集体行为(集合行为、大众行为):指人们在暂时的、无结构的、非制度化的社会聚集人群中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共同行为。特征:没有明确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聚合到一起的人通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产生一种短期的反常行为区别于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有明确的目标,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确,成员知道群体所处的环境以及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集体行为的特点:集体行为是临时聚集起来的人群的共同行为集体行为通常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期望集体行为经常表现出奇特或反常的特征(二)几种典型的集体行为根据成员互动的方式人群行为:成员直接接触,也称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发生在松散的人群中,成员之间很少直接接触,甚至互不相识1、人群行为情况紧急、行动目标不明确、周围状况难以确定,容易接受环境和他人的暗示,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表意人群:希望通过某种特殊事件或活动唤起人们的共同情绪并创造条件以表达和宣泄这种情绪的人群。---庆祝丰收、宗教节日等行动人群:指在惊恐的情绪中或暴乱等紧急情况下采取过激的一致行为的人群。对目标抱有很深的敌意,在某种因素的激发下往往会无视日常规范的约束,出现一些暴力或过激行为,如骚乱、暴乱。--种族矛盾,恐怖主义分子2、大众行为:恐慌:指人群面临威胁时、在恐怖状态下作出的非理性反应。--1997的亚洲金融风暴,股票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恐慌。“焦虑不安的村民们很快便围了上来。他们中有些人早就听说这些天从外地来了一批叫魂的术士,四处游荡,在孩子们身上施展法术,使他们或者生病或者死去。“这两个人肯定不是好人!”人们怒不可遏,将两个人绑起来,上上下下搜了一遍。尽管什么也没有发现,还是开始殴打他们。骚乱的人群越聚越大“--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谣言: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产生条件:常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产生方式:凭空捏造、对正确信息的加工(简略化、片面化、同化、逻辑化)狂热:集中在人们感兴趣和所爱好的事情上。人们对某事物有极大的热情,会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往往会达到疯狂的程度,但这种疯狂通常是短暂的,没有长久的社会效应。如出国热、电脑热、考研热流行: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特点: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选择性;正功能:表达社会感情,形成社会风气,增加社会同质程度,传播新的价值观念,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社会控制;负功能:攀比心理(三)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环境--种族、宗教等价值观念的丧失结构性压力:社会问题或意外事件给部分社会成员造成的压力。上访--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社会控制力减弱(四)集合行为的理论1、斯梅尔塞(N.J.Smelser)的加值理论(“基本条件说”)斯梅尔赛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我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他认为,影响集体行动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通货膨胀;城市街头、体育场;结构性压力: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况,如贫困、不公平的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普遍的信条:对所处环境中的问题的认定,形成的看法、信念;突发因素:导火线;行动动员:领袖人物发出鼓动信息,唤起大众的情绪;社会控制机制:防止、抑制或疏导前5个因素的累积力量,它决定集体性动能否发生这些条件一旦具备,集体行动就必然发生,故称加值理论,又称六要素理论。2、模仿理论用来解释面临突发事件时,为什么在场的许多人都有相同的表现行为。由塔尔德[法]在1901年的《模仿律》中提出。后来社会学勒朋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对模仿与集群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模仿理论认为,在突发事件面前,多数人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即惊惶失措,从而在行为上出现“还原现象”,并互相模仿。例如,在灾难性危机面前,有些人出现哭泣、吼叫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人们会本能的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3、感染理论由社会学家勒朋(G.LeBon)创立。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体行动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将要发生集体性动的群体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种一时的冲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