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认定与归属9200字(论文)】_第1页
【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认定与归属9200字(论文)】_第2页
【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认定与归属9200字(论文)】_第3页
【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认定与归属9200字(论文)】_第4页
【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认定与归属9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认定与归属摘要:对于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根据“夫妻协力”原则来判断。夫妻协力,是指夫妻为共同生活的目的而相互扶持与照料,体现在相互的家务支持、情感支持、子女养育、以及为物质生活而就业劳动等方面。夫妻协力作用渗透到夫妻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为共同生活使夫妻财产增加而作出的贡献。夫妻协力作用体现婚后共同生活的本质,是维护婚姻家庭生活的基础,符合婚姻家庭立法的根本目的。对于婚前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类型划分学者观点不一而同,在理论上应当寻求一种相对完善的划分方法,这样才能以类型为基础明确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归属的性质。笔者认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形式应当划分为孽息收益、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和增值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来明确各类收益的性质,及其归属。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归属不依婚前财产的归属而定。依照夫妻共同生活的本质目的,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的收益体现夫妻协力作用的,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反之,为个人财产。本文综合国内外立法及理论研究的现状,对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形式做系统分类,力求完善概括出各种收益的类型形态,并主张应当根据夫妻协力原则,来确定婚前个人财产于婚后所生收益的归属问题。关键词:婚前财产;婚后收益;财产归属;财产分割TOC\o"1-3"\h\u8619引言 12938一、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界定 220215(一)婚前财产范围的界定 273451.婚前财产的形式 2230702.婚前财产的判断标准 38314(二)婚前财产的归属 414893(三)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界定 4114351.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概念 4175672.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类型划分 425577二、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法律原则 528749(一)《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 527974(二)《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 611548三、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具体判定 712748(一)孳息收益的归属 724020(二)投资收益的归属 822367(三)知识产权收益的归属 911787(四)增值收益的归属 927539结论 103078参考文献 11引言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方式,一个家庭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夫妻共同财产,当今夫妻之间对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引发的财产纠纷愈发显现。因此,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不仅与夫妻双方的切身利益有关,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基本生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正在逐步地确立。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当今夫妻共同财产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一定的变化。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和分割的问题日益复杂。我国于2001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其后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三),这些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实践中界定财产范围、解决实际争议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律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因为现行的法律及司法解释无法涵盖所有当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实际认定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主要有以下几个难题:一、婚前个人财产的婚后收益的分割问题。该收益部分可能是双方的生产、经营的收益也可能是一方财产的孳息和自然增值,实践中应当如何区分呢?二、分居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问题。分居期间男女双方所获得的财产,能否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呢?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否存在不足呢?三、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等人力资本和家务劳动的归属认定及分割的问题。人力资本和家务劳动的归属,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法律对此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四、彩礼、嫁妆的归属认定问题。彩礼和嫁妆本质上都属于赠与,在何种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呢?在何种情况下应当返还呢?五、未明确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的归属认定问题。当未明确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归夫妻一方时,应当以什么标准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呢?六、房屋的登记权属人与实际权属人不一致时房屋的归属认定问题。若夫妻共同购买的房屋的实际权属人与登记权属人不一致,应当如何认定房屋的归属呢?本文立足于目前我国《婚姻法》的法律框架,对司法实践中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和分割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在适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界定(一)婚前财产范围的界定1.婚前财产的形式“财产”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法学概念。在民法学中,财产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狭义的财产是指,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即财产是指具有金钱价值的有体物;广义的财产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义务的总和,包括物权、知识产权、债券和债务。没有形成权利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也属于财产的范围。例如,商业秘密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能为权利人带来收益,也是财产,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理论上根据财产是否有物质形态分为两种:具有物质形态的财产称为有体财产,不具有物质形态的财产则是无体财产。”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婚前财产,顾名思义就是婚姻当事人在缔结婚姻关系之前所拥有的财产。因为财产的形式不限于有体物,所以婚前财产也包括无体物,如知识产权、债权等各项权利。婚前财产的形式学者有不同见解:如有学者称,“婚前财产是夫妻在结婚之前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财产的形式可以是存款、婚前购置的用于个人使用的生活用品,也可以是普通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还有学者认为,“夫妻一方婚前财产既包括夫妻单方享有所有权的财产,也包括夫妻一方与他人共同享有所有权的财产;既包括夫妻一方婚前个人劳动所得的财产,也包括通过继承、受赠和其他合法渠道获得的财产;既包括现金、有价证券,也包括购置的物品等”。如上述对财产的论述,实际上,婚前财产并不仅仅限于有形的动产或不动产。它可以是有体物,如金币、动产、不动产;也可以是权利,如债权、知识产权。在权力的圆满状态上,可以是圆满的,如所有权,也可以是不圆满的,如,限定物权。王泽鉴著:《民法物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泽鉴著:《民法物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婚前财产的判断标准(1)形式要件符合形式要件即在形式上要符合婚前财产的范围。动产与不动产、权利与义务自不必讨论。但是某些人身权,诸如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身体权、配偶权、亲属权等,此类权利虽然能为权利人带来某种利益,但是这种利益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并且它们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因此不能以上权利归归作婚前财产的范围之内。(2)时间要件顾名思义,婚前财产即是在婚姻关系缔结前的财产,我国实行法定登记结婚制,应当以双方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时间为标准。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具有行政确认的性质,是国家主管部门对当事人双方婚姻关系的确认,因此,婚前与婚后的判断应以结婚登记为标准。所以,在婚姻登记之前婚姻当事人所拥有的财产才能是婚前财产。关于事实婚姻的问题。事实婚姻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法律规定履行结婚登记的义务,就以夫妻关系的名义同居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婚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自1994年2月1日起,我国即不存在事实婚姻,当然,在此之前符合事实婚姻条件的应当补办登记结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3)实质要件在婚姻登记之前取得财产这是财产成为婚前财产的实质要件。“取得”的含义,根据理论上的观点应当既包括实际取得,也包括对财产性权利的取得。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结婚登一记之前“实际取得财产”指在结婚登记之前不动产已经登记到一方名下,或者动产交付给一方。黄松有主编:《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二)婚前财产的归属因为婚姻关系的缔结只能使婚后所得的财产因身份关系的变化而成为婚后的共同财产,所以婚前财产的归属在本质上与婚姻关系无关,归财产所有人单独所有。但是《婚姻法》第19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因此,判断婚前财产在婚后的归属,还应当明确夫妻双方之间是否有关于婚前财产归属的约定,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三)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界定1.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概念婚前财产婚后收益,是指婚前财产于婚姻关系缔结后所产生的收益,包括已经实际取得的收益和确定将来必定取得的收益。对于收益的实现状态,可以是实际取得的,也可以是已经明确将来必定取得的权益。没有实现的收益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具有财产性质的期待利益存在。实际上,没有实现的利益也是一种财产,或者称之为财产的变形体。比如,未到期的债权,只要该债权有效存在,总会转变为现实的财产,不能因其未得到圆满实现就否定其财产性收益的性质。从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司法解释对于收益的实现状态,显然也是采纳这一观点的。2.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类型划分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类型划分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将收益的类型划分为孽息、投资收益和知识产权收益。还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将收益的类型划分为孽息、投资收益和增值。认同第一种划分方法的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智力成果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报酬应为知识产权收益,因此,应当将知识产权收益作为一种单独的收益类型。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的理由是:第一,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益是知识产权本身所包含的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人身性和财产性双重属性中的财产性权利,并不是知识产权带来的另外的收益,所以知识产权不能作为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利益的一种分类;第二,增值与孽息、投资收益的根本区别在于原物(包括权利)与增加的利益没有发生分离,即增值的部分没有作为独立的物分离出来,而孽息和投资收益与原物是分开的、分离的、独立的。基于此不同特点,应将增值单独作为婚前财产与婚后所生利益的一种类型。二、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法律原则(一)《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自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颁布始,我国一直在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原则上践行夫妻婚后一切财产属夫妻共同所有的精神,并自然的把夫妻一方婚前财产的婚后收益纳入其中。至1980年《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可以看出,其在坚持婚后所得共同制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私法观念的发展,开始注重个人财产的保护,试图在夫妻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求得平衡而辅以夫妻约定财产制,但此时夫妻婚前财产的认定尚未明晰,更勿论复杂的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问题了。直到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在缩小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同时,初步确定了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范围,夫妻婚前个人财产于婚后收益的相关问题才正式走上前台。直观的看《婚姻法》第十九条之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首先,在夫妻财产制度中约定财产制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的婚后所得共同制,夫妻可以对婚前财产或是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那么当夫妻间存在关于婚前个人财产于婚后收益归属的约定时,就应该按照约定的内容确定何种收益是归属共同所有、个人所有或者是部分共同部分个人所有。若夫妻双方并无事先约定,则应适用法定的婚后所得共同制,依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论是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所取得的收益还是婚后劳动所得,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等,凡取得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就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并且双方拥有平等的处理权。有人指出,这样简单的按照婚姻关系来认定归属,可能使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被动的转化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导致一方的财产权利受到侵害。韩康:“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及离婚时的分割”,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韩康:“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及离婚时的分割”,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二)《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于2003年12月公布,其中第十一条在《婚姻法》第十七条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认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这一法条看似明确,实际仍然过于笼统和不全面,例如夫妻一方在婚前以个人财产进行了投资而婚后才产生收益,这种情况是否属于该条中所说的“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又例如这里“投资取得的收益”与"生产、经营的收益”是否存在包含关系?各种疑问在实务中纷纷涌现,不少地方法院基于自己的理解,作出各不相同的检释,致使同类案件不同结果的情况不断出现。立法的不明确,再次给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带来了困难和分歧,这种无所适从感也对司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常素巧著:《婚姻家庭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8月公布的《婚姻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一条文填补了立法的空白,初次确认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应排除在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之外,实践了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保护。可以看出,我国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仍然在夫妻财产关系问题上持续着探讨和价值衡量,着力于规范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法律条文,《婚姻法解释三》的规定与《婚姻法》和《婚姻法解释二》相较来说,很多方面己有很大的进步。但从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层面看,法条规定的局限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引出了更多没有解答的问题:孳息是否当然归属个人财产?除此二种以外的其他收益是否应该“一刀切”归于夫妻共同财产?正如司法者自己所承认的:“如何认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收益的归属,其实最好是从法律的层面加以解决为宜。在婚姻法未明确规定而司法审判实践中又迫切需要的情况下,本条规定的出台多少有些勉为其难。司法解释的功能,也决定了其条文应有利于司法审判实践的理解与把握,不能规定得模棱两可或需在审判实践中再行端测或难以操作。”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三、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具体判定(一)孳息收益的归属天然孽息是依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利益,其获得通常需要劳动力的付出,比如对母畜的照料、对果树的修剪等。该孳息的取得往往凝聚了双方的共同劳动,即使一方没有直接参与生产劳动,但也因操持家务,为该收益的获得付出了间接的贡献,该收益应为夫妻共同财产。[案例一]徐某2008年养殖10只母猪,2009年与魏某结婚,婚后双方共同养殖。2012年前母猪所生小猪均已出卖,2013年两人因家务事经常吵架,双方决定离婚。徐某认为双方婚姻存续期间所卖小猪的利润以及母猪2013年所生小猪属于个人财产,不应分割。案例一中徐某和魏某共同照料母猪和小猪,双方均对收益作出了直接的贡献,因此,卖小猪所得利润和母猪所生小猪均应为夫妻共同财产。租金是指将物的使用权出租给他方从而获得的收益,实践中婚前财产婚后租金收益主要表现为一方以婚前所有房屋婚后出租收取的租金。出租房屋一般需要对房屋进行必要的管理、修缮与维护,租金的取得通常凝聚着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劳动,体现了夫妻间的协力作用,所得租金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案例二]李某和张某2005年结婚,婚后双方经常发生争吵,2012年两人决定离婚。李某和张某婚后共同购买一套房屋并在此生活,李某婚前另有一套房屋,婚后平均每年以12000元出租,婚姻存续期间共收入84000元,李某和张某对于租金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产生分歧。案例二中李某婚姻存续期间出租婚前房屋消耗了一定的时间、精力、财物等,所得84000元租金收益应为夫妻共同财产。(二)投资收益的归属投资收益包括多种,主要有:(1)投资于个体承包经营、农村承包经营的收益;(2)投资于合伙企业、公司的收益;(3)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收益。前两种所获收益因与夫妻共同生活不可分离,体现夫妻为共同生活的协力作用,因此,应归夫妻共同所有。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股东)的股本身份和权利的凭证。夫妻一方于婚前购买的股票,婚后取得的分红及转让股票的价款扣除成本的剩余部分,为股票的收益。该收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视不同情况而定:1.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持有公司大量股票,并在婚后参与了公司的经营决策,体现了夫妻之间的协力作用,此时其股票收益应作为生产经营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2.公众从证券市场买入一定量的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并不参与公司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没有决策权,只是被动的获得股息分红或因市场行情变化进行交易取得收益,无需持有人特殊努力,也无需配偶一方的贡献,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其看作是自然增值,按《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规定归个人所有。3.如果持有股票一方以此为业,股票收益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那么该收益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用问答》,中国物价出版社2011年版。[案例三]杨某和胡某因感情不和决定离婚,但双方对胡某婚前购买股票所生的红利是否是共同财产产生争议,该股票为胡某婚前购买,婚后自然分红。胡某认为其有固定工作,并不是以炒股为业,因此红利应是其个人财产不应分割。案例三中胡某并非以炒股为业,其也没有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因此,胡某婚前购买的股票所产生红利应为其个人财产。其他诸如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收益形式类似于存款利息,是将资金给予另一方,由对方使用资金进行营利,按期或定额返还本息或利润的营利方式。有价证券收益的取得并没有体现夫妻协力作用,资金完全是在另一方的支配下进行营利的,故该类收益原则上应归财产所有人个人所有。(三)知识产权收益的归属依据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原则,确定婚前知识产权在婚后收益的归属分两种情况:1.如果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在婚前确定将来必定取得,婚后双方对该收益的取得均没有付出一定的劳动,夫妻间协力作用对该知识产权的取得没有发生作用,那么该类收益应当认定为知识产权人个人的财产。[案例四]周某2009年著有一书,并与某出版社就此书出版达成协议。2010年周某与宋某相识结婚,2011年周某所著书发表,获得稿费10万元。2013年两人协议离婚,周某认为10万元稿费应属于个人财产,不应予以分割。案例四中周某的知识产权收益婚前即已确定将来必定取得,婚后宋某并没有对此收益的获得作出直接或间接的贡献,因此,该10万元稿费应属周某个人财产更为公平合理。2.如果财产性收益在婚后确定并实际取得或明确将来必定取得,该收益的取得渗透了夫妻双方的劳动和协力作用,该收益应当按照婚姻法规定归夫妻共同所有。例如,婚后妻子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发表丈夫婚前创作的小说或推广丈夫婚前的专利技术,妻子对收益的获得具有直接甚至重大贡献的,应认定为共同财产。(四)增值收益的归属增值,是物本身交换价值的增加,增值部分是较之取得该物时的价值而言的。增值收益的获得通常不需要人们付出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有部分人看好房产市场而购置房产,在市场的作用下房产的价格比购买前有所上升,该溢价部分即为增值收益。增值收益的产生与夫妻协力作用无关。因此,婚前财产婚后所获得的增值收益应作为个人所有的财产。但是,如果婚后双方共同还贷或对该财产参加了共同的管理,则共同还贷、管理的部分和相应增值部分应作为共同财产。

结论把握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问题,应正确理解夫妻在共同生活中的协力作用。“协力”不等于“贡献”,“协力”也并非仅是在获取收益的范围内才有意义。可以说正是夫妻间协力的作用才得以实现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对于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判断,把握的原则就是:如果收益是体现夫妻协力作用则该收益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反之,该收益则是婚前财产所有人的个人财产。这样在离婚时,就很清晰了。立法的趋势。强调夫妻协力作用在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中的作用,对收益的分割也是现代婚姻家庭平等对待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