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培训_第1页
20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培训_第2页
20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培训_第3页
20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培训_第4页
20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第一章突发环境事件概述第二章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第三章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第四章突发事件应对目录第一章突发环境事件概述突发环境事件概念01突发环境事件现状02突发环境事件分类03一、突发环境事件概念01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二、突发环境事件现状02(一)基本情况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断加剧,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因更加多样、复杂。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跨界污染、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件频发,社会危害和影响明显加大。我国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概况2006—2020年内全国共发生各类型突发环境事件数量6569起,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1),其中2016—2020年共发生1361起,比2011—2015的2597起相比下降了49%。事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甘陕、两广、两湖、成渝等地区,约占全国总数的70%,高频风险区域逐渐减小,说明突发环境事件总体上得到了有效防控。典型重大环境风险事件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修”。此后市民怀疑停水与地震有关出现抢购。同年11月22日,哈尔滨市政府连续发布2个公告,证实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了松花江水污染,动员居民储水。同年1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底,国家环保总局称,这次污染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是吉化公司双苯厂。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这起事件提出辞职,2005年12月初,国务院同意他辞去局长职务,任命周生贤为局长。吉化公司双苯厂厂长申东明、苯胺二车间主任王芳、吉林石化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力,先后于2005年11月底~同年12月初被责令停职,接受事故调查。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10年以来污染事件频发福建上杭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吉林原料桶流入松花江事件大连油管爆炸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韶关镉污染事件2005年12月16日中午,北江韶关段出现严重镉污染。12月15日,高桥断面监测显示,镉浓度超标12倍多。广东省环保局第一时间向省政府报告,同时查清污染源工作立即开展。在铁的证据面前,冶炼厂的工段长交待了偷排的事情。原来是工厂废水处理一、二系统在停产检修时,为抢进度,将高浓度的含镉废水及污泥直排入北江。与此同时,调查组在韶关冶炼厂马坝分车间,现场发现违法偷排行为——铟加工废水混入冷却水直排入北江,镉浓度为2.37毫克/升,超标23.7倍!广东北江韶关镉污染事件污染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就北江镉污染事故处理先后作出五道批示,这在广东环保工作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环保工作中也不多见。当日17时55分,在充分听取专家论证意见后,黄华华省长毅然做出决策:立即启动白石窑削污降镉工程和南华水厂除镉应急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流域联合调水等手段,降低水体中的镉浓度,减少随水迁移的镉通量,实现在飞来峡水库出水时镉浓度降至约0.01毫克/升的目标。三、突发环境事件分类03(一)按重大程度划分: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一)按重大程度划分: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Ⅰ、Ⅱ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3级以上的核事件;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一)按重大程度划分: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高致病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造成的特大污染事故。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灾害: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00立方米(幼树25万株)以上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500亩以上,属其他林地3000亩以上的事件。重大环境事件(Ⅱ级):(一)按重大程度划分: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1000—5000立方米(幼树5万一25万株)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500—1500亩,属其他林地1000—3000亩的事件;重大环境事件(Ⅱ级):(一)按重大程度划分: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对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环境污染事故,或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能导致主要保护对象或其栖息地遭受毁灭性破坏,或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游客安全的事故;由于自然、生物、人为因素造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或可能造成物种灭绝事件;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进口再生原料严重环保超标和进口货物严重核辐射超标或含有爆炸物品的事件;非法倾倒、埋藏剧毒危险废物事件。较大环境事件(Ⅲ级):(一)按重大程度划分: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100—1000立万米(幼树5000—50000株)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50一500亩,属其他林地100—1000亩的事件;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一)按重大程度划分: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10—100立方米(幼树500—5000株)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0一50亩,属其他林地20—100亩的事件;发生3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二)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三)按发生原因分类: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交通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淮安液氯泄漏事件)违法排污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紫金矿业污染事件)水利工程调节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开发与施工引发突发环境事件自然灾害引发突发环境事件(5.12汶川地震后环境破坏、辐射危险)其他原因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水:影响饮用水事件(千岛湖尾矿库垮塌事件、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影响跨界事件(山东临沂砷污染事件,造成下游江苏邳州断水,居民恐慌)气:江苏氯气翻车事件、湖南浏阳隔污染事件、沧州光气事件土壤作物:重金属污染事件(铅、隔、砷)(四)按污染对象分类:突发水污染事件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突发土壤污染事件其他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长期积累常态:太湖蓝藻事件,不属于环境应急非常态:凤阳血铅事件、湖南浏阳镇头镇镉污染事件突然危害:大连油管爆炸、吉林原料桶进入松花江群体性事件: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爆发群体性事件,导致数十人被打死,上千人受伤,数百部警车破坏(五)按环境敏感对象受到危害的原因分类:污染物长期积累受到危害突然危害——爆炸、火灾、偷排、自然灾害人民群众利益受损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其他危害事件第二章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几个基本概念01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主体02一、几个基本概念01什么是环境风险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所谓防范环境风险,就是既要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又要减轻事故造成的危害。(一)环境风险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环境风险隐患的定义不同:广义:区域(流域)的环境风险隐患狭义:指特定主体的环境风险隐患根据立场、角度不同,可以指:源”的环境风险隐患受体”的环境风险隐患(二)环境风险隐患环境风险隐患----狭义:隐患主体:各种产业活动单位。产生原因:违反国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运输、质量检验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或者其他因素。隐患组成: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环境事件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二)环境风险隐患物的危险状态(不安全状态)1)设施、设备、物质的危险状态:违反《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环保法律法规等。2)生产、贮存的设备处于危险状态:设备老化、装备技术水平低、污染防治设施简陋;管道有裂缝、法兰年久老化、压力贮罐压力不够、冷却循环装置不能正常工作等(安全生产)。3)没有防范的设施或者设施达不到要求:各种污水装置的处理能力、各种事故池、监控池的实际容量;各清、污、雨水管网的布设以及最终排放口,是否设置消防水收集系统;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是否安装切断设施;主体装置区和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储存区(包括罐区)是否设置隔水围堰等(环保)。环境的危险状态(环保)1)对周边环境,如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产生威胁2)周边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人的不安全行为故意:违法排污行为,违反操作规程行为2005年12月,北江镉污染事件,关东韶关冶炼厂设备检修期间违法超标排放含镉废水;2006年8月,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吉林省蛟河市吉林长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人为倾倒约10吨工业废液至松花江支流牤牛河;人的不安全行为2009年2月,江苏盐城市两自来水厂因污染停水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取水口约10公里上游的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停产检修间隙,将储存的含酚高浓度废液及生产废水偷排入厂北边的生产沟,通过蟒蛇河进入新洋港。2009年12月30日凌晨,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发生柴油泄漏事故,有大量漏油进入赤水河,并流入渭河、黄河。非故意:粗心大意,由于人对有关安全、环保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政府、部门、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决策、规划失误;忽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培训;生产操作规程制定不当;有关应急预案(安全、环保)制定不当等。环境风险隐患成因示意图企业风险因子、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事故事故隐患企业风险因子企业内部的环境风险因子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风险因子都能成为事故隐患;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基础,如果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能大大降低。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法则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三)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在环境风险隐患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检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治理,从而彻底消灭隐患,有效控制环境风险。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主体02产业活动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主体。第三章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本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01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02本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序号率件类型描述后果及次生环境率件1火灾、爆炸、泄漏①项目所用化学品在仓储、装卸、使用过程中,由于包装桶或其它种种原因发生破裂、破损现象,造成泄漏。②仓库贮存的易燃物品,如遇明火、高热,有发生火灾引发的次生环境事故的可能。情况严重时还会发生中毒甚至伤亡等事故,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危险废弃物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影响。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①风险单元防渗措施等存在破损造成泄露未得到控制。②污染物处理设施等未正常运行使用,泄漏气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险废物泄漏对环境造成危害。③企业所在厂区已设置雨水截止阀,遇泄漏、火灾事故时,可以截流控制作用,泄漏物、事故伴生、次生消防废水可截流在市政雨水管网内。对周围城镇及河流留下长期的生态风险。3非正常工况开停车造成泄漏,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对周围居民区及河流留下长期的生态风险。4违法排污直接导致污染河流和土壊。大量违法排污,对周围农村及河流留下长期的生态风险。本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序号率件类型描述后果及次生环境率件5停电、断水、停气等可能引起设备或生产事故。造成废气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转,废气排放超标影响周边环境。6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不会引起公司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7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①暴雨台风天气可能造成受污染的事故应急池内污水来不及处理,溢出泄漏到厂界之外,影响周围环境。②雨季,极易对生产装置设备、电气设备、库房设施、安全设施等造成侵害、腐蚀而引发事故。③气温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夏季炎热,在7-9月高温季节,极端高气温,人体容易疲劳所以易发生火灾、触电。高温中暑等各类事故。污染物泄漏到附近水体内,影响环境污染。8其他可能的情景人员误食化学品,造成中毒。检修设备未穿戴防护用具。—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危废仓库专人管理,进入危废仓库后正确佩戴各种劳防用品,作业前检查排放回收装置、车辆等,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班组长对装卸进行全过程监管,装卸前进行风险提示,并检查包装桶、袋是否完整,一旦发生泄漏利用边沟收集进入收集井,最终收集至空中作为危废处置。危废间需配套黄沙、吸油棉等,可及时对泄漏物质进行吸附,若发生大量泄漏用泵打入空桶中,最终均做危废处置。发生火灾后,事故废水经雨水井流入厂区雨水管中,最终用泵打入污水站站内,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各环境风险单元均有专人负责,进出场地有专人陪同,风险单元内均设有干粉灭火器、消防栓。一旦发生泄漏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处理,并报告指挥部。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三、污水站进水水质超标预防出水水质超标预防:对水样进行观查,并取样化验,做好每天的水质分析,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出水水质超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或生产异常产生的排放事故,应立即停止清水池的排水,并将此事汇报到安环部相关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控制进水总阀及时调整进水,增加污水处理工艺的时间。组织分析员对各个水池进行取样化验,并分析、提出下步采取的处理工艺。如情况严重的,则将清水池的水抽到调节池进行二次处理。暴雨可能产生的事故预防: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及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天气前对现场的物品进行收拾或加固,对外露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对可能积水的部位进行检查。火灾预防:遵守安全生产守则,对易燃易爆产品进行防护保护,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三、污水站进水水质超标预防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化学品库事故一旦发生,首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及时疏散人员,及时抢救受伤、中毒等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域范围,同时确定什么化学危险品发生事故,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使排除险情,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易燃液体发生事故时,控制流散,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杜绝火源,并可施放泡沫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经检测蒸气浓度无危险后,才可解除警戒。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化学品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险情发生时,应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才能排除险情,减小灾害。1.易燃固体发生险情时,应严格控制现场,缩小险情范围,消除各种火源,针对不同物品,选用武装水流、干粉、干沙等施救。2.自燃物品发生险情时,应根据物质自身的特性排除险情。3.遇湿易燃物品发生险情时亦应根据不同物质进行排除,严禁用水、酸碱、泡沫或二氧化碳施救,视情况可用干沙、食盐、干粉等灭火剂,切忌使遇湿易燃物品与氧化剂接触。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险情发生时,由于这类物品有极强的氧化性,与可燃物、还原剂等接触,能迅速发生分解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危险性极大,及时隔离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与可燃物、有机物及其他化学品的接触。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小组组长和消防站,关闭电源和熄灭明火,紧急疏散作业人员,并设置警戒,通知附近单位员工疏散。毒害品和腐蚀品险情处置,发生险情时,首先应抢救中毒、受伤人员,对于毒源附近严重中毒人员,在移位时,应设定标志,同时采取侦毒、控毒措施,疏散警戒区内无关人员。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如遇化学品溅到皮肤或衣物上时,应立即离开现场,迅速脱下被化学物质沾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清洗创面15-30分钟,及时做好创面的情节和必要的医务护理工作,冬季要注意保暖。如遇化学品溅入眼内,千万不要急于送医院,应首先在现场迅速进行冲洗,水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冲洗时要有一定的水压及流量,才能冲去化学物质。正确使用消防灭火工具,协助安环部开展全面抢险救援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尽可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第四章突发事件应对环保部门职责企事业单位职责应急响应工作流程报告响应处置终止一、环保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向毗邻地区环保部门进行通报;向政府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进行调查处理,对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处置结束后对环境损失的评估及对生态恢复提出建议二、企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按照本单位环境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先期响应和处置;向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通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事后向环保部门提供调查报告。三、应急响应流程接警单位或负责人: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有义务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反映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信息。接警人员要分析判断可能发生的危害,是水污染事件要分析是否影响到饮用水源地,是否造成跨界;是大气污染事件要分析危害与毒性,影响或可能影响的人群等。四、报告

1.接警四、报告

2.报送制度初报:发现事件起4小时内上报。可用电话或直接报告。

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人员受害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终报: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采取书面报告,在初报、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与处理的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四、报告

3.报告方式与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企事业单位造成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在事故发生后48h内,向当地环保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应向当地环保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事故潜在危害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四、报告

4.企事业单位报告时限、程序与内容五、响应预警一般环境事件:蓝色预警:县级人民政府发布较大环境事件:黄色预警:市(地)级人民政府发布重大环境事件:橙色预警: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红色预警: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发布环保部门五个第一时间要求: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启动环境应急预案,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五、响应

企业应急响应与指挥企业值班操作人员(含污染治理设施值班操作人员)是最初应急组织。如发现污染事故苗头,应及时报告值班主管,评价状况,同时报告企业应急总指挥,成立应急小组。根据企业应急总指挥的指示,报告企业管理层,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对所有纠正和防护行动进行连续评价和控制,严格监控事态发展。当污染继续扩大,应启动企业全体应急,如必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采取防护行动以保护临近区公众的安全和健康。企业环境应急人员应向应急总指挥提供行动计划或启动应急的建议,企业应急总指挥应召集全体应急反应组织采取行动,消除污染事故,并请求政府部门救援和企业外机构增援。六、救援与处置配合政府开展抢险与救援应急监测制定查找污染源、污染因素、污染因子、污染范围、污染迁移转化规律的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确定监测范围和布点;(3)现场采样与监测;控制和消除污染配合政府及组织企业做好现场污染源排查(2)向政府提出切断与控制污染源及减轻与消除污染的措施建议应急指导组织专家组进行应急处置指导(2)组织环境应急部门及相关业务处室进行现场工作指导事件处置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拨打公司应急报告电话,报告事故部位或装置,并根据召集应急救援小组,及时采取一切办法控制事故蔓延。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而进行泄漏控制和火灾扑救是事故处理最基本的措施,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扩大,减少环境污染范围。事件处置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小量泄漏用黄沙、吸附棉吸附,大量泄漏利用泵打入空桶内;发生火灾后,事故废水经雨水井流入雨水管或应急池内,利用泵送入污水站内,处理达标后排放。情况紧急时,现场人员可先行采取措施把事故控制在安全状态,避免事故的扩大以及次生二次事故。事件处置2.消防尾水控制发生火灾时,容易导致设备和管道破裂及物料泄漏,泄漏的物料混入消防扑救用水。消防扑救用水仅在消防时产生,因而其水量与消防时实际用水量和物料泄漏量的总量有关,该废水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收集,便会沿地面流淌入雨水管道,最终排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减少消防尾水产生的最佳办法是及早发现火灾,以减少消防用水量及排水量。火灾发生后立刻确认雨水截止阀已关闭。事故废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通过水泵抽入污站内,经处理并检测达标后纳管排放。事件处置2.消防尾水控制利用沙袋在事故区域设置临时围堰,对事故区域产生的消防废水进行围堵,将消防废水控制在事故区域内;使用潜水泵将临时围堰内的消防废水集中收集;经监测符合要求可直接排入污水管线,不符合要求须外委处置;污水排放得到控制处理后,要“善始善终”,直至全部污水得到彻底处置,不残留污染物在事故现场。事件处置3.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与工具使用的工具有堵漏工具以及各类防护装备等,室内设有消防栓,同时生产车间及仓库内配备干粉灭火器,可在发生火灾事故时使用,企业已配置黄沙、吸附棉等吸附材料。事件处置4.危险区的隔离与安全区的设定公司已制定应急疏散撤离路线,突发事故出现后,应紧急撤离和疏散本公司和所在园区的人员和车辆。根据事故大小确定危险区范围,安全区设在事故点上风向。事故发生后,由总指挥根据事故等级、当地气象条件、环境监测数据确定危险区、安全区。要求对污染危险区采用拉警戒线、挂警示牌等方式进行隔离。警戒线使用红色彩带,各出入口设专人把守,限制人员车辆进入,对事故周边区域周边道路实施隔离交通管制疏导车辆,保证应急救援的通道要畅通。事故危害区域划定后,应根据现场环境检测和当时气象资料,可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划定事故危害区域事件处置5.事件现场人员清点和撤离当发生重大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时,由指挥组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及外单位客户人员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当员工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立即对生产装置进行紧急关停,切断电源,并对物料进行安全处置,必要时一同转移,撤离到指定地点集合。员工在撤离过程中,在无防护、防毒面具的情况下,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向上风方向撤离到安全点,一般至少在200m以上。事故现场人员按指挥组命令撤离、疏散到指定安全地点集中后,由车间或部门的负责人检查统计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向指挥组报告撤离疏散的人数。事件处置6.应急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应急人员接到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救或救护。应急处理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佩戴防护装备,以2~3人为一小组,每小组中必须有带班人员及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作为监护人,几人互相,从上风向进入事件现场,严禁盲目进入。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必须向指挥组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全部登记。应急人员穿戴的个体防护装备包括,轻型防化服、呼吸器等。任务完成后,队长向指挥组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救(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救(或救护)的决定,向抢救(或救护)队下达命令。队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救(或救护)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组报告。当事态发展到应急处理人员难以处理,或危急自身安全的情况时,应急处理人员应当第一时间从事件现场撤离,撤离时应有序向上风向撤离。事件处置7.应急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应急各小组均应服从指挥部调度和现场指挥,个别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应急各小组成员均有义务协助救护、引导事件现场人员撤离。后勤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物资的储存位置和状态,并优先使用最近的应急物资,当物资出现短缺时,应提前到友邻企业调用。事件处置8.土壤、地下水污染处置措施企业在风险单元均设置了防渗措施,万一发生泄漏立即用黄沙吸附,吸附后的物质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置。如果发生大量泄漏渗透土壤、地下水,则需要对土壤、地下水进行监测,若发现超标及时对该区域进行修复。事件处置9.大气污染应对流程和处置措施①从源头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