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类病毒_第1页
病毒与类病毒_第2页
病毒与类病毒_第3页
病毒与类病毒_第4页
病毒与类病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病毒与类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病毒和亚病毒,后者又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真)病毒(virus):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亚病毒:类病毒(viroid):只含单独具侵染性的RNA组分.拟病毒(virusoid):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

组分.朊病毒(prion):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病毒和亚病毒——非细胞生物的种类

第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第一节病毒第二节亚病毒第三节病毒与实践第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病毒一、概述二、病毒(virus)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三、四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第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概述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型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

的遗传因子,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病毒(virus),拉丁语的原意是“毒素”。

病毒和病毒颗粒、病毒粒、病毒体(virijon)是其同义词。

第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形态极其微小,必须在电镜下观察,一般具过滤性;

2、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称分子生物;3、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4、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酶合成系统,只能活细胞内专性寄生,5、靠其宿主代谢系统的协助来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再进行装配而得以增殖,形成子代;6、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8、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二)病毒特征第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宿主范围(分布)及重要性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多。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生物,包括各类微生物、植物、昆虫、鱼类、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根据宿主可以分为: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或称噬菌体)等第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病毒(virus)的形态构造

和化学成分

(一)病毒大小(二)病毒的形态构造(三)化学组成第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病毒粒子(virusparticle)

: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特定的形态。第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病毒大小测定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10-9),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nm以下:<50nm小型病毒

50nm~150nm中等大小病毒(大多数)

>150nm大型病毒(最大300nm)绝大多数病毒是能通过细菌滤器,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具体形态和大小。第1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病毒大小牛痘苗病毒传染性浓泡皮炎病毒腮腺炎病毒T偶数病毒疱疹病毒大蚊病毒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多瘤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1微米第1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病毒的形态多数病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杆状,丝状,少数可为子弹状、砖块状,噬菌体可呈蝌蚪状。第1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病毒粒子的基本结构

衣壳

核心包膜刺突核衣壳衣壳粒第1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毒粒子结构模式图A结构简单的病毒粒子;B结构复杂的病毒粒子第1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病毒的对称体制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球状)螺旋对称的结构(杆状)复合对称的结构(蝌蚪状)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第1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毒粒子的对称体制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A)Filamentous(B)Complex(C)Eicosahedral(D)EnvelopedRNAorDNAProteinCoat(Capsomers)Lipidenvelope第1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TMV)第1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

(tobacomosaicvirus,TMV)有三种类型:纤维状、直杆状和弯曲杆状。衣壳形似一中空柱,内包核酸,衣壳粒和核酸呈螺旋对称形排列。由95%衣壳Pr和5%SSRNA组成。蛋白质衣壳由衣壳粒(2130个)一个紧挨一个地呈螺旋排列而成,ssRNA位于衣壳内侧螺旋状沟中。

第1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Adenovirus)具有20个面,30条边和12个顶角。核衣壳由不同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方式排列成对称体。腺病毒粒子共由252个球形的衣壳粒排列成一个具有廿面的对称体,线状dsDNA。噬菌体X174只有12个衣壳粒,最大的廿面体是由1,472个衣壳粒组成的昆虫病毒粒子。第1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绝大多数噬菌体为蝌蚪形,现以E.coliT4为例,介绍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3)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95nm95nm65nm24环颈环第2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病毒的群体形态包涵体(inclusionbody)噬菌斑(plaque)空斑(plaque)枯斑(lesion)病毒的群体形态有:第2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包涵体(inclusionbody)概念: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内,出现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涵体是病毒的特征,不同的病毒其形成的包涵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特性。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形成部位:

位于细胞核内—如包疹病毒位于细胞质内—如狂犬病毒等胞核内胞质都有—麻疹病毒

第2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包涵体(inclusionbody)是病毒的聚集体;是病毒的合成部位;是病毒蛋白和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蛋白质非病毒性包涵体,由化学因子或细菌感染形成包涵体的实践意义—-病毒鉴定、临床诊断依据。第2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噬菌斑(plaque)噬菌斑是指在宿主细菌的菌苔上,噬菌体使菌体裂解而形成的空斑。应用:1、噬菌体定量计数2、噬菌体的鉴定第2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空斑和病斑

在动物细胞培养物上的与噬菌斑类似的空斑,称为病斑.因为受肿瘤病毒感染。

空斑和病斑用于动物病毒粒子的计数也可以采用噬菌斑法类似的技术。第2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枯斑: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群体

称为枯斑。第2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第2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病毒的核酸

病毒核酸是病毒粒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病毒繁殖、遗传变异与感染性的物质基础。核酸构成了病毒的基因组。病毒核酸的种类很多,是病毒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指标:①是DNA还是RNA;②是单链还是双链;③呈线状还是环状;④是闭环还是开口环;⑤基因组是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或多分子;⑥核酸的碱基或碱基对数;⑦核苷酸序列,等。第2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DNA;少数含RNA;动物病毒一部分含DNA,一部分含RNA;细菌病毒普遍含DNA,含RNA的极少。◆病毒的核酸类型极为多样化:病毒的DNA与RNA均有单链和双链:dsDNAssDNAdsRNAssRNA

病毒核酸的种类第2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毒DNA分子有线装和环状之分。

第3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病毒的蛋白质▼有的病毒只有一种蛋白质,多数含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蛋白质。▼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生物一样,但不同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病毒蛋白质主要在构成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3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其他成分一些较复杂的病毒(如包膜病毒)除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外,还含有脂类、多糖等其他成分。第3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各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原核生物病毒——噬菌体植物病毒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第3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包括噬细菌体、噬放线菌体、噬蓝细菌体等。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真菌体。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第3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噬菌体的六类形态:★T-系噬菌体——T-系噬菌体是研究的最广泛而又深入的细菌噬菌体,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从T1---T7编号,后来发现其中偶数者的形态都相同(蝌蚪形收缩性长尾),故统称T偶数噬菌体。第3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噬菌体的类型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rage)——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插入)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感染细胞后,能在寄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第3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噬菌体的繁殖分为: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5个阶段。(1)噬菌体的繁殖裂解性周期(增殖性周期):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第3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吸附(adsorption)噬菌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具高度的特异性。吸附的机理:尾丝尖端与受体发生共价结合。第3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吸附的因素:噬菌体数量;阳离子浓度;温度;辅助因子(色AA、生物素)等。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吸附在同一细胞表面并释放众多的溶菌酶,最终因外在的原因导致细胞裂解。第3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侵入(penetration)头部的核酸通过中空的尾髓压入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尾鞘的收缩性可明显提高噬菌体核酸注入的速率。第4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增殖(replication)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增殖是通过噬菌体基因表达实现的。核酸的复制与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是分开进行的。第4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毒核酸链接入寄主核酸链

病毒核酸复制病毒核酸的复制第4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成熟(装配)

已合成的各部件进行自行装配成新的噬菌体的过程。T偶数噬菌体装配过程模式图第4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被感染细胞裂解,成熟的子代噬菌体转移到外界。开始新的生活史。

⑤裂解(释放)

裂解量:平均每一宿主细胞裂解后所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第4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有囊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第4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效价(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感染中心数):每ml样品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测定方法:

斑点试验法、液体稀释管法、单层平板法、双层平板法、快速玻片法第4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琼脂平板菌液+噬菌体试样+琼脂培养基培养10余小时计数噬菌斑噬菌斑数=试样中噬菌体数双层平板法第4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噬菌体增殖规律的描述方法——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第4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一步生长曲线的基本实验步骤离心术抗病毒血清培养定时取样测噬菌斑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噬菌斑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为一步生长曲线。第4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阶段: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1)潜伏期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至第一个成熟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隐晦期、胞内累积期。2)裂解期紧接在潜伏期后的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3)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第5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温和噬菌体特点游离态温和整合态(原噬菌体)营养态具有整合能力;具有同步复制能力;都是dsDNA;4、溶源性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由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核基因组上,并随宿主核酸同步复制,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特性。子代均具有溶源性。温和噬菌体存在形式第5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溶源性与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a)或溶源化细胞(lysogeniccell)。溶源菌是一类能和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的细胞。溶源性(溶源现象):是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由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核基因组上,并随宿主核酸同步复制,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特性。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即为温和噬菌体。第5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溶源性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中,如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芽孢杆菌、棒杆菌、弧菌和极毛杆菌等。溶源性菌株命名: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括号,其中写上溶源性噬菌体,例如E.coli

K12(λ)。第5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裂解性循环与溶原性循环的关系

裂解性循环和溶源性循环的相互关系第5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溶源性细菌的测定

1)将少量溶源菌与大量敏感性的指示菌相混合;2)与琼脂培养基混匀后倒平板;3)经培养后溶源菌长出如图菌落。第5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噬菌体的应用

噬菌体会给人类造成损失,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工业常深受其害。但是,由于噬菌体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使其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都有一定价值。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5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用于鉴定未知细菌在医学上,有些难鉴别的病原菌,利用噬菌体对宿主细胞的高度专化性的敏感性,不仅可鉴定到菌种,而且可鉴定到菌型。2)用于临床治疗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果将噬菌体制剂与抗生素或者磺胺药物配合应用,则效果更好。3)检验植物病原菌利用噬菌体可以检验由种子携带的植物病原菌。4)测定辐射剂量某些噬菌体(如T2)对辐射剂量的反应敏感而精确。5)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噬菌体现已成为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较为理想的重要材料。

第5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植物病毒已知的植物病毒多达700种(1989年),多数是ssRNA病毒。形态:杆、丝、球状,一般无包膜。1619年荷兰画师描画的有病郁金香的画像。

第5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毒侵染对花瓣颜色的影响第5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植物病毒的特点病毒粒子形态多杆状核酸多为单链RNA感染的专化性不强,一种病毒可感染不同科、属的植物混合感染常见,即一种植物可被多种病毒感染第6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的症状:①因叶绿体被破坏或不能合成叶绿素而使叶片发生花叶、黄化或红化症状;②植株发生矮化、丛枝或畸形;③形成枯斑或坏死。病毒侵染对花瓣颜色的影响第6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借昆虫刺吸式口器进入、通过伤口或嫁接进入,再通过胞间连丝或输导组织迅速向其它部位扩散引起普遍感染。1、“侵入”方式3、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脱壳植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发生脱壳。增殖过程

4、装配(成熟)第6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中广泛寄生着相应的病毒。人类传染病80%由病毒引起(>300种),脊椎动物病毒>900种,许多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病。另一些病毒感染动物后,并不致死宿主细胞,而是引起肿瘤。种类

dsDNA、ssDNA、dsRNA、ssRNA。衣壳外有的有包膜,有的无包膜,有的包膜上有刺突。第6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毒感染的防治接种疫苗、

生物制剂、中药预防、干扰素等。增殖过程与噬菌体的增殖大致相同,可分为五个连续步骤:1)吸附具高度专一性地吸附于敏感细胞表面的受体。2)侵入以胞饮、包膜溶入细胞膜、特异受体转移等方式侵入敏感细胞内。3)脱壳脱去衣壳和包膜。4)生物合成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5)装配和成熟分别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组合成完整的、新的病毒粒子。6)释放大量有侵染性的子代病毒。第6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多角体: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角形的包涵体。直径一般3μm(0.5~10μm),碱溶性蛋白,内包裹数目不等的病毒粒,可在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形成。功能:保护病毒粒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破坏。(四)昆虫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已知昆虫病毒1671种(1990),其中80%以上鳞翅目昆虫的病原体。第6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昆虫病毒的种类除非包涵体病毒病毒外,可分为: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polyhedrosisvirus,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CPY)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virus,GV)第6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昆虫病毒做为生物农药优点:专一性高毒力大后效长使用方便对人畜安全无公害缺点危害经济动物第6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类病毒(Viroid)拟病毒(Virusoid)朊病毒(Prion)第二节亚病毒只含核酸或蛋白质一种成分的分子病原体。

包括:第6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类病毒

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病原体。是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中一类最小的新的病原体。ssRNA,分子量约5×104Da~12×104Da,为已知最小病毒分子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到目前为止,类病毒只在植物中被发现。类病毒对各种化学和物理因子的作用都不敏感,对热以及紫外光和离子辐射有高度抗性。第7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类病毒(Viroid)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病原体长50nm棒状RNA分子179核苷酸半体180核苷酸半体RNA由组成两半体间有70%碱基以氢键方式结合共形成122个碱基对,27个内环。ViroidDiseasesofPotato第7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拟病毒(virusoids,类类病毒)是包裹在动植物病毒粒子中的类病毒极其微小,仅由裸露的RNA(300~400个核苷酸)或DNA组成。

辅助病毒:类病毒“寄生”的真病毒。拟病毒为辅助病毒的“卫星”,其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拟病毒也可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减轻其对宿主的病害、用于生物防治中。第7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侵染性蛋白质分子。小型蛋白质颗粒,分子量3.3×104~3.5×104Da,约由250个氨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