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工作制度_第1页
司法救助工作制度_第2页
司法救助工作制度_第3页
司法救助工作制度_第4页
司法救助工作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司法救助工作制度关于司法救助制度的思索司法救助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

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

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保证其能够正常参与诉讼,依法维护其合法权

益的法律制度。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

司法救助的规定》(简称《规定》),对司法救助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对司法救助的范围和

条件作了具体的规定,同时还对司法救助的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的期限、减交诉讼费的比例

以及司法救助申请的审批等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正确理解和执行《规定》,对于保证当

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公平的法律原则,实现肖扬院

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工作报告中“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

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申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的严肃承诺,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思索一:审判机关收取的诉讼费是财政性资金,是国家的财

政收入。诉讼收费是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而司法救助则是对诉讼收费基本制度所难以包涵

的特别问题的必要救济和补充,应坚持法无明文规定的不救助,法有明文规定的必需救助的

原则。在执行《规定》时,既要强调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

救助,又要留意防止冒用司法救助之名,随便减、免当事人的诉讼费用,造成国家财产的流

失。在实践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司法救助的条件和范围。依据《规定》,申请司法

救助的条件有两个:其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而且必需是当事人能够举证说明

或者侵害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有胜诉的盼望或可能的。其二,当事人经济上确有困难,难以

担当部分或全部诉讼费用。《规定》对司法救助的范围具体列举了十一项内容,概括起来有两

个方面:一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公民个人。即追索赡养费用、抚养费、抚

育费、抚恤金、养老金、社会保险金、劳动酬劳等生活确有困难的公民个人。这是司法救助

的主要方面。二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企业。如福利院、敬老

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这是司法救助的一个特别的方面。只有符合上述条

件和范围的当事人才能申请司法救助。第二,司法救助申请的审批。司法救助的对象主

要是经济上的“贫弱群体”,关键是经济上“确有困难”。因此,在司法救助的审批过程中应

留意:(1)当事人除递交司法救助申请外,还应供应足以证明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如:

供应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的证明等。当事人正在接受

法律救济机构供应的法律救济的,在向人民法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请的同时,应提交法律救济

中心统一印制的公函和文书。(2)确定缓交诉讼费的期限。基于《规定》、《人民法院收费办

法》和案件的审理期限等综合因素考虑,经审查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的,可通知当事人先

预交50%的诉讼费,余下部分,一审案件缓交期限最好不超过两个月,二审案件最好不超过

一个月。(3)通知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

定》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后,应当根据法定程序开头对案件进

行审理。”因此,经审查同意当事人司法救助申请后,立案机构应履行二项通知义务:一是通

知当事人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救助的打算;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费的,应同时通知当事人缓交

期限的详细时间以及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的法律后果。二是将案件司法救助的打算随案通知相

关的业务庭,以便业务庭视诉讼收费的详细状况对案件进行处理。如:同意当事人缓交诉讼

费的,缓交期限届满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撤诉处理;人民法院打算对一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

对方当事人败诉的,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交纳,等等。[!--empirenews.]诉讼费

的最终支付。人民法院司法救助的打算,是对“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

济确有困难”的一方当事人作出的,而非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实行司法救助的

案件诉讼费的最终负担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

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救济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都作了相应

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八条规定:

“人民法院打算对一方当事人司法救助的,对方当事人败诉的,诉讼费由对方当事人交纳。”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民事法律救济工作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第三条规定:“人民法

院对于法律救济机构打算减、免费供应法律救济民事诉讼代理的,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救济

条件,应当先行对受援人作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的打算,待案件审结后再依据案

件的详细状况打算诉讼费的支付。”因此,人民法院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在案件审结时应根

据以下原则确定诉讼费的最终支付:经审查打算对一方当事人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对方当

事人败诉的,诉讼费应由对方当事人交纳;双方当事人分担诉讼费的,接受司法救助方的当

事人分担的诉讼费,按司法救助的打算办理,对方当事人分担的诉讼费应向法院交纳。对于

接受法律救济机构供应法律救济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当事人,经法院审查打算实行司法

救助的,诉讼费的最终支付亦应依据该原则把握。只有这样,人民法院才能在受理各类民事、

行政案件时,仔细地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做到既能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

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的规定精神,让全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但经济上确

有困难的当事人,都能准时得到司法救助,都能够打得起官司,都能够充分地利用法律手段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够保证不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思索二:可以这样理解,就人

民法院而言,司法救助的方式就是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诉讼费作为当事人在诉讼过程

中必需交纳的费用,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支付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的各项开支,保证法院有充

足的工作经费,维持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通过令诉讼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的方式,促使

当事人熟悉到行使诉讼权利是一件非常严厉 的事情,在提起每一项诉讼前要深思熟虑、仔细

负责,不随便挑讼。实践中,人民法院通过对那些的确需要提起诉讼程序,而经济确有困难

的当事人供应诉讼费的缓交、减交、免交等方式的司法救助,体现了社会的公正,收到了很

好的社会效果,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随着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实

行司法救助的范围应有所放宽,实行司法救助的对象应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理由一:法

人从其设立时起,就享有很多和自然人相同的权利,如:名称权、名誉权、著作权、财产所

有权,等等。那么,自然人的权利受到非法侵害后,由于经济困难而无法提起诉讼的,可以

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同样,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受到非法侵害后,由于经济困难

而无法提起诉讼的,也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这样才符合司法公正的原则。理由

二:从法院受理的各类纠纷案件来看,法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法人与非法人

组织之间的纠纷,占受理案件数相当的比例。由此可见,法人与自然人、法人与法人、法人

与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冲突占社会冲突总量的大部分。把法人列为司法救助对象的范围,

有利于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正如肖扬院长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法律救济制度》一文中所指出的“确定法人作为受援对象,有利于解决不少企业经济上处于

窘境但又需要法律关心的问题,特殊是有利于解决某些经济上有严峻困难的国有或集体企业

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以稳定经济秩序、依法调整经济关系与化解社会冲突,保障

社会的稳定。”理由三:从审判工作实践来看,最高人民法院曾在肯定阶段针对特别的案件,

做出过司法救助的规定,而这些规定所涉及的司法救助对象,大都为法人。如:最高人民法

院2000年3月17日法函(2000)20号《关于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减收积压房地产案

件受理费申请执行费的请示〉的函》,同意到2000年12月31日止,对海南的积压房地产案

件按50%减收案件受理费和申请执行费。这类案件的司法救助对象则大都为各商业银行等法

人。另外,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8年5月8日琼高法(1998)33号《关于涉海南进展银

行案件加强审理和执行的意见》也规定,“对涉及海南进展银行的案件,应由法院收取的费用

(含案件受理费、保全费、执行费、鉴定费等)一律缓交,在案件执行中优先收取。”理由四: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承认非法人组织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在非法人组织与其他单位、

公民进行民事活动发生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时,法律给予了他们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的权利。

那么,非法人组织只要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要求,也应成为司法救助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

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作为司法救助的对象,应针对肯定的阶段,针对肯定的特别案件,同时,

还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empirenews.]思索三:最高人民法院过去曾

制定公布过一些对部分民事案件当事人缓交、减交、免交有关诉讼费用的规定,但都没有完

整的体现出司法救助的全部内涵。《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一

次将“司法救助”作为一个概念明确提出并加以了解释,对当事人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的范围

也具体列举了十一项内容,增加了可操作性。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司法救助尚存在需要补

充和完善的问题。如:司法救助范围的十一项内容中多次强调“生活的确困难”,但对“生活

的确困难”没有规定详细的标准,什么是“生活的确困难”?什么样的状况才符合“生活确

实困难”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带有主观随便性。又如《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

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当事人恳求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交书面申

请和足以证明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据材料。”但因为对属于救助范围的十一种状况,什么样的情

况,应提交什么样的证据材料,应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