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永胜县第二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云南省永胜县第二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云南省永胜县第二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云南省永胜县第二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云南省永胜县第二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机物M、N之间可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jOHCH4)H

OHC—CHOHC—CH

HOOHHO0

A.M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

B.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N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D.M、N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

2、反应aX(g)+bY(g)u=cZ(g);AH=Q,有下图所示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是()

A.a+b<c,Q>0B.a+b<c,Q<0

C.a+b>c,Q>0D.a+b>c,Q<0

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下图

是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吸收能量,过程③则放出能量

B.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反应物的化学键难以断裂

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的aH变小而使反应变得更容易发生

D.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方法是加入新制生石灰,经过滤后即得乙醇

B.HOCH2cH(CH3)2与(CH3)3COH属于碳链异构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可加入足量烧碱溶液,通过分液即得乙酸乙酯

D.一个苯环上已经连有-CH3、-CH2cH3、-OH三种基团,如果在苯环上再连接一个-CHh,其同分异构体有16种

5、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a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产生

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

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Ch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A.AB.BC.CD.D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和A

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浓溶液△s皮

zt甲

A.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C.气态氨化物的还原性:X>Z

D.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

7、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55.8kJ,已知:

①HCl(aq)+NH3・H2O(aq)-NH4a(aq)+H2O(l)+akJ;②HQ(aq)+NaOH⑸-NaCl(aq)+H2O(l)+bkJ;

③HNO3(aq)+KOH(aq)-»KNO3(aq)+H2O⑴+ckJ。贝J1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a>b>c

B.b>c>a

C.a=b=c

D.a=b<c

8、下列有关CuSOj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

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

C.与Na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S2=CuSl

2++

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NH.rH2O=Cu(OH)2i+2NH4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1E确的是()

A.50mLimoI/L硝酸与Fe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05NA

B.密闭容器中2moiNO与ImoKh充分反应,所得物质中的氧原子数为4NA

C.30g乙酸和甲醛(HCHO)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02的分子数目为NA

D.ILO.lmol/L的CH3coONH4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微粒数之和为O.INA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g白磷中含有的电子数是3.75N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CsHio中含有的碳氢键的数目是IONA

C.ILO.lmohL-i的乙酸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D.5.6gFe与足量12反应,Fe失去0.2NA个电子

高温

11、已知2FeSO4-Fe2O3+SO2T+SO3T,某同学设计利用如图装置分别检验产物中的气体。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

A.用装置甲高温分解FeSCh,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

B.用装置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2,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按照甲t丙一乙一丁的连接顺序,可用装置丙检验分解产生的SO3

D.将装置丁中的试剂换为NaOH溶液能更好的避免污染环境

12、常温下,若要使O.Olmol/L的H2s溶液pH值减小的同时c(Sz一)也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B.通入少量的CL

C.通入少量的SC>2D.通入少量的Ch

13、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一步反应为:Fe3O«s)+3H2s(g)+Bh(g)—3FeS(s)+4H2O(g),其温度与

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0500600700S009001000T(K)

A.H2s是还原剂

B.脱除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

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4)2SC>4溶液浓缩时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生成NH4HSO4

B.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酸溶液

C.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D.蒸干Na2cCh溶液最终得到NaOH

15、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Ti和;;Ti是钛的两种同位素。下列有关Ti的说法正确的是

A.《Ti比星Ti少1个质子B.和;;Ti的化学性质相同

C.卷T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6D.:;Ti的原子序数为47

16、用C1CH2cH20H和NaCN为原料可合成丙烯酸,相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钠原子:彳Na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NaCN的电子式:Na+[:CQN:1-

D.丙烯酸的结构简式:CH3CH=CHCOOH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已知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口色限2

已知:步骤②中消耗KIO.l5moi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一,黄色溶液乙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一。

(2)X中一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与足量的K2c03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溶液甲中溶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某合金X由常见的两种元素组成。为探究该合金X的元素组成和性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合金X的化学式为O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中滴加出。2后呈红色的原因:

(3)写出336mL(标准状况)气体B通入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9、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hFe•3出0"1=288)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易溶于水,吸收效果比无机铁

好,可由乳酸CHjCH(OH)COOH与FeCCh反应制得:

I.制备碳酸亚铁

(1)仪器C的名称是。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关闭活塞2,打开活塞1、3,目的是一;关闭活塞1,反应一段时间后,关

闭活塞一,打开活塞_____,观察到B中溶液进入到C中,C中产生沉淀和气体,写出制备FeCXh的离子方程式一.

(3)装置D的作用是一o

n.乳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及纯度测定

将制得的FeCCh加入到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在75C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从所得溶液

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

(4)加入少量铁粉的作用是o

(5)若用KMnO”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量进而计算纯度时,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其主要原因是.

(6)经查阅文献后,改用Ce(S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中Ce4+离子的还原产物为Ce3+。测定时,先称取5.760g

样品,溶解后进行必要处理,用容量瓶配制成250mL溶液,每次取25.00mL,用O.lOOOmol•L」Ce(SO4)2标准溶液滴

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0.1000mol•L'Cc(S0*)2

滴定次数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10.2019.65

20.2221.42

31.1520.70

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纯度为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0、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生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能

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探究一]称取铁钉(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D(D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判断溶液X中是否含有Fe?+,可以选用。

a.KSCN溶液和氯水b.R[Fe(CN)6]溶液c.浓氨水d.酸性KMnCh溶液

(U)乙同学将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滨水中,发现溶液颜色变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滨水颜色变浅的

原因___________,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溶液,经适当操作得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

SO2的体积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探究二]甲乙两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SO2外,还可能含有H2和CO2。为此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进

行验证。

(2)简述该实验能产生少量出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结合少量文字表述)。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o

(4)为了进一步确认CO2的存在,需在上述装置中添加M于(选填序号),M中所盛装的试剂可以是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E〜F之间

21、2015年“87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硝酸镂和

氟化钠(NaCN)o请回答下列问题:

(D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o

A、水B、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细沙盖灭

(2)NH4NO3为爆炸物,在不同温度下受热分解,可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在110℃时:NH4NO3=NH3+HNO3+173kJ

在185~200℃时:NH4NO3=N2O+2H2O+127kJ

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Ch+4H2O+129kJ,

在400。(:以上时,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123kJ

上述反应过程中一定破坏了__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

(3)NaCN的电子式为,Na+有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C原子核外有种能量不

同的电子,N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有对孤对电子。

(4)下列能说明碳与氮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A、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的pH:NaHCO3>NaNO3

B、酸性:HNO2>H2CO3

C,CH4比NH3更稳定

D、C与H2的化合比N2与H2的化合更容易

(5)NaCN属于剧毒物质,可以用双氧水进行无害化处理NaCN+H2O2——N2T+X+H2O,试推测X的化学式为

(6)以TiCh为催化剂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CNCT在酸性条件下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

CL等。写出CNO一在酸性条件下被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M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M分子有三个C原子连接在同一个饱和C原子上,所以不可能所以碳原子共面,故B错误;

C.N中含有羟基、醛基均能被高镒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故C正确;

D.M和N中均含有酯基和羟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D

【解析】

观察图可知,P1>P2,TI>T2O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

<0;增大压强X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a+b>c,故选D。

3、C

【解析】

A.根据示意图知,过程②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过程③化学键形成则放出能量,故A正确;

B.化学键形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故温度较低时不利于键的断裂,故B正确;

C.催化剂的作用原理是降低活化能,即反应物的化学键变得容易断裂,但AH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故D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A.CaO与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离子化合物,增大了沸点差异;B.碳链异构是碳链的连接方式

不同,-OH的位置不同是位置异构;C.乙酸乙酯能够在NaOH溶液中水解;D.可看成二甲苯

苯环上的H原子被-CH2cH3、-OH取代。

详解:A.CaO与水反应后,增大沸点差异,应选蒸馆法分离,故A错误;B.-OH的位置不同,属于位置异构,故

B错误;

C.乙酸乙酯与NaOH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故C错误;D.一个苯环上已经连有

-CM、-CH2cH3、-OH三种基团,如果在苯环上再连接一个-CM,看成二甲苯(占_、H3coe»、/j'cHj

苯环上连有-CH2cH3、-OH,生一中-OH在甲基的中间时乙基有2种位置,-OH在甲基的邻位时乙基有3种位置,

-OH在两个甲基的间位时乙基有2种位置,共7种;H3c中先固定-OH,乙基有3种位置,有3种同分异构体

『\-CH3先固体-OH在邻位时乙基有3种位置,固定-OH在间位时乙基有3种位置,有6种;则同分异构体有7+3+6=16

种,故D正确;故选D。

5、D

【解析】

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可以证明气体中含

有氨气,故A正确;

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可以证明氢气的存在,故B正确;

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故C正确;

D、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所以D的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D。

6、A

【解析】

甲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则甲为硫酸;常温下,和A发生钝化,则A为铝(AI);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

化合物,且丙是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结合转化关系图,可得出丙为SO2,丁为H2O,乙为A12(SO4)3;SO2与戊反应

生成H2so4,则戊为H2O2。从而得出W、X、Y、Z分别为H、O、Al、So

【详解】

A.丁和戊分别为H2O、H2O2,所含元素种类相同,A正确;

B.简单离子半径:O2>A13+,B不正确;

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20cH2S,C不正确;

D.AF+与S2•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正确;

故选A.

7、B

【解析】

①HC1(aq)+NH3«H2O(aq)-NH4a(aq)+H2O(1)+ak.J,Nl^lhO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吸热,因此aV55.8;

②HC1(aq)+NaOH(s)-»NaCl(aq)+H2O(1)+bkJ,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因此b>55.8;

③HNO3(aq)+KOH(aq)-KNCh(aq)+H2O(1)+ckJ,符合中和热的概念,因此c=55.8,

所以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b>c>a;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计算和反应热大小比较,理解中和热的概念,明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强酸浓溶液稀释放热、氢

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8、A

【解析】

A.CuSCh溶液与Na+、NH4\NO3\Mg?+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选A;

B.CO?不与CuSCh反应,不能生产沉淀,故不选B;

C.CuSO4与Na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HS=CuSJ,+H+,故不选C;

D.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先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生成,后沉淀溶解生成[CU(NH3)4]2+,故不选D;答案选A。

9、A

【解析】

A项、50mLimol/L硝酸与Fe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铁或硝酸亚铁,若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一氧化氮,50mLimol/L硝酸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生成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375moL故A错误;

B项、2moiNO与ImolCh所含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则所得物

质中的氧原子数为4NA,故B正确;

C项、乙酸和甲醛(HCHO)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30gCHz0的物质的量为ImoLImolCHzO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

质的量为Imol,故C正确;

D项、ILO.lmol/L的CH3coONH4的物质的量为(Mmol,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H3coOH和CH3coeT的物质的

量为O.lmoL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10、D

【解析】

A.P是15号元素,31g白磷中含有的电子数是1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CgHio是液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

C.lL0.1mol・L」的乙酸溶液中,水也含有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0.2NA,故C错误;

D.5.6gFe与足量12反应,Fe+l2=FeI2,Fe失去0.2NA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已知ZFeSOqWFezCh+SOzT+SChT,通过乙中石蕊试液吸收检验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通

过乙全部吸收,装置丙中的氯化领溶液不能检验三氧化硫的存在,丁装置中饱和亚硫酸氢钠不能吸收二氧化硫。

【详解】

A.用装置甲高温分解FeSO”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排除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

扰,A正确;

B.用装置乙不能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产物中有三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遇到石蕊试液也会变红色,二氧化硫

遇到石蕊试液只能变红色,不能褪色,B错误;

C.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通过装置乙的水溶液会被完全吸收,要检验三氧化硫存在,应把乙和丙位置互换才能检查三

氧化硫的存在,按照甲一丙一乙一丁的连接顺序,C正确;

D.丁中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硫,应为NaOH溶液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硫,避免污染环境,D正确;故

答案为:B.

【点睛】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但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

12、B

【解析】

A.氢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S+2NaOH=Na2S+H2O,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后促进氢硫

酸的电离,使硫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值增大,故A错误;

B.通入少量的CL,发生反应H2S+CL=2HC1+S,溶液中的pH值减小,同时c(S~)减小,故B正确;

2

C.SCh和H2s发生反应,SO2+2H2S=3S1+2H2O,C(S')减小,溶液中的pH值增大,故C错误;

D.Ch和H2s发生反应,02+2H2s=2S1+2H2O,溶液中的pH值增大,同时c(S>)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B

【解析】

A.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H2s为反应物,FeS为生成物,反应前后S的化合价均为-2,故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由图可以得出,温度越高,K值越小,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不利于脱硫,即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小,故C错误;

D.此反应特点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硫化氢的转化率不会提高,D错误;

故选B。

14、A

【解析】

A.温度升高,促进NH4+水解,酸性增强,产生NH4HSO4,选项A正确;

B.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就越强,

与电解质强弱无关,选项B错误;

C.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非电解质,如乙醇溶液,通电时乙醇分子不发生移动,选项C错误;

D.蒸干Na2c03溶液,应得到的主要成分仍为Na2c03,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5、B

【解析】

A.:;Ti和;;Ti:质子数都是22,故A错误;

B.2Ti和;;Ti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

仁46是£霜的质量数,不是其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故C错误;

D.弘Ti的原子序数为22,故D错误;

答案选B。

16、D

【解析】

A.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钠原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U+11=22,钠原子符号为:%Na,A正确;

B.C1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6))〉),B正确:

C.NaCN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CN通过离子键构成,电子式为Naf[*C::NC正确;

D.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2+

17、KIO3«2HIO3l2+2H2O+SO2=2r+SO4+4H3L+2K2co3+3H2O5KI+KIO3+6KHCO3

【解析】

由反应②可知生成黄色溶液,则应生成碘,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方程式为l2+2H2O+SO2=2「+S(V

2097g

-+4H+,力口入足量氯化钢生成硫酸钢沉淀质量为20.97g,可知n(BaSO)=,°=0.09mol,则(I)=n(SO)

4233g/moln22

=0.09mol,n(I)=0.18mol,步骤②中消耗KI().15mol,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加入KOH为单一成分溶液,则应

与KOH发生中和反应,含有K、H、I、O等元素,则5.66gX应含有n(D=0.03moL应发生103一+5「+6印=312+31120,

消耗KIO.l5mol,可知n(10丁)=0.03mol,如化合物为O.OlmoL则相对分子质量为而■=566,应为KIChqHICh,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KK)3・2HK)3,黄色溶液乙含有碘,与S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2H2O+SO2=21+SO42-

2+

+4H+,故答案为:KICV2HIO3;l2+2H2O+SO2=2I+SO4+4H;

(2)X中一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与足量的K2c03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溶液甲中溶质,应为碘与碳酸钾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3l2+2K2CO3+3H2O=5KI+KIO3+6KHCO3,故答案为:3L+2K2co3+3H2O=5KI+KI()3+6KHCO3。

+2+3+3+

18、Fe5cH2O2+2H+2Fe=2Fe+2H2O>Fe+3SCN=Fe(SCN)34NaOH+3CO2=Na2CO3+2NaHCO3+H2O

【解析】

由血红色可以推出X含有铁元素,由无色无味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出X中另一种元素为碳。铁碳合金和足量

的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A气体),剩余黑色固体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B(CO2),CO2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CaCO3»

【详解】

(1)生成的CaCO3为5.0g即0.05mol,碳元素的质量为0.05molxl2g/mol=0.6g,则X中铁的含量为14.6g-0.6g=14.0g,

即含铁14.0gv56g/mol=0.25mol,所以X为FesC.

⑵合金中的Fe与H2sCh反应生成的是FeSO4,加氧化剂H2O2后被氧化成Fe3+再与SCN生成Fe(SCN)3o故离子方程

+2+3+3+

式为:H2O2+2H+2Fe=2Fe+2H2O>Fe+3SCN-=Fe(SCN)3;

(3)CO2的物质的量为0.336L-r22.4L/moI=0.015mol,NaOH的物质的量为0.02mol。0.015molC02与0.02molNaOH反

应生成Na2cChamol与NaHCO3bmol,根据Na和C守恒列2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为2a+b=0.02,a+b=0.015解得

a=0.005,b=0.01,根据四种物质的最简比写出方程式:4NaOH+3cO2=Na2CO3+2NaHCC>3+H2O。

19、三颈烧瓶制备Fe2+,利用产生的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Fe2+被氧化32

2+

Fe+2HCO3=FeCO3l+CO2T+H2O液封,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C装置中,将Fe?+氧化防止FeCCh与乳酸

反应产生的Fe?+被氧化乳酸(根中的羟基)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97.50

【解析】

(1)根据化学反应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2)根据实验用到的仪器装置进行分析解答相关的问题;(3)根据化学反应

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关系式进行计算。

【详解】

(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C的名称是三颈烧瓶。答案:三颈烧瓶。

(2)为顺利达成实验目的,先要使盐酸与铁粉反应制备FeCL先关闭活塞2,打开活塞1、3,待加入足量盐酸后,

关闭活塞1,反应一段时间后,利用生成的H2使B装置中的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FeCL溶液加入到C装置中,具

体操作为: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C装置中FeCL和NH4HCO3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Fe*+2HCO3=FeCO3I+CO2t+H2O«答案:制备Fe?*;利用产生的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Fe*被氧化;2;3;

24

Fe+2HCO3-FeCO3I+CO2t+H2O»

(3)亚铁离子易被氧化,装置D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C装置中,将Fe”氧化

(4)Fe2+易被氧化为Fe%实验目的是制备乳酸亚铁晶体,加入少量铁粉的作用,可以防止FeCCh与乳酸反应产生的

Fe*被氧化。答案:防止FeCO3与乳酸反应产生的Fe2+被氧化。

(5)乳酸根中含有羟基,可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的高镒酸钾的量变多,而计算中按Fe”被氧化,故

计算所得的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大于100%。答案:乳酸根中的羟基被酸性高锯酸钾溶液氧化。

(6)3组数据,第二组数据与第一、三组相差太大,应舍去,平均每25.00mL消耗Ce(SO,2的体积为

1945+1955

v=-^-------—mL=19.50mL,有Ce#+Fe2,=Ce3t+Fe3\25.00mL溶液中含有的Fe?+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c(Fe2+)=(19.50.0.1)/25.00mol/L=0.078mol/L,则250mL溶液中,原产品中含有

n(Fe2+)=0.078mol/Lx0.25L=0.0195mol,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郅装x100%=97.50%答案:

5.760

97.5()。

20、bdSO2+Br2+2H2O=H2SO4+2HBr66.7%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亚铁和氢气,Fe+2H+=Fe?++H2T检验SO2是否除尽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E,影响氢气的检验b

澄清石灰水

【解析】

(1)⑴Fe2+与K31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Fe?+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镐酸钾溶液褪色;

(U)铁与浓硫酸加热时,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3)高镒酸钾溶液能氧化吸收二氧化硫,品红检验二氧化硫;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详解】

(DFe2+能与K31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Fe?+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要判断溶液X中是否

含有Fe?+,可以选用K31Fe(CN)6]溶液或酸性KMnCh溶液,选bd;

(II)铁与浓硫酸加热时,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通入足量滨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所以溶液颜色变浅,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溶液,生成硫酸钢沉淀2.33

233s

g,硫酸钢的物质的量是丽篇=0.01mm,根据关系式S°2H2s。4Bas。”可知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

_e八3、,0.01molx22.4L/mol,八…

0.Olmol,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x100%=66.7%。

0.336L

(2)由于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

Fe+2H=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