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毓秀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毓秀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毓秀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毓秀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毓秀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练习语文学科

(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22.11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4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6分)

(一)(每空2分,共12分)

1.默写

(1)此地一为别,o(李白《送友人》)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5)中华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两句诗是:

(二)(24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

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

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

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旦子冈: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冈!I。③洵(xun);确实。④浣:洗。

2.【甲】文是朝代的“田园诗人”(人名)的代表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寻回所志()(2)老幼男女俱耕于田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选出【乙】文画线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A.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B.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C.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D.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6.【甲】文中“设酒杀鸡”“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特点;作者虚构一个世外桃源,

以此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乙】文记述的是沿途风光和民情世风,只是一些日常见闻之事,作

者以小见大,从中可见当时社会的缩影,所以结尾画线处作者产生了的思想感情。【甲】【乙】两段文字共

同展现了一幅,的乡村生活图景。

二、现代文(34分)

(-)(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

请他到一座低矮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

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

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A)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

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轻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嚷得起你呢?因此,你再

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

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B)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

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

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

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

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

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是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

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7.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C.因为所以D.既然那么

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9.根据上下文,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放在A、B两处,并说明理由。

①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

②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

(1)句①放在处,(2)句②放在处。理由:

(二)(18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

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

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

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从荒

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

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

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

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阉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

转上几趟。

④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然不动长丰大

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子还不知道

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播草了...

⑥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

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

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爷爷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

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母亲偶有念叨:””,父亲接过话题:“现在种田的政策多

好啊,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有什么法子呢?又有哪个愿意来种。”

⑦三月,水桐花开的时节,新初意外来到我家。原来新初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问母亲闲

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连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

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

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一部

分,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

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⑧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

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枫叶丘、荷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jia

zhen<>

⑨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长丰大丘,母亲的目光在那一层盈盈

新绿上舍不得挪动,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

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根据拼者写汉字

如数jia()zhen()

11.请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12.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母亲念叨的话,并说明理由。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画线句中叠词的运用,使得文句生动活泼,富有音韵节奏之美,读来朗朗上口。

B.第⑥段画波浪线句生动地体现了父亲挂念稻田而又迫不得已远离的无奈,又引出下文新初打电话要求种田的事

情。

C.新初添置农机农具得到政府补贴,椿树塘在乡政府督导组帮助下得到整修,这些都透露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D.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对稻田禾苗长势良好的欣喜,也暗含“我”对未来的美好期

望。

1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班级要举办一场“致敬航天英雄”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活动筹备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飞船成功地和火箭分离,之后顺利进入预定的适行轨道,

至此,本次发射正式宣告成功。

材料二:

2014-2018年,世界主要5个航天国家航天发射数量对比图表

年份

20142015201620172018总计

国家

美国2218222923114

俄罗

33231618999

中国161921172699

日本4446523

印度5574425

15.为了帮助筹备组快速获取航天资讯,请你为材料一中的新闻拟一则标题:

16.请你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用简洁的语言帮助筹备组概况2014-2018年我国航天发射的情况。

1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漫长的时光里,如果有书籍为伴,将会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请你给

航天员们写一段话,从以下三本书中选择一本推荐给他们在太空阅读,并结合书的内容说明推荐理由,注意用语

得体,字数100字左右。

书目:《艾青诗选》《傅雷家书》《红星照耀中国》

18.筹备组准备了一段致敬词,但有四句话的顺序不能确定,请你将下列句子按照合适的语序排列()

航天事业是中国勇于登攀、执着创新的一个缩影。以智慧和勇气去探寻

未知世界的奥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①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

②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一组组创新强音,感动并激励着人们披荆斩棘、追逐梦想

③青少年要有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④从“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到“嫦娥”奔月、“长五”飞天,再到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实现在轨飞行长达半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①③②D.0@②④

19.为了在全校范围内宣传航天精神,筹备组准备在班会课结束后,以某位航天英雄为原型演一场话剧,或者出一

期”致数航天精神”的黑板报……你还有什么好点子呢?快分享一个给他们吧!

四、写作(60分)

20.请以“推窗风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窗是屏障,更是我们于外界交流的通道,推开窗,美景如风,理想如风,文化如风……缕缕清风,徐徐吹

来,丰盈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的成长。

要求:①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练习语文学科

一、文言文(36分)

(-)(每空2分,共12分)

1默写

(1)此地一为别,o(李白《送友人》)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5)中华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答案】①.孤蓬万里征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静影沉璧⑤.曲

径通幽处⑥.禅房花木深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

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蓬、碾、作、璧、幽、禅”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24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

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

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并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

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冈U。③洵(xun);确实。④浣:洗。

2.【甲】文是朝代的“田园诗人”(人名)的代表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寻回所志()(2)老幼男女像耕于田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选出【乙】文画线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A.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B.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C,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D.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

6.【甲】文中“设酒杀鸡”“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特点;作者虚构一个世外桃源,

以此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乙】文记述的是沿途风光和民情世风,只是一些日常见闻之事,作

者以小见大,从中可见当时社会的缩影,所以结尾画线处作者产生了的思想感情。【甲】【乙】两段文字共

同展现了一幅,的乡村生活图景。

【答案】2.①.东晋②.陶渊明

3.①.先前②.都

4.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5.A

6.①.热情好客②.远离战乱③.人民安居乐业④.对和谐安宁的田园生活的羡慕和向往⑤.

和谐安宁⑥.自得其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

晋涪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誉为“隐逸诗人之

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向:先前。

(2)句意: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俱:都。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用、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

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翻译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这天是顺风,不到正午时分,已经抵达浦口,住在大山家里。“是日风颠”写天气,“不及午”写到达时

间,“已抵浦口”是抵达的地点,“宿大山家”写住宿的地点。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

【甲】文根据“‘设酒杀鸡’、‘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意思:设酒杀鸡做饭、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

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可知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

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

和,那么诚恳。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

的不满。

【乙】文,“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的意思为:我看着看着越来越

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由此意思可知,作者对这种万物都怡

然自得,和谐安宁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甲】文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

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乙】文中田园生活和谐

安宁、恬静美好,人们悠然自得、自得其乐,因此【甲】【乙】两段文字共同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乡

村生活图景。

【点睛】【参考译文】

【甲】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

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

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

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

(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

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

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

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

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

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

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乙】这天是顺风,不到正午时分,已经抵达浦口,住在大山家里。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

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的样子,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在努力耕田劳作,比较西北

那些不从事生产、四处游玩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

家男人正挑粪给园子施肥,女子从井里打了水又在浣洗衣服。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

嬉戏欢笑,鸡和狗都在鸣叫(此起彼伏)。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

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二、现代文(34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

请他到一座低矮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

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

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A)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

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轻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

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

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B)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

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

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

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

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

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是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

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7.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C.因为所以D.既然那么

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9.根据上下文,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放在A、B两处,并说明理由。

①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

②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

(1)句①放在_______处,(2)句②放在______处。理由:

【答案】7.A8.中心论点: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论点1: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论点2:虽然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

论据1:富兰克林拜访老前辈,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

则。

论据3:公司招聘员工,年轻人以昂头被录用。

9.①.A②.B③.这两个句子分别与前面的句子意思相近,一一对应。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关联词语。

“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和“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是转折关系,所以应该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

词语“虽然……但是”。

故选A。

【8题详解】

此题考查论点和论据。

由文章第①段“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

肿了起来……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第②段“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

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可以概括出论据1:富兰克林拜访老前辈碰头获得做人的教育,把谦虚列为他

一生的生活准则;

第③段“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

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对应了论据2:音乐上的“软起首”使得旋律能够继续,进而成就美

好的歌曲;由此类比推出:“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突出了''低

头”的好处;

由以上两个论据论证了第①段中老前辈的话即论点1: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

头);

由第④段“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

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举了年轻人应聘的故事,突出了“低头”也得有个度。由此可以概括出论据

3:公司招聘员工,年轻人以昂头被录用。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即论点2:”虽然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

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

第⑤⑥段,将两个事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即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第③段”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

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意思是音乐上的“软起首”使得旋律能够继续,进而成就美好的

歌曲。“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削尖钉子的头和音乐上的“软起首”类似,所以句①

应放在A处;

第④段“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和“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

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意思相近,所以句②应放在B处。

(二)(18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

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

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

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从荒

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

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

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

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阉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

转上几趟。

④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然不动长丰大

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子还不知道

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姆草了...

⑥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

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

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爷爷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

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母亲偶有念叨:"”,父亲接过话题:“现在种田的政策多

好啊,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有什幺法子呢?.又有哪个愿意来种°二

⑦三月,水桐花开的时节,新初意外来到我家。原来新初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问母亲闲

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连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

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

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一部

分,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提都

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⑧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

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枫叶丘、荷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ji。

zhen«

⑨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长丰大丘,母亲的目光在那一层盈盈

新绿上舍不得挪动,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

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根据拼者写汉字

如数jia()zhen()

11.请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12.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母亲念叨的话,并说明理由。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画线句中叠词的运用,使得文句生动活泼,富有音韵节奏之美,读来朗朗上口。

B.第⑥段画波浪线句生动地体现了父亲挂念稻田而又迫不得已远离的无奈,又引出下文新初打电话要求种田的事

情。

C.新初添置农机农具得到政府补贴,椿树塘在乡政府督导组帮助下得到整修,这些都透露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D.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对稻田禾苗长势良好的欣喜,也暗含“我”对未来的美好期

望。

1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答案】10.①.家②.珍

11.比喻,把稻田比作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对人们幸福绵长生活的重要性或祖辈对土地的依恋和热爱之情。

12.像长丰大丘那么好的田,荒了真可惜13.D

14.①点明本文的主体内容是与“稻田”相关的,是写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②运用拟人,将稻田视作重逢之人,表明对稻田感情浓厚。

③统摄全文,突出主题,反映农村土地的变迁。歌颂了新农村、新农业、新社会。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如数家珍:拼音是nishiijiazhen,意思是即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

熟悉。家珍:家藏的珍宝。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画线句子的赏析。

文章第②段“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将“稻田”比作“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第①

段”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

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

副温柔的声调”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田己经是村民不可或缺的财富,村民关心、爱护着田地,稻田在村民

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土地对人们幸福绵长生活的重要性。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根据第①段“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

'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第⑥段“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

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可知,稻田对于村里人来说的重要性,随着大家伙儿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

北上,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对于母亲来说应该是感到可惜的,因此,横线上可补:“像长丰大丘那么好的

田,荒了真可惜”。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写出‘我'对稻田禾苗长势良好的欣喜,也暗含‘我'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说法错误,画线句写出了稻田已

经是村民不可或缺的财富,村民关心、爱护着田地,稻田在村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土地对人们幸福绵长生活

的重要性。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妙处。

“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与稻田重逢”中将“稻田”视为“重逢之人”,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对稻田的热爱;联系第⑥段“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

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

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可知,在打工潮兴起,青年外出打工,土地被闲置;据此可知“与稻

田重逢”暗示曾与稻田分离,再见面如老友重逢,感情愈加深厚,对稻田愈加珍惜;文章通过讲述“包产到户,

百姓充满希望,土地备受关注”“打工潮起,青年外出打工。土地被闲置”“政府支持农业生产,人们返乡种

田,土地焕发生机”反映我国农村土地变迁,以“与稻田重逢”为题统领全文,突出主题,反映农村土地的变

迁。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班级要举办一场“致敬航天英雄”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活动筹备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飞船成功地和火箭分离,之后顺利进入预定的适行轨道,

至此,本次发射正式宣告成功。

材料二:

2014-2018年,世界主要5个航天国家航天发射数量对比图表

年份

20142015201620172018总计

国家

美国2218222923114

俄罗

33231618999

中国161921172699

日本4446523

印度5574425

15.为了帮助筹备组快速获取航天资讯,请你为材料一中的新闻拟一则标题:

16.请你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用简洁的语言帮助筹备组概况2014-2018年我国航天发射的情况。

1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漫长的时光里,如果有书籍为伴,将会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请你给

航天员们写一段话,从以下三本书中选择一本推荐给他们在太空阅读,并结合书的内容说明推荐理由,注意用语

得体,字数100字左右。

书目:《艾青诗选》《傅雷家书》《红星照耀中国》

18.筹备组准备了一段致敬词,但有四句话的顺序不能确定,请你将下列句子按照合适的语序排列()

航天事业是中国勇于登攀、执着创新的一个缩影。,,以智慧和勇气去探寻

未知世界的奥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①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

②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一组组创新强音,感动并激励着人们披荆斩棘、追逐梦想

③青少年要有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热情

④从“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到“嫦娥”奔月、“长五”飞天,再到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实现在轨飞行长达半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①③②D.@@②④

19.为了在全校范围内宣传航天精神,筹备组准备在班会课结束后,以某位航天英雄为原型演一场话剧,或者出一

期“致数航天精神”的黑板报……你还有什么好点子呢?快分享一个给他们吧!

【答案】15.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6.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总次数位居世界第三,尤其是2018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一的位

置,正在逐步发展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17.示例一:我推荐《艾青诗选》。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如《我爱这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

方》等都有此意象,象征了多灾多难的祖国。阅读这些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忧郁的情思、对劳动人民真

垫的感情和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艾青诗选》。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总次数位居世界第三,尤其是2018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一的位置,正在逐步发展成为航天科技强国。神舟十三号载

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示例二:我推荐《傅雷家书》。两地书,父子情。傅雷通过书信的形式关心在外地求学的儿子的生活、事业,与儿子

谈做人、文学、艺术等话题,指导、激励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阅读这本书,我们能获得

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做人的道理。

示例三: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记录了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在陕

甘宁边区进行采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用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

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18.A

19.举办“我为航天英雄唱赞歌”诗歌朗诵会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

题干要求将新闻材料拟写为新闻标题,一般可根据新闻的导语部分来概括。此则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是导语部分,

其表述的对象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事件是: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可拟写新闻标题为:神舟十三号载人

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表的归纳概括。图表内容为“航天发射数量对比”,由横向数据对比可知,我国的航天发射数量总体

上呈上升趋势;由纵向数据对比可知,总次数位居世界第三,尤其强调一下2018年的成就:已经至世界第一的位

置。要注意概括出时间和名次,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查名著阅读推荐。结合书的内容说明推荐理由,注意用语得体,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

《艾青诗选》推荐语:在《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表现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

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表现人民对国土惨遭踩的悲愤之情。这些丰富的

意象,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切的爱国之情。

《傅雷家书》推荐语:《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是著名翻译

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

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红星照耀中国》推荐语:《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