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1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1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1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1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

一、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W(pi)如1(lei)赘诲(hui)人不倦

B.晶萋(ying)别扭(bie)颠冲(pei)流离

C黎(qi)约圻(zhe)损悲天姻(mlng)人

D.修葺(rong)陡峭(qiao)如释(shi)重负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以身zub()贝!)②y6u()闲③包IM()@ken()切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句还要填作者。(8分)

(1)江南可采莲,。(汉乐府《江南》)

(2),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商女不知亡国恨,o(《泊秦淮》)

(4),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5)欲把西湖比西子,o(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一方面暗含作者以君子自居,另

一方面呼应前文,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前文所说的“'

4.正楷书写下面的词语。(3分)

忠孝友悌

5.根据句子意思填写“的”“地”“得”。(3分)

(1)(他)谦虚而恳切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一片梨树林啊!(彭荆风《驿路梨花》)

(3)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很平常。(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6.综合性学习:请按要求完成“孝文化”专题综合性学习任务。(6分)

(1)解“孝”字:右图是金文中的“孝”字,下图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

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3分)

(2)明“孝”道:时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请结合下面的两则材料,

补充横线上的内容。(3分)

材料一:近两千年来,孝感孝子层出不穷,仅明清县志记载,孝感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

达493名,在《二十四孝》中,孝感有三孝,即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

生笋的孟宗;武汉黄陂有木兰庙(曾隶属孝感),当地人都认为代父从军、保卫和平、赤诚

报国的花木兰是一个大孝女。

材料二:孝感市大悟县梁龙、梁小龙兄弟俩为了让瘫痪的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带着母

亲来到上海,弟弟白天照顾母亲,晚上打工赚钱;哥哥白天读书、打工,晚上照顾母亲。梁

龙、梁小龙家庭因兄弟齐心协力践孝道、相互扶持渡难关撑起一个家而荣获"2017年全国最

美家庭”称号。

结论: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

苦创业的的时代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②荷:也称作蒲。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稹

(3)亶乎众矣(4)金粟苗开晓更清

8.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菊在《爱莲说》中是“”的象征,在《咏菊》中,有“”的特点。(2分)

10.两位作者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选段,完成11~13题。(14分)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

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

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

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

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

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

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

处处开。"(节选自彭荆风《驿路梨花》)

11.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说说其作用。(5分)

12.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语句作用。(6分)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堂康利。从那

以后,箪箪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13.选文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三)阅读《爬山》,完成14~17题。(15分)

爬山

①我喜欢爬山。

②山,可不是容易亲近的。得有多少机缘巧合。才能来到山的脚下。其实,到了山脚,

也才像看到书的封面:或瑰丽,或淡雅,或雄伟,或玲珑,在这后面,蕴藏着不可知。要想

看到之后的那一页页内容,唯一的办法,是一步步走。

③山是老实的。山也喜欢老实的、一步一步走着的人。

④我们开始爬上方山。路起始处有几户人家,几棵大树,一点花草,点缀着这座光秃秃

的山。向上伸展着的路,黄土白石,倒是分明。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成为连续不断的之字形,

从这面山坡转过去,不知通向哪里。

⑤“云水洞在哪儿?“侄辈问村舍边的老汉。

⑥“在那后面。“老汉仰首指着邻近山峰上的三根电线杆。“还在那杆后面。“他看看我们,

笑道:“上吧!”

⑦山路不算险,但因没有修整,路面崎岖,很难行走。我爬到半山腰,已觉气喘吁吁。

转身不需要仰首,便见对面山上云雾缭绕,山脚的几户人家,也消失在那一点绿荫中了。

⑧“能上去吗?“家人问。

⑨当然能的。我们略事休息,继续攀登。又走了一段,我心跳,头也发胀,连忙摸摸衣

袋中的硝酸甘油,坐了下来。“不去了,好吗?“家人又问。

⑩当然要去的!只要多休息,从容些就行。我们逐渐升高,山顶越来越近了。

(gB经有下山的人,他们是从另一侧上去的。“还有多远?'‘上山的人总爱问。“不远了,

快一半了。”“值得看,那洞像天文馆一样。”下山的人说。在同一条山路上,互不相识的人

总是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

淡过了山头,一条陡峭的路依着山峰向上爬去,尽管不像黄山、华山的有些路那样笔

直地挂着,却因路面难于下脚,使得爬山很像爬山。

演过山头,便是下坡路了。可以看见对面山头上的三根电线杆,“那里就是了!'‘有人

叫起来。大家为之精神一振,不觉加快了脚步。而我还是一步步有节奏地走着。山坳里不再

光秃秃,森然的树木送来清凉的空气。走着走着,深深的山谷中忽然出现一堵高大的断墙,

巨石一块块摞着,好像随时会倒下来。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月,多少水流风力和地壳的变化,

才叠成了这堵墙。

⑭^下一路风景平淡,我们终于到了云水洞。洞外更像个集市,乱哄哄都是人。洞里会

是怎样?

须面的人忽然发出一阵惊叹之声,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厅堂。头上是一个大圆顶,这样

的高大!似乎山也没有这样高。“那么山是空的了。“谁说了一句。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惊叹,

灯光灭了,眼前漆黑一片,惊叹声变作惋惜的叹声。我觉得头上便是黑夜的天空本身,亿万

年前便笼罩着大地的天空本身。

领们看到石的帐幔,又是这样高大!像是它撑住了黑色的天空。看到洞顶垂下的石钟

乳,如同小小的瀑布;听讲解员敲了几下石鼓、石钟,鼓声浑厚,钟声清亮,却不知它们的

形状。黑暗中看得最清楚的,是路边的一只骆驼。它站在那里,不知有几千万年了。等我们

赶到最后一厅时,看到了一座座玲珑剔透的山峰,在忽然明亮的灯光下,宛如仙境。

明匆匆的一瞥,那宏伟、那奇特、那黑暗都留在了我的眼前。这番见识,是靠一步步

走,才得到的。

们又一步步下了山。山脚的老汉在路边摆出许多块上水石。他问:“上去了?''我对

他笑。要知道,无论怎样的高山,只要一步步走,终究可以到达山顶的。到达山顶的乐趣自

不必说,那一步步地走的乐趣,也不是乘坐直升机能够体会到的。

颈一步步爬,可怎么上山呢。

跳喜欢爬山。

(节选自宗璞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4.作者这次爬上方山,在路起始处看到的山,感觉它是;到半山腰看对面

的山,则有一种之感;翻过山头,来到山坳,感觉则是;

而最终进入到云水洞中,整体感觉则是那样的、黑暗久远。这番见识,

是靠一步步走,才得到的。(4分)

15.作者用比喻传达对生活的感悟。请对文章第2段画线语句进行赏析。(3分)

16.本文首尾两段反复强调“我喜欢爬山”,结合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爬山。(3分)

17.正如文中所言:“见识是靠一步步走才得到的”。人们对人、事的了解往往会经历一个认

识变化的过程。请从《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个主要人物,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说他

(她)对某个人或事的认识变化过程。(5分)

三、作文(30分)

中国共产党如同航船,带领中华民族奔向富强;榜样人物如同灯塔,为学习者指明方向;

无言花草如同阳光,将坎坷人生路途照亮……感念美好,情寄其中,会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O

18.请以“你如同那"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7分)

1.(3分)BA项,“诲,”第三声;C项“悯”,前鼻音;D项“葺”。

2.(4分)作、悠、揽、恳

3.(8分)

(1)莲叶何田田

(2)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3)可怜夜半虚前席

(4)淡妆浓抹总相宜

(5)马上相逢无纸笔

(6)何陋之有惟吾德馨

4.(3分)正确符合字体特征美观,各1分

5.(3分)地的得

6.(6分)(1)3分孝就是子女尽心尽力扶持(帮助、侍奉、赡养)老人(父母)

(2)3分示例:小孝撑家(持家、爱家、护家),孝是齐心协力(侍奉家人)、相互扶

持的敬老情怀(美好品德)

二、阅读理解(43分)

7.(4分)(1)洗(2)竖立(3)应当(4)开始,刚刚

8.(4分)(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

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每小题2分)

9.(2分)隐逸(者)耐寒

10.(4分)

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