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的教案(5篇)_第1页
搭配的教案(5篇)_第2页
搭配的教案(5篇)_第3页
搭配的教案(5篇)_第4页
搭配的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搭配的教案(5篇)搭配的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事物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情分析新课程改革倡导“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出学生实际生活中有情趣,有意义的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的数学问题无处不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本节课《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搭配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创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搭配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练习中训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搭配的教案第2篇课题: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练习中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数学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金色的秋天即将过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干什么呢?原来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给百变小樱送一封信。小樱会不会让我们看信的内容呢?噢,是智慧老人邀请她到数学城堡去呀!二、讨论合作,探究搭配方法1、尝试猜想。小樱带了2件上衣,3件下装,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复地穿几天?2、思考讨论。(1)引导思考: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画一画、甚至算一算,用最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2)独立思考,尝试表示。(3)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3、展示汇报:现在哪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请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说明,其他学生评价。预设学生的方法可能有:(1)数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号或图形表示:(4)计算。4、观察比较(1)刚才我们展示了这么多表示办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小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可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课件演示)(2)刚才同学们还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不遗漏、不重复、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学问题——搭配问题。板书:搭配5、拓展延伸(1)如果小樱想在数学城堡里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那该怎么办?(2)请你帮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条下装,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流。请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评价。如果在前面学生没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这里教师可适当引导,使有能力的学生初步感知。6、感知提升如果带4件衣服,3条下装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如果5件衣服,4条下装呢?6件衣服,6条下装呢?三、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1、密码门带好行装,小樱来到了数学城堡,哎呀,数学城堡的门是密码门,她是头一次来,不知道密码,怎么办呢?这时智慧老人告诉她,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2、4、9中的一个,各位上是3、6、8中的一个,密码可能会是哪些两位数呢?你能帮助小樱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吗?学生独立尝试、汇报评价,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定十位上的数字,再配个位上的数字;先定个位上的数字,再配十位上的数字。2、选定路线小樱进了城堡的门,智慧老人要她到数学乐园去找聪聪和明明,她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呢?先指导学生看懂图,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讨论交流。指名展示汇报。3、拍照小樱到了数学乐园,见到有几个小朋友争着要和聪聪、明明拍合影呢,他们每人都要和聪聪、明明单独拍照,小樱的魔杖能拍10次,够吗?如果小樱也要和聪聪、明明各拍一张合影呢?4、选择交通方式拍完照后,聪聪、明明问小朋友们最想上哪儿的大学,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呢?是呀!北大、清华是很多学生们向往的大学,希望你们努力学习,能到那儿去上大学。北大、清华都在北京,如果从银川到北京,我们可以怎样去呢?出示课件。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搭配的教案第3篇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教学例1(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哪个面的面积最小。(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5)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2、教学例2(1)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2)分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4)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3、教学“试一试”(1)出示两个平面图形。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想想做做2出示题目,指名读题。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谈话: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一比。2、想想做做3出示书中的图,学生读题,明确要求。问: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尝试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指名说出比较结果,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8个方格的?3、想想做做4默读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这个图形的什么?4、想想做做5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谈话:这是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5、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提供1平方分米的纸片2张,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四、全课总结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五、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做思考题。搭配的教案第4篇1、观察营养宝塔,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2、通过谈话和交流,知道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3、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一、游戏导入:1、教师与幼儿互动谈话,导入游戏。师:小朋友,今天早晨你们吃了什么早餐?你们最喜欢吃什么?……现在,老师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都画在了纸上,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随便拿。2、幼儿自由上台拿小纸片。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都拿了哪些食物。4、教师小结,提出疑惑。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真多,有的也是老师喜欢吃的,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合适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东西又应该少吃呢?二、营养大学堂。1、观察营养宝塔。(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营养结构图。2、互动交流:--老师:谁能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米饭、馒头、面包和面条,还有玉米等)--老师:的确,这些粮食做的食物可以让我们长力气。那么,吃的第二多的是什么?(蔬菜、水果)--老师: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鸡蛋、鱼、肉……)--老师:吃得最少的.又应该是什么?(巧克力这样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东西也要讲规律。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三、我的营养食谱。1、设计一张营养食谱,向同伴介绍。2、选择几份典型的食谱,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经讨论合格的食谱教师盖上"健康印章"。搭配的教案第5篇1、观察营养宝塔,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2、通过谈话和交流,知道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3、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一、游戏导入:1、教师与幼儿互动谈话,导入游戏。师:小朋友,今天早晨你们吃了什么早餐?你们最喜欢吃什么?……现在,老师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都画在了纸上,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随便拿。2、幼儿自由上台拿小纸片。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都拿了哪些食物。4、教师小结,提出疑惑。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真多,有的也是老师喜欢吃的,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合适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东西又应该少吃呢?二、营养大学堂。1、观察营养宝塔。(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营养结构图。2、互动交流:谁能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米饭、馒头、面包和面条,还有玉米等)的确,这些粮食做的食物可以让我们长力气。那么,吃的第二多的是什么?(蔬菜、水果)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鸡蛋、鱼、肉……)吃得最少的又应该是什么?(巧克力这样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东西也要讲规律。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三、我的营养食谱。1、设计一张营养食谱,向同伴介绍。2、选择几份典型的食谱,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经讨论合格的食谱教师盖上“健康印章”。一、如何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这节课我首先给学生讲一个实例:安徽省阜阳市劣质婴儿,长期以劣质婴儿奶粉为食的婴儿出现头大,发育不良,皮肤溃烂,不易愈合等症状。经过调查这种奶粉只是含有少量的淀粉,不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从这儿可以看出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接着,通过复习什么叫血红蛋白,红细胞里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少蛋白质会引起贫血。以及人体内的酶、抗体等都是蛋白质。最后进一步总结:如果人体内蛋白质长期不足,就会形成蛋白质缺乏症。患者体重减轻,抵抗力降低,创伤修复缓慢,出现水肿和贫血等现象,婴儿发育迟缓。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很容易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二、教给学生巧记法:学生学习了几种维生素,但往往容易混淆,我教给学生巧记的方法,效果教好。如:1、维生素A可以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引起夜盲症,维生素A与眼睛有关,把A变成眼睛,形象直观。2、维生素B1缺乏,会得脚气病,就把B1演变成脚指头,上面还长着脚趾甲,学生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中加以区别记忆。3、缺乏维生素C引起坏血症,皮下、牙龈的血管出血,学生通过前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