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酸奶由于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些人会在家里自制酸奶。自制酸奶虽然方便,但是食用自制酸奶导致肠胃不适的事例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有杂菌混入。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无处不在的杂菌不混入发酵物中呢?①制作工具和原料灭菌②接种单一的菌种③控制发酵条件④避免杂菌进入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技术0102微生物的纯培养探究·实验0304目录CONTENTS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真菌:酵母菌、毛霉等;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RAN病毒;噬菌体等DNA病毒细菌:蓝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等;放线菌:链霉菌等微生物的类群

本章提及的微生物主要指用于发酵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的概念:2.培养基的作用:3.培养基的类型: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1)按物理性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2)按化学组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3)按目的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菌落菌落

单个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种群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有无凝固剂琼脂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扩大培养、工业生产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类型混合样品选择培养基上部分菌种才能生长普通培养基上所有菌种都能生长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目的菌目的菌周围出现特殊现象非目的菌非目的菌周围无明显现象划分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目的用途不加凝固剂加凝固剂,如琼脂工业生产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工业生产培养基成分明确分类、鉴定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鉴别不同种类微生物选择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1)基本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碳源无机碳源:CO2、CO32-、HCO3-有机碳源: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石油等自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功能:①构成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②有机碳既是碳源又是能源。氮源无机氮源:NH4+、NO3-、NH3等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尿素、氨基酸等功能: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产物等。含C、H、O、N的有机物是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功能:提供无机营养

调剂PH

维持渗透压水功能:良好的溶剂

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微生物满足微生物对

的需求。特殊营养物质pHO2①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维生素②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

;酸性中性或弱碱性④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

的条件。无氧主要提供碳源的是牛肉膏,主要提供氮源的是蛋白胨。(2)特殊需求01040302实例③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

;无菌技术消毒灭菌无菌技术1.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芽孢是某些细菌在营养条件缺乏时,在菌体内形成的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与消毒最本质区别消毒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物消毒法紫外线消毒100℃煮沸5~6min。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62~65℃煮30min或80~90℃下处理0.5~1min。可杀死绝大部分微生物,不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用70%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用紫外线照射30min,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热灭菌箱接种环灼烧灭菌注意:①使用前必须先把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将锅内冷空气排尽,才能达到预设的压力和温度。②灭菌完成时,待锅内压力自然降到0时,再打开气阀。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无菌技术消毒和灭菌的主要方面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消毒和灭菌工作之后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都应在超净工作台并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微生物的纯培养纯培养物培养物纯培养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有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培养微生物的纯培养--制备培养基(1)配制培养基微生物的纯培养--制备培养基(2)灭菌微生物的纯培养--制备培养基(3)倒平板注意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①温度:50℃左右②操作:在酒精灯火焰附近③冷凝后平板倒置防止瓶口微生物污染培养基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温度过高容易烫伤,低于50℃琼脂会凝固。避免杂菌污染。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和分离酵母菌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经过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连续划线法分区划线法①灼烧接种环,直至接种环金属丝烧红⑥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3-5条平行线,盖上皿盖。⑤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拔出酵母菌培养液试管的棉塞③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在火焰附近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作第二次划线。重复以上操作,作第三、四、五次划线。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和分离酵母菌1.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2.划线首尾不能相接;3.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进行灭菌;4.划线操作结束后,仍需灼烧接种环。接种环灭菌接种环灭菌第3区划线接种环灭菌接种环灭菌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和分离酵母菌12345微生物的纯培养--培养酵母菌

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警示对照:说明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微生物的纯培养--结果分析与评价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如果有,说明了什么?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若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被污染或灭菌不彻底;若无,则说明培养基未被污染且已彻底灭菌,培养基可以使用你是如何记录实验结果的?提示(可以在培养12h和24h后,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培养24h后,菌落的大小、形状是否发生变化,菌落颜色是否加深,光泽度是否增加,等等)微生物的纯培养--结果分析与评价在接种酵母菌的培养基上可观察到单菌落。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酵母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纯化酵母菌的操作成功;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形态的菌落,则说明在纯化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可能所用菌液不纯,或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在接种酵母菌的培养基上,你是否观察到了单菌落?这些菌落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是否一致?如果你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你能分析出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吗?思维训练——评估论点的可信程度评估“水果酵素”的功效是否真实?所谓“酵素”,就是“酶”的另一种说法。“酵素”制作就是利用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原理,进行像制作泡菜一样的发酵。这样制作的“酵素”中可能有糖类(包括-些简单的糖和膳食纤维等)、蛋白质(包括多种酶)、有机酸等成分,不存在它独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其中甚至可能含有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吃水果酵素可以美容、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的论点值得怀疑。随堂训练1.下列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处理B.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防止微生物落入培养基,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D.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培养基和培养皿都应该在倒平板之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B错误;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等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D错误。随堂训练2.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划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B.培养基按其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C.培养基按其功能用途可以分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D.培养基按其营养构成可以分为含水培养基和无水培养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基的相关知识点。A项,培养基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故A项正确;B项,培养基按其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故B项正确;C项,培养基按其功能用途可以分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故C项正确;D项,水是微生物必须的营养之一,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水,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D。随堂训练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加热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对于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用巴氏消毒法消毒;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都进行灭菌;⑤培养基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⑦接种环应采用火焰灼烧的方式灭菌A.①③

B.②④

C.⑤⑦

D.④⑥答案:D解析:煮沸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