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活(节选)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复活(节选)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复活(节选)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复活(节选)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复活(节选)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2.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3.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4.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创作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整部小说,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本文所选部分的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复活》主人翁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解读,进一步认识《复活》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体会“复活”的含义。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后在自己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20日病逝于一个车站,享年82岁。作者介绍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也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作品:其作品多达45卷,主要著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忏悔录》和若干短篇小说与评论。作者介绍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与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他进入晚年,其艺术批判力量也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托尔斯泰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文体知识批判现实主义

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占主导地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

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后来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字音字形嫣然一笑(yān)斜睨(nì)褴褛(lánlǚ)擤鼻涕(xǐng)鬈发(quán)瞟一眼(piǎo)害臊(sào)鄙夷不屑(xiè)整体感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第二部分:写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见面后述说这些年的遭遇以及玛丝洛娃的心理活动。第三部分:写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而聂赫留朵夫想求得玛丝洛娃的宽恕。第四部分:聂赫留朵夫坚持请玛丝洛娃饶恕自己,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现在面前时,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他?文本研读玛丝洛娃被赶出姑母家后,沦为妓女,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在法庭上担任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意外发现她。玛丝洛娃并没有马上认出自己往日的情人,但是他仍然高兴有人来看他,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文章开头部分,对狱中其他人物对话情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文本研读①从对话内容来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混乱。②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③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讲话内容,才有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动了情节发展。找出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句,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特征的。文本研读“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文本研读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聂赫留朵夫“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文本研读语言描写。聂赫留朵夫在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聂赫留朵夫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文本研读动作、神态描写。聂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聂赫留朵夫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文本研读心理描写。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聂赫留朵夫“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文本研读语言、心理描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也表现了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忏悔。聂赫留朵夫<1>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文本研读神态描写。玛丝洛娃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嫣然一笑”是她作为妓女的习惯表情。玛丝洛娃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的“媚笑”。<2>“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文本研读语言、神态描写。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会赎罪,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这笑是做妓女的习惯表情,也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玛丝洛娃<3>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文本研读神态描写。玛丝洛娃再次出现的“笑”,让人对其同情,同时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玛丝洛娃<4>“你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玛丝洛娃的真实状态,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5>“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文本研读语言、神态描写。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在她看来,茫茫尘世无非是好色之徒聚居的渊薮,他们从四面八方窥伺她,不择手段——去占有她,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全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玛丝洛娃“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文本研读语言描写。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她要了十个卢布。玛丝洛娃“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文本研读语言、神态描写。表明聂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再触及那段痛苦的回忆。玛丝洛娃“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文本研读语言、动作描写。表明了玛丝洛娃对自己的关爱极度的怀疑,不信任,觉得聂赫留朵夫所说的话是骗人的。玛丝洛娃总结归纳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文本研读第一阶段:纯洁善良、追求理想。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在他眼里,只有妻子才是女人,凡是不能成为他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女人,而只是人。第二阶段: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空虚,在诱骗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第三阶段:从忏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万分,决心悔过自新。总结归纳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文本研读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妓女,有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她已经丧失了生命,失去了灵魂,对决心赎罪,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的是厌恶。主旨课文通过写聂赫留朵夫找到曾被自己诱奸、遗弃,又被诬陷入狱的玛丝洛娃,希望做出补偿并获得宽恕,却遭冷遇的经过,反映了司法不公、贵族特权等社会问题,揭示了沙俄统治下社会的腐朽,表现出作者对底层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本阶层罪恶的剖析与反思。艺术特色1.叙述视角灵活、广阔。2.传神的细节描写。3.人物形象真实、丰满。艺术特色1.叙述视角灵活、广阔。叙述视角是作者在写作时预先选取的角度和切入点,《复活》采用的是叙述者的全知视角。这种视角的特点是: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在讲述故事时,能够看到或感受到任何东西,视点可以任意转移,超越时空,可以深入每一个人物的心灵,洞悉他们的思想、情感、愿望等。在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艺术特色(1)视角转换自然灵活。如:课文开头主要人物出场,先写了聂赫留朵夫视角下的玛丝洛娃,他熟悉的“温顺表情”就是曾经的回忆在她身上的投射。继而写玛丝洛娃眼中的聂赫留朵夫,“有钱人”既体现了玛丝洛娃的关注点,又借玛丝洛娃的观察不露痕迹地交代了聂赫留朵夫的衣着特点,自由切换的叙述视角使叙事真实而富于变化。(2)视角广阔,深入心灵。课文节选部分多次以叙述的方式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第43段,插叙了玛丝洛娃忆起初见聂赫留朵夫时的感受及后来的生活际遇,第66段则叙述了聂赫留朵夫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居高临下的广阔视角,准确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艺术特色2.传神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大量细腻、传神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变化,极具艺术魅力。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以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会面时,“得花很多钱”“别舍不得花钱”“给些钱”,她在交谈中多次提到钱,表现了她对聂赫留朵夫请求原谅的冷漠态度,反映了她把聂赫留朵夫看成是“可以利用”的人的心理。后来的交谈亦是如此,她“没有听他说话”,只关注他那只拿钱的手。她“伸”手,“抓”钞票,“塞”在腰带里,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她对金钱的渴求,精神的麻木、堕落。艺术特色(2)以细节的呼应、变化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思想的变化。如:二人初见时,聂赫留朵夫曾在“您”与“你”的选择上纠结。在目睹了曾经单纯美好的玛丝洛娃生活境况悲惨、精神世界崩塌后,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人称的变化前后呼应,展现的是聂赫留朵夫从意识到罪恶萌发赎罪的念头,到深刻地认识自己的罪行对人的毁灭,最终因悲悯与愧悔坚定赎罪的信念的过程。艺术特色3.人物形象真实、丰满。列夫·托尔斯泰擅长塑造性格具有多面性的人物形象,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而总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与阴暗面。如:在表现聂赫留朵夫一心赎罪,试图挽救、唤醒玛丝洛娃的过程中,面对玛丝洛娃的麻木与贪婪,他也曾产生“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的想法,担心自己“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