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生理学作用:⑴生物拮抗,其作用机制为:①受体竞争;②产生有害代谢产物;③营养竞争;④合成细菌素。⑵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和合成。⑶免疫作用⑷抗衰老作用⑸抗肿瘤作用:①降解致癌物质;②激活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菌与部分G-菌。G-菌。存在部位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放。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不稳定,60~80℃,30min灭活。稳定,160℃,2~4h灭活。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具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病变。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加、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脱毒成类毒素。弱,甲醛不能脱毒成类毒素。作用方式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分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一)致病物质黏附素:定植因子抗原Ⅰ,Ⅱ,Ⅲ(CFAⅠ,Ⅱ,Ⅲ)外毒素: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不耐热肠毒素(LT)其他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Ⅲ型分泌系统:是指细菌通过绒毛样结构与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形成一个孔道,细菌犹如分子注射器将分泌的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内。LTST对热稳定性不耐热65ºC×30min灭活耐热耐100ºC×20min亚单位A、Ba、b黏膜受体GM1神经节苷脂不清致泻机理活化腺苷酸环化酶→cAMP←ATP活化鸟苷酸环化酶→cGMP←GTP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及各类的致病物质、致病机制。可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六类: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致病物质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定植因子(菌毛)、肠毒素产生LT/ST致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细菌粘附。VT毒素(非洲绿猴细胞毒素)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VT毒素。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菌毛、毒素(志贺毒素)产生志贺样毒素(Vero毒素),终止蛋白质合成,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脱落,吸收能力减弱,分泌能力增强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侵袭力(特殊质粒)、内毒素(多数菌株无动力学器官)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形成溃疡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肠集聚耐热毒素、菌毛、α溶血素聚集性黏附、产生毒素,使大量液体分泌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刺激绒毛伸长分析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抗病毒机理:IFN不直接作用于病毒,其抗病毒作用是通过与邻近正常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胞内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上调多种抗病毒蛋白(AVP)编码基因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病毒效应。抗病毒蛋白主要有2`-5A合`成酶:降解病毒mRNA;和蛋白激酶R: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干扰素还可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病毒整个复制阶段。此外,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分析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及其意义。⑴、HBsAg表面抗原:是机体受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s。⑵、HBcAg核心抗原:HBcAg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不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但HBcAg也可在肝细胞膜表面表达,宿主CTL作用的主要靶抗原。HBcAg抗原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但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IgM则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⑶、HBeAg核心抗原: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HBeAg消失,抗HBe阳性;但抗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抗HBe说明病毒感染性较低(是预后良好的征象)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IgG抗HBcIgG结果分析+-----HBV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大三阳)+--+-+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急性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乙肝恢复期-----+既往感染--+---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有免疫力)HIV的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以及治病机制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主要传播方式有3种:1.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2.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同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3.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引起的传播。致病机制HIV主要侵犯cd4+免疫细胞,形成前病毒并在细胞内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缺陷。①HIV感染CD4+T细胞HIV(gp120)→CD4+T细胞(受体CD4)→病毒包膜(gp41)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侵入→CD4+T细胞破坏: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⑵CTL、AD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