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及其风险防范(含问卷)20000字(论文)】_第1页
【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及其风险防范(含问卷)20000字(论文)】_第2页
【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及其风险防范(含问卷)20000字(论文)】_第3页
【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及其风险防范(含问卷)20000字(论文)】_第4页
【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及其风险防范(含问卷)2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及其风险防范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第二章校园网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的现状分析…………………22.1问卷设计及实施情况…………22.2校园网贷下大学生的消费观…………………42.2.1大学生基本懂得理性消费………………42.2.2大学生总体认可适度消费………………52.2.3大学生能够坚持诚信消费………………62.3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的影响……72.3.1勤俭节约意识受到削弱…………………72.3.2朴素求实思想有所淡化…………………92.3.3精神文明观念相对弱化…………………112.3.4法律维权精神较为淡薄…………………13第三章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消费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63.1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消费的原因……………163.1.1家庭层面原因……………163.1.2学校层面原因……………163.1.3政府层面原因……………163.2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影响因素分析…………173.2.1主观原因分析……………173.2.2客观原因分析……………19第四章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204.1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主要风险……………204.1.1贷款的利率及相关费用收取不明………204.1.2以贷还贷形成恶性循环…………………204.1.3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214.2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风险成因……………214.2.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214.2.2网贷市场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224.2.3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与防范意识………22第五章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245.1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245.1.1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245.1.2高校科普网贷的危害性…………………245.1.3家长提高亲子的沟通度…………………255.2校园网贷风险的防范措施……………………255.2.1政府加强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255.2.2高校仔细摸查精准的贷款学生…………265.2.3构建多元的风险防范机制………………26小结……………………27参考文献………………29附件……………………30第一章研究背景和意义1.1研究背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蓬勃发展,校园网贷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门槛低、简便快捷、无担保等特点,在经济来源单一、社会经验欠缺的学生中备受欢迎。但是政府对校园网贷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众多校园网贷平台,为了恶意竞争、盲目逐利,存在无证经营、泄露信息、涉嫌诈骗等问题,使学生深陷校园网贷困境,对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学生层面,校园网贷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造成学生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家庭层面,校园网贷加重了家长的生活压力,使家庭关系紧张;在学校层面,校园网贷扰乱师生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恶化,导致良好学风校风建设无法顺利地进行;在社会层面,校园网贷破坏社会和谐与稳定。近几年,因校园网贷引发的跳楼自杀、裸条借贷等悲剧不断发生,校园网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借贷乱象的状况,究其根源,大学生消费观出现偏差是主要原因,从消费观角度防范“校园贷款”风险,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规范利用借贷便利,避免不良套路“校园贷”,是顺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现实需求的重要课题。1.2研究意义在“校园贷”影响下对大学生消费观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大学生消费现状剖析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的问题,设置一系列防范机制及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状态,有利于大学生培育积极向上的消费习惯和人生态度,对于净化高校学风和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校园网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的现状分析2.1问卷设计及实施情况本次调查线上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以A高校大学进行抽样调查,本次线上调查是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经过前期调查摸底和查阅文献,详细编写了《“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情况调查问卷》,主要由“个人基础情况”、“校园贷使用情况、消费观情况”三个板块组成,共涉及20个问题。第一板块主要为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家庭年收入、每月生活费等信息,主要了解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第二板块主要为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情况,包括大学生自身使用情况和次数、弥补资金缺口方式、使用“校园贷”的主要原因、认为高校和家庭对于“校园贷”管理和了解情况、“校园贷”维权途径等方面;第三板块主要为大学生消费观情况,包括如何看待消费超支、哪些情况下选择借贷消费、日常借贷消费主要方面、消费时绿色环保思想情况、消费结构、高校和家庭消费观教育情况,重点了解“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消费观情况。本次向A高校200名学生在线发放调查问卷,回收196份问卷,问卷回收率达98%。由表2-1可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生有102人,所占比例为52%,女生有94人,所占比例为48%。在年级上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为77、79、40,所占比例分别为39%、40%、20%。在家庭年收入方面,主要以三万元至九万元为主,有103人,所占比例为52%。在月生活费上,主要以600至1000元为主,所占比例为54%。调查样本节本情况如表2-1所示,从样本数据分布看,性别比例、年级比例、月生活费情况和生活费来源基本符合实际,分布较为合理,数据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当前“校园贷”问题影响下大学生消费观的现状情况。大学生特征人数百分比性别男10252%女9448%年级大一7739%大二7940%大三4020%家庭年收入三万~九万元10352%九万~十五万元6332%十五万~二十万元178%二十万元以上136%月生活费600元以下63%600~1000元10654%1000~1500元5830%1500元以上2613%表2-1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据调查问卷反映,针对生活费主要来源情况,来自父母长辈的占比达到68%,来自奖助学金的占比为20%,来自勤工俭学的占比为10%,来自其他的占到2%,说明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费主要依靠父母供给,缺乏经济独立性。图2-2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情况统计图

2.2校园网贷下大学生的消费观2.2.1大学生基本懂得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收入水平做出消费决策。大学生人数规模和消费力庞大,是社会消费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观是一定时期社会消费情况的反映,也深刻作用和影响着一定时期的社会消费。如图2-3,为了研究“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消费观是否理性情况,我们设置了“您认为在“校园贷”中合理的消费状态和结构”这个问题,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6%的比例表示“理性消费,能做出合理消费计划”,说明多数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同理性消费观念,通过提前适度规划做好消费的统筹;有21%的比例大学生表示“严控花销,消费不超出预算范围”,说明也有部分大学能过严格控制自身消费,确保不超前消费;有10%比例的大学生表示“自由随性,可以接受高消费”,有3%比例的大学生表示“没有规划,有多少花多少”,整体上可以看出认同理性消费的比例高于非理性方面的观点。图2-3大学生心中合理的消费状态和结构调查表明,“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在消费观持不同态度,有积极扩张型的消费观念,有稳健理性、松紧适度的消费观念,有谨慎保守的消费观念,但是总体上能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大多数能过抵制盲目非理性消费,说明当前情况下大学生总体上的消费观是正确合理的。大学生是否理性消费对社会生产和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比如,为了促进商品消费,某些商家往往会利用广告效应、从众心理和名人效应,坚持逢节必过原则,挖掘一切可能的商机扩大销量,或者采用“双十一”大促销、“618”购物节等方式提升销量,有些消费者面对暂时不需要的消费品,由于受到非理性消费心理影响千扰,往往选择“剁手”去购买大量商品,其中可能有很多商品并不是现在需要的或者用处不大的,消耗大量资金购买一些高消费产品,甚至于借贷消费,走上“吃土”还债的道路。也有一些大学生心中没有理性消费概念,有多少钱花多少钱,往往是生活费的“月光族”甚至是“负翁”,为“校园贷”行为的产生提供了生存土壤。可见理性消费观念对于“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极为重要,坚持理性消费在其中发挥着源头方面的积极作用。2.2.2大学生总体认可适度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储蓄型社会正在向多元化社会转变,人们正在由单纯追求高储蓄转向适度增加借贷杠杆消费。传统的“储蓄-消费-再储蓄”消费模式,在生产能力薄弱的时期是有利于节约资源,为社会主义发展积聚动能,但是过于强调则会限制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利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阻碍改善生活消费和提升生活品质。如图2-4,对于“您对适度消费的看法”这个问题,68%的受访学生认为“基本认同”,看见在适度的情况,大学生大多赞同通过适度方式消费满足自身消费升级需求。9%的受访学生认为“不认同”,2%的学生表示“非常不认同”,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消费的合理度,就容易产生超前消费,滋生不良后果,这也是有一部分学生持反对意见的原因。总体看来,大多数学生认同适度消费,但是前提是适度消费和适度借贷,突破这个尺度就会背道而驰。图2-4大学生对适度消费的看法

适度消费并不意味着盲目消费。大学生讲究适度消费就是要做到既不过分苛求节俭清心寡欲,也不能盲目攀比超前消费,需要在满足必要消费需求基础上,形成合理消费观念,以满足自身多层次发展的消费需求。合理借贷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资金压力,有力支持大学生满足追求品质消费的需要,有助于形成适度合理借贷消费的价值观念。可见适度消费是一种积极稳健、松紧速度的消费观念,大学生能够做到适度消费则会科学合理认识自身消费需求,主动谋划消费规划和发展方向,推动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树立科学适度的消费观。2.2.3大学生能够坚持诚信消费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诚信社会建设,逐步进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对于社会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也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诚信契约意识教育应该在做好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多多通过实践过程培养提升,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懂得讲诚信守契约的重要性,不断培养高校学生的诚实守信、尊重契约的消费观。如图2-5,为研究“校园贷”是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契约消费观,我们设置了问题“您认为“校园贷”背景下大学生是否需要树立诚信契约精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65%的受访学生认同“是,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诚信履约的借贷消费观”,显示出半数以上学生持肯定态度。有23%的受访学生认为“否,大学生辨别能力尚不能满足契约精神培养”,有12%的受访学生表示“不清楚”。以上调查表明,大学生多数上认同合法适度的“校园贷”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消费观的培养,但是因为大学生涉世不深,容易受到不法“校园贷”侵扰。图2-5大学生诚实守信消费的看法

借贷行为需要建立在双方诚信遵守合同约定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借贷消费也需要遵守这一基本规则,央行也逐步将网贷信用纳入第二代征信管理信息,互联网不再是信用的法外之地。大学生通过使用网购平台合法分期付款、免息透支等方式,培养自身按时还款,尊重合同约定的意识。校园借贷消费过程也是大学生诚信契约意识的启发和锻炼机会,引导大学生在借贷习惯中自觉养成诚信的消费观。因此,可以得知在正规合法的校园借贷消费中,大学生基本坚持诚信契约的消费观,讲诚实信用,重契约精神,在合法的借贷还贷过程中不断培育诚实倍用意识,大学牛消费观总体诚信良好。2.3校园网贷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的影响2.3.1勤俭节约意识受到削弱价值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借贷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适度的消费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走向社会的基本要求。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近年来,科学技术加速更新换代,互联网和金融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金融产品供给,网络购物平台和支付借贷平台方便快捷。如图2-6,针对大学生消费意识是否超前,笔者设置了“您在消费超过自己支付能力时怎么办”这个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有14%选择“不考虑购买”,有9%选择“省吃俭用凑够钱了去购买”,显示有部分大学生是保守类型消费者,在消费时量入为出,将消费能力严格限制在收入水平之内,拒绝超限制消费,这类学生的消费观一般情况下不会去使用借贷消费。有5%选择“向父母亲友求助”,同时有72%选择“通过借贷或者分期去购买”,显示出选择使用借贷消费的占比明显较多。图2-6大学生消费超支时的选择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对大学生消费意识和使用“校园贷”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可以看出部分大学消费意识明显较为超前,当消费水平超过自身能力时,多半以上选择超支消费,以借贷或者向家人亲友借款方式满足需求,表明多数大学生消费意识不尽合理。“校园贷”行为犹如一枚硬币,其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亦有正反两个方面,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在认识到“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消费观总体良好的基础上,更要客观正确认识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消费观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比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借贷消费兴起和消费主义思想的渗透,一些大学生在对于“校园贷”的消费由浅尝辄止向成为习惯转变,由适度借贷消费向盲目攀比转变,助长形成了铺张浪费、攀比虚荣、不注重绿色环保和精神文明消费的消费观。如图2-7,对于“您是否使用过‘校园贷’”这个问题,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0%的比例表示“没有使用过”,说明当前互联网金融对大学校园的渗透较为深入,没有使用过的人数相对较少;“仅用过一次”的受访学生占比有22%,说明尝试使用或使用相对较少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该部分学生有可能在今后消费需求提升的情况下,转化为经常使用的群体,也有可能仅仅浅尝辄止;“经常使用”的受访学生占比有62%,显示出当前大学生对于借贷消费行为较多,使用频次较高,也说明了开展此次调研和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引导要研宄的重要性;“详细知道借贷和还款细节”的占比仅为6%,结果作为需求方的学生对于供给方的产品了解不足。图2-7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情况

调查表明,当前在互联网经济的深度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园贷”的使用较为普遍,经常使用的大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仅使用过一次的占五分之一,没有使用过的和详细了解借贷细节的占比较少。由此可见,一方面,大学生消费观念较为超前,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想方设补足资金法去实现目的,超前消费满足超支需求的价值观念占比较多,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现实收入水平,容易导致盲目超前消费,产生不够合理适度的消费观。另一方面,大学生借贷意识超前,敢于“用未来的钱,圆今天的梦”,大学生选择使用借贷方式获得资金的占比较高,而且使用频次相对较多,说明“校园贷”在满足大学生资金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助长了盲目超前消费的不良习惯,弱化了大学生科学理性和合理适度的消费观。2.3.2朴素求实思想有所淡化如图2-8,针对“您在哪些情况下会选择借贷消费”这一问题,选择“看见朋友永高档用品,我也要用”的受访者占比30%,说明大学生的攀比超前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追求高消费和奢侈消费,在物品的实用性和品牌性上更加注重后者,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往往借力于校园借贷消费。“校园贷”在此情况下大量产生并充斥市场,一些“校园贷”产品以其门槛低、额度高、无需担保等为宣传卖点,导致大学校为片面追求高消费,淡化了注重朴素求实的消费观。选择“大家都在网贷消费,不用就是落伍”的受访者占比22%,说明当前校园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比较重,担心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落伍,受朋友和同学借贷消费行为和自身猎奇心理双重影响,往往尝试性地使用借贷消费。古人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校园贷”消费导致的“消费升级”形成习惯后,往往难以得到改变,加剧淡化朴素求实的消费观。选择“学习培训资金需要,提升自我”的占比15%,说明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消费观,注重在自我提升方面进行投入。选择“人情消费花销增大,只能借贷”占比9%,说明大学校园受到社会风气影响,追求享乐安逸,各种节日礼物、吃喝宴请、恋爱交友等方面的花销较多,往往成为月光族,这也是淡化朴素,求实消费观的重要环节。图2-8大学生何种情况下选择借贷消费朴素求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镌刻在我们文化基因之上且历久弥新,也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保持的优秀品质。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主流思想是劳动光荣、节用裕民,有利于形成注重朴素求实的消费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消费产品供给丰富,一些人逐渐忘记甚至摒弃勤劳朴素的思想,追求潮流攀比,彰显身份符号,为求异求个性而盲目消费,有的人情消费盛行,导致人际关系金钱化、庸俗化。同样,这种思想也由社会逐步蔓延至校园,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校园贷”的出现,为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提供了信贷资金,纵容了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滋生了从众、求异、攀比的消费心理,淡化了注重朴素求实的消费观。如图2-9,想要了解“校园贷”依赖程度,还需要研究使用频次。本次问卷设置了“您每个月使用借贷资金的次数”这个问题,主要总结大学校园借贷消费行为的次数分布。根据调查结果,有4%的受访者的使用次数为“0-1次”,说明大学生每月不使用或者使用仅一次情况的占比很少,受“校园贷”吸引程度较低的情形可以排除。有34%的受访者表示使用“2-4次”,可以看出随着使用频次的上升,大学生的占比也在提升,说明对“校园贷”使用的依赖度也在升高。有45%。受访大学生表示使用“5-7次”,可以得出此使用频次的占比最高,大学生主要次数在这个区间。有17%的占比表示使用“8次以上”,说明使用8次以上的有一定的占比,但是总体上较少。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次数主要集中在2-7次,重点集中在5-7次,说明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频次相对较多,对于8次以上的情况也要重点注意,避免对“校园贷”过度依赖,导致淡化朴素求实的消费观。图2-9大学生月度使用借贷资金次数由此可见,一方面,大学生受社会环节影响,借贷资金填补消费缺口后,产生盲目追求潮流高消费和攀比浪费,同时人情交际消费占比也比较突出。说明“校园贷”的补位资金为大学生膨胀畸形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大学生月度使用“校园贷”次数较多,容易产生资金需求惯性和依赖,形成“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陷入循环贷的陷阱难以自拔。以上两种情况相互交织影响,推波助澜大学生产生不良的消费观,进一步淡化注重朴素求实的消费观。2.3.3精神文明观念相对弱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当前,受到社会环境和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物质消费追求多元化、逐利化、个性化,对于精神文明的提升日渐下降,表现在贪图物质享受,轻视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和付出。当物质追求过于繁多且不注重提升精神世界时,人们物欲往往会占上风,虚化精神文明的消费观,阻碍合理消费观的形成。大学生在追求物质消费时,一定程度上往往是“假性需求”,一些商家抓住消费者追求物质膨胀的心理,吸引物质消费潮流,导致消费者为过剩的物质生产来买单。而“校园贷”的推出,则为过剩的物质消费提供资金支持,诱导大学生去增加物质消费,不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自我提升。如图2-10,设置了“您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问题,主要分析大学生消费重点领域。有占比32%的受访者认为是“生活饮食”,显示出基本的物质消费仍然占比最多。如食物、饮水等基础需求,这是人们行动的最首要动力,虽然占比最多,但是可以看出占比己经相对不是很高了。有占比27%的受访者选择“娱乐消遣”,有占比25%的受访者选择“妆容服饰”,显示出大学生对于娱乐和物质消费投入占比较大。图2-10大学生借贷主要集中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提出了大学生消费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和是否考虑绿色环保因素这两项问题,分析大学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之间的情况。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重点人才,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精神世界丰富提升上来,自觉提高精神文明消费,减少物质享乐消费。在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今天,更应当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平衡,增加精祌文化层面的消费投入。有占比16%的认为是“学习培训”,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注重精神文化提升,通过学习培训增加自身技能和素质,但是占比相较过低,借贷消费大多集中在追求物质方面,显示出部分大学生重视物质享受,虚化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值得关注。由此可知,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消费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明层面的提升,“校园贷”影响下其物质消费欲望被刺激膨胀,文化消费空间被压缩挤占。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不注重绿色环保,体现出其在借贷消费时对精神文明的忽视,过分强调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虚化了注重精神文明的消费观。

2.3.4法律维权精神较为淡薄当前,我国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落地深植,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将逐步向纵深推进。依法合规是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大学生在借贷消费中增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如图2-11,问卷提出了“您认为选择‘校园贷’最重视的是”。受访大学生中,选择“手续简单,灵活方便”的占比为44%,所占比重最高,显示出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大学生群体追求方便快捷的做事风格。选择“纯信用无需担保”的占比31%,有些“校园贷”仅需本人手持一张身份证放款,或者将借款人的手机通讯录信息抵押即可放款,迎合了部分大学生对资金的迫切需要,以及对借贷风险的不重视,容易产生涉暴讨债和骚扰短信轰炸式催债。选择“贷款额度宽裕”的占比15%。,显示出个别大学生对于“校园贷”较高额度的青睐。但是,选择“安全合法”的占比仅为10%,所占比重相比最低,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校园贷”影响下,片面重视产品方便快捷和高额度,往往忽视借贷机构是否合法就进行借贷,弱化了依法合规的消费观,加速不良“校园贷”问题的滋长和蔓延。图2-11大学生借贷最重视方面面对不良“校园贷”暴露出的众多问题,应该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在开展借贷消费时,法律意识淡薄,富有侥幸心理,病急乱投医现象层出不穷,为了追求高消费和归还消费欠款绞尽脑汁,给不法“校园贷”可乘之机,弱化了依法合规的消费观。同时,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导致产生高额罚息,也因进入黑名单而危害个人征信信息。部分大学生维权意识缺失,盲目借贷消费,不了解借贷产品具体内容,遭遇非法“校园贷”侵害后应对乏术,进一步弱化依法合规的消费观。社会上一小部分不法借贷机构趁机伸出罪恶魔爪,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急需资金、维权意识淡薄等特点,推出了诸如套路贷、培训贷、美容贷、裸条借贷等诱惑陷阱,导致高额利息、循环借贷、暴力催债、跳楼自杀、色情侵害等恶性犯罪事件,严重扰乱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如图2-12,问卷提出了“您对“校园贷”维权途径是否了解”问题,根据数据整理分析,认为“非常了解”的占比13%,认为“一般了解”的占比15%,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于“校园贷”出现问题后如何维权了解不够,仅有少部分了解情况。认为“不了解”的占比48%,认为“非常不了解”的占比24%,不了解具体维权途径的大学生占比高,显示出大学生在“校园贷”方面的维权意识有所欠缺,信用风险认识不到位,依法合规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树立。图2-12大学生对维权途径了解程度在众多的不良“校园贷”案例中,很多大学生选择以隐瞒、逃匿、被性侵甚至于自杀死亡等方式应对,没有意识到自身合法权益遭受到的侵害,法律意识和维权知识薄弱,说明一定程度上,“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的依法合规的消费观存在弱化。由此可知,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校园贷”时对于安全合法重视不够,片面重视方便快捷、手续简单和额度高,为不法“校园贷”生长留下缝隙。另一方面,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与人权意识淡薄,对于信用风险了解不足,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情况不佳,显示出“校园贷”影响下,大学生依法合规的消费观仍然较为弱化。第三章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消费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1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消费的原因3.1.1家庭层面原因(1)家庭监管不到位据调查,A高校大学生多数为外来生源,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大部分家庭除了每个月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以外,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心理动态、社交状态等情况了解甚少。没有家长在孩子身边的监管加上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就会形成使用贷款超前消费的错误消费观。(2)家庭条件问题据调查,A高校大学生由于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一般,生活费只允许他们进行日常的生活开销,而不允许额外的支出,这就导致了学生因为缺钱而进行校园网贷。3.1.2学校层面原因(1)学校的思想教育作用有限学校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所调研的A高校,对于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引导以及关于校园网贷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有所欠缺。学校对于校园网贷的防范仅局限于挂横幅标语告诫学生,以及通过辅导员开年级大会警戒学生,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够使学生完全认清校园网贷的本质。(2)学校监管不足在A校内的厕所等位置仍张贴有许多校园网贷的小广告,若不及时清理,学生则会因为此类虚假宣传而陷入校园网贷问题。且此类校园网贷平台在校园内设有“校园代理”,这些“校园代理”都是由学生所组成,他们对自己宣传的校园网贷平台了解不足,但为了自己的业务量会宣传自己身边的同学来进行贷款,出了事就推给校园网贷平台。此类现象在学生之中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3.1.3政府层面原因对于校园网贷政府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措施,导致校园网贷平台参差不齐,审核门槛低,信用机制不够完善,并不需要繁琐的程序便能成功借款。在笔者调查的服务对象中,所有的服务对象都说他们很容易就借到钱了,并且只需要手持身份证拍一张照片和视频。部分校园网贷平台打着虚假广告诱使学生进行贷款,学生入“套”之后才明白自己被骗了。由于政府对校园网贷平台审核机制还不够完善,监管还不够严格,这就让许多校园网贷公司为了盈利而利用法律的空档,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3.2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影响因素分析3.2.1主观原因分析大学生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贷款消费一定是由于消费观念不正确造成的:存在攀比型消费观念。攀比是人们常有的疾病心理,即使在平时生活中,人们也会发现身边的亲友生活质量比自己好,从而产生相应的嫉妒和攀比心理。正是因为此原因,所以经常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此现象在大学生中很常见;(2)缺乏实用型消费观念。由于学生在消费中缺乏理性思考,每个人在消费中都会考虑物品对自己的需求,在经济学中,这种需求可以用效率来表达。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讲,它衡量的是当前消费所获得的效率与多时期资源配置所获得的效率之间的差异,如果将消费者在多期资源配置后所获得的总体效果结合起来,要想获得比今天的及时购买更高的效率,理性的学生就应该选择为将来的消费节省现在的钱;(3)基于以自我意识的个性化消费观念。不同的在校生,由于他们的个性、家庭背景、个人特点和一般生活方式,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会有不同的消费观,不同的消费方式会有不同的特点,这也会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这些高级消费方式可能与大学生的个性有关。目前,由于大学生的超前消费意识较强,大学生对贷款的重视程度较低,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频繁的主观因素,而且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缺乏法律知识,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帮助解决问题。可是当他们面对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一系列灰色行业时,大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这一领域的产业法,才能抵挡住贷款的诱惑。大学生对贷款消费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缺乏深刻的危机意识,他们没有严重的违约后果以及法律上的顾虑,只是认为贷款还没有准备好,也许自己的信用已经受到损失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案例表明,网络贷款逾期不仅不仅排名高于个人信用损失,因为网上贷款平台不均衡,贷款回收方式有时非常肮脏残忍,这就使得高校网络贷款拖欠学生容易受到非法因素的侵害,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就必须考虑贷款偿还能力、贷款成本以及贷款平台的规范程度,然而我们在调查当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在办理相应贷款时没有考虑到贷款平台的正式资格,大部分学生贷款都是通过未经注册的非法网上贷款平台进行的。这些非法的平台通常需要很高的利率,并且他们给学生设置的还款期限较短,以至于经常会有学生逾期,从而缴纳高昂的贷款违约滞纳金。这在主观上是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贷款消费的时候,缺乏仔细甄别正规贷款平台的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些资质较差的贷款平台钻空子。3.2.2客观原因分析校园贷款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蔓延开来,除了精准的宣传校园贷款广告手段之外,校园贷款业务在校园内频繁发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高校学生贷款销售团队主要由高校中介机构组成。由于校友之间会有相互信任的关系,因此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相应产品的推广,然而一旦出现逾期,就算是大学同学的情谊也无法弥补这些逾期贷款。更严重的是,很多大学生在做了相应的贷款申报后,但他们发现,他们报告的贷款和他们之前的利息交易非常远,甚至本金收入,只是之前交易的一小部分。随着校园贷款乱象的频频发生,国家和政府也采取了严格的措施,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限制校园贷款在校园当中的泛滥,现在,公司在校园里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那就是以招聘职位和兼职为借口,鼓励一些大学生到校外参加所谓的相应的职业培训,在专业培训的过程当中,这些贷款公司的人就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这些贷款公司的一些贷款业务及信息,也会对这些贷款公司的贷款产品进行租赁。这样一来,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将会信以为真,从而走上了网贷的道路。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得较高的贷款利率或者是牟取暴利,一些不良交易者不惜利用欺诈手段骗取消费者对当代大学生贷款的权利。常见的消费诈骗,包括合同不明确,使大学生在贷款时无法获得相应的贷款本金或高于合同规定的利息,其他欺诈手段还包括套期贷款、抵押贷款、抵押贷款等。其余的诈骗方式同样包括套路贷款,即利用借款人不知情的正常身份信息,在某些非法贷款平台上获取资金,往往会相应地泄露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从而在贷款无法及时偿还的时候,将会对消费者进行一系列的骚扰。然而最为严重的贷款,则是有一些贷款平台,利用大学生急于消费的心理,拍摄学生裸照作为贷款担保进行相应的贷款,这种贷款被称为“裸照贷款”,裸照贷款的出现标志着高校校园网贷款进入了另一个极端。这就要求全社会重新审视高校校园网络贷款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当代大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4.1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主要风险4.1.1贷款的利率及相关费用收取不明(1)所称的“低利率”事实上,在商业模式下,校园网贷款背后隐藏着高利率风险,一是部分网上信贷平台利率不明确,根据融360发布的调查报告,2016年上半年,他调查分析的80家网上征信平台中,有79.1%的平台表示利率未知,但利率不明确存在巨大风险,平台可以随意操纵,损害学生利益。主要的网上贷款平台通常以极低的退款率作为广告渠道,吸引大学生进行网上贷款,但其所谓的低利率往往是以日利率或月利率为基础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如果年利率超过36%,则超额协议无效,本文可以对大学生校园网贷款进行保护。他们完全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但由于缺乏相关的金融和法律知识,很难真正理解利率的计算方法,也不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存在的隐形费用为了规避这些法律的监管,网信平台不断探索其他非法收费方式,力求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与高利率并驾齐驱达到效果。一些网贷平台会提前扣除一部分资金,然后由于实际贷款和名义贷款的资金差异以及利息的差异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一些不良校园网贷平台为了追求利润别出心裁,表面上是支付法定利息,实际上是在贷款过程中支付管理成本、存款成本等高额税费,而且一些网上信用平台也会构成高额存款利率和罚款,55%的贷款学生不会认真审查贷款合同,这意味着大学生对高额的隐性成本没有理性的预测和认识,没有认真评估风险就急于参与校园网贷款。当大学生必须缴纳高额税款时,即当风险真正变成危险时,他们便容易陷入困境,无法逃脱。4.1.2以贷还贷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手续简单、交易方便、形式灵活,大学生只有在网上出示身份证、学生证等基本信息,才能申请信用贷款。很多大学生在缺钱的时候,错误地选择网上贷款解决燃眉之急。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无力支付网上贷款。虽然许多人存钱或通过节食或外出工作赚钱,但效果仍然很小,而且在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下,许多人仍然得不到以前借来的贷款,平台将采取多种催收方式,向借款人及其家属、亲属催收债务。为隐瞒贷款事实,避免被家人批评,违约大学生往往选择瞒着家人,自己寻找解决办法,结果无路可走,而还贷方式则是利用贷款在多个信贷平台进行还贷,造成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4.1.3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1)借款大学生存在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骗贷的可能,从而侵犯他人个人信息及隐私虽然大学生申请网上贷款方便,门槛较低,申请较银行贷款方便但仍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学信网账号与密码及家属和辅导员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由于我国网络贷款的出现,市场监管不到位,网络贷款平台机制不完善,平台准入条件低,个人信息审核不严,信息保密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大学生个人信息的丢失,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对一些经济需求迫切但数量已尽的大学生来说,容易上当、容易走上歧路,继续替身边的家人借钱,比如,大多数利用他人身份信息作弊的学生都是被困在网上借钱漩涡中,难以逃脱的学生。他们试图通过尽可能增加贷款来延长还款期,2016年3月,无法偿还校园网贷款的郑某选择自杀,后来代表多人在校园内各金融平台上借款近60万元,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时可能触犯刑法规定。(2)网贷平台可能泄露借款人的个人信息由于校园网贷款的贷款活动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的,在对大学生身份进行认证的过程中,储存了大量的身份信息、学籍信息、联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或地址等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数据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风险的集中,一旦这些信息被不良贷款平台掌握,此外,一些贷款平台还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作为极端的催收手段,强迫大学生还贷,如果还不还贷,隐私权将被公开,以从出售个人信息和隐私中获得利益。4.2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风险成因4.2.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校园网络借贷无意间竟成为了“校园害”,为避免其继续畸形发展,国家接连出台了相关政策。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整个行业的监管和纠正,更是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群体的重视。然而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很难对全国各地的校园网络借贷行业起到有效的作用。违法收益远远高于违法成本,在巨大的收益面前,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公司得到收益后,为规避监管视线,采用新的模式,实际上依旧在进行校园网络借贷的业务,例如“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美容贷”等等,本该线上进行的交易也偷偷转移到线下。传统的网络借贷模式是线上模式,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立法、健全的信用体系和高度的公民权利保护意识,所以所有的贷款都是在网上完成的,违约和暴力催款的案例也很少。在线交易是安全、可靠、高效和廉价的。4.2.2网贷市场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线上借贷平台的操作流程十分容易,由于缺乏相应的审核机构,网贷市场鱼龙混杂,不具备开展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平台也得到了市场准入许可。成立网络借贷平台流程并不复杂,从事借贷业务也不需要专业的人员操作,因此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都可以开展校园网络借贷业务。这种借贷平台本身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用于发布借贷信息,但越来越多没有从业资格的机构涌入,根本无法保障交易的安全稳定。我国对于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市场准入监管不严,至今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准则,对经营者资质、经营范围模糊管理,因此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初成立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借贷平台在试水成功后,其他网贷平台纷纷效仿。众多平台缺乏对大学生网贷市场的准确调研,在未对大学生还款能力作出预估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开展业务,干扰了校园网贷的正常运营秩序。4.2.3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与防范意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消费欲望旺盛,校园网络借贷的生意自然就有了滋生的肥沃土壤。大学生虽然都受过相应的高等教育,但由于实践经验少,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思想或者虚荣、攀比心理的影响。作为典型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行为也会受到团体行为的影响,为了得到团体的认可,获得团体的归属感,就会做出与团体一致的行为。比如身边的朋友购买了轻奢用品、高档电子产品,部分大学生就会跟风购买,实际上并没有购买的必要性。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大学生对校园网络借贷的利率了解程度很低,大多都是在借贷后才了解利率的计算方式。有些大学生虽然没有高额的消费需求,但也容易接触到不良校园贷。有些大学生出于兼职目的,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也有些大学生希望在学习阶段就能实现创业的目标,急于改变自己的现状,因而就陷入了上文阐述的“创业贷”的陷阱里。网络借贷公司瞄准这一有兼职或者创业需求的学生群体,以招聘校内代理人员为名目,实则进行诈骗、非法吸收资金等犯罪行为。而这类大学生误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抱负、大展宏图的机遇与平台,非常努力地发展下线、拉人办理校园网贷业务,自己从中获得提成,甚至将其视为创业。不良校园贷的受害学生大多心智不够成熟,不能准确地认知事物的本质,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第五章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5.1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5.1.1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首先政府应该从官方角度明确校园网络借贷的定义,不良的校园贷多会引起恶性事件,而正规校园贷实际上并不会给学生以及社会造成直接危害。政府对于校园网络借贷的态度应该保持中立,及时为正规校园贷正名,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应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规范金融准则、行为标准、追责制度,让信贷行业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政府应该始终保持对校园网络借贷的高压势态,建立完善的平台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对各个平台的资格审查,坚决取缔达不到标准的借贷平台,将情况恶劣的平台拉入黑名单。同时建议政法机构加强严惩对不良校园贷的宣传,以起到全民普法及震慑不法分子的效果。不良的网络信用平台隐藏虚假的费用广告,诱使债务人借款,构成虚假广告,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校园网贷款平台在贷款产品利率上的虚假广告进行规范,除出台具体的校园网贷款法律法规外,政府应抓紧完善公民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并将其纳入宪法实施,政府可与银行机构合作建立专门的征信数据库,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公民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贷款的社会稳定,不易引发危机,促进了网络贷款的长远发展。数据库要注重安全保密性能,以防不法分子盗窃个人信息。公民可通过相关网站查询自己的身份信息使用情况,这样就能有效降低身份被冒用的可能性。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各大高校的消费状况,发现异常时及时与高校取得联系,从源头降低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5.1.2高校科普网贷的危害性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金融、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加强校园后勤管理,及时清除张贴在校内的关于校园网络借贷的广告传单,严格审查进出校园的社会人员,以防借贷公司业务员进入到校内发展业务。除了校园内的小广告,还要加强网上信息监测,防止校园借贷业务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贴吧、熟人推荐等方式线上传播。学校应当定期开展系列教育讲座,为学生科普校园网络借贷业务,以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该类信贷服务的风险及防范知识。高校还应该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消费水平,重点关注一些开销与家庭条件不相符的学生,因为这类学生很有可能尝试校园网络借贷。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应该通过日常观察以及深入学生群体调查访谈,掌握切实信息后,及时取得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如果学生确实遇到经济困难且家长无力解决,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的援助,帮助学生解决资金问题。建立合理的学生援助体系,可以防患于未然。5.1.3家长提高亲子的沟通度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往往与父母沟通有障碍,不愿意把很多事情告诉父母,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和管理,任由孩子发展,如今,大学生家长大多出生在六七十年代,属于资源匮乏的年代,由于经济上的滞后,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大多过着艰苦的生活,这一历史条件使许多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不让孩子承受物质匮乏造成的心理落差。而孩子的衣着、找孩子的消费观念容易扭曲,也容易炫耀、崇拜金钱,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大学生一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缺乏资金,校园不良贷款很容易发生,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纠正孩子的不良消费观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5.2校园网贷风险的防范措施5.2.1政府加强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由于校园网络借贷已经产生的恶劣影响,国家目前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态度,严格禁止各类机构向大学生提供校园网贷服务。这类措施虽然短期有明显降低风险的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遏制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重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实际运用,对于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发展还应从长远角度考虑。校园网络借贷对于大学生解决学业困难、筹集创业资金、满足消费需求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在其运营过程中,国家采取相应的手段监管得当,使其在法治轨道上良性运营,信贷服务的影响就会利大于弊。政府的有效监管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良性运营至关重要,因为即使各网贷平台经过严格筛选后进入市场,但如果缺乏规范的监管,仍有可能会发展成不良校园贷。国家应当联合各部门,包括公安部、网信办、各银行组织,严厉打击校园网络借贷的不法行为,加大对违法经营的惩罚力度。我国还应该效仿发达国家,培养第三方机构,专门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监督。国外的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趋于成熟和完善,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整个行业进行监督。我国可以参照国外经验,及时培养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及时为借贷双方提供咨询服务,这就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借贷双方及平台间信息不对等的风险问题。政府首先应该明确对校园网络借贷的监管态度,坚决秉持高压态势,依法保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笔者建议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向大众披露含有隐患的借贷平台,对于不合规的平台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市场的清理力度。定期将监管信息发送至各大高校,要求高校公示问题网贷平台,避免学生上当受骗。对于违规操作的平台,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5.2.2高校仔细摸查精准的贷款学生校应当持续深入开展校园网贷摸底排查工作,摸清校园网贷风险系数,密切掌握校园网贷相关與情,切实消除不良网贷潜在的风险。高校应通过有效的互联网监测,通过学生干部和辅导员摸查出精准的借贷学生的相关倍息,密切注总这些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干预。对于己知的借贷学生,一方面防止借贷交易出现危机,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为这些学生创造兼职机会,帮助这些学生按时还贷。必要时应该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防止其鼓动其他学生涉足校园网络借贷。高校对于学生使用的校园网贷平台要进行详细记录、实时监测,如果发现平台有脱离正规运营的苗头,应该及时告知学生,必要时刻还要帮助学生报警。高校应该注重家校的和谐关系,建立学生信息的共享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一旦突发危机事件发生,良好的家校联系不仅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能有效避免危机发生后家长由于信息的闭塞,对高校产生的负面观点。5.2.3构建多元的风险防范措施每个班级的辅导员应主动的去了解每一个自己班级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于有需要的经济帮助的孩子,他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避免可能出现的家庭原因的贷款危机;学校也应该加强这类教育,让新生每年都能接受;政府也应该根据每年发生的网络贷款案例,完善法律和规范。在家里,父母通过张嘴、穿衣服来照顾孩子,并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消费观念容易扭曲,大学生一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资金短缺,很容易出现校园不良贷款,作为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纠正孩子的不良消费观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小结校园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在校大学生贷款难,活跃民间资本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大学生网络借贷利弊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网贷的成因,并就成因提出了防范不良网贷的措施。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观点和看法:大学生不良网贷的主要成因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针对不同风险成因我们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另一方面要从大学生自身管理出发,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