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2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宋元时期的经济南宋时期的人地矛盾1宋朝南方的水利工程与经济发展2宋元时期土地转让的制度化3宋代市场的专业化特征4宋朝对外贸易的务实性5元朝纸币政策的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 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 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解析:D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加之人口的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田要粮,因而围湖造田的现象屡禁不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故D项正确。2.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解析:C材料未提到连年暴雨和严重涝灾,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官员的擢升,故B项错误;题干中“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说明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较好,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3.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A.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B.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C.反映了土地转让制度化 D.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解析:C材料“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体现了土地买卖的规范,不能体现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故排除A项;租佃关系是地主与佃农间的一种租地关系,不是材料中的土地买卖,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可知,政府对土地的买卖进行规范,体现了一种制度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体现的是政府的一种管理权限,而非限制买卖,故排除D项。4.南宋时期,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茨实(又名:鸡头米)市场;秀州华亭县的下砂市、海盐县的鲍郎市、明州鄞县的大嵩市等则是著名的盐业草市;嘉兴府“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这主要表明当时江南地区()A.已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B.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起C.市场具有专业化特征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解析:C“著名的杨梅和茨实(又名:鸡头米)市场”“著名的盐业草市”、纺织品市场等,体现了不同的市镇具有不同的市场化倾向,卖不同的物品,体现了市场的专业化特征,故C项正确。5.(2018河北保定模拟)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解析:D材料表明宋朝一方面限制朝贡贸易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海外民间贸易,在推动民间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本题易错选B项,是材料信息提取不全的反映。6.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098285锭,每人合13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C材料反映纸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这种状况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扩大贫富差距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通货膨胀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削弱了政权统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本题易错选D项,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纸币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纸币的功能一是促进国家商品流通,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是纸币作为统一国家市场的基本形式的工具;三是纸币为彰显国家政权的合法性的存在。纸币的发行的现实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确实起到上述功能,二是纸币发行成为掠夺社会财富的手段,其作用必然削弱其政权的发展基础。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福州是地处闽江下游的沿海城市,又是福建路治所在地,所以闽江上中游流域之手工业品、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顺江而下,汇集至福州市,投入市场进行销售,有的转销至福建路各县,有的则贩卖到国内各路,还有巨额商品则船运舶载,远涉重洋,输送到海外各国出卖,与世界各国互易有无。从福州出口输出的商品东至日本,东北至高丽,东南海道可达东南亚、南洋群岛以及阿拉伯各国,例如荔枝干就是畅销国内外的商品。“荔枝制成干果以后,水浮陆转,以入京师(汴京);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故商人贩益远,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材料二宋代福州城市规模宏伟,是有其雄厚的经济背景。它以全省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展对外贸易为前提。宋代,福建农业比以往有着明显的发展,不论从农田面积扩大或水利兴修、耕作技术进步各方面都有所表征。值得注意的是梯田和围垦田的开拓。福建具有山海优势,早在宋代,随着人口增加以及农耕技术的进步,开山造田和围滩种植的成绩就已卓著。所谓“田尽而地,地尽而山,虽土浅水束,山岚蔽日;而人力所致,雨露所滋,不无少获”。——以上材料均摘引自《宋代福州港的对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概括福州对外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福州经济发展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限定角度为“对外贸易”,由材料一信息“水浮陆转”“船运舶载,远涉重洋,输送到海外各国出卖”,“荔枝干就是畅销国内外的商品”“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它以全省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展对外贸易为前提”“福建具有山海优势”“人口增加以及农耕技术的进步”以及材料一中福州的地理位置总结概括即可。第(3)问,由于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也能使更多的人走向城市,使城市的人口增加,城市交易规模扩大,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进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答案:(1)特点:海陆兼备,海上对外贸易相对发达;有比较畅销的代表性品牌(如荔枝干);从对外贸易中获取的利润巨大。(2)原因:物产丰富,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