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1)课件_第1页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1)课件_第2页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1)课件_第3页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1)课件_第4页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十二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徐敬湘韶关学院医学院临床系第一节锁骨骨折【解剖概要】锁骨干较细,有弯曲呈“S”形。内侧半弯凸向前,外侧半弯凸向后。内端与胸骨相联构成关节,外侧与肩峰相联构成肩锁关节,横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是肩胛带与躯干唯一的联系支架。第一节锁骨骨折【病因与分类】1.间接暴力所致多,

儿童可为青枝骨折,成人为短斜形;2.直接暴力→粉碎骨折。移位情况:近段→(胸锁乳突肌)向上、后移。远段(重力)→(胸大肌,斜方肌)向下、前、内移。3.好发于中1/3处:因为该处弯屈为力的薄弱点第一节锁骨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1、患者表现出典型姿式:托肘,偏头2、幼儿:皮下脂肪厚而畸形不明显,但不愿活动上肢,当被动抬举手臂时则啼哭。3、可扪及骨折端,有局限性压痛,有骨擦感,4、X线检查确诊。第一节锁骨骨折【治疗】1.青枝骨折或无移位:

三角巾悬吊2.有移位的中段骨折:

“8”字绷带固定3.手术:难以耐受外固定;再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陈旧性;合并喙锁韧带断裂第一节锁骨骨折第一节锁骨骨折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解剖概要】

肩锁关节由锁骨肩峰端与肩峰内侧面构成,内有纤维软骨盘。其关节囊薄弱,周围有肩锁韧带及内侧喙锁韧带加强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病因、病理】1、直接暴力冲击肩的顶部,使肩峰与肩胛骨下沉,结果使肩锁关节的韧带结构破裂。2、间接暴力多为跌倒时肩部与肘部均处于90°屈曲位置,此时肱骨头顶住肩胛盂与肩峰,向后方传导的暴力可以使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破裂。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分类】

分成三度:Ⅰ度: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分类】2.Ⅱ度:肩锁韧带断裂,锁骨肩峰端轻度向上移位,但喙锁韧带完整(半脱位)。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分类】3.Ⅲ度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断裂,锁骨肩峰端移位明显(全脱位)。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Ⅰ度损伤:肩锁关节处轻度肿胀与压痛,临床检查与X线摄片均无锁骨肩峰端移位。Ⅱ度损伤:肩锁关节处肿胀、疼痛症状加重,与健侧相比较,锁骨肩峰端移位,高出肩峰,用力按压时有飘动感觉。X线片上可见锁骨肩峰端轻度上移。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Ⅲ度损伤:肩锁关节处肿胀、疼痛症状更加明显,锁骨的肩峰端已突出于肩峰的上方,出现阶梯样畸形。肩关节活动亦受影响。X线检查可发现肩峰端明显移位,与健侧比较,患侧喙锁间隙增宽明显。

注意:X线检查可以显示出肩锁关节的脱位程度,但必须与对侧的肩锁关节相比较。必要时可在应力下摄片,病人手握4~6kg重物下摄片,此时锁骨外侧端移位情况更为清楚。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治疗】1.Ⅰ度损伤不必特殊处理,用三角巾悬吊固定2周。2.Ⅱ度损伤:多数人主张保守治疗,根据病人意愿选择。可根据情况选择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第二节肩锁关节脱位【治疗】3.Ⅲ度损伤:一般手术治疗;①切开复位:复位后坚强固定,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钩状钢板固定肩锁关节,固定牢固后可不修复喙锁韧带;或加用锁骨—喙突拉力螺钉固定术②锁骨肩峰端切除术:新鲜或陈旧脱位都可用,宜切除肩峰端锁骨2.5cm,同时应修复或重建喙锁韧带。第三节肩关节脱位【解剖概要】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2、肱骨头大,肩胛盂关节面浅而小,周围关节囊和韧带松弛而又薄弱,这种解剖特点虽有利于肩关节的大范围活动,但是缺乏稳定性,受到外来暴力易发生脱位。3、肩关节的前下方关节囊最为薄弱,且无韧带加强,因此肩关节脱位以前脱位最多见。第三节肩关节脱位分类:①前脱位;②后脱位;③(盂)下脱位;④(盂)上脱位第三节肩关节脱位【病因病理】

肩关节脱位多由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的间接暴力引起,是肩关节外展、外旋两种力量使肱骨头顶向前方,发生前脱位。肩关节脱位除了损伤关节囊外,可伴有关节盂的软骨撕脱,称为Bankart损伤,也可造成肩袖的损伤,造成肩关节不稳定,成为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潜在因素。第三节肩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1.一般表现: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患侧肘关节屈曲,患者常用健侧手扶持患侧前臂,头倾向患肩,以减轻疼痛。2.局部特异体征:①方肩畸形:②弹性固定:③关节窝空虚:④Dugas征阳性:第三节肩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3.X线表现:可以了解脱位的病理类型以及是否伴有骨折,最常见的为肱骨大结节骨折。4.CT检查:可显示关节盂是否有撕脱以及肩袖和韧带的损伤,第三节肩关节脱位【治疗】1.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方法较多,常用的为手牵足蹬法(Hippocrates法)复位时注意脚蹬用力不要过猛,以免引起肋骨或肱骨颈骨折。必要时可采用臂丛或全麻待肌肉松弛后再复位。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第三节肩关节脱位第三节肩关节脱位【治疗】2、固定新鲜脱位手法复位后可采用三角巾悬吊3周。陈旧性脱位或习惯性脱位复位后应采用搭肩位绷带或宽胶布固定,即将患肢手掌搭在对侧肩部,肘部贴近胸壁,用绷带或宽胶布将上臂固定在胸壁,并托住肘部,这种体位可以纠正肩关节半脱位。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老年患者固定时间可适当缩短,以防止肩关节僵硬。第三节肩关节脱位【治疗】3、康复治疗固定期间主要锻炼腕关节及手指,解除固定后开始锻炼肩关节,应循序渐进,鼓励病人主动锻炼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如能配合理疗,效果更好。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解剖概要】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为肱骨大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因此为骨折好发部位。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因此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病因与分类】

暴力作用是外科颈骨折的主要原因,间接暴力多见。最常见的是上肢在伸展位摔伤,手掌着地,或上肢外展及过度旋转位摔伤,肱骨上段与肩峰撞击而发生骨折。①无移位骨折;②外展型骨折;③内收型骨折;④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

外展型

内收型

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一、无移位骨折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较小的直接暴力可产生裂缝骨折,间接暴力常导致嵌入骨折。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一、无移位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伤后肩部疼痛、肿胀、淤斑,肩关节活动障碍,肱骨近端压痛、上肢纵向叩击痛,应怀疑存在骨折。肩部正位及腋间位X线拍片,可明确诊断。【治疗】一般不需进行手法复位,用三角巾悬吊或石膏托制动3~4周即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二、外展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递,身体前倾或侧方倒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远端呈外展位,故名

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二、外展型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畸形,上肢活动障碍。检查可发现局部明显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表现: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端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肱骨头旋转内收、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增宽,可有两骨折断端重叠移位。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二、外展型骨折【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一)手法复位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二、外展型骨折【治疗】(二)固定

1.超肩小夹板2.U形石膏固定,目前已应用较少。

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三、内收型骨折①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力沿上肢向上传导,撞击肩部,同时身体向前侧方倾倒,引起内收型骨折,其骨折远端呈内收位。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三、内收型骨折②【临床表现与诊断】伤后肩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上臂呈内收位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发现肱骨上端明显压痛、上肢纵向叩击痛,移位明显时可触及骨擦感。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位于肱骨头的外侧,肱骨头旋转外展,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变小,产生向前、外方的成角畸形或侧方移位。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三、内收型骨折③【治疗】内收型骨折虽稳定性不及外展骨折,治疗仍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1.复位方法:麻醉、体位和牵引方法与外展型骨折复位方法相同。2.固定:小夹板固定基本方法与外展型相同。固定后上肢在肩关节外展70°位用外展支架固定,避免再移位。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四、粉碎型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或骨质疏松病人,在强大暴力作用下使骨发生粉碎性骨折,外科颈的粉碎性骨折常伴有肱骨头的碎裂,可合并肱骨头的脱位。【诊断】

1.外伤史;

2.疼痛、肿胀、瘀斑程度较前几型更重;

3.X-ray平片;

①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②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头粉碎骨折;③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④外科颈骨折端有碎裂骨片。

第四节肱骨外科颈骨折四、粉碎型骨折【治疗】:1.严重粉碎型骨折,若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很差,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

2.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可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3.对青壮年严重粉碎骨折,可做尺骨鹰嘴外展位牵引辅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第五节肱骨干骨折【解剖要点】

1、肱骨外科颈下1.0cm—肱骨髁上2.0cm。

2、肱骨干中、下1/3段交界处后外侧有桡神经沟。【病因】

直接暴力—横行或粉碎性;

间接暴力—下1/3骨折斜形或螺旋形;第五节肱骨干骨折【骨折的移位】

三角肌止点以上:三角肌止点以下:近端: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近端:三角肌远端:三角肌、喙肱肌、肱二、三头肌远端:肱二、三头肌近端移位:向前、向内近端移位:向前、向外远端移位:向近端、向外远端移位:向近端第五节肱骨干骨折【诊断】1.外伤史2.局部肿胀、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等。3.若合并有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各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第五节肱骨干骨折【治疗】(一)手法复位,外固定(1)小夹板外固定(2)石膏固定:胸肱石膏或悬垂石膏固定(二)切开复位内固定(1)手术指征①手法复位失败;②软组织嵌入;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不愈合;⑤畸形愈合⑥多发骨折⑦污染不重的开放骨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治疗】(2)手术方法

1)麻醉:臂丛或高位硬膜

2)体位:仰卧,上肢外展90°放在手术桌上

3)切口与暴露: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切口,沿肌间隙暴露骨折端。注意勿伤桡神经

4)复位与固定:在直视下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用加压钢板或加压髓内针固定。第五节肱骨干骨折常见并发症:桡神经损伤:

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后障碍及手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背侧皮肤,主要是手背虎口区皮肤麻木。典型的畸形:“三垂”垂腕、垂拇、垂指治疗:对于合并有桡神经损伤的病人,术中探查神经,若完全断裂,可在一期修复桡神经。若为挫伤,神经连续性存在,则切开神经外膜,减轻神经继发性病理改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治疗】(三)功能锻炼

无论是手法复位,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均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复位术后抬高患肢,主动练习手指屈伸活动。2-3周后开始主动的腕、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6-8周后加大活动量,并作肩关节旋转活动。在锻炼过程中,要随时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指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上交界处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多发年龄为5~12岁。【解剖概要】

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为密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解剖概要】

在肘关节完全伸展时上臂与前臂纵轴之间形成的外翻夹角又称为提携角,

肱骨髁上骨折病人易发生肘内翻畸形,致提携角减小。肱骨髁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经过;肱骨髁的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儿童期,肱骨下端有骨骺,若骨折线穿过骺板,有可能影响骨骺的发育,因而常出现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①【病因与病理】

最多见,占90%以上。通常是近折端向前移位,远折端向后移位。骨

折近端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侧方暴力导致骨折远端向桡侧或尺侧移位,尺侧移位导致肘内翻机率增加。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②【临床表现与诊断】

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并有后突畸形,

肘部处于半屈曲位。查体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肘部前方可扪到骨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在诊断中,要特别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注意观察前臂肿胀程度、手部温度、桡动脉搏动、运动及感觉。必须拍摄肘部正侧位X线,以明确骨折的存在及程度,移位方向,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③【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适应症: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障碍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外固定。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④【治疗】2.手术治疗适应症:①手法复位失败;②合并血管神经损伤;③成人髁上骨折。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⑤【治疗】3.康复治疗: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均应密切观察患肢血循及浅感觉、运动功能情况。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手法复位外固定病人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切开复位内固定病人,若内固定稳定,术后2周即可开始功能锻炼。肱骨髁上骨折钢板固定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Volkmann氏肌挛缩】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近折端向前下移位,极易压迫肱动脉或刺破肱动脉,加上损伤后的组织反应,局部肿胀严重,均会影响远端肢体血循环,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肢体的发育。在诊治中,应严密观察前臂肿胀程度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如果出现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扪不清,手指皮温降低,感觉异常,即应确定骨筋膜室高压存在,应紧急手术,切开前臂掌、背侧深筋膜,充分减压,用脱水剂,扩血管药等治疗,则可能预防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如果出现5P征,则为时已晚,即便手术减压也难以避免。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二、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与病理】屈曲型骨折较少见。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

外伤后肘部局部症状并有肘后突畸形,皮下淤斑。

肘部后方可触及骨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移位方向,即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骨折近端向前下; 远端向后上;肘向后突出呈半屈位;屈曲型:骨折近端向后下; 远端向前上;后方可触及骨折端;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二、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治疗的基本原则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相同,但复位手法方向相反。手法复位后,伸肘位固定7~10天,再改为屈肘40°左右固定,4~6周后开始主动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若桡偏或尺偏畸形未得到纠正,或合并骨骺损伤,可能发生肘内、外翻畸形,不严重的畸形可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纠正。若经观察,畸形有加重的趋势,或合并有功能障碍,在12~14岁骨骺基本闭合时,可行肱骨下端截骨矫形术。术者应注意防止损伤桡神经或尺神经,可先解剖神经,再作截骨矫形。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第七节

肘关节脱位【解剖概要】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关节面和尺桡骨近端构成;后脱位多见。【分类】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前脱位

肘关节内侧脱位

肘关节外侧脱位第七节

肘关节脱位【脱位机制】

间接暴力

合并:侧副韧带损伤重度可合并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第七节

肘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1.

外伤史

2.

患处肿、痛、畸形、弹性固定

3.

肘后空虚感

4.

前臂短缩,肘部前后径增宽

5.

X线第七节

肘关节脱位

【治疗】

1.手法复位;2.石膏托:90度屈曲固定;3.功能练习(骨化性肌炎)。第八节桡骨头半脱位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ofheadofradius)是小儿最常见的脱位,多发生在5岁以内小儿,以2~3岁最常见。正常上尺桡关节桡骨小头半脱位后环状韧带嵌于关节间隙第八节桡骨头半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上肢被牵拉病史。2.症状和体征牵拉后出现哭闹,不肯用患肢取物和活动肘部,不让触摸患部。查体前臂多呈旋前位,桡骨头处压痛。3.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第八节桡骨头半脱位【治疗】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并用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

反复作前臂旋后、旋前活动,来回数次后可感到轻微的弹响声,复位后不必固定第九节前臂双骨折尺桡骨双骨折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桡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叠,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尺骨干单骨折亦少见,且因有桡骨支持移位不明显,除非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第九节前臂双骨折【解剖概要】前臂由尺骨及桡骨并行组成,尺桡骨上端与肱骨构成肱桡和肱尺关节,相互形成尺桡上关节。尺桡骨下端与腕骨构成腕关节,相互构成尺桡下关节。桡骨上1/2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

桡骨下1/2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第九节前臂双骨折【病因与分类】直接暴力—同一平面或粉碎性间接暴力—桡骨近端、尺骨远端斜形扭转暴力—桡骨远端、尺骨近端螺旋形或斜形直接暴力引起的尺桡骨骨折

间接暴力引起的尺桡骨骨折第九节前臂双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

伤后前臂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明显。查体可发现异常活动、骨摩擦音及骨擦感、前臂纵向叩击痛、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应仔细检查肢端血循及浅感觉情况,因严重尺桡骨双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或因严重肿胀而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第九节前臂双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称为孟氏

(Monteggia)骨折。尺骨近端1/3骨折可能损伤正中神经,脱位的桡骨头可能损伤桡神经深支,在孟氏骨折中应注意仔细检查神经功能。第九节前臂双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桡骨干下l/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称为盖氏(Galeazzi)骨折。*拍片时要包括肘与腕关节,以便了解有无旋转与上下桡尺关节脱位。第九节前臂双骨折

【治疗】(一)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目标除了良好的对位、对线以外,应特别注意防止畸形和旋转。(1)小夹板固定(2)石膏固定

手法复位成功后,用上肢前、后石膏夹板固定,待肿胀消退后改为上肢管型石膏固定,禁止在急性肿胀期行管型石膏固定,一般8~12周可达到骨性愈合。无论是夹板或石膏固定,固定后均应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及血循情况,以防止夹板或石膏过紧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夹挤分骨手法

折顶手法加大成角

折顶手法复位

第九节前臂双骨折第九节前臂双骨折【治疗】(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1)手术指征

1)手法复位失败

2)受伤时间较短、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3)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

4)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Ⅳ型MONTEGGIA骨折第九节前臂双骨折【治疗】(三)功能锻炼(1)无论是外固定,还是内固定,术后均应抬高患肢,严密观察肢体肿胀程度、感觉、运动功能及血循情况,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2)术后2周开始练习手指屈伸和腕关节活动;4周以后开始练习肘、肩关节活动;8~10周以后拍片证实骨折已愈合,才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MonteggiaFracture(孟氏骨折)Bado四型分类:I型(伸直型):最多见。尺骨任何平面骨折时,骨折向前成角畸形伴桡骨头脱位。II型(屈曲型):尺骨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伴桡骨头向后侧方脱位。常见于成人。III型(内收型):尺骨近端骨折伴桡骨头侧方脱位,多见于小儿。Ⅳ型:尺、桡骨骨干骨折伴桡骨头前脱位。此型少见,多见于成人。治疗:比较困难。若要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必须达到完全复位,并一直保持至愈合为止,否则将会导致前臂旋前、旋后或肘、腕关节功能的丧失。手术适应证:1)手法整复失败,如尺骨骨折为粉碎性或斜形的不稳定骨折,桡骨脱位无法整复者。2)Ⅳ型损伤。第九节前臂双骨折桡骨小头骨折第十节桡骨下端骨折【解剖概要】

1.桡骨下端3.0cm范围。

2.桡骨下端与尺骨小头构形下桡尺关节。

3.桡骨下端关节面掌侧倾斜10°-15°,尺侧倾斜20°-25°。尺倾角掌倾角

第十节桡骨下端骨折【病因与分类】

间接暴力多

⑴伸直型Colles骨折:跌倒,前臂旋前、腕背伸,掌着地所致。⑵屈曲型Smith骨折:少见,跌倒,手背着地所致,远折段,向掌侧,桡侧移位。

⑶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Barton骨折)第十节桡骨下端骨折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受伤机制为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位、前臂旋前。【临床表现与诊断】1、症状和体征:腕部疼痛、肿胀、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呈“餐叉”畸形,正面呈“枪刺样”畸形。查体可见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皮下出现淤斑。第十节桡骨下端骨折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2、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