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培佳双语学校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①SO2②CH3CH2CH===CH2③④CH3CH3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下,1molCH4最多能与4mol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Cl4B.苯与液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C.甲烷与乙烯混合物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D.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3、下列溶液中,所给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Ca2+、SO42-、C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左瓶的灯泡发光B.右瓶的铜棒变粗C.右瓶中铁棒为正极D.左瓶:Fe−2e−===Fe2+5、海水提溴时常用热空气或水热气将溴吹出制成粗溴,是因为单质溴A.性质稳定 B.沸点低 C.不溶于水 D.易升华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钠的电子式D.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7、化学己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几滴醋酸B.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月饼因富含油脂而易发生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铁粉的透气袋作抗氧化剂D.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8、以下实验事实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是①0.1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0.1mol/L的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③0.1mol/L的氨水的pH值为11.2

④铵盐受热易分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9、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能相等B.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10、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和Y同族。盐X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X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Y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X的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Z的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Z的相同11、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锌棒,b为碳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的向b极移动B.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b极流到a极C.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D.b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13、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C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若该反应中有电子得失,则可设计成原电池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中的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定相同14、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2种 B.3种 C.4种 D.5种1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行B.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IIA族与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1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铝粉与氧化铁粉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17、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理论解释的是()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C.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D.工程施工队在铁制水管外刷一层“银粉”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gH2所含原子数目为2NAB.1mol/L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C.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2.8g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5NA1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增加C(s)的量速率不变D.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s)是指该反应在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5mol/L20、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一种电解质溶液是A.氯化钠溶液 B.医用酒精 C.葡萄糖溶液 D.碘酒21、1869年,门捷列夫所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下列的哪个量从小到大排列的A.核电荷数B.质子数C.质量数D.相对原子质量22、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A、B、C、D四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列第6,A的密度为0.97g/cm3;B为紫红色固体,锈蚀时变为绿色;C在空气中加热融化但不滴落;D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对应化学式:(1)A在室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_,D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的氧化物为_____。(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A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②B长期置于空气中变成绿色物质_________。(3)将5g钠铝合金投入200mL的水中,固体完全溶解,产生4.48L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经过分析得出钠铝合金中两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4、(12分)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3)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两倍,则与A互为同系物的E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__。(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C装置增重9.90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6、(10分)如图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少量无水乙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乙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回答:(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_____,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3)试管甲中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4)该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其不宜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5)试管乙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制备NaNO2。⑴“反应Ⅰ”还有HNO2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⑵“反应Ⅱ”中当观察到现象是______时,反应已完全,不需再加Na2CO3溶液。⑶现采用下列方法测定NaNO2粗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称取NaNO2粗品0.450g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00mL。计算NaNO2粗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写出计算过程)。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MnO4-+NO2-+H+—Mn2++NO3-+H2O(未配平),计算NaNO2粗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28、(14分)某可逆反应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min时,能否用C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min后,A、B、C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______________状态。29、(10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在T℃时,将1.6molH2和1.4molN2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为mPa)发生反应:3H2+N2⇌2NH3△H<1。若保持温度不变,某兴趣小组同学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8min内分钟NH3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mol·L-1·min-1。(2)仍在T℃时,将1.6molH2和1.4molN2置于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①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l:3:2b.3v正(N2)=v逆(H2)c.3v正(H2)=2v逆(NH3)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②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与题(1)条件下NH3的体积分数相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氨气能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2NH3(g)+5NO2(g)=7NO(g)+3H2O(g)ΔH=-akJ·mol-14NH3(g)+6NO(g)=5N2(g)+6H2O(g)ΔH=-bkJ·mol-1则NH3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标准状况下NO与NO2混合气体41.32L被足量氨水完全吸收,产生标准状况下氮气3.56L。该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结合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①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②CH3CH2CH=CH2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因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③与溴水发生萃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④CH3CH3属于烷烃,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答案选C。2、B【解析】分析: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同时生成氯化氢;B.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苯不含碳碳双键。详解: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同时生成氯化氢,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氯化氢,A错误;B.苯与液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B正确;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被除去,不能实现分离,C错误;D.苯不含碳碳双键,但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B。3、D【解析】

A.H+、Fe2+、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Ca2+分别与SO42-、CO3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选项B错误;C.Fe3+、SCN-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则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D.Al3+、Na+、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选项A为解答的难点,H+、Fe2+、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4、B【解析】

A.左瓶电极插入苯中,苯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灯泡不会发光,A错误;B.右瓶电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且构成闭合回路,形成原电池,铁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所以铜棒变粗,B正确;C.金属性铁强于铜,因此右瓶中铁棒为负极,C错误;D.左瓶不能形成原电池,铁电极在苯中,不能发生反应,D错误;答案选B。5、B【解析】

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的是液溴沸点低、易挥发的性质,且溴可溶于水,与化学性质稳定无关,且溴不具有易升华的性质,B项正确;答案选B。6、D【解析】

A.苯的分子式为C6H6,与题意不符,A错误;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题意不符,B错误;C.氯化钠的电子式,与题意不符,C错误;D.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符合题意,D正确;答案为D。7、B【解析】

A.醋酸酸性比次氯酸强,醋酸可与次氯酸钙反应生产次氯酸,次氯酸浓度增大,漂白速率增大,故A正确;B.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可净化水,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C.铁粉常用作抗氧化剂,故C正确;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防止亚铁被氧化,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可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故D正确;故选B。8、B【解析】

①只能说明氨水显碱性,不能说明氨水为弱电解质,①错误;②pH约为5说明氯化铵溶液显酸性,氯化铵可由盐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盐酸是强酸,说明氨水为弱碱,故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②正确;③溶液的pH值为11.2,即。则可知,说明此时氨水不是完全电离,由此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③正确;④铵盐受热易分解,说明铵盐的热稳定性差,不能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④错误;答案选B。9、D【解析】

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键能都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结构,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B、碳氢键键长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D、甲烷是正四面体时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若为正方形结构,则有2种,故正确。故选D。10、D【解析】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和Y同族。盐X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XZW的溶液。依上述可知XZW为NaClO,黄绿色气体为氯气,X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W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A.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从上而下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为O<Cl<S<Na,即W<Y<Z<X,选项A错误;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Y的氢化物稳定性弱于X的,选项B错误;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硫酸的酸性弱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高氯酸,选项C错误;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Z的相同,均为气态,选项D正确。答案选D。11、D【解析】图示装置为原电池,a为锌棒是负极,b为碳棒是正极。A.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质溶液中的向a极移动,故A错误;B.原电池中电子有负极经导线移向正极,因此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故B错误;C.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为b极,故C错误;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因此b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电子流向、电极上的反应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为易错点。12、B【解析】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氢氧化钠等,A错误;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铵等,B正确;C.非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例如乙醇中也含有非极性键,C错误;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键,例如氯化铝等,答案选B。点睛:明确化学键的含义以及化学键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13、C【解析】

A.图象分析可以知道,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吸收的热量=生成物总能量,产物C的能量不一定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A错误;B.若该反应中有电子得失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反应是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B错误;C.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的的焓变为正值,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图象变化,C正确;D.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和起始量变化量有关,若起始量不同,转化率也不同,D错误;正确选项C。14、C【解析】

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4H9Cl从饱和度看只能是饱和氯代烷烃,同分异构只是氯在碳上面连接位置不同而已。因为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含有的等效氢原子分别都是2种,则它们一氯代物的种数即为C4H9Cl的种数,正丁烷两种一氯代物,异丁烷两种一氯代物,共4种,答案选C。【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含义以及判断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进行思维转换,然后依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灵活运用即可。15、C【解析】分析:A.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

B.除0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副族和第VIII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在短周期相邻,六、七周期中相隔副族、第ⅤⅢ,且ⅢB存在锕系、镧系元素;

D.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8、18、18、32等。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VIII族,第VIII族包含3个纵行,故A正确;

B.除0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所以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副族和第VIII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若在六、七周期中相隔副族、第ⅤⅢ,且ⅢB存在锕系、镧系元素,则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D.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8、18、18、32等,所以可能为32,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选C。16、A【解析】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反应放热。A.铝粉与氧化铁粉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钙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A错误;D.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17、A【解析】

A.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可以阻止其内部的铝被腐蚀,因此,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B.生铁中含有较多的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生吸氧腐蚀,故其比纯铁易生锈;C.粗锌与其中的杂质在酸中可以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而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D.在铁制水管外刷的“银粉”是防锈漆,其中含有铝粉,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形成原电池,铝是负极,从而保护铁管。综上所述,不能用原电池理论解释的是A,选A。18、A【解析】

A项、氢气为双原子分子,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A正确;B项、缺1mol/LNaOH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分子个数小于0.5NA个,故C错误;D项、2.8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与足量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数目为0.1NA,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注意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关键。19、C【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则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A错误;B.反应速率与现象无关,反应速率快的,现象可能明显,也可能不明显,B错误;C.增加固体C(s)的量速率不变,C正确;D.因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则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s)是指1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5mol/L,D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其次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最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值,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20、A【解析】氯化钠是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导电;乙醇、葡萄糖为非电解质,所以医用酒精、葡萄糖和碘酒均不导电,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一种电解质溶液是氯化钠溶液,答案选A。正确答案为A。21、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史分析解答。详解: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他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故D正确;故选D。22、B【解析】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由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F2、Cl2为气态,Br2为液态,碘为固态,选项A错误;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选项C错误,对应的卤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选项B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选项D错误,它们水溶液的酸性却逐渐增强(在相同条件下)。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a2OFe2O32Na+O2Na2O22Cu+O2+CO2+H2O=Cu2(OH)2CO31:10.5mol/L【解析】

根据A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列第6,密度为0.97g/cm3,可推知A是Na;B为紫红色固体,锈蚀时变为绿色,故B是Cu;C在空气中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故C是Al;D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则D是Fe。【详解】(1)A为Na,在室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D为Fe,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的氧化物为Fe2O3;(2)①Na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2Na+O2Na2O2②Cu长期置于空气中变成绿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3)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应该是NaAlO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钠铝合金中两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质量可得二者物质的量均是0.1mol,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AlO2)=。24、CH3CH2Cl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3或或【解析】

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故A为CH2=CH2,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CH3CH3,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CH3CH2Cl,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CH3CH2OH,CH3CH3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l。【详解】(1)由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l;(2)反应③是乙烯的催化加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为加成反应;(3)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两倍,且E是A的同系物,所以E的分子式为C4H8,其属于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分别为、、。25、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能C12H22O11【解析】

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通过测定生成的CO2、H2O的量确定实验式,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由于装置内有空气,会影响水蒸气、二氧化碳质量测定,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排尽装置内空气,据此解答。【详解】(1)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要通入过量O2使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C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D装置中的试剂是碱石灰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3)通过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氢的质量,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再根据A的质量判断是否有氧元素;(4)浓硫酸增重可知水的质量为9.90g,可计算出n(H2O)==0.55mol,n(H)=1.1mol,m(H)=1.1g;使碱石灰增重26.4g,可知二氧化碳质量为26.4g,n(C)=n(CO2)==0.6mol,m(C)=7.2g,m(C)+m(H)=8.3g,有机物的质量为17.1g,所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为8.8g,n(O)==0.55mol,n(C):n(H):n(O)=0.6mol:1.1mol:0.55mol=12:22:11,即实验式为C12H22O11,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所以分子式也为C12H22O11。26、液体分层1/3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又防止了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催化剂、吸水剂导气、冷凝防止加热不充分而倒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解析】分析:(1)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含有的杂质结合碳酸钠的性质分析判断实验现象;(2)依据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避免反应物的挥发;(3)浓硫酸的作用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吸水剂;(4)加热反应过程中乙醇、乙酸乙挥发出,长导管起到冷凝作用,不宜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是防止加热不充分发生倒吸;(5)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含有的杂质分析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原因;(6)装置甲中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详解:(1)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混有的乙酸和乙醇被碳酸钠溶液反应或溶解,则试管乙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2)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又防止了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3)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4)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加热反应过程中乙醇、乙酸乙挥发出,长导管起到冷凝作用,不宜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是防止加热不充分发生倒吸;(5)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即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6)装置中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点睛: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习中注重实验评价能力的培养。27、SO2+HNO3+H2O=H2SO4+HNO2不再有气泡生成92.0%【解析】

⑴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图示和信息提示,反应生成硫酸和亚硝酸,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物料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NO3+H2O=H2SO4+HNO2答案为:SO2+HNO3+H2O=H2SO4+HNO2。⑵向“反应Ⅰ”生成的亚硝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再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的酸全部被消耗转化为亚硝酸钠。答案为:不再有气泡生成。⑶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2MnO4-+5NO2-+6H+=2Mn2++5NO3-+3H2O根据反应,2molKMnO4消耗5molNaNO2,现滴定过程中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0.024L=0.0024mol,则消耗NaNO2的物质的量为0.006mol,NaNO2的质量为0.006mol×69g/mol=0.414g,粗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92%。答案为:92%。28、A和BC2A+B2C不能体积未知,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化学平衡【解析】

(1)由图象可以看出,A、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作为C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2min时,△n(A)=2mol,△n(B)=1mol,△n(C)=2mo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n(A):△n(B):△n(C)=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2)反应开始至2min时,不能用C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因为体积未知,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3)2min后,A、B、C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由图象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解题关键:(1)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