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CH4中含有NA个C—HB.1molNa2O2固体中有含有离子总数为4NAC.100ml18.4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1.84NAD.10gD2O中含有中子数4NA2、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热反应 B.煅烧石灰石(CaCO3)制生石灰(CaO)C.C与CO2共热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3、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C.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1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金属A投入B的盐溶液中,A溶解说明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B.用干燥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是钠盐溶液C.合成新型农药可以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区域探寻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5、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6、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是物理变化过程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丙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一样多C.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含有苯环结构的物质,不一定有芳香气味D.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代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C.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既可以为放热反应,也可以为吸热反应D.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值也不同9、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A.C30H60 B.C30H56 C.C30H52 D.C30H5010、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H3 B.NO C.SO2 D.O21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A. B. C. D.1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HClO的结构式为:H﹣Cl﹣O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13、硼(B)的原子序数是5,硼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3BO3C.H2BO3D.H4B2O514、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块浮在乙醇液面上B.钠块熔成小球C.钠块与乙醇反应发出“嘶嘶”的声音D.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15、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A.K2O+H22K+H2O B.2HgO2Hg+O2↑C.Fe3O4+4CO3Fe+4CO2 D.2NaCl(熔融)2Na+Cl2↑16、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A.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I.下表是A、B两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AB①分子填充模型为:;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其产量是衡量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剂;②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c.结构简式为CH2CH2(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物质C,与C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它们的通式为CnH2n+2。当n=__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3)B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以A为原料可直接生产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II.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6)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它们__________(选“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写名称)。(7)重金属盐能使人体中毒,这是由于它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__(选“盐析”或“变性”)作用。18、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在周期表中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D+和E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与F属于同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2)上述B、C、D、E、F、G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3)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图反应:①若乙具有漂白性,则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甲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G和F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________,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5)A、B两种元素形成一种离子化和物,该化合物所有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则该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6)由A、B、C、F、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X,已知:①1molX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②X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Y,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则X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气体Y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C、D、E、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试回答:(1)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若要检验生成的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E中试剂和C中相同,E中试剂所起的作用__,B装置除可检出某产物外,还可起到__作用。(2)若进行上述实验时在F中得到10.0g固体,则A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个。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21、某化学兴趣设计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在圆底烧瓶内加入碎瓷片,再加入由2ml98%的浓H2SO4和3mL乙醇组成的混合液,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内加入2mL醋酸,烧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有机反应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填写名称),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设18O在CH3CH2OH中),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书中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这位同学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除了使乙酸乙酯充分冷凝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D中液面________(填“上”或“下”)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若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产品乙酸乙酯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4)乙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乙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写出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常温下,4gCH4是0.25mol,含有NA个C-H,A正确;B.1molNa2O2固体中有含有离子总数为3NA,B错误;C.100moll8.4mol/L的浓硫酸是1.84mol,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由于随着硫酸浓度的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因此转移电子小于1.84NA,C错误;D.l0gD2O是0.5mol,其中含有中子数5NA,D错误,答案选A。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如B中过氧化钠的结构、C中D2O的摩尔质量是20g/mol等。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有关计算公式有、、、。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2、A【解析】A.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正确;B.煅烧石灰石是吸热反应,故错误;C.碳和二氧化碳共热是吸热反应,故错误;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错误。故选A。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为:1.酸碱中和反应;2.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3.燃烧反应;4.通常的化合反应;5.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为:1.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2.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3.通常的分解反应等。3、D【解析】

令CH4和NH3的质量都为1g,CH4的物质的量为=mol,NH3的物质的量为=mol,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CH4和NH3分子数之比为mol:mol=17:16,故A正确;B.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体积之比为mol:mol=17:16,故B正确;C.每个CH4分子含有4个H原子,1gCH4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每个NH3分子含有3个H原子,1gNH3含有H的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H原子数目之比为4×mol:3×mol=17:12,故C正确;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密度之比为16g/mol:17g/mol=16:17,故D错误。故选D。4、D【解析】

A.将金属A投入B的盐溶液中,A溶解,没有指出置换出B,则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如铜与氯化铁的反应,A错误;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钠离子,该溶液可能为钠盐,有可能为氢氧化钠,所以不一定为钠盐,B错误;C.应在右上角的非金属元素区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C错误;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氯化铁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金属性比较、物质的检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中等,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举例排除法的灵活应用。5、D【解析】

A.因结构决定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与元素性质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错误;B.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C.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是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D.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故D正确;故答案选D.6、C【解析】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故A错误;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天然气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故C正确;D、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故D错误;答案选C。7、B【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详解: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乙烯和丙烯的分子式不同,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丙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丙烯多,B错误;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含有苯环结构的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大部分都没有香味,但有刺激性气味,C正确;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的液体燃料,裂解的目的是获得短链的气态烃,都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D正确。故选B。8、A【解析】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故A错误;B、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代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可以用分数表示,故B正确;C、反应的吸热还是放热和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无关,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既可以为放热反应,也可以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D、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以及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值也不同,故D正确。故选A。9、D【解析】

结构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就比烷烃少2个氢原子,所以当有6个碳碳双键时,比烷烃少12个氢原子,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所以该烯烃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12。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C30H50,所以选D。10、D【解析】

A、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A错误;B、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C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D正确;答案选D。11、D【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同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判断位置关系,据此来分析,注意第ⅡA族、第ⅢA族之间有10个纵行,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详解】A.原子序数为3和5之间相隔11个空列,A项错误;B.4和5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且与5号同主族相邻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B项错误;C.1号和11号元素之间相隔一个周期,第一列应为1、3、11、19,2号元素与1号元素之间相隔16列,C项错误;D.第一列为ⅥA族,第二行为16、17、18,第三列为零族,根据第一、二、三和四周期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0、18、36可知,该项原子序数排列符合位置关系,D项正确;答案选D。12、C【解析】

A.氯原子得1个电子后形成氯离子(Cl-),即最外层电子数由7个变成8个,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次氯酸中H和Cl分别与O形成1对共价键,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正确;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D错误;故选C。13、C【解析】硼(B)的原子序数是5,最外层有3个电子,最高正价为+3价。A.HBO2中B的化合价为+3价,可能;B.H3BO3中B的化合价为+3价,可能;C.H2BO3中B的化合价为+4价,不可能;D.H4B2O5中B的化合价为+3价,可能;故选C。14、D【解析】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A错误;B.钠和乙醇的反应不如钠和水的反应剧烈,产生热量不多,钠粒逐渐变小,不会将金属钠熔成小球,故B错误;C.钠和乙醇的反应比在水中反应缓慢,并不剧烈,缓缓产生气泡,故C错误;D.钠块可以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即钠块表面有气泡生成,故D正确;答案:D15、A【解析】

A.钾的还原性强于氢气,不能用氢气还原法冶炼钾,A错误;B.汞性质比较稳定,用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取,故B正确;C.铁性质较活泼,可以用热还原法制取,故C正确;D.钠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取,故D正确;故选A。16、C【解析】

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的结构中均含有羧基,金属钠、氢氧化钠、乙醇可以与—COOH反应,故可以和两种物质都反应,A、B、D均不选;山梨酸(CH3CH=CHCH=CHCOOH)的结构中还含有碳碳双键,溴水可与C=C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中没有C=C,故溴水只与山梨酸反应,C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4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C不是葡萄糖变性【解析】(1)本题考查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根据比例模型以及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A为C2H4,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故A说法正确;b、乙烯的结构是平面形的,两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共面,故b说法正确;c、碳碳双键是乙烯的官能团,不能省略,即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说法错误;(2)考查同分异构体现象,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烷烃当n=4时出现同分异构体,即为CH3CH2CH2CH3和CH(CH3)3;(3)本题考查酯化反应,B由C、H、O是厨房中常见调味剂,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显酸性,即B为CH3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4)考查乙烯的加聚反应,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的化学式为;(5)本题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a、糖类和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故c正确;(6)本题考查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与性质,纤维素和淀粉虽然化学式相同,但n值不同,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7)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重金属离子、紫外线、甲醛、高温等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点睛: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得到,分子量较大,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指的是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和天然橡胶。18、第三周期第VIA族Al3+Na或Na2O2氯bcNH4HSO3SO2+Cl2+2H2O=4H++2Cl-+SO4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元素推断和非金属性的比较,关键是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元素。详解: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在周期表中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氢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为氮元素,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为氧元素,D+和E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钠元素,E为铝元素,C与F属于同一主族,F为硫元素,G为氯元素。(1)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2)上述氮离子、氧离子、钠离子、铝离子、硫离子和氯离子中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分析,半径小的为2个电子层的微粒,再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序小径大的原则,半径最小的是铝离子。(3)①若乙具有漂白性,说明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乙为次氯酸,电子式为。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该反应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或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甲为钠或过氧化钠。(4)硫和氯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氯,可以比较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选bc。(5)氢和氮两种元素形成一种离子化和物,该化合物所有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为氢化铵,该化合物电子式为。(6)由氢、氮、氧、硫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X肯定为铵盐,已知:①1molX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确定该铵盐中含有一个铵根离子;②X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Y,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则说明Y气体具有还原性,则气体为二氧化硫气体,所以X为亚硫酸氢铵,二氧化硫和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2Cl-+SO42-。19、C+2H2SO4(浓)CO2↑+2SO2↑+2H2O无水CuSO4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SO2是否已被除尽防倒吸2.408×1023【解析】

(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硫使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为了防止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用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2)依据原子个数守恒计算反应碳的物质的量,再依据碳的物质的量计算转移电子数目。【详解】(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因检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用到溶液,会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则应先检验水,则B中试剂为无水硫酸铜,B装置除可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外,还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硫使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则应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检验二氧化碳,则C中试剂为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D中试剂为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吸收除去二氧化硫,E中试剂为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已被除尽,F中试剂为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无水CuSO4;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SO2是否已被除尽;防倒吸;(2)F中得到的10.0g固体为碳酸钙,10.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0.1mol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0.1mol二氧化碳转移0.4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mol×6.02×1023mol—1=2.408×1023个,故答案为:2.408×1023。【点睛】为了防止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用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20、分液漏斗圆底烧瓶AXCl2+2Br+===2Cl-+Br2棉球变蓝Cl2+2OH-===Cl-+ClO-+H2O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不能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