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陇西县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学校: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豁亮(huò)哺育(bǔ)滞笨(zhì)鲜为人知(xiān)B.嗥鸣(háo)殷红(yān)谰语(nán)深恶痛疾(wù)C.咀嚼(jué)取缔(dì)污秽(huì)目不窥园(kuī)D.校补(jiào)屏障(zàng)默契(qì)鞠躬尽瘁(cu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C.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我们应当奋不顾身,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她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言外之意是我好心办了坏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近几年“双11”期间的消费情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不可限量的内需潜力。B.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C.“燃灯校长”张桂梅,为贫困女孩免费提供教育,点燃了她们梦想的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D.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D.《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一部纪传体史书。5.诗文默写。(8分)(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2)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3)士别三日,。(《孙权劝学》);(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是,。(5)《木兰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寒光照铁衣。6.班级开展以“走近清明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7分)材料一:①慎终追远,民归德厚。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承载着人们对逝去故人的祭奠和思念,对礼俗社会人伦情感的尊重,因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祭祀先人,也是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不可或缺的功能。②天时清明,人间有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有踏青游春的文化内涵,古人也曾留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等经典诗句。气清景明,万物萌发,这是生命轮回的节令启迪。正像这段时间我们常用来相互告慰和勉励的那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材料二:陇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5年9月至1936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和红四方面军相继过境陇西,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唤醒了广大民众。1947年,陇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陇渭支部在陇西成立,从此,陇右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陇右革命斗争推动了1949年8月陇西和平解放,为支持兰州战役和解放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根植陇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陇右革命精神。材料三:现代社会交通和信息高度发达,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早已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推动传统节日习俗的现代化转变。相比于清明祭扫烧纸燃鞭等传统习俗,用一颗虔诚和敬畏的心,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更接近清明节的本来含义。祭奠先人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人是接受一种孝亲感恩的伦理熏陶;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清明节祭祀英雄烈士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文化锻造。(1)【文化探寻】阅读第一则材料,探寻并写出清明节两个主要的文化内涵。(2分)(2)【深情缅怀】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今年清明节,我校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的追念活动。请结合材料二及学校活动主题写几句话,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哀思。(3分)(3)【绿色祭奠】阅读第三则材料,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更加绿色环保的祭奠先人的方式。请你设计两种祭奠的方式。(2分)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1分)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选自《人间草木》)7.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2分)8.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3分)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9.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3分)10.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40字左右)(3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1~15题。(15分)鹊巢任崇喜①北方冬日,天寒,地冻,风硬,叶落,树们只剩下赤条条硬朗的枝干。冬日好像铺开了一张宣纸,树用枝干勾勒淡墨的线条,怎么看都是一幅画,干净磊落,骨感十足,写意着一种简约朴素的美。②这时,树上的一个个鸟巢便藏不住了,露出真面目来,黑不溜秋的。仿佛是哪个临摹国画者,一不小心蘸多了墨,滴落在树杈间,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鸟窝,妙然天成。③其实,说它们像国画中的墨团,倒不如说它们更像冬日的草们,抖抖索索团结在一起,一丛丛,蓬松着,完全不顾形象。这样的情景,在平原,从头年深秋,一直到来年仲春,时常会看到。④这些鸟巢,多是喜鹊巢。乡村大道的两旁,多栽着杨树柳树。就像许多人家一样,喜鹊也喜欢把家安在大路边,热闹的地方。喜鹊是喜欢与人亲近的鸟儿,居家房前屋后的树,就是它们的根据地。靠近树梢处,喜鹊巢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不一而足。没有谁来规划,鸟儿凭着自由的天性,衔来细碎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搭起来,便是自己的家,安顿着温暖。⑤走在有树的道上,我常常抬头看树上是否有鸟巢。经常,我的目光穿越一排又一排树梢,只看到枝条在天空恣意地抒写着,没有我所渴望的鸟巢。即便看到鸟巢,我也常常想里面是否还眠着鸟儿,很想看到喜鹊自巢间飞蹿而起。北方的冬日,色彩单调,连天空也少有内容,需要一些灵动来调剂。此时的树上,没有什么比鸟儿更能吸引你。幸运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喜鹊停在树上,用动听的声音鸣叫着。在冬日里,它们传递着自己的语言,说不清是在舞蹈、交谈还是歌唱,看上去温馨而又浪漫。⑦这吉祥的鸟儿,让你忘记冬的寒冷;因为这鸟儿的声音,你就觉得这个冬天有些异样,蔓延着生机,蔓延着温暖。⑧记得从前,成群结队的它们,在纷披的枝叶间翻飞跳跃,占据着每一棵树的最高枝,放声高歌。从清晨到黄昏,它们一直闹着,乡村因为它们而喜气洋洋。⑨“喜鹊喳喳,灯盏结花,喜事到家”,“喜鹊叫,喜来到”。喜鹊喜鹊,名中带喜,蕴含吉祥。对于它的名字,《本草纲目》这样阐释,一是“鹊鸣,故谓之鹊”,一是“灵能报喜,故谓之喜”,合起来,就是人见人爱的喜鹊。⑩《禽经》上记载,喜鹊“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似乎只要它一出现,便会带给人们好运。牛郎织女在银河上相会,需要喜鹊在七夕搭建的“鹊桥”。不少贤儒将喜鹊的喈喈叫声誉为圣贤之声,甚至为此“玄衣素衿”。黑白相间,是喜鹊的衣着色彩。那黑,其实是钢蓝色。⑪与喜鹊有关的掌故,有很多,如在国画中,两只喜鹊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而民间吉祥图案,如鹊登高枝、喜鹊登梅、喜上眉梢……更是囊括了人生之福。⑫如今,鸟巢离我们愈来愈远了。没有了鸟巢,自是难得见到活泼泼的鸟儿。忽想起吴冠中的画作《小鸟天堂》。“杂色小鸟,不知是何鸟种,只需能藏于枝杈间,时隐时现,随兴点染,便是天堂”。纵横交错的墨线,构筑了一个大千世界。那流动的墨韵里,藏着的,何尝不是彩点斑斓的梦呢?⑬天堂就是家。树上有鸟儿的巢,巢是鸟儿的家,一个和我们的家一样的家。这样想着,黑黑的鸟巢便泛着细腻的温暖,有着真情的光芒。可是,喜鹊能守着家园,过一份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而又有多少人,奔波于异地他乡,受尽颠簸折磨?⑭暮色渐起,倦鸟归巢。这个家的启示,让人想起久违的老家,那如空巢般的老屋,有些小怅然。(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1.通读全文,说说喜鹊有哪些可爱之处。(2分)12.本文写了许多关于喜鹊的掌故,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2分)13.试简要说明“鹊巢”在文中的作用。(2分)14.下面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根据提示简要分析。(共6分,每小题3分)(1)冬日好像铺开了一张宣纸,树用枝干勾勒淡墨的线条,怎么看都是一幅画。(从修辞角度分析)(2)即便看到鸟巢,我也常常想里面是否还眠着鸟儿,很想看到喜鹊自巢间飞蹿而起。(“眠”字用的巧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15.如何理解第⑭段画线句子中“小怅然”的情感?(3分)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7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1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 B.即更刮目相待 更加 C.见往事耳 了解 D.肃遂拜蒙母 于是 17.【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D.【甲】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