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

层次1基础性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Cl,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CO2的体积相同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小于NaHCO3溶液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2.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B.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C.除去碳酸氢钠中少量的碳酸钠D.除去CO2中少量的HCl(g)3.现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1mLNa2CO3溶液和1mLNaHCO3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均为0.1g。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结论A分别向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B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溶液C分别加热两支试管中的溶液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D分别向两支试管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4.(2023·广东汕头二模)某实验小组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下列有关连接方式正确的是()A.a→d→e→b→c→f→gB.a→b→c→d→e→f→gC.a→c→b→d→e→g→fD.a→f→g→c→b→d→e5.某品牌食用小苏打说明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杂质影响;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食用小苏打化学名称:碳酸氢钠性状:白色粉末,水溶液微碱性用途:食品气体发生剂注意事项:防止阳光照晒,防潮A.防潮说明该食用小苏打极易溶于水,比碳酸钠溶解度大B.1mol·L-1NaHCO3溶液中H2CO3、HCO3-、CO3C.84gNaH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22.4LCO2D.NaHCO3溶液中c(H2CO3)>c(CO36.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锂的活泼性比钠弱,将钠投入LiCl溶液中可得到锂B.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LiCl-KCl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反应为Li++e-LiC.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钾可采用焰色试验D.LiPF6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其受热分解的产物除PF5外,还有LiF层次2综合性7.下图为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实现转化关系①B.Na2O2发生④⑤的转化均有O2产生C.向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和⑧生成氯化钠D.反应②只能通过加热才能实现物质转化8.(2024·河北邯郸六校联考)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CO2的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仪器a中试剂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B.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C.样品分解不完全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D.若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9.(2023·广东广州期末)侯德榜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主要化学反应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工业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主要成分是NaHCO3,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溶解度比Na2CO3大B.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C.应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过量CO2D.最终所得“母液”不可循环利用10.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请结合转化关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氧气还可以生成另一种常见化合物F,B和F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数目比分别是1∶1和1∶2B.完全燃烧Wg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然后将产物与过量的B反应,则固体增重为WgC.相同温度下,分别向盛有适量0.1mol·L-1D和E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则盛有D的溶液的试管中红色较浅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一定不含Na+11.(2023·广东惠州期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Ⅰ.如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1)①~③涉及的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是(填序号)。

(2)根据上述流程图,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NH3+CO2++

NaHCO3↓+NH4Cl。

(3)煅烧NaHCO3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上述联合制碱法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Ⅱ.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对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进行探究(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5)方框中为洗气装置,请将该装置图补充完整。(6)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7)实验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细小晶体的原因:。

层次3创新性12.(2024·辽宁沈阳名校联考)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合理组合下列装置能用于测定过碳酸钠中碳酸钠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连接顺序为装置Ⅲ→Ⅰ→ⅡB.装置b和e中盛放的试剂相同C.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c中D.若b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只用装置Ⅰ即可验证过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是否生成CO2(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13.(2023·广东广州期末)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Na2CO3和NaHCO3性质,并测定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实验一】序号操作Na2CO3NaHCO3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gNa2CO3、1gNaHCO3,再加入5mL水,充分振荡;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试管中温度由17.6℃变为23.2℃;放置到室温时,试管内无固体温度由17.6℃变为17.2℃;放置到室温时,试管内有少量固体残留②室温时,分别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溶液微红(1)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实验证据是

(2)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理由是

【实验二】资料:pH越小,c(OH-)越小,溶液碱性越弱。实验操作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实验数据(3)实验二中,向澄清石灰水滴加Na2CO3溶液,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

(4)实验二中,滴加NaHCO3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5)为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于锥形瓶中,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N2,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N2,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ng。①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写名称)。

②第一次通入N2的目的是

第二次通入N2的目的是

如果没有进行第一次通N2操作,测量的结果将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不合理之处,会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如何改进?第9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1.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HClNaCl+NaHCO3,当碳酸钠和HCl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NaHCO3和Na2CO3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质量不相等,B错误;在Na2CO3、NaHCO3溶液中,CO32-和HCO3-均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但是CO32-水解程度大,所以相同浓度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溶液,即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C错误;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Na2CO3比NaHCO2.B解析NaOH固体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置在小烧杯中称量,A错误;观察钾元素的焰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图示操作合理,B正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产生碳酸钠,C错误;碳酸钠溶液与CO2、HCl(g)均发生反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g),D错误。3.D解析分别加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Na2CO3+Ba(OH)2BaCO3↓+2NaOH、2NaHCO3+Ba(OH)2BaCO3↓+Na2CO3+2H2O,均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NaHCO3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Na2CO3溶液中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才产生气泡,故B错误;分别加热两支试管中的溶液,若溶质不发生分解,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因受热而从溶液中逸出,产生气泡,不能据此区分两种溶液,C错误;两支试管中溶液均呈碱性,因此滴加酚酞溶液后均呈红色,D正确。4.A解析制备NaHCO3的具体过程为先制备CO2,再除去杂质HCl,然后将纯净的CO2通入饱和氨盐水中制得NaHCO3,最后用NaOH溶液处理多余的CO2,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e→b→c→f→g,A正确。5.D解析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A错误;未指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微粒总数,B错误;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22.4LCO2不一定为1mol,C错误;HCO3-在溶液中既发生电离,又发生水解,根据说明书描述水溶液微碱性,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有c(H2CO3)>c6.A解析Li和Na都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H2,故钠不能从Li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锂,A错误;电解熔融LiCl-KCl混合物,由于氧化性:Li+>K+,则阴极上Li+得电子生成Li,B正确;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钾的阳离子不同,进行焰色试验时焰色不同,可以鉴别,C正确;在LiPF6和PF5中磷的化合价都显+5价,该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可确定另外产物为LiF,D正确。7.D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可以实现转化关系①,A正确;Na2O2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均生成O2,B正确;向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Na2CO3+HClNaCl+NaHCO3、反应⑧NaHCO3+HClNaCl+H2O+CO2↑,都生成氯化钠,C正确;反应②通过加热能实现物质转化,也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实现物质转化:NaHCO3+NaOHNa2CO3+H2O,D错误。8.D解析连接好装置后,先通过氮气赶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B,利用冰水冷却生成的水蒸气,利用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由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装置B利用冰水冷却生成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B正确;若样品分解不完全,测得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量减小,则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C正确;若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量减小,从而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D错误。9.C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继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根,碳酸氢钠溶解度小,形成碳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主要反应为CO2+NH3·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表示为CO2+NH3+H2O+NaClNaHCO3↓+NH4Cl,所得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向滤液中加入NaCl,通过降温结晶析出氯化铵晶体。滤渣主要成分是NaHCO3,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A错误;澄清石灰水与Na2CO3和NaHCO3反应均有CaCO3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错误;应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过量CO2,C正确;最终所得“母液”中含有铵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可循环利用,D错误。10.B解析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与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B,B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Na,B是Na2O2。结合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及条件推知,C为NaOH,D为Na2CO3,E为NaHCO3。钠还能与氧气反应得到Na2O,Na2O和Na2O2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数目比均为1∶2,A错误;完全燃烧Wg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然后将产物与过量的B反应,则固体增重Wg,B正确;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碱性强,C错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时,看到火焰呈紫色,证明含有K+,但不能确定是否含Na+,D错误。11.答案(1)①③(2)NaClH2O(3)2NaHCO3Na2CO3+CO2↑+H2O(4)CO2(5)(6)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7)Na2CO3+CO2+H2O2NaHCO3↓解析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析出氯化铵晶体,过滤得到氯化铵晶体和溶液B,溶液B主要为氯化钠、氯化铵等。(1)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分析可知①~③所涉及的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是①③。(2)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CO2+NaCl+H2ONaHCO3↓+NH4Cl。(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4)开始通入二氧化碳反应,最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CO2可循环使用。(5)方框中为洗气装置,导气管长进短出,该装置为。(6)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7)实验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为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12.B解析稀硫酸与过碳酸钠反应生成CO2,由于空气中含有CO2,所以需要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