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主题_第1页
小说阅读之主题_第2页
小说阅读之主题_第3页
小说阅读之主题_第4页
小说阅读之主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小说阅读之主题第4节主题第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情节分析法二、环境分析法三、人物分析法四、标题分析法五、语句分析法

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

1、抓主要矛盾冲突2、重视开篇、文中、结尾的局部分析第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从情节难以确定主题的小说1、高考题:《侯银匠》(08江苏卷)

《溜索》(10江苏卷)

《这是你的战争》(11江苏卷)

《邮差先生》(12江苏卷)

《安娜卡列尼娜》(14江苏卷)2、调研题《鼓一张》(16届市期中)

《李十三》(16届徐州期中)

《花狗》(16届南京期初)

《老爱情》(16届校二模)

《陶虎臣》(15届市一模)

《琴声缉凶》(15届市二模)

《彼岸》(15届南通一模)

3、课堂题《马兰花》(李德霞)

《走眼》(王伟峰)

《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

《痕》(陶纯)《窍门》([苏联]左琴科)

《蓑衣》(张炜)

《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

《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活着》(余华)《塾师老汪》第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从情节难以确定主题的小说1、高考题:《侯银匠》(08江苏卷)

《溜索》(10江苏卷)

《这是你的战争》(11江苏卷)

《邮差先生》(12江苏卷)

《安娜卡列尼娜》(14江苏卷)2、调研题《鼓一张》(16届市期中)

《李十三》(16届徐州期中)

《花狗》(16届南京期初)

《老爱情》(16届校二模)

《陶虎臣》

(15届市一模)

《琴声缉凶》(15届市二模)

《彼岸》

(15届南通一模)

3、课堂题《马兰花》(李德霞)

《走眼》(王伟峰)

《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

《痕》(陶纯)《窍门》([苏联]左琴科)

《蓑衣》(张炜)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活着》

(余华)《塾师老汪》

第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侯银匠》:

通过侯菊出嫁前后描写,赞颂了父女俩的善良勤劳的、精明能干和深沉的父女之情,表现了农村社会那种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2、《邮差先生》:

通过邮差先生经历,表达了对平凡普通但却纯朴平和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对祥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3、《陶虎臣》:

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的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

第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彼岸》:

喧嚣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的古朴乡村和落后乡村的人们向往的城市文明都难以达到;表现了现实生活的艰难和无奈。5、《捡烂纸的老头》:

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6、《东坛井的陈皮匠》:

肯定守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批判将传统文化遗产过度商品化的社会现象,表达对时下强烈功利化的社会现象的忧虑第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活着》:表现了福贵老人痛苦而又艰辛的生存状态,赞颂了生命的韧性。

8、《塾师老汪》第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从情节难以确定主题的小说总结:(1)难以确定的原因

①人物的相关情节本身所含思想情感不够显豁。②人物的相关情节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③没能注意作品中对人物相关情节内涵根源揭示的重要语句(含标题)。(2)解决办法

①对作品描写的整个生活内容作本质思考,发掘其社会意义。②注意结合情节的社会环境思考。③注意分析标题和重要语句。第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主题考查的题型1、直接概括型。(出题概率小)《陶虎臣》15题.: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题。

2、探究意蕴型。《溜索》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3、用意作用型。《侯银匠》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第10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侯银匠》:通过侯菊出嫁前后描写,赞颂了父女俩的善良勤劳的、精明能干和深沉朴实的父女之情,表现了农村社会那种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问题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A、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B、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答案】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第11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侯银匠》:通过侯菊出嫁前后描写,赞颂了父女俩的善良勤劳的、精明能干和深沉朴实的父女之情,表现了农村社会那种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问题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第1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溜索》:

问题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答案:(1)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现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第1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溜索》:

问题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答案:(1)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现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探究故事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应立足于故事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和背景、其中活动的各种形象和情节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等要素,尽可能地将它们作细致的梳理来明确要点,再思考作者这样设置、塑造、安排的原因和目的,从中领悟文本所要表现的主旨,挖掘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同时,应注意思考分析的角度和答案组织的条理。本篇故事中,要探究深刻的意蕴和情感的取向,就应抓住“溜索”(飞渡怒江峡谷)的环境和过程,关注领队、汉子、“我”,还有牛、鹰等形象的表现。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第1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采浆果的人》:1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答案:

①隐喻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或“批评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等);②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或“遵循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③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或“抵制金钱诱惑”、“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等)。(6分,每点2分。其他理解,如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第1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塾师老汪

1、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2、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3、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4、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5、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6、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第1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7、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8、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9、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第1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0、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11、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12、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13、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第1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4、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15、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16、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17、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18、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19、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20、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第1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1、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22、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23、老范:“为啥?”

24、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25、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26、老季:“不为老汪。”

27、老范:“为啥?”

28、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第20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9、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30、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31、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第21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倍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答案: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A.“迂腐无能”错误。老汪讲不清楚,不代表他肚子里没有东西,这不是无能的表现;文中也没有写老汪迂腐。B.由文中老范问老汪“怕不是你爹吧”以及“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可知,“才真相大白”的说法不准确。E.“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错误。小说主要塑造了老汪的形象,其他形象大都一笔带过。

第2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重点把握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等。如,老范让老汪教自家的孩子,并且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由此可以看出老范是个大方的人;老范与老汪吃饭谈心时,关心开导老汪,且没有追问老汪到底想的是谁,由此可以看出老范是个友善、有分寸的人。

第2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思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汪是怎样理解“有朋自远方来”的,二是为何老汪会这样理解这句话。老汪认为“有朋自远方来”反映的是圣人的孤独不乐,而老汪这样理解,源于老汪的处境,因为没有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所以老汪很孤独,因此他从“有朋自远方来”中读出的是孤独不乐,认为圣人也是孤独寂寞的;同时,文末老汪认为老范是自己的朋友,也照应了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的理解。第2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答案:相似之处: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不同之处: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分析两人在性情气质上的相同之处时,要明确他们都是读书人,都有书呆子的性格特征,都很落魄;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引经据典为自己的落魄辩解,有一种自我安慰的感觉。分析其精神困境的根源的不同时,要明确孔乙己和老汪在所处环境、思想上的区别:孔乙己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而老汪未受所处环境的毒害,却内心苦闷,苦恼于不被人理解,有无法排解的孤独。第2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李德霞《马兰花》第2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马兰花李德霞

1、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2、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3、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4、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第2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6、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7、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8、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第2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9、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10、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11、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12、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13、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14、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15、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16、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第2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7、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18、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19、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20、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21、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22、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第30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3、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24、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25、“信里都说了些啥?”

26、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27、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第31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28、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第3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答案: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不恰当,这是对马兰花的一种关心和提醒,属于人之常情。B.“世故圆滑、反复无常”不正确,马兰花丈夫的行为是小市民普遍会有的。D.“精明”在文中并没有明确体现。

第3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文章的两条线索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要紧紧围绕六百元钱展开。仔细阅读文章可知:马兰花和丈夫因为这六百元借款屡次产生冲突,这是文章的明线;而暗线则要着眼于另外的人物麻婶母女一方。而对于明线暗线的作用,则可以从展现人物品质、表现作品主题、丰富小说情节等方面思考。第3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目要求对马兰花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答题时,要找出对她进行描写的内容,重点分析其言行,如她听到麻婶住院的消息后的反应;她去看麻婶却没有提钱的事;她与丈夫因为六百元钱的事情屡次争吵;她忍让丈夫,但也会据理力争;等等。然后进行分点作答。

第3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答案: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第3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目要求对马兰花三次流泪的情形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心世界,并分析这样写的效果。具体分析时,要先从文中找到马兰花三次流泪的不同表现,结合上文来分析是什么人或什么事让马兰花流泪。第一次流泪,是在麻婶死后丈夫因钱厉声指责马兰花,她的哭是委屈的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却没有流下来,表明马兰花的隐忍。第二次流泪,是在丈夫一次次拿钱说事后,此时的马兰花认为丈夫不明事理、斤斤计较,对他的行为很气愤。第三次流泪,是在麻婶女儿寄来信后,麻婶女儿的知恩图报让她感动得流泪,此时她的心情也是释然的,因为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考生应看到这三次描写,一次比一次深入、丰富了主人公马兰花的形象,结局的美好也突出了文章的温情主题。第3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王伟峰《走眼》第3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人物心理可从人物的言行中看出,“淡淡”与“朗声”是赵老板自信、沉稳的体现,“朗声”也是其因隔壁店主的疑惑而不悦的掩饰,考生在总结人物的心理时要注意所用词句的准确。

第3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端详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情节的能力。做此题时首先要了解“欧·亨利笔法”的特点,即小说构思巧妙,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合乎逻辑而令人信服。然后结合“买玉”这一情节,具体分析小说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从“伙计都急了”,李老板带人看玉“恣意取笑一番”等,可看出“玉”“的确不怎么样”,让读者以为赵老板“走眼”了,但结局是李老板“走眼”了——结局出人意料。但从前文对赵老板眼力的描写,后文对檀香木盒子的描写(“精巧的盒子”),以及赵老板看见檀香木盒子的反应(“端详良久”)可知,此结局合乎情理。

第40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

答案:①自感技不如人。②自觉羞愧。③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李老板做了哪些事致使他“悄悄摘牌走人”。由文章可知,李老板未能看出古檀香木盒的价值说明他“技不如人”;在知道玉是赝品的情况下还故意派人拿去与赵老板做交易,说明他不守行业规矩;李老板恣意嘲笑收了玉的赵老板后知道自己看走了眼而羞愧不已……这些均是李老板摘牌走人的原因。第41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答案:①“走眼”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②“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③“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两点3分,三点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标题内涵的能力。小说的题目是“走眼”,“走眼”就是看走眼,是鉴赏水平不高的表现。全文围绕是否走眼来安排情节。因此,“走眼”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全文的主要情节。文中真正“走眼”的是李老板,很好地衬托了主要人物赵老板。

第4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5分)

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5分)【解析】本题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考查分析作品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赵老板的形象特点,然后分析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的作品主旨。小说中的赵老板有20多年经商经验,从未“走眼”,可见其阅历丰富,精通业务;买玉情节中,“不动声色”“低声嘱咐”伙计、“干咳一下,默不作声”等,说明他洞悉人心,为人仗义。最终,人品不好的李老板关门走人,这就发人深思了。第4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

1、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2、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第4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4、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5、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6、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第4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7、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8、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9、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10、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11、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12、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第4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3、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14、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15、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16、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17、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18、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第4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9、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20、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有删改)第4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意?(2分)

答案:①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②表现了霍夫曼复杂的人性。(每点1分)【解析】本题要求我们理解的是从小说中挑出来的一个句子,写的是霍夫曼——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侵略者的一个动作。但这个动作,是小说情节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所以答题不能孤立地看这个动作,而要把这个动作放到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中来思考。主人公贝尔蒂在整个故事中表现出的真诚、正直、高尚的人格与霍夫曼傲慢、狭隘、虚伪的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一个伟大的灵魂,连凶残的霍夫曼都受到震撼,说明霍夫曼产生了羞愧和敬畏,灵魂中还有一点点人性没有泯灭。第4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主要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两点3分,三点5分)【解析】审题要特别注意“主要”一词,这个“主要”就是最突出的,贯串全文的,最重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才不会将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表现手段当作最佳“答案”,而判定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至于“分析”,就是要结合原文,用小说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来说明是怎样对比的。第50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答案: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4分)【解析】梳理小说的情节,就是要对文本结构作出分析,然后从情节展开的过程或者阶段性来概括文本所写的主要事件。情节的基本作用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命运。梳理情节,自然要围绕“主要人物”的活动来进行。题中特别提出“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通俗地说,其实也就是理清贝尔蒂“做”了什么。

第51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种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5分)

答案:(1)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简单化;贬斥了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但并未将其脸谱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复杂性。(2)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解析】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态度,蕴含在故事的叙述之中,蕴含在情节的发展之中,蕴含在人物的塑造之中。品味语言、情节、人物,才可以作出恰当的判断。作者对贝尔蒂是“褒扬”,但也不回避他人性中的弱点;对霍夫曼“贬抑”,但也肯定他邪恶内心深处尚未泯灭的一点人性。“你怎样看待”,命题者是希望考生能够表达“一己之见”。但不能信马由缰,评说要有根据。贝尔蒂的风度表现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保护,其尊严表现在对侵略者的蔑视,对自己高尚人格的捍卫。霍夫曼的风度表现为虚伪言辞中所包含的对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其尊严不过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以及嗜杀无度。第52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

答案:(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在贝尔蒂看来,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的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解析】这是典型的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切不可脱离原文,更不可穿凿附会。组织答案,要遵循原文,尤其是“分析”时要扣住原文的主要内容。(1)“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肯定也罢,否定也罢,要联系原文,还要言之成理。比如肯定,因为贝尔蒂善待俘虏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也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与侵略者的无道和残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侵略行为的谴责。(这种观点较为合理)如果否定,可以从面对凶残而且强大的敌人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恶”不可一味宽容忍让等角度去分析。(2)贝尔蒂“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从肯定角度看,贝尔蒂救迈尔直接地表现了他的人格高尚,“灵魂的伟大”。(这一角度的分析更为合理)从否定角度说,贝尔蒂“救”迈尔只能是暂时的,按照霍夫曼的狭隘与自私,迈尔最终也将被杀。如果贝尔蒂利用敌人的虚伪,暂时保护自己,可以寻找机会除掉霍夫曼,可以为后面的杀敌报国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一解答有些牵强,但还是遵循了原文的思路)第53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痕陶纯①那是一座面积不大的街心公园,栽种着一些随处可见的树木和花坪,园子中间矗立着一尊大理石雕塑,是一个手擎和平鸽的女人,有几张石凳散置在树下和甬道边。②二十年前,这里并没有这个街心公园。刘汉泰清清楚楚地记得,二十年前,这里是一片杂乱的居民区,道路狭窄,污水四溢,路灯很少有亮的时候。二十年后,这里却大变样了,周围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中间,这座绿意盎然的街心公园十分醒目。③刘汉泰每天都路过这里。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他常常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孔。起初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终于辨别出来了,那个久久枯坐在一张石凳上闭目养神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差点置他于死地的刑警老马。

第54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二十年前,刘汉泰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人物,他既偷且抢,屡屡得手,本地好几桩有名的案子都与他有关。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安局拿他毫无办法。即便是黑道中人十分惧怕的刑警老马,也是奈何他不得,他像一条狡猾的章鱼,数次从老马的枪口下滑脱。⑤但最终,他还是栽在了老马手里。⑥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席卷了一家小商店,快速逃离,逃到这片杂乱无章的地方来。他正陶醉在又一次得手的喜悦中时,老马却从一条小巷子斜刺里杀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心说“不好”,扭头就跑,老马跑得比他还快,不一会儿就追上了他。他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见没有退路,他凶相毕露,突然掏出腰间的牛耳尖刀,猛地刺向老马。老马闷哑地叫了一声,倒在地上。但是,他仍然没有逃脱——在他跑出几米远时,老马手中的枪响了,他觉得左腿一软,瘫倒在地。第55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⑦后来,他被判处死缓,由于他在狱中表现尚可,死神才没有降临在他的头上。⑧春天里,他服刑期满,每天蹬着三轮车,到这座街心花园前面不远处的一家集贸市场摆摊卖海产品。挣了些钱后,就在市场边租了两间房,开了个海产品公司,专门倒腾海货,生意居然很红火。因此,他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既然不担风险又能挣到票子,也就用不着再去偷再去抢了。⑨秋末的一个傍晚,他打的离开公司回家。由于刚刚做成一笔生意,狠狠赚了一家伙,他的心情格外舒畅。路过那座黄叶飘舞的街心公园时,他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于是他大声吩咐司机停车。⑩对于这位曾经给过他致命一击的刑警老马。刘汉泰是不会忘记的。时至今日,他左腿上的那个枪眼还赫然在目,并且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老马留给他的纪念一辈子都抹不掉了。老马微眯着眼,枯坐在大理石像不远处的一张石凳上,双手撑着一根拐杖。园子里除了几个刚放学归来在此玩耍的孩子外,没有别的人。第56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⑪刘汉泰估计老马也就是六十出头,但看上去却要苍老得多。老马满脸刀刻般的皱纹,呼吸声像一架老式风箱发出的声音,站在五米之外的刘汉泰听得清清楚楚。没出来时,刘汉泰常常听到那些栽在老马手下的弟兄扬言,出狱后要找老马算总账。他也曾有过这种隐秘的念头。⑫但现在,刘汉泰抽动着嘴角,无声地笑了。现在,他刘汉泰不是过得好好的吗?而老马,那个身手敏捷得像一只豹子,黑道中人畏之如虎的刑警老马,已经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刘汉泰开心极了。⑬刘汉泰以为老马睡着了,仔细看时,却发现老马微眯着的眼睛里,依然有光线漏出,在他身上萦绕。他的笑容随即凝固在嘴角,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刘汉泰问,“你……你还认识我吗?”老马一动不动,喘着粗气说,“很多人像你这样问我,太多了,我记不清了。”

第57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⑭刘汉泰挽起裤脚,露出左腿上那个醒目的疤痕。老马摇摇头,说:“腿上吃过我枪子儿的人太多了,我记不清了。”刘汉泰报出家门,老马眼睛一亮,表示想起来了。然后,他松开拐杖,掀起衣衫,指着左肺部的一条刀疤说,“这是你给我留下的,再往这偏一点点,我就没命了。”刘汉泰愣怔着,他看到老马身上有许多疤痕,各种形状的疤痕。老马又说,“你那个疤不算啥,我身上有十一处,不信,你过来数数。”⑮刘汉泰只觉得眼花缭乱。他听到老马又咕哝道,“要是每次我枪口再往上抬半寸,很多人脑壳就碎了,你也是。”老马闭上眼睛,边说边抬起右手,食指做了个搂枪机的动作。⑯夕阳的余晖里,刘汉泰突然感到眼睛一阵眩晕,仿佛他的脑壳真的被老马击碎了。(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有删改)第58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小说第一段对街心公园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案:小说开篇写街心公园绿意盎然,祥和宁静,既交代了人物的活动环境,(2分)又暗寓小说的主题:这样的环境是老马他们的努力换来的。(2分)(和平安宁的生活来自于许多和平卫士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

第59页,共7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4分)但现在,刘汉泰抽动着嘴角,无声地笑了。(2)刘汉泰突然感到眼睛一阵眩晕,仿佛他的脑壳真的被老马击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