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胰腺神经内分业务学习_第1页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业务学习_第2页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业务学习_第3页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业务学习_第4页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业务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业务学习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

第一部分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治第二部分第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一部分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

(一)定义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是由原发于胃粘膜、小肠和大肠、直肠或胰腺等的起源于胚肠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组异质性肿瘤组成,是胃肠道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大肠癌的肿瘤。

第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流行病学

1、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前肠NETs、中肠NTEs、后肠NET;根据有无激素分泌过多产生相关症状分为:功能性NETs、无功能性NETs。胃肠道NETs占75%,支气管-肺NETs占25%。胃肠道中胃和胰腺各占10%,小肠占30%,直肠和阑尾各占20%,结肠<5%。

第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GEP-NETs发病见于所有年龄段,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其中阑尾类癌为例外,40岁左右的发生率最高。NETs在男性中的发病率(5.35%)略高于女性(4.76%)。伴有I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I)或林岛病(vHL)的患者较散发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发病时间提早15年左右。第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GEP-NETs治疗

第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局限期GEP-NETs可行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术是局限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并且可能达到治愈,可根治性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0%~100%。迄今为止手术治疗也是唯一可治愈本病的治疗手段。其他治疗包括症状控制,同广泛期疾病,常用药物有生长抑素类似物、质子泵抑制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局限期GEP-NETs能够从任何辅助药物治疗中获益,应当定期随访或参加临床试验。

第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广泛期GEP-NETs可接受手术、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其他治疗(PRRT,肝介入治疗)、对症治疗。第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GEP-NETs的化疗

1、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对低增殖(Ki67<10%)的GEP-NETs肿瘤的治疗价值有限,如典型的中肠来源类癌(缓解率约10%~15%),但是化疗是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标准治疗(缓解率约30%~50%)。第1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下列药物:链脲霉素加5-氟脲嘧啶/多柔比星(缓解率约30%),替莫唑胺单药或联合卡培他滨(缓解率约35%~40%)。分化差的肿瘤(WHO分级3级)最常用顺铂/奥沙利铂加足叶乙甙(缓解率约40%~60%),通常缓解期较短。*1982年,链脲霉素因其在小样本研究中观察到的ORR,被FDA批准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化疗,此药未在中国上市。之后未有化疗药物批准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第1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高分化GEP-NETs化疗敏感性不高,因细胞有丝分裂率低、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高、多药抗性基因表达上调。中低分化/不能手术/晚期GEP-NETs,可用链脲霉素+多柔比星或5-FU,客观缓解率可达到20%~35%。低分化GEP-NETs可接受顺铂+依托泊苷,ORR可达50%,含链脲霉素方案失败者,可用达卡巴嗪。

第1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GEP-NETs的生物治疗1、如生长抑素类似物和α-干扰素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控制由于激素产生和释放引起的相关临床综合征(类癌综合征,VIP瘤和胰高血糖素综合征)。这类药物用于无功能性肿瘤仍有争议。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提示,生长抑素类似物对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肿瘤均有抗增殖效应(PROMID研究)。对生长抑素类似物和α-干扰素其中一个药物耐药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联合α-干扰素依然有效。第1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此外,α-干扰素可以上调生长抑素2型受体的数量。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长效奥曲肽、兰瑞肽)症状控制率可达到70%~90%,生化指标控制率为35%~75%,肿瘤客观缓解率为5%。第1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PROMID研究探讨了长效奥曲肽疗效,入组85例无法手术治愈的分化良好的转移性中肠NETs患者,给予长效奥曲肽30mg,im,每月,主要研究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PFS)。结果显示,长效奥曲肽组较安慰剂组的PFS有显著差异(14.3个月vs.6.0个月,HR=0.34,P=0.000072),次要终点总生存、生化指标控制率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样本量较小,对肝脏肿瘤负荷较低及原发部位肿瘤可切除患者疗效较好,对功能性及无功能性NETs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研究者推荐长效奥曲肽用于初治的肝脏肿瘤负荷较低的分化良好的转移性中肠来源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第1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干扰素-α有抗肿瘤增殖、抗分泌功能,3~24×106单位/天或隔天,可达到40%的生化缓解率,15%~40%的疾病控制率,5%~12%的客观缓解率,主要毒性反应包括乏力、骨髓抑制、发热、流感样症状、抑郁。

第1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GEP-NETs的分子靶向治疗1、抗血管生成药物(舒尼替尼,贝伐珠单抗)和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已经应用于GEP-NETs治疗,客观缓解率约10%~20%。2010年12月2日,欧盟批准舒尼替尼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的、分化良好、疾病进展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目前菲律宾,韩国,哥伦比亚等国已批准舒尼替尼用于类似适应证。第1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011年ASCO年会上报告的舒尼替尼Ⅱ期研究入组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分化好的胰岛细胞肿瘤(WHO2000分类标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近12个月内进展(RECIST,v1.02),无法根治性治疗,≥1个可测量病灶,合适的器官功能,ECOGPS0/1,未接受抗肿瘤治疗(除外生长抑素类似物),既往没有使用过TKI或抗VEGF药物。

*共计划入组340例患者,所有患者可同时接受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第5、9周影像学评估,之后每8周一次,舒尼替尼375mg/d,qd,直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或死亡。第1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0年ASCO年会上报告的此后刊载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舒尼替尼Ⅲ期临床研究显示,舒尼替尼组的PFS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11.4个月vs.5.5个月,HR=0.418,P<0.001),因疗效显著,该试验提前终止。第1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依维莫司Ⅲ期临床研究(RADIANT-2研究)结果在ASCO年会上报告了安全性和疗效的更新数据,结果显示,依维莫司+奥曲肽对比安慰剂+奥曲肽,疾病进展延迟了5.1个月(16.4个月vs.11.3个月,HR=0.77,P=0.026),随访31个月,依维莫司+奥曲肽治疗晚期NET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更新数据与初期分析一致,大多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1~2级,且可控制,依维莫司+奥曲肽较安慰剂+奥曲肽更大程度降低了血CgA水平和尿5-HIAAS水平。

*该研究结果支持依维莫司+奥曲肽能够使具有内分泌症状(潮红和/或腹泻)的进展性晚期NET患者获益。第2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RADIANT-3研究是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入组治疗后12个月内进展的晚期pNET患者410例,随机分为依维莫司+最佳支持治疗组和安慰剂+BSC组,结果显示,依维莫司组PFS显著延长6.4个月(11.0个月vs.4.6个月),且不受生物标志物基线水平的影响,依维莫司的获益是持久的,其18个月PFS率显著较高(34.2%vs.8.9%)。*依维莫司可导致CgA、NSE、胃泌素、高血糖素水平的快速、持续的降低。该研究结果支持依维莫司用于进展的低或中分级pNET的标准治疗。

第2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GEP-NETs的靶向放疗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PRRT)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呈高摄取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多肽受体靶向放射治疗。PRRT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确定。目前PRRT用于二线治疗。针对肽受体的放射活性标记靶向治疗有铟(111In)、钇(90Y)、镥(177Lu),仍处于评估阶段。第2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八)类癌综合征的处理

类癌综合征表现:皮肤潮红、腹泻、糙皮病,病因是类癌肿瘤产生的激素、术后短肠综合症、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引起的脂肪泻以及烟酸缺乏。治疗方法包括: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增加剂量,缩短注射间隔时间,或增加短效剂;非特异性止泻药、减瘤术或使用干扰素(IFN);胆汁酸拮抗剂如考来烯胺(消胆胺)或考来替泊(降胆宁);胰酶;补充烟酸或烟酰胺。第2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九)针对肝转移灶的治疗

肝转移是NETs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治疗方案:肝叶切除、不规则的转移瘤切除术、术中射频消融或冷冻治疗或联合多种治疗方法;影像引导技术下肝脏介入减瘤术:射频、冷冻和微波消融;栓塞、栓塞化疗、放射性微球栓塞术和经皮肝脏灌注。

第2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部分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治(一)病理学1、组织学来源

:目前尚无最终定论,两种观点:1)来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APUD细胞,属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2)与食管鳞、腺癌一样,都为多功能干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恶变后向不同方向分化的结果。第2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目前多认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粒-A(CHr-A)和CD56是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异性抗体,但因选用方法以及病例数量所限,而得出的结果也不太一致。第2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中老年为主,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年龄32-84(中位年龄55-59岁)。2、病变部位:中段为主,下段次之;上段最少。3、影像分型:354中发生率:髓质型39.8%,蕈伞型27.1%,溃疡型17.8%,腔内型8.2%,斑块型4.2%,缩窄型2.8。4、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吞咽困难常见,异位神经内分泌症状罕见,病程短。胸背疼痛、胸骨后不适、声音嘶哑少见。从出现首发症状到初诊时间平均时间为2月。第2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PESC的诊断

确诊依据:PESC的临床症状、X线的影像表现和内窥镜所见与食管鳞癌、腺癌相似,所以只能依靠病理组织学来确诊。误诊率高:但由于术前食管镜取材组织较少,尤其是依赖食管拉网和纤维食管镜毛刷细胞学检查的诊断难度较大,术前食管镜取材普通病理检查误诊率较高。如何提高PESC术前确诊率:1、多点活检取材2、免疫组化染色3、电镜观察

第2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确诊为PESC者的进一步处理

与小细胞肺癌鉴别:确诊为PESC者还应行纤支镜和胸部CT检查以除外小细胞肺癌。第2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PESC的转移

转移途径:淋巴转移和血源性转移。约40%-6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属广泛期,应将PESC视为全身性疾病。转移脏器:肝、肺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多见但国内较大数目的病例报告结果表明其远处转移率并不高,可能与所报道病例均为手术病例,有一定选择性。*脑转移的几率较低,仅为1%。第3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PESCVALSG分期PESC无标准分期系统,参照VALSG分期:1、局限期(LD期):

肿瘤局限在食管或食管周围,无淋巴结转移或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当于T1-4N0-1M0)。2、广泛期(ED期):

肿瘤局限期范围以外(如肝、骨、远处淋巴结转移,相当于任何T、任何N、M1)。第3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PESC治疗无标准治疗规范因PESC发病率低,治疗规范尚未达成共识。以化疗为主:据其组织学表现、基因改变、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特点与肺的小细胞癌相似,对他的治疗多借鉴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强调了化疗在PESC治疗中的地位。第3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PESC局限期治疗倾向于采用手术治疗并辅助化疗,而且辅助化疗的作用尤为重要.

众多文献多认为包括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纯放疗或化疗,或放化疗结合。国内曾报道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者的最长生存期为300mo,远远超出了国外1例综合治疗后106mo的生存期。第3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Liebermanetal

报道术后化疗PES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mo。Kuetal

报道美国MSKCC中心对于LD期PESC采用EP方案诱导化疗和同期放化疗DT50.4Gy/28fx,食管切除术仅作为挽救性治疗方案,取得中位生存期22.3mo(6mo-11.2年)的疗效,其中1例最初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Ⅳa期食管癌伴有腹腔多处淋巴结转移在紫杉醇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