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新_第1页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新_第2页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新_第3页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新_第4页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新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亲代与子代相似变异(variation):亲代与子代、子代间不同个体不完全相同遗传(inheritance)和变异(variation)是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第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遗传型(genotype)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及基因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genome)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遗传型是一种内在可能性或潜力,其实质是遗传物质上所负载的特定遗传信息第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表型(phenotype)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又称表现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表现。第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关。第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变异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表型改变特点:遗传性、群体中极少数个体的行为(自发突变频率通常为10-5-10-10)第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型饰变: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特点: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4)饰变(modification)第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型饰变: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例如:粘质沙雷氏菌:25℃下培养,产生深红色的灵杆菌素;37℃下培养,不产生色素;重新将温度降25℃,又恢复产色素的能力。斜面培养液体培养第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明星: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很多常见微生物都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操作性强。第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种质连续理论:1883--1889年间Weissmann提出。认为遗传物质是一种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化合物。FCrick在研究DNA双螺旋结构第1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因学说:1933年摩尔根(ThomasHuntMorgan)发现了染色体,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提出了基因学说,使得遗传物质基础的范围缩小到染色体上。DNA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明:1944年以后,先后有利用微生物为实验对象进行的三个著名实验肺炎球菌的转化试验噬菌体感染试验病毒的拆开与重建试验人们普遍接受核酸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第1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3个经典实验

(一)经典转化试验

最早进行转化(transformation)实验的是F.Griffith(1928年),他以Streptococcus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双球菌”)作为研究对象。第1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光滑型(S)粗糙型(R)有荚膜菌落光滑分泌毒素致病无荚膜菌落粗糙无毒不致病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第1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一种具有遗传转化能力的物质,它通过某种方式进入R型细胞,并使R型细菌获得表达S型荚膜形状的遗传特性1928年Griffith进行的细菌转化实验(1)动物实验第1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细菌培养试验第1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第1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very在四十年代以更精密的实验设计重复了以上实验第1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从活的S菌中抽提各种细胞成分(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2)对各组分进行转化试验只有S型细菌的DNA才能将S.pneumoniae的R型转化为S型且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也越高。说明:S型菌株转移给R型菌株的DNA是遗传因子。第1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952年,A.D.Hershey和M.Chase发表了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基础的著名实验

——噬菌体感染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实验(p188)第2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蛋白质只含S不含PDNA只含P不含S原理步骤1:用含同位素S35,

P32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2:让T2感染上述大肠杆菌使其打上S35

、P32标记第2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5S-蛋白质外壳的噬菌体32P-DNA核心的噬菌体第2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DNA中存在着包括合成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整套遗传信息。第2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噬菌体感染实验A.D.Hershey和M.Chase,1952年(1)含32P-DNA的一组:放射性85%在沉淀中10分钟后用捣碎器使空壳脱离吸附离心沉淀细胞进一步培养后,可产生大量完整的子代噬菌体上清液中含15%放射性沉淀中含85%放射性第2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沉淀中含25%放射性以35S标记蛋白质外壳做噬菌体感染实验(2)含35S-蛋白质的一组:放射性75%在上清液中10分钟后用捣碎器使空壳脱离吸附离心沉淀细胞进一步培养后,可产生大量完整的子代噬菌体上清液中含75%放射性第2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为了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H.Fraenkel-Conrat(1956)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了著名的植物病毒重建实验。(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p189)第2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植物病毒蛋白质和RNA可以人为地分开,同时又可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具感染性的病毒.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甲RNA+乙Pr→感染症状同甲病毒;分离得到甲病毒乙RNA+甲Pr→感染症状同乙病毒;分离得到乙病毒

第2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TMVHRVHRVTMV原始株拆开重建感染分离纯化

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第2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遗传物质类型核染色体核外染色体真核生物细胞器原核生物质粒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第3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核外DNA的种类核外染色体真核生物的“质粒”原核生物的质粒

线粒体细胞质基因 叶绿体 中心体 动体共生生物:卡巴颗粒酵母菌的2

m质粒F因子R因子Col质粒Ti质粒巨大质粒降解性质粒第3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核酸存在的7个水平细胞水平:存在于细胞核或核质体,单核或多核细胞核水平: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不同,核外DNA染色体水平:

倍性(真核)和染色体数核酸水平:在原核中同染色体水平、存在部分二倍体 DNA或RNA,复合或裸露,双链或单链基因水平:具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长度与信息量,转录——翻译密码子水平:信息单位,起始和终止,核苷酸水平:突变或交换单位,四种碱基第3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原核生物的质粒(p194)功能:带有一些基因,如产生毒素、抗药性、固氮、产生酶类、降解功能等,并可进行细胞间转移。结构与大小: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约为1~1000kb,上面携带有数个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定义:存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第3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质粒核外环状小型DNA独立复制稳定遗传F因子与有性接合有关种类

R因子与抗药性有关COL编码免疫蛋白Ti质粒诱癌质粒降解性质粒:编码降解有害物质的酶用途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体质粒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第3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因突变突变与育种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第3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基因突变(genemutation)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种,泛指细胞内(或病毒粒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突变几率一般很低(10-6~10-9)第3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自然界分离到的菌株,简称野生型。

野生型经突变后形成的带有新性状的菌株,又称突变体或突变型。突变株(mutant)野生型菌株(wildtypestrain)第3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突变类型凡能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条件)快速选择出来的突变株。选择性突变株(selectivemutant)非选择性突变株(non-selectivemutant)反之。第3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突变株的表型非选择性突变株选择性突变株抗性突变型(株)营养缺陷型(株)条件致死突变型(株)形态突变型(株)抗原突变型(株)产量突变型(株)第3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或其前体物(precursor)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称为营养缺陷型。第4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研究中——十分重要表型判断的标准:在基本培养基上能否生长第4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营养缺陷型的表示方法:基因型:所需营养物的前三个英文小写斜体字母表示:hisC(组氨酸缺陷型,其中的大写字母C同一表型中不同基因的突变)表型:同上,但第一个字母大写,且不用斜体:HisC第4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isC-缺陷型hisC+野生型第4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

抗性突变型(resistantmutant)

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使菌株对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特别是抗生素,产生抗性的抗性变异类型。第4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点:正选择标记(突变株可直接从抗性平板上获得——在加有相应抗生素的平板上,只有抗性突变能生长。所以很容易分离得到。)第4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示方法:所抗药物的前三个小写斜体英文字母加上“r”表示。strr对链霉素的抗性strs对链霉素的敏感性第4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性突变菌株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研究中——极为重要第4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

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lethalmutant)

某菌株或病毒经基因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地生长、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这种突变类型称为条件致死突变型。第4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25℃下可感染其E.coli宿主在37℃却不能感染Ts突变株即温度敏感突变株(temperaturesensitivemutant,Tsmutant)是一类典型的条件致死突变株。E.coli的某些菌株在37℃下正常生长不能在42℃下生长某些T4噬菌体突变株第4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产生Ts突变的原因在某特定的温度下具有功能在另一温度(一般为较高温度)下则无功能突变使某些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第5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

形态突变型(morphologicalmutant)指由于突变而引起的个体或菌落形态的非选择性变异。个体变异孢子有无、孢子颜色、鞭毛有无或荚膜有无等的突变菌落变异菌落表面光滑、粗糙、噬菌斑的大小或清晰度等的突变第5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点:非选择性突变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均可生长,但可从形态特征上进行区分。第5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举例:菌落颜色变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插入失活重组子菌落白色非重组子菌落兰色第5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

抗原突变型(antigenicmutant)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抗原结构发生的变异类型,一般也属非选择性突变。例如,细胞壁缺陷变异(L型细菌等)、荚膜或鞭毛成分变异等。第5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

产量突变型(metabolitequantitativemutant)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产量上明显有别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称为产量突变型。“正变株”(plus-mutant)产量高于原始菌株“负变株”(minus-mutant)产量低于原始菌株第5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筛选高产正变株的工作对生产实践极其重要在育种实践上诱变育种重组育种遗传工程育种第5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突变率每一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例如,突变率为10-8的,指该细胞在1亿次细胞分裂中,会发生1次突变。某一单位群体在每一世代(即分裂1次)中产生突变株(mutant,即突变型)的数目来表示例如,一个含108个细胞的群体,当其分裂为2×108个细胞时,即可平均发生一次突变的突变率也是10-8。(二)突变率(mutationrate)第5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因突变的7个共同点(1)自发性各种性状的突变,可在无人为的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地产生。(三)基因突变的特点(p200)第5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非对应性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这是突变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3)稀有性自发突变虽可随时发生,但其突变率却是极低和稳定的,一般在10-6~10-9间。第5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某基因的突变率不受它种基因突变率的影响。(5)可诱变性自发突变的频率可因诱变剂(mutagen)的影响而大为提高(10~105倍)。(4)独立性第6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因突变后的新遗传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野生型菌株某一性状可发生正向突变(forwardmutation),也可发生相反的回复突变(reversemutation或backmutation

,也称回变)。(7)可逆性(6)稳定性第6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1.诱发突变(inducedmutation)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都称诱变剂(mutagen)。(五)基因突变及机制

p202第6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诱变机制移码突变染色体畸变

碱基的置换

第6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碱基的置换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HNO2CNH2腺嘌呤CO次黄嘌呤(Hk)A..THe..THk..

THk..

CA..THk..

CG..

CCOH次黄嘌呤(He)第6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碱基的置换COHT:烯醇式CT:酮式OA..TT..

AG..

CA..T酮式T..

G烯醇式第6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移码突变DNA分子中缺失或增加少数几个碱基对而引起造成突变点以后全部遗传密码转录与转释发生错误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ABCABCCBACBACBACBACBAABCBCABCABCABCABCABCABCA增添一个碱基缺少一个碱基第6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染色体畸变

某些理化因子,如X射线,紫外线,亚硝酸等,除能引起点突变外,还会引起DNA分子大损伤,包括染色体易位,倒位,缺失,重复等,即为染色体畸变。第6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p206)

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是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第6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自发突变的原因(1)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3)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错误(2)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一个1000bp的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约为10-6例如,过氧化氢等例如,天然的宇宙射线等第6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嘧啶(敏感性)>嘌呤紫外线(ultravioletray,U.V.)嘧啶二聚体(TT,TC,CC)和水合物第7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突变与育种(p208)(一)自发突变与育种1.从生产中选育2.定向培育优良品种(二)诱变育种从青霉素产量看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诱变育种的原则第7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诱变育种(breedingbyinducedmutation)

诱变育种

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处理均匀而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在促进其突变率显著提高的基础上,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科学实验或生产实践使用。第7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筛选诱变诱变育种定向的——更重要随机的第7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效价:指有效成分的浓度。1ug/ul称为1单位1945时间1943194319431947195519711977目前发酵单位(u/ml)100250500~850~850~8000~2万~5万5~10万从青霉素产量看诱变育种第7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获得供工业和实验室应用的各种菌株;提高有用代谢产物的产量;减少杂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和简化工艺等。诱变育种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第7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p209)大多死亡少数存活存活率多数未变少数突变突变率多数负变少数正变正变率多数幅度小少数幅度大高产率投产率多数不宜投产少数适宜投产出发菌株计算出诱变第7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出发菌株纯化、同步培养培养液离心收集细胞,洗涤,制菌悬液玻璃珠打散,过滤细胞或孢子悬液诱变处理平板分离初筛复筛保藏及扩大试验活菌计数,诱变预备试验存活细胞计数,致死率计算变异率计算第7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诱变育种工作中应考虑的几个原则选优良的出发菌株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处理单孢子(或单细胞)悬液选用最适剂量设计或采用高效筛选方案或方法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第7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出发菌株含诱变剂的液体培养基接种培养培养接种分离紫外线选择优良突变株第7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S.t.his回变S.t.his吸入滤纸片保温可疑“三致”试样鼠肝匀浆(含羟化酶)阳性阴性利用回变检测致癌剂

——艾姆斯试验法(p210)第8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平板上无大量菌落出现,说明样品不含诱变剂;有抑制圈出现,并在外围长满大量菌落,说明浓度过高;在滤紙片周围长满菌落说明浓度合适。该法广泛用于监测食品饮料药物等试样中的致癌物时间3天,准确率85%。第8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p211)生产中用过的自发变异菌株采用具有有利性状的菌株采用已发生其他变异的菌株采用前体或最终产物代谢高的菌株采用增变菌株第8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处理单孢子(或单细胞)悬液芽孢杆菌应处理芽孢放线菌,霉菌应处理孢子细菌指数期,放线菌霉菌要稍加萌发后使用出发菌株应制成均匀悬夜第8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选用最适剂量剂量以诱变剂浓度和处理时间来表示合适剂量: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促使变异移向正变范围的剂量第8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诱变剂先后使用同种诱变剂重复使用两种或多种诱变剂同时使用第8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淀粉酶变色圈试验变色圈大的为淀粉酶高产菌落第8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琼脂平板上,通过观察测定某突变菌落周围蛋白酶水解圈的大小、淀粉酶变色圈(用碘液使淀粉显色)的大小,氨基酸显色圈(将菌落用打孔机取下,转移到滤纸上,再用茚三酮试剂显色)的大小,柠檬酸变色圈(可在厚滤纸上培养,用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的大小,抗生素抑制圈的大小,指示菌生长圈的大小(测定生长因子产生),纤维素酶对纤维素水解圈(用刚果红染色)的大小,外毒素的沉淀反应圈的大小等,均可为初筛工作中估计某突变株代谢产物量的“形态”指标。第8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设计或采用高效筛选方案或方法设计简便、高效的科学筛选方案。初筛筛选工作复筛以量为主(选留较多有生产潜力的菌株)以质为主(对少量潜力大的菌株的代谢产物量作精确测定)第8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个出发菌株诱变剂处理选出200个单孢子菌菌株初筛(每株1瓶)选出50株复筛(每株4瓶)选出5株第一轮第二轮五个出发菌株初筛(每株1瓶)选出50株复筛(每株4瓶)选出5株40株40株40株40株40株诱变剂处理第8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初筛复筛对产量突变株生产性能的测定方法粗测为主在培养皿平板上在摇瓶中(8)创造新型筛选方法较精确的测定摇瓶培养or台式自控发酵罐培养第9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突变株的筛选方法

(p212)

高产突变菌株的筛选方法抗性突变体的筛选方法营养缺陷型的的筛选方法与突变株的筛选相关的几个概念第9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产量突变株的筛选

1971年,国外有人报道了筛选春日霉素(kasugamycin,即“春雷霉素”)生产菌时所采用的一种琼脂块培养法,一年内曾使该抗生素产量提高10倍。第9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此法的关键是用打孔器取出含有一个小菌落的琼脂块作分别培养。这样,各琼脂块所含养料和接触空气面积基本相同,且产生的抗生素等代谢产物不致扩散出琼脂块外。数据精确,效率高第9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基因突变使菌株对某种或某几种药物,特别是抗生素,产生抗性。特点:正选择标记(突变株可直接从抗性平板上获得-----在加有相应抗生素的平板上,只有抗性突变能生长。所以很容易分离得到。)第9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梯度平板法(gradientplate)是定向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制备琼脂表面存在药物浓度梯度的平板、在其上涂布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悬液、经培养后再从其上选取抗药性菌落等步骤,就可定向筛选到相应抗药性突变株。第9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梯度平板法(gradientplate)是定向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一种有效方法。第9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示方法:所抗药物的前三个小写斜体英文字母加上“r”。strrstrs对链霉素的抗性敏感性第9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auxotrophicmutant)在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生产实践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9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营养缺陷型的表示方法:基因型:所需营养物的前三个英文小写斜体字母表示:hisC(组氨酸缺陷型,其中的大写字母C同一表型中不同基因的突变)表型:同上,但第一个字母大写,且不用斜体:HisC在具体使用时多用hisC-和hisC+,分别表示缺陷型和野生型。第9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基本培养基(MM,符号为[-])①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3类培养基

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称MM。第10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b.完全培养基(completemedium,CM,符号为[+])

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称为CM。一般可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和碱基之类的天然物质,如蛋白胨或酵母膏等配制而成。第10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补充培养基(supplementalmedium,SM,符号为[A]或[B]等)

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称为SM。在基本培养基上再添加对某一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所不能合成的某相应代谢产物所组成,可专门选择相应的突变株。第10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养型(prototroph)②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关的3类遗传型个体野生型(wildtype,wildstrain)营养缺陷型(auxotroph)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原始菌株(A+B+)经诱变剂处理后的突变株(A—B—)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A+B+)第10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营养缺陷型的筛选办法

(p215)1.诱变剂处理2.淘汰野生型3.检出缺陷型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4.鉴定缺陷型第10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本培养基(MM)[-]:凡是能满足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低成分的合成培养基。完全培养基(CM)[+]: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天然或半合成培养基。补充培养基(SM)[x]:在MM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一或几种营养成分以满足相应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合成培养基。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相关的3类培养基第10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类遗传型野生型[A+B+]营养缺陷型型[A+B-]原养型[A+B+]与营养缺陷型突变相关的3类遗传型个体

(p215)第10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夹层培养法(p216)第10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夹层培养法及结果小菌落是第二次长起来的(营养缺陷型)第10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限量补充培养法微量蛋白质的完全培养基上小菌落是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第10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逐个检出法涂布培养基本培养基上不长菌落完全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含诱变剂的液体培养基菌种营养缺陷型第11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逐个检出法缺陷型的检出第11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印接种法完全培养基影印接种基本培养基营养缺陷型第11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生长谱法方法简便;回变和污染不影响结果测定物质可为粉末或纸片补充:缺陷型的鉴定测定一般应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测定是哪类物质的缺陷型;第二节段: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范围,进一步确定是哪种具体化合物的缺陷型;第11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组合营养物法步骤(以氨基酸缺陷型的鉴定为例):a.将多种营养因子编组;b.将组合液的纸片放在涂菌的基本培养基上培养;c.结果分析;一组:1

2345

二组:26

789

三组:3710

1112

四组:4811

1314

五组:59121415营养因子分组编排时注意;1)每组内无重复的营养因子2)每组中应包含只出现一次的因子3)每组中其他因子应分别出现二次如:第114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组:1

2345

二组:26

789

三组:3710

1112

四组:4811

1314

五组:59121415第115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组合补充培养基法将待测的菌点种到各种补充培养基上,逐个分析各菌的缺陷类型,或快速分离出所需缺陷类型的菌株。ABFEDCHG第116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缺陷型的应用作为菌株的遗传标记:进行基因工程、诱变育种、研究代谢过程时用作亲本标记;作为生产菌种:aa、核苷酸等生产菌种;作为aa、维生素、碱基的测定菌株。第117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微生物菌种的衰退二、微生物菌种的复壮三、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第五节微生物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P.231第118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性状稳定的菌种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第119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衰退的含义: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一、微生物菌种的衰退

衰退的表现形式

1)原有的形态不典型

2)生长速度变慢

3)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

4)致病力下降

5)抗性下降第120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衰退的防止方法1)控制传代的次数

2)创造良好培养条件3)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4)采用不易衰退的细胞进行传代

P.232第121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复壮的含义(二)微生物菌种的复壮1)狭义:是一种消极的措施,它指的是菌种已发生衰退,再通过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少数尚未衰退的个体,以达到恢复该菌种原有典型性状的一种措施。2)广义: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性能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正突变体(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有所提高)。第122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复壮的方法1.纯种分离;

A、平板划线分离:主要适合细菌,酵母菌,可达到菌落纯的水平。B、单孢子分离:主要适合产孢子的微生物,例霉菌和放线菌。用显微操作器进行分离,可达到细胞纯的水平。2.通过寄主主体复壮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P.232第123页,共1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目的:①不死亡,不污染,不变异——三不原则②随时为生产、科研提供优良菌种。原理:选用优良的纯种(最好是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在干燥、低温、缺氧、缺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等环境条件下,降低微生物代谢活动强度,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并使其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