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C.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2.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3.“由于历代王朝所经历的兴衰都有许多规律性,使学术上得以采用‘朝代循环’的概念。但只有清朝的衰落带来了真正的革命。”材料中“真正的革命”是指()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B.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D.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4.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德国突袭波兰D.日本偷袭珍珠港6.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A.美国大力支持 B.重视对教育的投入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正确的经济政策7.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是本国的重大转折点C.改革后,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8.亚洲南部,印度河由北向南蜿蜒流过,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有关的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种姓制度③金字塔④佛教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10.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反对苛政等政治主张。下列各项符合上述主张的是(

)①商鞅变法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杯酒释兵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起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权利法案》的颁布价值不大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失败告终C.英国民主制度建立经历较长时期 D.英国最终建立了民主共和国12.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是①古罗马是欧洲哲学的故乡②罗马的儒略历是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③《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④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⑤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凯旋门、方尖碑等对后世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13.如图是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通过该图可以得知维系该制度的纽带是A.帝王的加冕 B.封臣的权利 C.土地的封赐 D.农民的劳役14.中国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特征方面的认识。与他持相近观点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 B.瓦特 C.达尔文 D.牛顿15.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五大16.列表比较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找出下表中历史时期与阶段特征不吻合的选项选项历史时期阶段特征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萌生,初步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B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C隋唐时期由统一走向分裂,社会混乱,经济衰退。D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A.A B.B C.C D.D17.2012年10月6日,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与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见面。王毅指出:我们解决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务实。其中坚持原则和灵活务实分别指A.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 B.一个中国原则和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国两制 D.一国两制和一个中国原则18.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19.国际会议往往成为大国利益角逐的特殊战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①彻底解决了大国之间的矛盾②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③都推动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④都是少数国家操纵的会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材料说明当今世界A.两极格局形成 B.出现多极化趋势C.出现全球化趋势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21.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主要动力不同22.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23.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A.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4.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传统文化,光耀千古。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2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27.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染指中国的协议。美国……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世界历史》材料二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材料三材料一中的“协议”指的是哪一条约?并指出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维护我们的共同愿望,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方针?材料三分别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在外交领域的哪些成就?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趋势。29.(6分)近现代大国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以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为主,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的纺织品则亏损。而对于中国的茶、生丝等商品,英国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300万两白银以上。——罗杰《清朝原来是这样》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英两国对外贸易情况。针对此种状况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材料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简表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出台并实施新经济政策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1953—1956年,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1956—1966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改革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材料三:4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近30年相互隔绝、敌视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国际大势与历史进程为之一变……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以高超政治智慧,引领双边关系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主席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此中真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两国从“敌对一建交一总体保持稳定前行”的原因。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从董仲舒请,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一岁辄课,能通一经以上,得补吏。高第可以为郎中。自此渐渐有文学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励学篇》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圆文化史》请回答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材料一中董仲舒之所请,对于后世有何重大影响?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宋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引导“重视读书”的社会风气?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举考试方面采取的什么举措?如何评价这一举措的作用?从上述材料看,学习“五经”对于历代“士子”而言有何共同作用?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五经”的共同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题干“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可见题干中刘以桐等人都属于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故A不符合题意。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并非难以统一,历史解释经过考证后可以与历史事实统一,故B不符合题意。刘以桐等人的记载大不相同,可见立场不同影响他们各自的说法,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C符合题意。历史事实需要多方面的史料验证得出准确结论,并不是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

依据题干“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均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D项符合题意;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是1787年宪法,A项说法错误;罗马法的确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但与材料的含义不符合,B项不符合题意;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与题干的内容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历代王朝所经历的兴衰都有许多规律性”指的是朝代更替往往是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政权的性质没有实质变化,但是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是“真正的革命”,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废除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A项错误。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是在维新变法时期,B项错误。辛亥革命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C项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材料“但只有清朝的衰落带来了真正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即可。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1662年,郑成功收复,驱逐了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而①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发生在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②③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的标志;选项B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选项D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

材料“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投入到教育领域”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重视对教育的投入,B正确;ACD也属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7、ABC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因此保留有大量封建残余。改革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因此是本国的重大转折点。所以ABCD符合题意,故选择ABCD。8、B【解析】

古代的印度等级森严,第一等级成为婆罗门,第二等级称为刹帝利,第三等级称吠舍,第四等级称首陀罗。这种制度是种姓制度,至今对印度仍有一定的影响;古印度的另一项文明成果是佛教,早在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是三大宗教中诞生最早的宗教。故选B。9、D【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可知,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B【解析】

依据题干“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反对苛政等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体现了法家思想,故①不符合题意。光武中兴中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等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故②符合题意。唐太宗统治时期,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发展生产,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故③符合题意。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没有体现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反对苛政的政治主张,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依据“1689年……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起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见英国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故C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开始确立资本主义立宪制度,有利于此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A排除;1688年“光荣革命”宣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胜利告终,B排除;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最终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D排除。故选C。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哲学的故乡是古希腊,故①不符合题意。罗马的儒略历是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凯旋门、方尖碑等对后世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都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的史实,故②③④⑤符合题意。故选B。13、C【解析】

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维系等级制度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14、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李时珍的观点与达尔文的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相近,C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电灯等,A排除;瓦特改良蒸汽机,B排除;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D排除。故选择C。【点睛】注意准确识记达尔文的主要贡献。1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二大。此次大会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故选B。16、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科学文艺方面很有建树,故C不正确但符合题意。ABD均是正确描述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7、B【解析】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所以,“原则”指一个国家,“灵活”指一国两制。所以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ACD。综上故选B。18、A【解析】

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CD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1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都是大国操纵下的会议,都存在着大国利益的冲突和调节,而且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会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但是大国之间的矛盾只能在这些会议中缓解,不能彻底消除,①说法不正确,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D。【点睛】这种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和实质,以及这几个会议的相同点,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20、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西欧、中国、日本的崛起,加上二战后的强国苏联和美国,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故B符合题意;北约和华约的形成,标志两极格局形成,故A不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出现全球化趋势,故C不合题意;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核心动力是蒸汽机,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核心动力为电力,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时代,所以一、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划分依据是主要动力的不同。因此D正确。A项并无本质的差别,关键是看驱动力,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讯工具没有发生巨大变革,且与蒸汽无关,排除B。因为交通工具不同,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上被称为火车时代,第二次被称为汽车时代,与题意不符,排除C。综上故选D。2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题文材料“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更多民众,广大妇女也走进工厂。A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23、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俄国二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掀起了广泛的“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的反战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列宁的领导下,进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A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因为法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最终失败,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4、D【解析】

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总理同印度代表会谈时提出来的,与题意不符;B项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中国登上了国际舞台,与题意相符。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史记》(2)贾思勰(3)张择端(4)《红楼梦》【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故答案为《史记》。(2))结合所学可知,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故答案为贾思勰。(3))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画家张择端所著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故答案为张择端。(4))结合所学可知,《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故答案为《红楼梦》。【点睛】本题考查《史记》、贾思勰、张择端及《红楼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6、帝国主义战争;德国闪击(突袭)波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答案为帝国主义战争;德国闪击(突袭)波兰。27、古田政治建军【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因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也称为古田会议。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九国公约》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统治局面(2)求同存异(3)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4)半殖民地的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大国外交【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年-1922年间,美、英、法、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1922年2月,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美国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我国迎来了又一次建交高潮。(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九国公约》体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外交的屈辱,万隆会议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和求同存异方针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让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大国外交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29、(1)对外贸易情况: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在两国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行动: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相似之处:都经过政权的巩固;都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都通过改革,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说明:中国的改革成功,苏联的改革失败,说明了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改革不能走极端。(3)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或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日本、欧盟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既互相合作,又相互竞争,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前行。【解析】

(1)由材料一“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以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为主,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的纺织品则亏损。而对于中国的茶、生丝等商品,英国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300万两白银以上”可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在两国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由材料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简表”并结合所学知,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