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3(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3(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3(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3(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3(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5月等级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3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研究显示,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能有效减轻盐碱地(盐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如图表示在模拟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的生长状况及气孔开度。(18分)1.(2分)如图1表明,在t3之前,盐胁迫导致气孔开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A.保卫细胞失水皱增B.胞间渗透压下降C.根细胞供氧条件差D.胞间CO2浓度下降2.(2分)盐胁迫t3天之后,棉花光合速率持续下降的可能原因是。A.气孔开度下降B.光反应效率降低C.光合酶活性改变D.高能化合物形成减缓3.(2分)土壤板结会影响到土壤的通气状况,从而影响ATP的供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棉花根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包括。(编号选填)①类囊体②叶绿体基质③细胞质基质④线粒体膜⑤线粒体基质4.(2分)最新研究显示,盐胁迫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为定量测定盐胁迫对叶绿素b合成量的影响。据下图分析。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应设定在。(编号选填)①430mm②450mm③480nm④650mm⑤665mm5.(2分)研究发现,若保持土壤通气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导致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A.增大了叶肉细胞二氧化碳摄入量B.提高呼吸作用效率,促进根吸收矿质营养C.增大ATP的供应,提高光合作用产物的输出效率D.通气促进呼吸作用的效率远大于其对总光合效率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棉花对土壤盐碱化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与Ca2+离子跨膜运输有关,其机理如图所示。6.(2分)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Na+排出细胞的方式是。7.(2分)据图简述棉花对土壤盐碱化有一定耐受性的原因。8.(2分)研究发现外施乙烯气体会显著增强植物对于盐胁迫的耐受性。乙烯与ABA(脱落酸)的关系为。(协同/拮抗)9.(2分)盐胁迫等逆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代谢,农技人员不断探索激素对植物调节作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下列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相关的是。A.插枝促根B.秸秆还田C.棉花打顶D.无籽果实〖答案〗(1)A(2)BD(3)③④⑤(4)④(5)ABC(6)主动运输(7)一方面Ca2+离子跨膜运输进入棉花细胞,激活钙相应蛋白复合物,促进细胞内多于的Na+排出细胞;另一方面,盐胁迫条件下,细胞内脱落酸浓度升高,激活SNF蛋白,促进基因表达出更多的E蛋白,通过E蛋白可以进一步调节盐胁迫对棉花的影响(8)协同(9)ACD〖解析〗(1)由于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引起气孔开放、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关闭,因此盐胁迫导致保卫细胞失水皱增,导致气孔开度下降。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A、识图分析可知,盐胁迫0﹣t3天时间段,气孔开度不断减小,t3天以后气孔开度不再发生变化,A错误;B、识图分析可知,盐胁迫t3天之后,气孔开度已经保持不变,但是由于气孔开度较小,导致植物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使得暗反应减慢,消耗的光反应产物ATP、NADPH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光反应效率降低,因此使得棉花光合速率持续下降,B正确;C、根据题意,光合酶活性应该没有改变,C错误;D、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光反应产物积累,使得光反应效率降低,因此高能化合物形成减缓,D正确。故选:BD。(3)棉花根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那么能产生ATP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故选:③④⑤。(4)识图分析可知,图中叶绿素b在红光区波长约为65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值,因此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应设定650nm处,即选④。(5)ABC、若保持土壤通气状况,能够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效率,促进根吸收矿质营养,提高根细胞的渗透压,减少细胞失水,使得气孔开度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增多,缓解盐胁迫导致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由于提高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效率,可以增大ATP的供应,提高光合作用产物的输出效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也能缓解盐胁迫导致的净光合速率下降,ABC正确;D、若通气促进呼吸作用的效率远大于其对总光合效率的影响,那么净光合速率将会进一步降低,D错误。故选:ABC。(6)识图分析可知,盐胁迫条件下,Na+排出细胞时逆浓度梯度,同时需要H+顺浓度梯度运输产生的化学势能,因此Na+排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7)识图分析可知,一方面Ca2+离子跨膜运输进入棉花细胞,激活钙相应蛋白复合物,促进细胞内多于的Na+排出细胞;另一方面,在盐胁迫条件下,细胞内脱落酸浓度升高,激活SNF蛋白,促进基因表达出更多的E蛋白,通过E蛋白可以进一步调节盐胁迫对棉花的影响。(8)根据第(7)小问的分析可知,脱落酸升高有助于提高植物对盐碱的耐受性,而外施乙烯气体会显著增强植物对于盐胁迫的耐受性,因此推测乙烯与ABA(脱落酸)在植物对于盐胁迫的耐受性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9)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以及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的雌蕊柱头可以获得无籽果实,因此AD都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关;棉花打顶是解除顶端优势的措施,主要与生长素有关;而秸秆还田主要是为了减少土壤中矿质元素的流失。综上所述,B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无关,ACD都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关。故选:ACD。二.突触效能研究发现,突触效能的核心机制是长时程增强(LTP)。有两个相连的神经元A和B,如果用电极高频率刺激A神经元,重复几次这样的操作后,突触后膜的B神经元产生的电位比原来有了两到三倍的增强,并且这种增强效果能够维持几天。研究者认为是高频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图1为长时程增强(LTP)的机制。(17分)1.(2分)谷氨酸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属于;下列是关于LTP形成过程的几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填写编号)①A神经元兴奋②A受体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③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④兴奋在B神经元以电信号传导⑤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2.(2分)据图判断,LTP的发生属于(编号选填);谷氨酸的功能是。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正反馈④负反馈3.(2分)据图分析,下列关于高频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记忆”的机制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高频率刺激后,激活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增加对钙离子的通透性B.进入神经元B的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复合体能激活C酶,促进含有A受体的小囊泡与突触后膜结合,增加了突触后膜上受体A的数量C.复合体能够促进NO的合成D.激活的C酶能够促进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磷酸化,增强A受体活性,促进钠离子内流4.(2分)除了化学突触,神经元间的联结还有一种“电突触”(如图2),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缝隙接头是相通的离子通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信息传递速度更快B.电突触传递具有单向性C.电突触传递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D.电突触传递可以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局部回路电流5.(2分)记忆网络是由一个个神经元连接而成,神经元间的连接点是突触结构。学习相当于建立或调节这个网络连接的过程。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记忆的形成可能与突触后膜A受体数量的变化有关D.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由于大脑海马神经元中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导致记忆力减退。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γ的调控。为了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γ对离体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以小鼠等材料进行以下实验。6.(5分)配制含有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模拟正常小鼠的体液环境。请在表中横线上选填编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组别实验对象处理方式实验结果检测指标对照组①③实验组1③实验组2实验组3②①正常小鼠的海马神经元②敲除cPKCγ基因小鼠的海马神经元③1mL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④1mL7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⑤细胞自噬水平⑥细胞所处环境的葡萄糖浓度⑦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数量⑧神经元中蛋白Tau的数量7.(2分)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刺激可能来自。A.下丘脑通过激素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B.葡萄糖与胰岛B细胞受体结合C.下丘脑细胞对胰岛B细胞直接刺激D.神经递质的刺激〖答案〗(1)胞吐①⑤②③④(2)①③;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增强离子的通透性(3)ABCD(4)B(5)BCD(6)组别实验对象处理方式实验结果检测指标对照组①③⑤⑦实验组1②③实验组2①④实验组3②④(7)BD〖解析〗(1)据图可知,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胞吐的形式释放。据图可知,LTP形成过程为用电极高频率刺激A神经元,①A神经元兴奋,导致⑤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A受体结合,②A受体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大量内流,③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神经元兴奋,④兴奋在B神经元以电信号传导。(2)据图可知,LTP的发生涉及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属于神经调节,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LTP的发生时会产生NO,NO进一步增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正反馈调节。谷氨酸的功能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增强离子的通透性。(3)A、据图可知,高频率刺激后,导致A神经元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谷氨酸与N受体结合,激活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增加对钙离子的通透性,A正确;B、据图可知,进入神经元B的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复合体能激活C酶,促进含有A受体的小囊泡与突触后膜结合,增加了突触后膜上受体A的数量,B正确;C、复合体能够促进NO合成酶合成,NO合成酶促进NO的合成,C正确;D、激活的C酶能够促进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磷酸化,增强A受体活性,促进钠离子内流,D正确。故选:ABCD。(4)A、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中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突触间隙狭窄,没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因此电突触传递信号的速率更快,A正确;B、据图可知,电突触缝隙接头是相通的离子通道,箭头时双向的,说明电突触传递具有双向性,B错误;C、电突触传递依赖离子通道,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电突触传递可以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局部回路电流,D正确。故选:B。(5)A、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A错误;B、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正确;C、据题干中信息可知“高频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高频刺激能增加突触后膜A受体数量,推测记忆的形成可能与突触后膜A受体数量的变化有关,C正确;D、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D正确。故选:BCD。(6)本实验要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γ对离体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高糖环境、是否有蛋白激酶cPKCγ,因变量为细胞自噬水平,对照组和实验组1都用③1mL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即都不是高糖环境,那么他们之间的变量应该为是否有蛋白激酶cPKCγ,对照组若用①正常小鼠的海马神经元,那么实验组是用②敲除cPKCγ基因小鼠的海马神经元;实验组2和3应该是高糖环境,处理方式都是④1mL7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实验组3是用②敲除cPKCγ基因小鼠的海马神经元,那么实验组2应该用①正常小鼠的海马神经元;本实验因变量为细胞自噬水平,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γ的调控,因此实验结果检测指标⑤细胞自噬水平、⑦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数量。(7)血糖浓度降低时,一方面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通过下丘脑的相关神经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此外,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也还会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葡萄糖与胰岛B细胞受体结合、神经递质的刺激,BD正确,AC错误。故选:BD。三.人类遗传病研究表明,C14orf39基因变异会导致男性罹患非梗阻性无精症(NOA),女性罹患卵巢早衰(POI),进而导致不孕不育。图1为某家庭的NOAPOI遗传病系谱图,图2为此家系中部分成员体内单个C14orf39基因部分片段的的测序结果。(15分)1.(2分)据图1NOA/POI遗传病系谱图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2.(2分)据图1系谱图推测,C14orf39致病基因可能存在的传递路径是(多选)。A.从Ⅲ﹣1的体细胞传递到Ⅳ﹣1的次级精母细胞B.从Ⅲ﹣1的次级精母细胞传递到Ⅳ﹣1的体细胞C.从Ⅲ﹣2的次级卵母细胞传递到Ⅳ﹣1的初级精母细胞D.从Ⅲ﹣2的第一极体传递到Ⅳ﹣1的次级卵母细胞3.(2分)对图2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此遗传病的变异可能是。A.C14orf39基因内碱基对增加B.C14orf39基因内碱基对缺失C.C14orf39基因内碱基对替换D.C14orf39基因缺失4.(2分)结合图1和图2分析,Ⅳ﹣4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5.(3分)已知我国正常人群中C14orf39致病基因携带者比例高达10%。推断Ⅳ﹣1夫妻生育NOA/POI患者的概率为。6.(4分)精液分析发现Ⅳ﹣2的样本中没有精子。睾丸活检在Ⅳ﹣2的样本中仅发现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请推断分析C14orf39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Ⅳ﹣2的患病机理。〖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BC(3)B(4)Aa(5)(6)初级精母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说明C14orf39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有关(其它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步骤也可以),C14orf39致病基因经过转录、翻译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质无法行使正常功能,使IV﹣2患病。〖解析〗(1)Ⅲ﹣1和Ⅲ﹣2可以正常产生子代,说明他们表现型正常,但是子代患病,无病父母生有病子女,说明该疾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父亲也应患病,由图可知,父亲并未患病,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A、亲代体细胞的突变基因不会传到子代,A错误;BC、Ⅳ﹣1为显性纯合子或显性杂合子,只能从父亲或母亲处获得一个隐性致病基因,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都可能将含有的隐性致病基因遗传给Ⅳ﹣1,故BC正确。D、第一极体最后会消亡,所含遗传物质并不会传给子代,D错误。故选:BC。(3)Ⅳ﹣2和Ⅳ﹣3为隐性纯合子,设为aa,由图2可知a的部分片段为ACAGTGAGG,Ⅲ﹣2为Aa,其展示的测序结果为ACATAGTGA,应为A的部分片段,对比可知,A基因缺失中部TA两碱基,突变为a基因,故此遗传病的变异可能是C14orf39基因内碱基对缺失导致。(4)由图2可知,Ⅳ﹣4含有隐性致病基因,但表现型正常,故基因型为Aa。(5)设该病的致病基因为a,则Ⅲ﹣1和Ⅲ﹣2的基因型为Aa,可推知Ⅳ﹣1基因型为AA或Aa,其妻子的基因型由题可知=,故获得aa子代的概率为××=。(6)在样本中仅发现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不能正常产生次级精母细胞,可以考虑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与C14orf39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有关。故〖答案〗为:初级精母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说明C14orf39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有关(其它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步骤也可以),C14orf39致病基因经过转录、翻译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质无法行使正常功能,使IV﹣2患病。四.果蝇细胞分裂图1是果蝇细胞分裂(部分染色体)局部图,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图2是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学模型,请分析回答:(17分)1.(4分)图1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乙细胞在图2中对应的区段是。2.(5分)形成丙细胞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若果蝇体内的a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卵细胞内细胞有2个荧光点,原因是。3.(8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会形成联会复合体(SC),zypl基因是形成SC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细胞中的染色体之间会发生断裂和重接,引起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形成交叉现象,HEI10蛋白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HEI10蛋白剂量和SC对交叉的影响,科学家利用拟南芥zypl基因缺失突变体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①联会复合体(填“增加”或“减少”)交叉现象,判断依据是。②HEI10蛋白过量表达可增加配子的多样性,原因是。〖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cd(2)aX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3)减少zypl基因缺失后不利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然而交叉发生概率高于野生型HEI10蛋白过量表达导致交叉发生概率大于野生型,说明HEI10蛋白能够促进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从而增加配子的多样性〖解析〗(1)图1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且细胞质表现为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由m变成了2m,即对应图2中的cd段。(2)图中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表现为均等分裂,其基因型为AAXbXb,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随后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XB。若果蝇体内的a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卵细胞内细胞有2个荧光点,说明其中含有两个a基因,其产生原因是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3)①实验结果显示,zypl基因缺失突变体的交叉平均数有所增加,而zypl基因是形成SC的关键基因,即zypl基因缺失后不利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然而交叉发生概率高于野生型,据此可说明联会复合体会减少交叉现象。②实验结果显示,HEI10蛋白过量表达情况下,同源染色体交叉发生概率大于野生型,而通过交叉互换可导致配子种类增加,即HEI10蛋白能够促进(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从而增加配子的多样性。五.珊瑚礁珊瑚礁常位于营养较贫乏的水域,却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如可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珊瑚礁由珊瑚虫的骨骼聚结形成,其绚丽多彩的颜色是因珊瑚虫体内生活的虫黄藻所致。虫黄藻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28℃,盐度范围是27%~40%,超出这些范围会使虫黄藻逃离珊瑚虫。图1表示虫黄藻和珊瑚虫,图2表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的关系,黑色箭头表示捕食。(19分)1.(2分)据图2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编号选填)。①浮游动物②珊瑚虫③虫黄藻④其他藻类⑤核果螺2.(2分)下列生物学事实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A.不同藻类分布在海洋不同深度B.虫黄藻生活在珊瑚虫体内C.珊瑚礁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D.鱼类可以是第二营养级3.(2分)据图1和图2判断珊瑚虫和虫黄藻的种间关系,下列曲线中符合珊瑚虫数量变化的是(①/②/③)。4.(2分)通过测定动物组织的15N比值可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15N比值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大。研究发现,随着季节更替大法螺的15N比值一年四季会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已有知识推测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季节更替(多选)。A.大法螺的食物来源和种类发生改变B.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改变C.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改变D.温度的变化直接导致15N比值发生改变5.(2分)假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只存在“藻类→食藻鱼类→食肉鱼类”营养结构,流经这三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分别为a,b,c,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编号选填)。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某海岛北侧是游客聚集地,水体浑浊度显著高于南侧。科研人员在该岛的南北两侧分别对两种优势珊瑚(杯型珊瑚、滨珊瑚)采样,并检测它们体内虫黄藻的相关指标。图3是计数板上一个中方格的视野。图4表示两种珊瑚体内虫黄藻的相关指标。6.(2分)图1所示的中方格中,虫黄藻的数量是。7.(2分)分析图2,南侧两种珊瑚体内虫黄藻的光合速率相对值均比北侧高,可能的原因(多选)。A.北侧海水的温度低于南侧海水B.南侧虫黄藻容易获得充足光能C.北侧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D.南侧虫黄藻种群数量进行J形增长8.(2分)进一步研究发现,岛屿北侧两种珊瑚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并无明显差别。可能的原因是北侧(多选)。A.杯型珊瑚增加了虫黄藻密度B.滨珊瑚降低了虫黄藻密度C.滨珊瑚增加了捕食浮游动物的数量D.杯型珊瑚中的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增强9.(3分)综合上述信息推测,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异常升温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答案〗(1)③④(2)A(3)②(4)ABC(5)③④(6)11(7)BC(8)AC(9)珊瑚大量死亡导致珊瑚礁逐渐减少,大量依赖珊玥礁的海洋生物也将会因失去食物和栖息地逐渐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下降〖解析〗(1)据图2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为藻类植物,即③虫黄藻和④其他藻类。(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同藻类分布在海洋不同深度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据图2判断,虫黄藻为珊瑚虫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数量上同增同减,曲线中符合珊瑚虫数量变化的是②。(4)研究发现,随着季节更替大法螺的'‘N比值一年四季会发生显著变化,原因可能是:A、大法螺的食物来源和种类发生改变,不同食物N元素含量不同,可能导致大法螺的“N比值改变,A正确;B、物质循环是以元素的形式进行的,其发生变化,导致大法螺摄取食物中的'‘N也发生变化,B正确;C、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导致大法螺的摄食趋向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大法螺的N比值改变,C正确;D、生物体内的元素含量与温度直接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BC。(5)在“藻类→食藻鱼类→食肉鱼类“”营养结构中,流经这三个营养级的总能最分别为a,b,c。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a>b>c,第一营养级同化量只有一小部分传递到之后的营养级,所以a>b+c,③④符合题意。故选:③④。(6)在计数靠近中方格边线的细胞时,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原则,因此图3所示中方格中虫黄藻的数量为11。(7)图2显示,南侧两种珊湖体内虫黄藻的光合速率相对值均比北侧较高,应该是因为北侧作为游客聚集地,人类活动导致北侧水体浑浊度显著高于南侧,浑浊的水体影响了虫黄藻获取的光照强度的强弱,即浑浊的水体使虫黄藻实际获得的光照强度减弱,使虫黄藻光合速率下降。(8)珊瑚虫既可以通过与虫黄藻互利共生获取营养,也可捕食浮游生物获取营养,结合图2分析,可推测南侧虫黄藻光合速率相对值比北侧大,但两种水体珊胡体内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的原因是,北侧杯形珊瑚虫通过增加虫黄藻密度,增加虫黄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总量维持有机物供应,同时可能通过提高捕食浮游动物的能力,维持有机物供应。(9)海水异常升温导致海洋生物体内相关酶活性下降,珊瑚因获取的有机物量减少以及自身酶活性下降而大量死亡,珊瑚礁逐渐减少,大量依赖珊瑚礁的海洋生物也将会因失去食物和栖息地逐渐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下降。六.蚊虫传染蚊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雌蚊会叮咬人类,可传播多种传染病。为了防止传病蚊种泛滥,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和同源重组修复技术提高蚊虫群体中雄蚊比例。CRISPR/Cas9系统可以实现对双链DNA的精确切割,其由三部分组成:crRNA、tracrRNA及Cas9蛋白,如图1.同源重组修复是一种高保真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技术,原理如图2,其过程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切割使DNA断裂后,启动同源修复,使得染色体DNA上的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