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2-2024年高考生物仿真演练模拟预测卷(安徽卷)_第1页
卷02-2024年高考生物仿真演练模拟预测卷(安徽卷)_第2页
卷02-2024年高考生物仿真演练模拟预测卷(安徽卷)_第3页
卷02-2024年高考生物仿真演练模拟预测卷(安徽卷)_第4页
卷02-2024年高考生物仿真演练模拟预测卷(安徽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仿真演练模拟预测卷02(安徽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冷休克蛋白(CSP)对细胞在低温时恢复生长和发挥细胞各种功能有重要作用。如大肠杆菌从37℃转到10℃培养时,出现4h左右的生长停滞,此时绝大多数蛋白质合成受阻,仅有24种CSP蛋白被合成。冷休克时,在大肠杆菌CSP家族中,CspA表达量非常高,易与mRNA结合,从而有效阻止mRNA二级结构的形成,使mRNA保持线性存在形式,易化了其翻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P家族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核糖体功能停止,细胞内酶活性减弱C.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合成的CSP能够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D.冷休克时,mRNA链保持二级结构有助于与核糖体的结合并翻译【答案】C【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解】A、分析题意,CSP家族可存在于大肠杆菌内,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结合题干信息“大肠杆菌从37℃转到10℃培养时,出现4h左右的生长停滞,此时绝大多数蛋白质合成受阻,仅有24种CSP蛋白被合成”可知,核糖体仍可发挥合成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CD、mRNA是翻译的模板,冷休克时,在大肠杆菌CSP家族中,CspA表达量非常高,易与mRNA结合,从而有效阻止mRNA二级结构的形成(而非保持二级结构),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合成的CSP能够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易化了其翻译过程,C正确,D错误。故选C。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细胞不同。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体内细胞的异常代谢途径,可选用图中①④为作用位点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的ATPC.③过程会消耗少量的氢,④过程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完成D.发生“瓦堡效应”的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的少,且过程③④可同时进行【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②过程是葡萄糖进入细胞后转化成五碳化合物以及氧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③过程是癌细胞无氧呼吸过程,④过程是癌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④是正常细胞所必须的,所以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A错误;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会生成ATP,B错误;C、③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会消耗少量的氢;④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反应,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D、根据题意“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可知,发生“瓦堡效应”的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的多,且过程③和④可同时进行,D错误。故选C。3、小肠上皮细胞可从肠腔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并运输到组织液中被其他细胞利用。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运输相关物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C.加入呼吸抑制剂会抑制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婴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答案】C【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出小肠上皮细胞,A错误;B、图中氨基酸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顺浓度梯度,同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氨基酸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B错误;C、加入呼吸抑制剂使细胞内生成的ATP减少,从而不利于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肠腔,使肠腔内的Na+浓度降低,Na+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产生的势能降低,则抑制了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D、免疫球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方式最可能为胞吞,D错误。故选C。4、图1、图2是某生物(2n=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示减数分裂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B.图1母源与父源染色体上可能有等位基因C.图2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该生物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中不会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答案】B【分析】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甲图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该生物2n=2,图1所示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A错误;B、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图1母源与父源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B正确;C、该生物2n=2,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非同源染色体,因此图2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错误;D、该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D错误。故选B5、某海水立体养殖场的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藻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单位:kJ·m2·a1)M、N表示生物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构建,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协调等原理B.生产者的能量流向M,主要与相关生物之间所形成的捕食关系有关C.N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约有1kJ·m2·a1D.M包含的生物类群有挂笼养殖的牡蛎和底层养殖的海参等【答案】C【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某营养级的同化量有两个去向:一是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二是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三个去向:一是流向下一营养级;二是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三是未被利用。【详解】A、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构建时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协调与适应的关系,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协调等原理,A正确;B、M与生产者之间是捕食关系,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流动时是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进行的,即能量只能从生产者流向M,B正确;C、由图可知,N的同化量为386kJ·m2·a1,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217kJ·m2·a1,因此N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386217=169kJ·m2·a1,C错误;D、M是第二营养级,不是一种生物,包含的生物类群有挂笼养殖的牡蛎和底层养殖的海参等,D正确。故选C。6、“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以减碳、低碳和零碳的方式实现,这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大国崛起过程中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生产者获得碳元素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B.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C.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CO₂浓度将保持不变D.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答案】D【分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大气中CO2浓度。【详解】A、自然界中生产者获得碳元素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B、不是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例如某些人工生态系统的CO2吸收量小于CO2排放量,依靠自身结构成分无法实现“碳中和”,B错误;C、“碳达峰”是指某个时间点,CO2的排放量达到历史峰值,然后经历平台期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而空气中CO2浓度受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双重影响,故无法判断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趋势,C错误;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故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D正确。故选D。7、草原田鼠作为草原主要鼠害之一,繁殖率很高,啃食牧草造成草场退化。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某地草原家畜的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原田鼠捕获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按月轮牧指周期为一个月的放牧和禁牧交替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田鼠种群密度的大小与捕获率呈现负相关关系B.刚开始禁牧时草原资源相对充裕,短期内鼠群的增长呈“J”形增长C.连续放牧时可能加剧了家畜与鼠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D.当鼠种群数量在该环境下达到最高值时,该值为鼠种群的K值【答案】C【分析】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没有最大值);增长率不变。【详解】A、据图可知,横坐标是不同的放牧方式,纵坐标是捕获率,图示结果不能显示田鼠种群密度的大小与捕获率呈现负相关关系,A错误;B、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内个体数量“J”形增长,刚开始禁牧时草原资源相对充裕,但由于空间和其它环境资源有限,故短期内鼠群的增长并非呈“J”形增长,B错误;C、田鼠和家畜均以牧草为食,连续放牧时牧草数量减少,可能加剧了家畜与鼠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C正确;D、K值是一定的环境条件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当鼠种群数量在该环境下达到最高值时不一定能维持,故不一定是该种群的K值,D错误。故选C。8、cDC1(1型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cDC1在肿瘤组织中数量较少。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一种同时靶向cDC1和T细胞的抗体BiCE,一边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另一边与cDC1表面标记物CLEC9A结合,其作用还与IFNγ和IL12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据图甲、图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iCE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B.BiCE能增加肿瘤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概率C.IFNγ的作用可能是促进cDC1呈递抗原D.IL12的作用可能有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IFNγ【答案】B【分析】T细胞表面的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会抑制T细胞活化,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详解】AB、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的PD1分子一旦与癌细胞的PDL1结合,会抑制T细胞活化,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BiCE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减少肿瘤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概率,故BiCE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A正确,B错误;C、由图可知,细胞因子IFNγ由T细胞分泌作用于cDC1(1型树突状细胞),故IFNγ的作用可能是促进cDC1呈递抗原,C正确;D、由图可知,细胞因子IL12由cDC1(1型树突状细胞)分泌作用于T细胞,可能有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IFNγ,D正确。故选B。9、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插秧前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可提高成活率B.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C.抑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D.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答案】D【分析】题图分析:水稻根尖细胞可产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含量上升,可同时促进根系生长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可抑制根系生长,含量下降可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细胞分裂素,使得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而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详解】A、据图可知,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系生长,因此水稻插秧前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会降低秧苗成活率,A错误;B、据图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会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分裂素的降解,但细胞分裂素不直接作用于生长素,因此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不存在反馈调节,B错误;C、据图可知,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使细胞分裂素降解,抑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含量减少,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抑制根的生长,C错误;D、据图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影响根系生长,但生长素起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起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D。10、表观遗传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蜂王与工蜂的异型分化就是一种表观遗传现象。刚孵化的幼虫都能取食蜂王浆,但3天后,只有极少数幼虫继续取食蜂王浆,最终发育为蜂王,绝大多数幼虫只能取食花粉和花蜜,发育为工蜂。研究表明,Dnmt3蛋白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它是Dnmt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在没有被甲基化的DNA区域添加甲基基团,敲除Dnmt3基因后,无论取食何种食物,幼虫均能发育为蜂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蜂王浆的作用之一可能与重要基因的甲基化有关B.敲除Dnmt3基因后形成的蜂王体内的DNA甲基化与由蜂王浆诱导的正常蜂王相似C.表观遗传均由DNA碱基的甲基化引起,都不能遗传给后代D.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能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答案】C【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B、分析题意,Dnmt3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能在没有被甲基化的DNA区域添加甲基基团,敲除Dnmt3基因后,无论取食何种食物,幼虫均能发育为蜂王,说明Dnmt3基因能够抑制幼虫发育为蜂王,且据题可知,只有极少数幼虫继续取食蜂王浆,最终发育为蜂王,绝大多数幼虫只能取食花粉和花蜜,发育为工蜂,说明敲除Dnmt3基因后形成的蜂王体内的DNA甲基化与由蜂王浆诱导的正常蜂王相似,蜂王浆的作用之一可能与重要基因的甲基化有关,AB正确;C、表观遗传属于可遗传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C错误;D、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能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D正确。故选C。11、下图中的m和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A~E为染色体片段,联会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该染色体桥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机断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和n上的染色体片段相同,蕴含的遗传信息也相同B.m和n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常会形成环状结构C.染色体桥形成前,端粒酶会水解两条染色单体的端粒D.染色体桥断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将会出现异常【答案】B【分析】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中m为正常染色体,n发生了倒位;右图中发生了互换且染色体片段缺失。【详解】A、m和n上的染色体片段虽然相同,但位置不同,蕴含的遗传信息也不同,A错误;B、m和n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会形成染色体桥,剩下完整单体会联会配对,会形成环状结构,B正确;C、染色体桥形成前,端粒酶不会水解两条染色单体的端粒,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桥随机断裂,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仍然不变,D错误。故选B。12、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食物类型导致丽鱼出现不同齿形B.该两种齿形的丽鱼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C.丽鱼种群产生性状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该两种齿形的丽鱼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答案】A【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因为基因交流并未中断,群体分化并未超出种的界限。只有通过隔离才能最终出现新种,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丽鱼出现不同齿形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不同,A错误;B、该两种齿形的丽鱼属于同一个种,因此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B正确;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丽鱼种群产生性状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正确;D、种群的基因库为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所以该丽鱼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D正确。故选A。13、控制色觉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色觉基因B对色弱基因B、色盲基因b为显性,色弱基因B对色盲基因b为显性。图1为某家族系谱图,图2为同种限制酶处理第二代成员色觉基因的结果,序号①~⑤表示电泳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B、基因B和基因b存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数分别是1、0、1B.基因B和基因b转录得到的mRNA部分碱基序列可能相同C.Ⅱ1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出现色弱男孩的概率为1/4D.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人类关于色觉的基因型有9种【答案】A【分析】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其次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再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已确定是隐性遗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已确定是显性遗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详解】A、由家系图可知,Ⅱ2号为色弱男性,Ⅱ4号为色盲男性,前者的基因型为XBY,后者的基因型为XbY,由图②显示的电泳的电泳条带可知,②③表示色弱基因电泳产生,②④⑤表示色盲基因电泳产生,由此可推知Ⅱ1、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Xb,同时可得出,①由正常色觉基因产生,故基因B、基因B和基因b存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数分别是1、0、2,A错误;B、基因B和基因b对色觉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转录、转录后加工、表达等多个过程加以调控,所以基因B和基因b转录得到的mRNA部分碱基序列可能相同,B正确;C、Ⅱ1(基因型为XBXB)与正常男性(XY)结婚,后代出现色弱男孩的概率为1/2(产生XB的概率)1/2(产生Y配子的概率)=1/4,C正确;D、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人类关于色觉的基因型有9种,分别为:男性3种(XBY、XBY、XbY),女性6种(XBXB、XBXB、XbXb、XBXB、XBXb、XBXb),D正确。故选A。1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必须在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危害B.生殖性克隆人能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可在特定人群中进行相关实验C.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基因进行敲除、插入等,来设计完美试管婴儿D.针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我国的方针是研究上要大胆,推广上要慎重【答案】D【分析】1、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琳琅满目的产品,也引发了社会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关注和争论。2、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它面临很多伦理问题。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3、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和生化毒剂等,它曾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详解】A、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和加工品进行标识,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A错误;B、克隆为无性繁殖,可见生殖性克隆人不能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实验,B错误;C、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设计完美试管婴儿,已经涉及到新生命的诞生,会造成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C错误;D、针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我国的方针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D正确。故选D。15、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某研究团队推测,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图1为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详细过程②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制备细胞悬液时可采用机械方法或用胰蛋白酶处理B.图1中过程①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有能迅速大量增殖的特点C.图2中多孔玻璃板的每个孔中要接种多个杂交瘤细胞D.图2中进行抗体检测是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答案】C【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图中制备细胞悬液时可采用机械方法或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A正确;B、图1中过程①是将细胞放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选出能迅速大量增殖的多种杂交瘤细胞,B正确;C、过程②为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具体做法是: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的细胞玻璃板上,使每孔细胞不超过一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C错误;D、图2表示过程②,取一定稀释倍数的杂交瘤细胞悬液加入到多孔玻璃板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然后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抗体检测,检测阳性反应孔中的细胞还需多次稀释培养并检测,最终将能产生抗CD47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光合作用和光呼吸过程中的关键酶。在光合作用中,Rubisco催化CO2与RuBP(1,5-二磷酸核酮糖)结合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这是卡尔文循环中的第一个主要碳固定反应。同时,Rubisco也能使RuBP进入光呼吸途径。在光呼吸中,Rubisco催化RuBP与O2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CO2和磷酸丙糖,这个过程有助于植物在O2浓度高、CO2浓度低的环境下维持光合作用的进行。回答下列问题:(1)据题分析,C5和C3分别是(填物质中文名称)的缩写。在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1,5-二磷酸核酮糖的(填“羧化酶”或“加氧酶”)。(2)据题可知,植物进行光呼吸对植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是有利的,理由是。(3)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两种形式存在,绿藻从海水中吸收的进入叶绿体基质要经过若干层生物膜,经过每一层生物膜都要消耗ATP。综上分析,在绿藻的等生物膜上一定有运输的载体蛋白。(4)在某些禾本科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促进了维管束鞘细胞对CO2的固定。据此推测,PEPC主要起作用;在高光强下,该类禾本科植物的光呼吸强度较水稻、小麦等C3植物弱,原因可能是。【答案】(1)1,5-二磷酸核酮糖、3磷酸甘油酸羧化酶(2)光呼吸能为光合作用提供CO2(3)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和叶绿体内膜(4)浓缩CO2(或富集CO2)该类禾本科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PEPC,可浓缩CO2,提高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抑制光呼吸进行【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1)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完成水的光解产生[H]和氧气,以及ATP的合成;(2)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C3的还原阶段提供NADPH和ATP。【详解】(1)由题中“Rubisco催化CO2与RuBP(1,5-二磷酸核酮糖)结合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可推知C5

的中文名称为1,5-二磷酸核酮糖,而C3的中文名称为3磷酸甘油酸。(2)据题可知,植物进行光呼吸释放出CO2,有助于植物在O2浓度高、CO2浓度低的特定环境下维持光合作用的进行。(3)绿藻从海水中吸收的HCO3进入叶绿体基质要经过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和叶绿体内膜等生物膜,所以在这些生物膜上一定有运输HCO3的载体蛋白。(4)PEPC可将HCO3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可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据此推测,PEPC主要起浓缩CO2的作用。高光强下,该类禾本科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因含PEPC,可浓缩CO2,提高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抑制光呼吸进行,所以光呼吸强度较水稻、小麦等C3植物弱。17、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研究该村庄中桑树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内的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工厂向河流排污,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是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具有一定限度。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3)高山湖泊是河流源头,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4)村民在废弃的农田上种植果树,吸引了众多鸟雀,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的功能,该果园经济效益良好,还具有保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价值。【答案】(1)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2)抵抗力自我调节能力河流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食品工厂排污中有机物所含有化学能(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直接和间接【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作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详解】(1)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抵抗力稳定性被破坏,超过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故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工厂污水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3)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又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4)种植果树吸引了众多鸟雀,该信息传递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果园经济效益良好体现了直接价值,保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为生态功能,体现了间接价值。18、下图是体温调节机制的部分示意图,脑中A、B、C、D区域参与调节过程。来自皮肤温度感受器的信号和某些化学信号如前列腺素2(PGE2)可传入脑中相应区域,引发调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以形式经感觉性神经通路传入到A区和B区后,由D区输出兴奋性信号,经交感神经,引发皮肤血管收缩、棕色脂肪细胞产热增加,该过程是(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交感神经的活动具有的特点是。(2)当机体受到某些病毒感染时,在体内会产生前列腺素2(PGE2),可引起体温升高。据图推测,寒冷刺激和PGE2均能强烈(填“促进”或“抑制”)B区神经元的兴奋。机体要通过特异性免疫过程,清除病原体后,体温才会逐渐恢复,此过程涉及的淋巴细胞有(列举3种)。(3)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性信号会同时输入A区和B区,基于图中脑内各区之间的联系,解释皮肤血管舒张的原因是。【答案】(1)神经冲动和神经递质非条件不受意识支配(2)抑制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3)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性信号促进B区神经元兴奋,B区对C区和D区的抑制作用增强,抵消(削弱)了A区对C区和D区的兴奋作用,使中枢输出信号减弱,从而使皮肤血管舒张【分析】由图可知,D区神经元兴奋可以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A区神经元的兴奋会促进D区神经元的兴奋,而B区神经元的兴奋会直接或间接抑制D区神经元的兴奋。【详解】(1)兴奋从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有神经元上的传导,也有神经元间的传递,因此兴奋以神经冲动和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交感神经的调节过程没有大脑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交感神经的活动具有的特点是不受意识支配。(2)由图可知,D区神经元的兴奋可以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而B区神经元的兴奋会直接或间接抑制D区神经元的兴奋,因此可以推测,寒冷刺激和PGE2均能强烈抑制B区神经元的兴奋,以解除B区神经元对D区神经元的抑制,从而使身体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提高体温。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淋巴细胞有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3)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性信号促进B区神经元兴奋,B区对C区和D区的抑制作用增强,抵消(削弱)了A区对C区和D区的兴奋作用,使中枢输出信号减弱,从而使皮肤血管舒张。19、高丽槐产生的高丽槐素是一种能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该物质的产生受三对基因(D/d、E/e和F/f)控制,其中基因D、E共同决定高丽槐素的产生,基因F抑制基因D的表达。某研究小组用三种不产生高丽槐素的单基因突变纯合品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组别一二三亲本品系1×品系2品系1×品系3品系2×品系3F1合成高丽槐素植株比例100%00F2合成高丽槐素植株比例9/163/163/16回答下列问题:(1)组别一F1的基因型为,品系3的基因型为。(2)组别一F2中能产生高丽槐素的植株自由授粉,后代中能合成高丽槐素的植株占。(3)能否通过一次自交实验检测组别三F2中不产生高丽槐素的植株是纯合子?(填“能”或“不能”),理由是。(4)致死性较强的真菌入侵密植高丽槐的地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F、f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为、。【答案】(1)DdEeffDDEEFF(2)64/81(3)不能组别三F2不产生高丽槐素的植株中,存在部分杂合子,这些杂合子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如DdEEFF自交后代不产生高丽槐素,但是为杂合子(4)降低升高【分析】分析题文和表格:高丽槐素的产生受三对基因D/d、E/e和F/f控制,其中基因D、E共同决定高丽槐素产生,基因F抑制基因D的表达,若要产生高丽槐素,则不应有F基因,基因型应为DEff,现有三种不产生高丽槐素的单基因突变纯合品系,则基因型可能为DDEEFF、DDeeFF、ddEEff或DDeeff、ddEEFF。【详解】(1)据表可知,品系1×品系2子一代均能合成高丽槐素,则推测其应均含有ff,但一个有E,另一有F,故两者基因型可能为ddEEff或DDeeff,两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DdEeff。品系1×品系3和品系2×品系3两者杂交结果相同,均为子一代中无高丽槐素植株,则推测品系3一定含有FF,又因为其在子二代中出现高丽槐素植株D_E_ff比例为3/16,可推测其基因型应为DDEEFF。(2)结合(1)可知,第1组F2中能产生高丽槐素的植株基因型为D_E_ff,因为ff纯合,仅考虑D_E_即可,包括1DDEE(配子为1/9DE)、2DDEe(配子为1/9DE、1/9De)、2DdEE(配子为1/9DE、1/9dE)、4DdEe(配子为1/9DE、1/9De、1/9dE、1/9de),令其自由授粉,则根据棋盘法可知,所产生的后代中能合成高丽槐素(D_E_)的植株占4/9×4/9+4/9×2/9×2+4/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