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缜送别诗研究_第1页
王缜送别诗研究_第2页
王缜送别诗研究_第3页
王缜送别诗研究_第4页
王缜送别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王缜(1465—1523年),字文哲,号梧山,广东东莞厚街人,有诗文集《梧山王先生集》。王缜诗歌题材丰富,现存诗歌四百一十九首,其中送别诗约六十首。这些送别诗或表达对同僚赴任的祝福与期望,或抒发对离人远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或表达对好友、同僚高尚人格的赞许。因受“茶陵诗派”中“导源唐宋”创作主张的影响,其诗歌用词多营造出豪迈壮阔的意境;其还善于引经据典化为己用,使诗歌引发无限联想;此外王缜还擅长灵活运用特定的离别意象以抒发送别时最真挚的情感。关键词:王缜送别诗典故豪迈

AbstractWangZhen(1465-1523),anativeofHoujie,Dongguan,GuangdongProvince,hascollectedpoemsandessaysbyMr.WangofWushan.WangZhen'spoemsarerichinsubjectmatter,withfourhundredandnineteenextantpoems,ofwhichabout60arefarewellpoems.Thesefarewellpoemsexpressthewishesandexpectationsofcolleaguestoserve,ortoexpressthefeelingsofpartingfromothers,ortoexpressthefriends,colleaguesofhighpersonalitypraise.Becauseoftheinfluenceof"leadingthesourceofTangandSong"inthe"ChalingPoetrySchool",hispoemsoftencreateamagnificentartisticconception,andheisalsogoodatusingtheclassicsforhisownuse,makinghispoemsarouseinfiniteassociationInaddition,WangZhenisalsogoodatflexibleuseofspecificimagestosendoffthemostsincerefeelings.Keywords:WangZhen;FarewellPoems;allusions;heroic目录TOC\o"1-2"\h\z\u一、引言 页王缜送别诗研究一、引言王缜(1465—1523年),字文哲,东莞厚街人。据《梧山王先生集·年谱》可知:其于明成化二十二年考乡试中举,至明弘治六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官授兵科给事中,出使安南,拒收贿赂,后转礼科右给事中,出理南京屯田,废白纻供。寻进工科都给事中,废除无用之宫造。明正德初年(1406年)被擢升为云南左参政。刘瑾伏诛后被擢升为福建左步政使,后又升为都察院副都御史、郧阳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1]王缜一生为官清廉、敦厚持重、勤政爱民,晚年为灾民日夜操劳以致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享年六十一,明嘉靖帝闻讯深感悲痛,谕赐祭葬。[2]合王缜的《梧山王先生集》所载,王缜现存的诗有四百一十九首,其中送别诗共约六十首,研究其送别诗不仅能了解王缜的交游情况,而且也可以作为相关史实的补充材料,现在就以王缜的送别诗为对象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二、王缜送别诗内容分类纵观王缜的一生,他从家乡出发,任职云南、福建、南京等地,到最后卒于任上,多次擢升与被害,屡次经受别离,王缜的人生际遇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风格与创作内容。王缜的送别诗由于送别的对象不同,感情也因此有所差异,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类:或表达对同僚赴任的美好祝福之情;或对送别离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或借表达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许之情。(一)对离人深切的祝福之情王缜送别诗中包含多种复杂的情感,其中表对离人赴任给予深切的祝福之情的诗歌就有二十二首左右。如《送汝明宗叔作宰惠安》《送吴白楼转礼部侍郎回京》《驻节宁亲送侍读江文澜使荆州》《送王敬之行人使高丽》《送沈良臣知南雄》《送萧邦镇之横州守》等为代表。这部分的诗多是王缜在面对好友、同僚或升迁或回乡或出使时而作,表达出作者对好友、同僚们的升迁给予深切的祝福和期盼。如《送饶廷赐之汀州》:潮州十日即汀州,况是萍踪旧所游。佐郡喜逢家信近,催科惯识吏民忧。士元展骥材初显,凿齿栖鸾志未休。坐听鄞江歌五裤,位名须列古诸侯。此为饶金前往汀州任职时王缜为其饯行而作的一首诗。饶金,字廷赐,亦呼剑州,广东大埔县茶阳城里人,著有《茶山诗集》。饶廷赐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中举人,时逢汀州界邻江西有大富豪恃富欺民,诬陷良民导致地方民不聊生,巡署得知饶金有治狱才能,饬其到会昌查审案件,后授福建省汀州府通判。此诗就是在送别饶金到汀州时所作。诗中先是说明汀州与潮州的距离不远,提起友人此次前去汀州也算是故地重游,以此安慰因即将离乡产生不舍的友人。以“材初显”“志未休”来展现饶金的崭露头角、志向高远等优秀的表现。虽然是首送别诗,但整首诗所含的离愁氛围薄浅,诗作中所表居多的是按距离与事实进行理性分析,淡化离人心中不舍的忧愁情绪,勉励其安心离开就职。从中更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与肯定,在送别临行之际赋予宽慰,并祝福友人饶金能不忘初心、创造辉煌,争取早日取得位列诸侯般的大成就。又如《送汝明宗叔作宰惠安》:百年一派本关情,况复斯游是远程。磨炼不愁新政令,行藏应念旧家声。期将卓鲁规模立,直使闽泉瘴疠清。倾耳朝端消息好,此心秋月玉壶冰。王缜在与好友饯别时而作,诗歌一开头便交代友人此番行程之长远,直接表露出两人之间此时此刻的不舍与思念等复杂情绪,写出了离人行旅的哀愁之情与离人对远离家乡的不舍之情。“瘴疠清”三字写出了闽章地区封闭、原始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社会风气,而“期将”“直使”“消息好”等词则写出了作者对好友到达闽章地区后能大显身手的期望,诚挚地祝福友人到任之后能早日适应地方环境,争取尽快整治好地方不良风气,取得可人的好消息传回来。整首诗既有离人的不舍之感,也饱含作者对同僚到任后的作为赋予强烈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对方能旗开得胜取得可人的政绩归来。再如《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其一:君有万斛舟,乘风信水流。水深风力健,应得到瀛州。此诗是王缜在送别吴德彰赴潮南时临行而作。此人详细身世已无从考究,由题目“侍御”二字可以看出吴德彰当时的官职,是王缜的官场同僚。此诗篇幅短小,却把对同僚路途一帆风顺的祝福表现的恰到好处,“信”字写出了水势流畅而顺通,“健”字写出了风的力量,诗句赋予风、水生命力。虽然作者不能一同远去,但自然中的风和水会替“我”把他顺利送到目的地,一来凸显了作者对离人路途一切顺利的愿望,二来因有了风和水的一路陪伴而使离人的旅途变得不那么孤寂。从以上列举的诗中分析可得王缜送别诗中内容和情感的丰富程度,其送别诗所表达的并不局限在传统意义上重在抒发强烈的离愁别绪,而是饱含对离人远途之境加以真挚的祝福与盼望,进而突出两者间的感情深度。(二)对离人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送别时有离情别绪是人之常情,古人在与亲朋好友分离之时,通常会有饯别的场景,而写诗则成了古人或抒发或记录的普遍方式,以诗词为载体表达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在王缜送别诗中约有十三首是抒发对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虽然量少,但贵在真情流露之深。如《送何宗信倅永郡》故人别我洞庭去,浩歌对酌黄金台。千里名驹能有此,一航秋月亦悠哉。政于抚字原非拙,心到诚明不用猜。若过道州还猛省,濂溪溪上更徘徊。何应潮,字宗信,东莞茶山镇圆头山人,生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据载曾中举人。这首诗是王缜写给何应潮去湖南省道县上任的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的开头就明确交代故人要去的地方是湖南道县,“浩歌对酌黄金台”写两人分别之际在黄金台把酒作诗言聚散的场面,以酒慰藉临别之思。后又以“政于抚字”“心到诚明”说明友人体训为民,至诚之心和完美的优秀德行,最后作者还不忘提醒友人“若猛醒、更徘徊”表面写友人行程途中徘徊不前不舍离去,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内心对友人的离去充满不舍,写友人不舍有利于削弱作者的情感,以委婉、间接的方式写出作者此刻惆怅的别离之情。又如《送梁国镇太学归广》:淩晨送君归,清风吹我珂。停君飞黄千里之逸驾,听我阳关一曲之离歌。人生百年如掷梭,悲欢离合欲如何。我观大化妙神化,付与疾徐无偏颇。阴阳阖辟寒复暖,万物暌离萃更多。古往今来祇如此,劝君且酌金叵罗。我歌我歌声正那,纷然弦管声相和。当筵志气溢八极,剑光横鹜摇星河。君行不可留,君饮醉微酡。征车薄薄听渐杳,寒云满目山嵯峨。朝阳高梧正菶菶,鸣凤谁许恋巢阿。愿言冥升利不息,鸾刀未试且重磨。王缜以此诗送别梁国镇归广东,以表对他的不舍与劝勉。“醉微酡”“唱离歌”“劝酌金叵罗”一一写出了分别时的不舍和忧愁。为友饯行时的三五人此刻酒入愁肠使人醉,忽而席间离歌渐起,惆怅、不舍的画面感随即映入眼帘。而用一句“百年如梭”感慨人生年华匆匆,以春往秋来、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都是常态的道理来劝慰好友,劝对方不要把离别之事看得太重,实则也有劝自己要理智面对此情此景,用理性的说法来降低此时的离别的不舍之情。歌声管弦相和,酒席上诗歌相和一展文采的热闹画面与离别的哀愁悲寂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以乐景衬哀情之意,让人读来有哀而不伤之感。再如《送刘修可大归省》: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瘖。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一句“脂玉润,镜潭深”写尽诗人与刘修可的梓里情深,经过岁月磨炼后的友谊变得更加可贵,此外还喻意友人经过时间的磨炼浸泡后变得更加优秀夺目。后引用李密、刘筠的精神来表达友人的对朝廷忠、对朋友义等高尚品德。运用“长亭”和“酒”等典型的送别意象,渲染临别的忧愁气氛,为离别的场景增添几分愁绪。“惆怅莫挺斟”把此刻生长出来的愁绪注入酒内一饮而尽,此愁无解,唯有和酒倾肠直入,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此刻的愁绪无声胜有声,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去充满不可言说的不舍。由此可见王缜的送别诗除了对好友离去的事实充满理性的宽慰、劝慰之意,其送别诗更不失离别时常出现的不舍愁绪,王缜擅于用共情、换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在送别诗中灵活变动诗句的情感强度,时而哀而不伤,时而愁浓不能自说,但不管诗句如何变动都不能掩盖其浓厚的不舍之情,从中既能看出王缜与好友的情深之度,也能总结出王缜对送别诗的创作拿捏得当。(三)借送别表达对高尚人格的赞美王缜的送别诗内容丰富,其中对朋友、同僚的夸奖也毫不吝啬,其常借送别诗表达对美好人格的赞叹。在王缜送别诗的情感分类中,其借送别表达对高尚人格的赞美类的诗歌约达二十五首。诗词注入对友人的赞美,有利于增加别离中的遗憾感,凸显对友人欣赏的态度。如《送吴内翰南夫乃尊可晚归吴门》:老去心闲远世尘,江山难绊往来身。乘流偏自怀渔艇,漉洒何妨卸葛巾。懒与公卿论行辈,惯从猿鹤结比邻。临歧记嘱仙郎语,好竭忠勤答圣明。这首诗主要写吴某年老退休返乡归隐吴门的事迹,吴某资料已无从考查。作者一开始写吴某心闲自在,心境澄明,用“自渔艇”“卸葛巾”写出吴某自在逍遥处世之道。诗歌中道明主人公懒得参与官场争斗,平时只习惯和山林里的野鹤相近,写出了吴某淡泊名利的特点和向往悠闲自然的生活态度。吴某在返乡之际还不忘提醒后辈们谨记忠心护主、勤政为民以报圣恩的训诫。整首诗突出了吴内翰为人澄明干练、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且忠心爱国的高尚品质,作者借送吴内翰归隐的机会正面表达出对此人高尚品格的赞叹与欣赏,语气中对吴内翰充满肯定与夸赞,侧面则突出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坚持本心的向往。又如《送王朝言少参之江西次工科林粹夫韵》:十年青琐附龙鳞,直道无求任屈伸。风采朝端谁是伴,英豪公论有斯人。江湖荡漾凭孤棹,岩谷穷寒借早春。此去不须愁远别,赐环消息果然真。王朝言此人身份无从考查,已得知是一位王姓的朝言文官。诗歌描述王朝言勤政好学,十年如一日的紧随圣心,为人直言无欲无求、能屈能伸。作者用了“风采朝端谁是伴”一句疑问,加强了朝中无人与之优秀风采相比的语气,“孤”字更写出了王朝言“不随波入暗流”的品德突出。后半句是安慰行人无需担心归期或路途之事,好消息近在咫尺。整首诗强调王朝言个人有主见、能干有才、淡泊名利的形象,正是因为他种种优秀品格的存在,使作者倍加相信“赐环”期限不远而至。再如《送刘永锡之南宁太守》:宦辙辛勤二十年,贤声到处有人传。花封清节曾留犊,粉署奇谋不算鞭。止拟六曹资昼诺,何当五马促超迁。须知圣主图贤意,郡国岩廊有后先。此诗为王缜在与刘永锡分别时而作。诗歌描述刘永锡从官二十多年辛勤为民、贤良有德人人传的场景。刘永锡留给人们的是“花封清节”、“粉署奇谋”等清明廉洁、足智多才的形象,作者认为刘永锡能在朝中内外声名远扬的原因离不开他的清明廉洁。诗中明确表明如此出众的刘永锡能够得到超层提拔为太守之位也是实至名归。诗句充满对同僚升迁的恭贺,也是对刘永锡廉洁奉公、一生为民等美好品德的认可与赞美。世人给王缜的评价是爱戴百姓,是嫉恶如仇,是笃实敢言,也是清正廉明。这与王缜从小的教养有关之外,更离不开其成长途中遇到的良师益友。每一位优秀的朋友、同僚的出现都对作者往后的人格、仕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每个人的出现都是王缜的人生财富,更是人类历史长河画卷中绚烂的一笔。三、王缜送别诗的艺术特色个人的诗歌创作会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成化、正德年间盛极一时的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对王缜的诗歌创作具有巨大的影响。在“茶陵诗派”的文学背景下,王缜受“导源唐宋”“诗学汉唐”等创作主张的熏陶,使其诗歌呈现出汉唐的雄奇开阔和豪迈大气。此外其擅长运用前朝独特的送别意象以表自我情怀,独树一帜的开阔意境俨然成为其送别诗的一大特色,现以王缜送别诗的艺术特色进行思考分析。意境雄浑开阔王缜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骨子里却有万般豪情,他为人笃实敢言、刚正廉明,加上大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其诗歌意境尽显汉唐时期的壮阔开明,为诗歌增添雄奇壮阔的画面感。如《送宜兴徐耕隐诗》:一门道脉旧相同,晚向行藏别立功。凤入天池鸣晓日,鸿飞霄汉起秋风。几年骨肉江山外,半月襟怀笑语中。此别不须论老大,可留垂白梦非熊。此诗是王缜送别徐溥告老还乡时所作。徐溥(1428年-1499年),号谦斋,字时用,是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徐溥性格凝重有节度,据载曾经是经历四朝的宰相,在内阁任官长达十二年,他对上从容辅佐历代君主,对下爱护人才。他屡次遭遇被冤下狱及逮系言官,幸而为人擅于委曲调剂、安静守成不随世俗,也因此优秀出众的品格才以支撑他从官多年。徐溥撰有《谦斋文录》四卷传于世。此诗的创作正是因徐溥正时值七十高龄加之眼疾突发不得已请求还乡而作。徐溥在请求得到允许之后回老家宜兴过起了低调平凡的生活,其廉洁爱民的美誉在官场、民间被广为流传。在“凤入天池鸣晓日,鸿飞霄汉起秋风”一句中,凤入天池、鸿飞九霄展示的第一画面是“扶摇直上九万里”般的壮大,营造的是胸怀博大、气势磅礴的意境,这种壮阔的画面是徐溥在职期间展现的心胸宽广、志向远大、大展宏图等优秀品质的对应写照。“骨肉江山外”“襟怀笑语中”徐老在朝历经种种事变之后还能回归平凡恬淡的乡野生活,诗人被徐溥为人处世的智慧深深折服。最后写徐溥与贤才姜太公梦中交谈,在作者心目中,徐溥是能与姜太公这等传奇人物相聘美的。诗歌以雄浑开阔为开篇,以恬淡自由的画面收尾,一首诗两种意境变化,充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诗歌风格。又如《送蒋一庵少司徒予告展墓归蜀》:自从乡佐识名贤,瞥眼而今十二年。展墓风霜惊宿草,思乡心事付楼船。云开巫峡千家月,秋敛巴江一镜天。须信圣明虚席待,春来遥望着回鞭。此诗是王缜送别蒋一庵归蜀所作,此人的资料已经无从考查。诗中“云开巫峡千家月,秋敛巴江一镜天”是对友人归蜀路途中的景物描写,在巫峡过道偶遇云开月朗晴明之景,出了巴江还能欣赏到水天一色的壮阔美象实在是难得。作者想象离人在路途中能看到这种景象会令人心境开阔,不禁产生人生如沧海一粟、宇宙一尘的感慨,此句对路途景物的臆想可以看出作者为人心胸开阔旷达。作者深情地告知离人归期可待,一切如故,深刻的表达出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充满真情实意的宽慰之感,不失“茶陵派”创作的务实特点。再如《觐阙归藩送王德大参之河南》:仕路驰驱岁月深,忠勤初见二毛侵。华嵩中镇安藩计,江汉东流恋阙心。树色官桥添暮景,蝉声驿路壮秋吟。遥知建舍甘棠下,处处风清日午阴。诗中眼看“树色”“官桥”,耳听“驿路蝉声”,耳目双感官的结合描写同僚王德至河南途中的黄昏风景,两排林立的树木为黄昏时分的官桥添上了些许生机,孤身前行的王德在途中还能听到响彻人耳的蝉鸣。这是一幅孤清悲壮却不失单调的秋象,孤寂中透露出空旷壮阔的自然视野。由此可见王缜的诗风尽显雄奇开阔,具有明显的流派痕迹。时代潮流影响着作者的诗风,作者亦反作用于时代,他的创作风格也进一步推动了“茶陵诗派”的知名度,推动后来“前七子”流派的诞生。(二)灵活运用特有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3]物象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被作者的思想加工后形成相关的意象,而送别诗通常与南浦、酒、柳、长亭、短亭、明月、芳草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物象挂钩。王缜诗歌亦出现此类特殊意象,对加深此类物象的意象存在有重要作用。如《送毛修撰兄博彦还昆山》:两重恩情系各方,马蹄南北往来忙。萱花阆苑春偏好,乔木昆山秋欲凉。砧杵五更归思急,关河千里客途长。到家正值鲈肥日,红稻新收白酒香。这首诗是王缜送别毛澄归江苏昆山时所作。所送之人毛澄(1460年-1523年),字宪清,号白斋,其晚年更改名号为三江,是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人。毛澄年少丧父,由他的祖父毛弼抚养成人,书香门第的熏陶,使之在明孝宗弘治六年考上成癸丑科的状元,时值其祖父百岁大寿,可谓双喜临门轰动一时,当地的地方官便随即建造起“人瑞状元坊”以纪念他的功名。毛澄后期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接着预参与《明会典》的修写。毛澄还在皇帝身边任职讲官,官衔达到礼部尚书的高度,现今流传于世的著作有《毛文简集》。诗歌开场便直抒两方情谊深厚,关系极其密切,为下文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做铺垫。此时阆苑里的花开的正娇艳迷人,而友人即将要去的昆山恰好碰上天气转凉,此处两地形成明显的对比。昆山是毛澄的故乡,不管作者多么不舍,他终究还是得走,这突出作者对离别的不甘与不舍。“砧杵”“客途”是唐诗里常用的思归意象,“砧杵”即“捣衣”,古代妇女常在这种捣衣情境中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这里化用“砧杵”这一特定物象,突出友人思归心切,对行程漫长而又遥远的无奈,变传统深闺怨妇的捣衣思念为游子思归心切。作者掐算着友人到家的时候应该正值鲈鱼肥美、收稻酿酒之时,以一幅秋收盛景作为诗歌结尾,是作者对友人远归的祝福,即使送别过程是充满不舍的,但还是要以最美的盛况祝福他的未来。又如《送注柳洲吉士养病归弋阳》:谊同兄弟学同师,勒马东风惜别离。卧病祇因仙骨瘦,求归岂为北山移。凤池日暖冰初泮,鳌禁天长柳欲丝。无限春光留未得,暮云烟树两依依。这首送别诗一开始就把惜惜相别勒马滞前的情感表达出来,用了“东风”“柳丝”“烟树”等送别诗中惯用的送别意象来刻画这一幅朦胧的春景。在这冬雪初溶、万物复苏的春天里送别友人归弋阳养病,是对友人身体状况好转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友人的生命力如同春天的百草一般顽强。“柳”谐音同“留”,作者心里还是想他留下来,但因友人身体抱恙需回乡休养,所以这也就使得作者留之未得的遗憾;“柳丝”也写出了两个人分别时的心情如丝条般错乱复杂理不断,从而产生不知从何说起的无奈之感。“暮云烟树”塑造了一种朦胧缠绵的意境,目送着远去的船只,剩下的只有两岸望不到边际的柳树,典型的送别画面感因势而出,用多种典型的离别意象直接表达对友人归去的不舍之情。再如《送张府判朝用归汀州》:燕山八月天气寒,北风卷地百草乾。送君南浦心翻覆,玉壶醉倒葡萄绿。酒阑日暮车遥遥,马蹄踯蹢嘶且骄。君才本是天闲骥,胡为飞挽千里万里空招摇。我闻古人敬其职,寅奔内外无时息。英豪直欲追前修,肯与今人较劳逸。君不见刘士安,排山干海忘寝餐,神输鞭算天下难。国赋不匮民亦宽,至今耿耿人犹叹。典型的“南浦”送别意象,最早见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4]奠定其送别意象地位的篇章要数江淹《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4]诗中的“醉倒葡萄绿”即酒,“南浦”和“酒”的意象突出了送别双方在离别时产生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饯别时心如云雨翻覆不能自己,无心顾及零落倒卧的酒杯,此刻的心思全在感伤离别之上。由此可见,王缜对古代送别诗的特有意象能够信手拈来,其擅于灵活变动惯用意象的用法,独到妙处的抒发自己对送别时的所思所感。(三)化用典故与诗句“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5]引经据典是诗歌创作的常态,诗人常引用前人典故或充实内容、美化句子,或减少语辞繁累或委婉表意等。王缜在他的送别诗里也灵活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和故事,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强度,而且还展示了其内在的博学。如《送月湖太宗伯杨公归丰城》:西江有杨子,粹然圭璧美。读书老益勤,精入神妙里。著述自得师,文章天所启。但求此心安,不重尚书履。我本铁石资,资之得磨洗。君今归月湖,水月增光矣。我望月在天,思君何时已。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杨公即为杨孟瑛。其字温甫,是丰都(今属重庆)人,其祖籍位于湖广麻城。其在明成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曾任杭州知州一职。诗中引用的“尚书履”典出《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郑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汉哀帝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是郑崇来了,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6]此处引用郑崇的典故说明杨公官场能随心所处,不看重功名利禄的人格魅力。开篇就夸耀西江杨子品质优美的特点,后写杨子有神童般的学习能力,正面描写其先天过人的才智加上后天的学习态度造就了非凡的杨孟瑛。如今月湖也因杨公的归来而变得光彩倍增,侧面体现杨公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的人格特征倍加闪耀。又如《别王并辞赆》:玉节淩晨渡碧浔,天风万里破顽阴。琼云醉别三杯酒,苦块归悬一片心。未数相如完赵璧,惯从杨震却嬴金。临歧欲作江淹赋,先说君恩似海深。此处用了“酒”意象,酒在中国诗歌里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古人常以饮酒作诗为伴,如李白《月下独酌》(其二)写道:“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王缜此诗中“琼云醉别三杯酒”化用李白的“三杯通大道”,三杯下肚天下任走的豪言壮志。此外还引“江淹赋”化入诗句,让人联想到江淹著名《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善于引用前人诗句为己有,加深送别诗词中蕴含的祝福和离愁等意境,给读者后人留下无限联想。又如《送湖东陈君游京师归江西》:溟溟二气何磅礴,瞰观天地乃郛郭。伊谁横骛溯寥廓,振翮驰骋脱尘壳。我闻湖东有居客,襟神逸宕无涯略。胸中似藏千万壑,烟雨横飞星斗落。平生不愿离蔬屩,平生祇爱江山乐。百丈朝经彭蠡泽,短蓬夜渡金陵泊。踏遍江南湖海窄,直望神州神恩扩。九重宫阙联花萼,百二山河蹲虎鹗。玉箫翠管争和作,金章紫绶相历录。斜倚东风醉落魄,何必欲跨扬州鹤。一夜西风吹绣幕,游人绿駬嘶金络。祖帐琼浆仍满酌,牙签锦轴更盘错。暮钟斜日歌声促,潞水迢迢风索索。一句“胸中似藏千万壑,烟雨横飞星斗落”中用“千万壑”“星斗落”等夸张的语句写出陈君文采之高深,心有万玄机。诗中“九重宫阙联花萼,百二山河蹲虎鹗”一句来自唐代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诗:“九重宫闕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其中诗句中的“九重宫”即皇宫,把险峻的地理面貌寓为“百二山河”。此处的引用符合诗歌所要表达的壮阔与恢弘的风格,夸张与引用相结合,达到丰富诗歌内涵之意。再如《送汝明宗叔作宰惠安》:百年一派本关情,况复斯游是远程。磨炼不愁新政令,行藏应念旧家声。期将卓鲁规模立,直使闽泉瘴疠清。倾耳朝端消息好,此心秋月玉壶冰。此诗尾联巧妙化用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里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从洁白无暇的玉壶中捧除一颗晶莹剔透的心与友人坦诚相待,这种举动比以往任何华丽多彩的言语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亲友的深切怀念。运用典故的精髓在于“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5]王缜的诗歌创作在用典上能灵活处理典故与自身所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做到不露痕迹地化为己有,不仅对诗歌内容有添实之用,而且还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四)语言绚丽夸张诗歌的语言风格不仅能体现作者的心胸、视野和处世之道,而且可以恰如其分的展现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内涵。王缜送别诗中语言的使用夸张大气,彰显个人风度与时代风气,现做以下赏析研究。如《送伦伯畴殿撰使安南》:龙诏恩覃万国臻,使星光散九天新。路经绝域山河异,风便故园梅柳春。玉节摇空驰騕袅,宫袍飏日灿麒麟。安南此日深文化,又见中朝第一人。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是今广东省佛山市人。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的著作有《迂冈集》、《白沙集》。王缜以这首诗送别伦文叙出使安南,整首诗读来意境壮阔,从开头的“龙诏”“万国”“九天”可以看出作者用词豪迈大气,胸怀大度。“玉节摇空驰騕袅,宫袍飏日灿麒麟”,以“持玉节、宫袍飞”的状态展示了伦文叙在出使安南途中英姿飒爽的形象。“驰騕袅”“灿麒麟”形象生动地写出坐骑的高贵和官袍的绚丽夺目,用以衬托主人翁出众耀眼的光辉形象。安南这个地方也因伦文叙的到来变得颇有韵味,夸张的“第一人”是作者对伦文叙的认可与仰慕。整首诗歌字里行间尽显作者用词之豪壮,豪气绚丽的语言用词足以彰显大国风采。又如《送吴白楼转礼部侍郎回京》:清朝新政简英才,三十年劳亦异哉。翰苑文章名独步,春官仪礼手亲裁。雨馀水阔鲲南起,霜后风高雁北回。我昔与君同馆学,送君还上凤凰台。吴一鹏(1460—1542),字南夫,号白楼,著有《吴文端集》。于1493年中进士,后来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因得罪朝中高官被贬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后终被洗冤成功擢升为南京礼部郎中。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吴白楼回京任礼部尚书时所作。诗歌展现出比较恢弘亮丽的画面,“文章独步”“亲栽春官”反映了吴白楼文采、才能出众,名下弟子众多。用夸张的“鲲南起”“风高雁北回”来描写此次的升迁。得以看出作者对吴白楼擢升上京的消息充满自豪与肯定。“送君还上凤凰台”则表露了作者此次送别是喜悦、祝贺大于离愁,对好友此时的喜报怀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意味,是感动也是祝福。再如《驻节宁亲送侍读江文澜使荆州》:新捧龙函出建章,皇华歌里马蹄忙。仙槎暂离蓬山远,玉节遥临汉水长。梦绕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