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作用论课件_第1页
交互作用论课件_第2页
交互作用论课件_第3页
交互作用论课件_第4页
交互作用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交互作用论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论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环境的作用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情景论强调后天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特质论认为具有跨情景普遍性和跨时间稳定性的特质。

情景论与特质论产生了激烈的论战,最终谁也没有战胜对方,通过相互的综合,形成了交互作用论。

交互作用论主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发展: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新精神分析内部就有卡丁纳和林顿的人格与文化交互作用论、沙利文的人际互动的人格发展论,后来有莫里的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以及重视个人特质与情景因素交互作用的当代研究。

第一节卡丁纳、林顿和沙利文的交互作用论早期的交互作用论实际上源于一种特殊的情景论,即包亚士及其弟子们的文化决定论。卡丁纳和林顿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结合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最初的交互作用论。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从文化的基本制度出发,通过共同的早期经验而形成基本人格类型,而具有这样人格类型的人通过投射创造文化的次要制度。沙利文认为人格是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相对持久的人际关系模式或生活方式。人格的文化决定论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包亚士,以及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等。主张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马林诺夫斯基包亚士本尼迪克特米德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D.K.1884一1942)是一位对心理学深具影响的人类学家。进行跨文化的研究,认为文化中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以及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这种思想启发人们重视文化对人格的作用。

弗兰兹·包亚士(Boas,P.1858—1942)是人类学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把人类学的研究划分为体质、语言和文化三种研究,重新组建了人类学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文化特质的扩散性,而不仅仅是文化进化。在《原始人的心灵》中,包亚士提出心理因素会受到文化的塑造,比如人们的风俗习惯便是由文化决定的。人的心理特征受到文化条件变化的塑造,人格只有在理解了个体对文化环境进行反应的基础上才具有意义。

本尼迪克特(Benedict,R.F.1887一1948)在北美研究美国的印第安民俗和宗教。本尼迪克特深信不是本能,而是文化塑造和改变着人格。在其重要著作《文化模式》中,通过对原始部落文化的人格类型的划分与描述,试图说明每一种文化都可以归纳出一种与其文化相应的主导性的人格类型。米德(Mead,M.1901—1978)的研究曾—度集中于原始社会青春期的性心理与性行为,以检验人格是如何被文化塑造的。她的专著《萨摩亚人的成年》第一次为包亚士的文化决定论提供了确凿而具体的论据。米德的研究启示我们生物的因素并不是决定两性心理与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相反,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两性角色行为与人格类型。

本尼迪克特和米德都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不能仅仅从心理学,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上去理解文化类型和习惯行为。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格及其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与文化决定论直接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新精神分析体系中的社会文化论就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在之后,林顿和卡丁纳等人把他们的文化决定论改造成为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并对当代国民性研究、人格与文化变迁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林顿和卡丁纳林顿(Linton,R.)和卡丁纳(Kardiner,A.)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他们在批判和继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包亚士的人格的文化决定论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们基本赞成包亚士等人关于文化塑造人格的思想,但进一步探讨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明文化如何决定占主导的、具有典型性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结构,以及这种基本的人格类型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结构的。该理论强调了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一)文化与制度文化——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化规范,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以及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化的态度等等(林顿和卡丁纳)。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和传播性时,就是文化。文化不论在任何的社会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家庭组织、血缘、规范、凝聚力、生活目标等。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制度(Institution)——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或行为相对固定的模式,它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对它违背或偏离就会导致个人或团体内部的失调。简单地说,制度就是人们彼此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

初级制度(Primaryinstitution)——是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的基础,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方式、对小孩的关怀或忽视、大便训练、性的禁忌、谋生技能等。

次级制度(Secondaryinstitution)——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包括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等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

初级制度是个人在童年期时就必须面临的基本规范,对初级制度的适应塑造了基本人格结构,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结构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产生次级制度。

(二)基本人格结构与早期经验林顿和卡丁纳人格是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有组织的集合。他们把人格看成是文化制度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与相互适应关系中形成的。林顿和卡丁纳认为在一个文化环境中,其基本制度都是一致的。这种基本的文化制度导致在该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具有大致相同的早期经验。由于早期经验对人格结构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因而共同的早期经验就塑造了共同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应该注意到在同一个文化中,不同的成员虽然有共同的人格特征,但也存在不同的人格特点。文化的基本制度只是塑造了基本人格结构,而文化中的每个个体的具体人格(包含了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人格结构)需要通过具体分析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独特的早期经验,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三)人格投射与文化的次级制度在另一个方面,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基本人格结构的人能够创造和影响次级制度或适应性文化。卡丁纳认为,基本人格结构通过投射作用产生神话、宗教等次级制度。这里的投射作用指主体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过失或不能满足的欲望归咎于外部事物,以便减轻内心焦虑的过程。投射是由挫折引起的,而人格是通过对挫折的反应而形成起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人格的不同,在遇到挫折时的投射是不同的,因而,通过不同的投射创造出不同的次级文化制度,以便在想象中满足需要并缓解紧张。所以,文化的次级制度是挫折经验的潜意识的派生物,是人的愿望的曲折体现。评价: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强调了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对弗洛依德的本能论进行了重要的修正,同时,也避免了包亚士过于简化的文化对人格的单一决定论。其理论为人格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的新途径,开辟了对不同文化群体人格差异的跨文化研究新领域。人际关系论代表人物:沙利文(H.S.Sullivan)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广泛地吸收了当时美国本土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丰富的研究成果,着重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探讨人格及其形成,从而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人际关系的人格理论。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他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认为,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际交互作用模式。动能(Dynamism)——是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种模式重复出现,成为有机体的生存特性。动能体现了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沙利文将动能视为描述人的行为或人格的最小单位。

能量转换——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行为,它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

自我系统——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形成的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

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包括对自己人格化,对他人人格化,对某种观念人格化。

沙利文虽然承认遗传和成熟以及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但更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可塑性。他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的:

1婴儿期,从出生到语言能力成熟。

2儿童期,从语言能力成熟到学会寻求玩伴。

3少年期,从寻求玩伴到亲近同性同伴。

4前青春期,从同性亲近到生殖欲成熟。

5青春初期,从生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化。

6青春后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定的关系。

经过以上六个阶段,个人便进入成人期,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评价:沙利文的人际关系人格理论从人际关系的方面对人格作了深入论述,需要和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动能和自我动能是人际行为的方式,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自我系统是人格中的自我评价系统,人格化是世界在个人心中的形象,他还对人格的成长历程按年龄阶段作了具体的描述,对人格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第二节默里关于压力与需要交互作用论默里的理论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他从奥尔波特那里接受了特质的概念以及特质研究的方法,早期的研究就已表现出明显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倾向,他从弗洛伊德、荣格那里吸取了无意识动力的观点,提出了心因性需要的概念,并发明了一种研究无意识的测量工具,即主题统觉测验(TAT)。他接受了勒温关于环境压力的思想,以及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的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求与压力交互作用的理论。为此,人格心理学弗里德曼把他看作是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理论的代表。默里(HenryMurray,1893-1988),美国心理学家,1893年出生于纽约市。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和剑桥大学,获历史学,医学及生物化学学位。因在求学期间受弗洛伊德与荣格心理学的影响,开始转向人格心理学研究。后应哈佛大学之聘任心理学讲师、临床心理学教授,直至1962年退休。

默里一直主张采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人格,他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个体内心以及非个人的心理力量。在确信主观材料价值的同时,并不忽视客观的观察。他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主题统觉测验”(TAT)。默里把人格定义为“心(mind)的假设结构,即那些始终一贯的规则与程序。

默里确认了童年期的五个人格发展阶段,有三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口腔、肛门和性蕾三个人格阶段相对应,还引进了另外两个阶段,即幽闭(claustral)阶段和尿道阶段。默里还研究发展了一种动机理论,其主要概念之一是“需求”,他把它看作是大脑中的一种可以被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所激起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激起,随即产生持续不断的活动直至它被克服或满足为止。

默里的人格理论默里的人格理论有两个基本概念,即需要和压力。他认为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源于某种需要,同时,人的行为也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外部环境刺激也能引发人的动机,因此,人的行为是在个体的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动机,进而派生出实际的行为。心因性需要(psychogenicneeds)——在特定情境中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潜能或倾向。默里将人格界定为有目的、动态的、连续的活动模式,这种活动模式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中。人格的动力结构是需要,需要是代表脑区力量的构造物,它引起一系列行为反应,使原有紧张的情境向解除紧张的情境转化,并具有定向目的性。同时,默里对作为需要的基本人格要素作了区分。他本人并不关心个体的本能需要,相反,他的全部工作都集中于对心因性需要为了和他自己的精神分析背景相吻合,默里假设这些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最终他获得了一份关于27种心因性需要的清单。压力——是指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以决定行为的一种情境势力。

默里区分了两种情境:一种为现实情境,(α压力),指那些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它们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另一种为虚拟情境,(β压力),它是个体在该情景中所觉察到的环境压力。β压力又可分为两个亚类,即个体的β压力和双方认可的压力。前者指每个人对当时环境所持的独特看法或感受,后者指一群个体对同一环境所持的共有的看法或感受。个体人格斡旋于个人需要与环境要求之间,也即在协调内外压力的情况下使需要得到满足。心理学家沃尔什根据默里的这一理论模型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假设:

(1)人格的心理意义可以从行为中推知,因为需要被看作是有组织的倾向,这种倾向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一致性和方向性。有鉴于此,个体的行为可以根据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能力获悉。

(2)环境的心理意义可以从个体对环境的知觉中推知,因为环境是根据有赖于个体对环境解释的各种压力来定义的。由此可见,需要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同态的,但这两个概念不一定是交互的。一种压力对有效行为来说具有潜力,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但是,一种压力不可能总是为个体所反应或为个体所知觉,因此一种需要也就不可能在所有情境都能得到满足。

自我理想默里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的基础上他提出人格结构的第四个方面: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指的是个人的希望,即个人对未来某一时刻的自我所持的想法。自我理想与超我有密切关系,它们的一致与不一致是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志:在正常人身上,自我理想与超我是相一致的;在罪犯或精神病患者中,自我理想与超我则不一致。默里的研究方法1.主题统觉测验(TAT)主题统觉测验由30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组成。图片内容多为一个或多个人物处在模糊背景中,其意义隐晦。施测时根据被试的性别以及是儿童还是成人(以14岁为界)取统一规定的19张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每张图片为一题,最正规的测验应分两次进行,因为每一组图片的后10张都比较奇特,容易引起被试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施测中也有再从19张图片中选取若干。主题统觉测验就是从被试与测验刺激相互作用所揭示的主题中推断出这个人的需要及其人格倾向性的特点。这一整个过程就是分析过程。默里还提出了六个方面用以指导这种分析:1.故事的主角身份。2.主角的行为倾向。3.主角的环境力量。4.结局。5.主题。6.趣味和情操。2.人格学(personology)——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涉及对人的生活以及影响生活进程诸因素的研究(默里)。人格学家的最终目的有三重:其一,建立一种人格理论;其二,制定研究人格重要属性的适当方法;其三,通过对人的实际生活细心而广泛的研究,发现人格的基本事实。由于人格学是人的科学,因此,默里认为它是心理学中范围最广泛的领域,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实质上包含在其特定范围内。评价:默里关于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导致了其后的心理学家大量的验证研究,从而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尽管默里的心理因性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践价值,但仍然存在若干局限性,如该理论并未注意到学习对行为变化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在处理人与环境的问题时过去经验知识的作用等。而且,需要—压力的一致性研究尚未支持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另外,默里在研究方法方面提出了重要的TAT测验,其优点在于呈现的刺激更有结构性,要求更复杂,意义更明显的言语表达;不足是没有标准化的施测规程,虽有默里提出的分析原则可供评分使用,但这毕竟不是客观的评分标准和方法。第三节环境的作用特质论者认为稳定的个体差异是我们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情景论者则认为,稳定的心理特质并不存在,人的行为几乎完全由情景决定。虽然情景论者并没有宣称每个人在确定的情境中有相同的行为表现,但是他们通常将不同个体在同一情景中的行为差异仅仅当作实验误差。讨论:在什么情景下,人们的行为趋向一致;而在什么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对于情景与行为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周围环境的许多方面或因素都可能影响着人类的行为。生态方面行为情景与行为规范社会角色他人特点对社会气氛的感受加拿大心理学家贝利(J.W.Berry,1976)提出了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生态压力是文化与行为的原推动力和模塑因素。生态变量限制、强迫和滋养文化形式,而文化形式转而模塑人的行为。其理论模式实际上分析了生态因素、文化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态是指人类机体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总和。其主要因素生存环境因素,由生存环境制约的生产方式和食物贮存等经济可能性(economicpossibilities),以及由生存环境因素和经济可能性制约的居住模式和人口规模和分布。

文化部分包括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形式、劳动分工、政治制度、育儿方式和社会化模式、宗教、语言和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和各种意识形态等等。

行为部分包括一个民族的认知或智力特点、情感和意志等特征、以及自我意识、价值观和各种态度等等。

从研究上,贝利把生态和文化变量看成自变量,行为变量为因变量。研究结果支持了贝利的理论模式,说明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方式的确有生态文化的根源。

从个体的发展来看,个体的早期环境对其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弗洛伊德就强调个人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而早期经验如何取决于生活的早期环境。有研究表明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的许多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子女的多少等等都会对儿童人格的发展有影响。有研究表明,体贴、温暖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儿童独立、友好、自控和自主等心理特征的发展。总之,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环境都会对儿童人格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芳德和奥泽(Funder&Ozer,1983)进行过一项社会情景与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他们发现情景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变动范围介于0.36—0.42之间,其意义上并不比“人格系数”高。确实环境对人的行为会有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否则会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因此,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人的行为。交互作用的理论是要说明个体的人格特质与情景因素如何交互作用导致人的行为。根据交互作用的理论,情景与人格以三种交互作用方式决定个体的行为。

第一、某种情景对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人产生了影响,却不会对没有这种特质的人产生影响。

第二、同样的情景使某种特质的人产生某种行为,却使另外特质的人产生了别的行为。

第三、情景在对人的压力上有弱情景与强情景之分,在弱情景中,情景对个体的压力较小,没有严格的规范与要求,人们在这样的情景中能够自由地表现出与自己人格特质相应的行为。相反,在强情景中,情景对个体的压力大,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在这样的情景下,不同特质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比较相同,与该情景的规范与要求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人格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远远超出了上面的三种情况。个体并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受者,个体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选择性上,也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改造上。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总是力求达到一种平衡和适应。要么,他选择一个适应于自己人格的社会情景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要么,他采取某种行动来改变环境,使环境与自己相协调;或者,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或行为表现会引起周围人对他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周围人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一个人主动地选择或建构自己所适宜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这被称之为超前的交互作用(proactiveinteraction)。今天,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人格和情景共同决定行为的观点。仅仅知道一个人具有高攻击性或某种特定情景具有破坏性都不足以帮助我们预测行为,除非我们对两者的事实都有所了解。这种注重考察特质、情景及行为三者之间关系的方法被心理学家称之为“人格—情景并重法”。思考题:沙利文的人格发展六阶段和弗洛伊德的划分有何异同?除了TAT还有那些投射测验,投射测验的优劣分别是什么?简述贝利的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什么是“人格-情景并重法”?讨论:现在的独身子女是普遍存在的,因为科技的发展,网络手机等通信工具的使用,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少的接触同伴。你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参考书目: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陈少华:《新编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翟书涛杨德森:《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艾森克:《如何了解自己的个性》,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陈仲庚,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高觉敷主编:《西方心理学史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叶奕乾等:《个性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谢斯骏,张厚粲主编:《认知方式——一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郑雪著:《跨文化智力心理学研究》,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年。

JerryBurger,Personality(SecondEdition),Belmon,California,1990.

LawrenceA.Pervin,Personality:TheoryandResearch(SixthEdition),NewYork,1993.

Maslo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