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3640-2024 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_第1页
(高清版)GBT 43640-2024 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_第2页
(高清版)GBT 43640-2024 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_第3页
(高清版)GBT 43640-2024 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_第4页
(高清版)GBT 43640-2024 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2024-03-15发布2024-07-01实施I前言 l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缩略语 15鉴定原则 25.1基本原则 25.2结果评价原则 26鉴定要求 26.1鉴定时机 26.2鉴定步骤 27检验与评估方法 37.1耳部检查 37.2听觉功能检测 37.3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程度 3附录A(规范性)听觉功能检测实验室规范 5A.1环境要求 5A.2仪器要求 5A.3检测方法 6附录B(规范性)与听觉功能障碍鉴定有关的常见损伤与疾病 B.1损伤性听觉功能障碍 B.2与听觉功能障碍有关的一些耳科疾病 参考文献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1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的原则,规定了鉴定要求,描述了听觉功能检测和评估的具体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人体损伤案件中涉及听觉功能障碍的法医临床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582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GB/T16296.1声学测听方法第1部分:纯音气导和骨导测听法SF/T0112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629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在重复试验中做出正确察觉反应能达到预定百分数的最低声压级或振动力级。注:预定百分数常取为50%。在规定的频率,采用规定类型的换能器,以规定的佩戴方式,由换能器在规定的耳模拟器或力耦合器中产生的声压级或振动力级,减去相应的基准等效阈声压级或基准等效阈振动力级。纯音听阈级hearingthresholdlevelforpuretone在规定的频率,对规定类型的耳机,用听力级表示给定耳在此频率的听阈。听觉功能障碍hearingdysfunction由于损伤或疾病等各种原因导致听觉系统解剖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出现的听觉功能减退或丧失。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forensicclinicalidentificationofhearingdysfunction运用法医临床学、耳科学、听力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耳部检查与听觉功能检测与评定。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2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MRI: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OAE: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ABR: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ERP:听觉相关电位(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s)ASSR: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5鉴定原则5.1基本原则运用法医临床学、耳科学、听力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耳部检查与听觉功能检测,结合司法鉴定实5.2结果评价原则综合临床诊疗和法医临床检验结果,认定损伤致听觉功能障碍并评价其功能障碍程度的原则如下:a)检验所见的功能障碍与原发性损伤或者因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的性质、程度相吻合;b)排除自身原有损伤、疾病或病理基础的影响。6鉴定要求6.1鉴定时机听觉功能障碍的鉴定应在损伤90d~180d后,或者在医疗终结后听觉功能障碍程度相对稳定时进行。6.2鉴定步骤6.2.1听觉功能障碍检测与评估听觉功能障碍检测与评估应包括以下核心内容:a)各项听觉功能检测的具体方法(按附录A的要求);b)当存在夸大聋或伪聋时,用客观测听法评估听觉功能障碍,以获取实际的听觉功能水平;c)取0.5kHz、1kHz、2kHz、4kHz4个频率气导听阈级的平均值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程度。6.2.2确定损伤基础听觉功能障碍鉴定应先根据以下几方面情况确定损伤基础(参见附录B):a)存在明确的耳部和/或头部外伤史;b)伤后出现与听觉功能障碍相关的临床表现;c)耳部和/或头部影像学检查了解外耳、中耳、内耳和/或颅内听觉中枢有无损伤情况。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听觉功能障碍的原因可因损伤所致,亦可因既往损伤或疾病所致,或由损伤与既往损伤或疾病共同作用所致。鉴定时应分析可致听觉功能障碍的既往损伤或疾病(参见附录B),并判定损伤、既往损伤或疾病各自在听觉功能障碍后果中的原因力大小(参照SF/T0095)。37检验与评估方法7.1耳部检查7.1.1耳部一般检查耳部一般检查的内容包括:b)乳突与耳周:观察乳突与耳周有无红肿、瘢痕,并按压双侧乳突询问有无压痛;c)外耳道:观察外耳道是否通畅,有无盯聘和异常分泌物,有无新鲜损伤,有无狭窄、塌陷述鼓膜穿孔的位置、形态、大小及穿孔边缘是否有出血,以及鼓室内的情况。耳内镜检查的重点为:a)外耳道:观察外耳道内有无异常分泌物,外耳道壁有无红肿、擦伤、裂伤等;b)鼓膜:观察内容见7.1.1d),行鼓膜照相或/和鼓膜摄像。7.1.3耳部影像学检验按照SF/T0112对耳部与头部进行影像学(CT/MRI等)检验。7.2听觉功能检测7.2.1主观测听法纯音听阈级检测宜按照A.3.2进行检测。临床鉴定常用的客观测听法包括。a)声导抗:包括鼓室导抗图和声反射阈、声反射衰减试验等检测,可评判中耳功能及第Ⅲ、第Ⅲ对颅神经功能状态。宜按照A.3.3进行检测。b)OAE:本文件推荐DPOAE。宜按照A.3.4进行检测。c)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本文件推荐ABR、40HzAERP、ASSR等方法。宜按照A.3.5进行检测。7.3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程度听觉功能障碍程度可用听阈级表示,听阈级评估包括声强与频率,应用客观测听法评估听觉功能障碍,对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进行实验室校正和年龄修正。应取0.5kHz、1kHz、2kHz、4kHz4个言语频率气导听阈级的平均值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程度。按照A.3.5.2对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得出的反应阈值进行实验室校正,得出行为听阈级(即预估听4阈级)。7.3.4年龄修正按照GB/T7582的要求对纯音听阈级和校正后的预估听阈级进行年龄修正。7.3.5计算方法用纯音听阈级和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评估听阈的方法有所不同。a)用纯音听阈级检测结果评估时,将经年龄修正后的0.5kHz、1kHz、2kHz、4kHz4个言语频率纯音气导听阈级直接进行相加,再除以4得出的平均值即为纯音听阈级。注1:行纯音听阈级检测时,某一频率最大输出声强引不出反应时,以该最大声输出声强级作为该频率纯音气导听阈值。b)用有频率特性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40HzAERP、ASSR)获得的4个言语频率气导反应阈评估时,应将经过实验室校正和年龄修正后得出的预估听阈值进行相加,再除以4得出的平均值即为预估听阈级。注2:行40HzAERP、ASSR检测时,某一频率最大输出声强引不出反应波形时,以该最大输出声强级作为反应阈。c)在无法完整获得0.5kHz、1kHz、2kHz、4kHz4个言语频率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时,可用ABR反应阈代替2kHz与4kHz2个频率的反应阈,用40HzAERP检测0.5kHz、1kHz气导反应阈,将上述反应阈值行实验室校正和年龄修正后得出的预估听阈值进行相加,再除以4得出的平均值为预估听阈级。注3:当40HzAERP某一频率或ABR最大输出声强引不出反应波形时,以该最大输出声强级作为反应阈。5(规范性)听觉功能检测实验室规范A.1环境要求听觉功能检测实验室的环境噪声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听觉功能检测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a)进行听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的检测实验室具备:纯音听力计、声导抗仪、耳声发射仪,以及听觉诱发电位仪;b)纯音听阈级、声导抗、耳声发射检测在隔声室内进行,最大允许环境噪声级符合GB/T7583、GB/T16296.1、以及JJF1191的规定,结果以dBHL表示;c)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有电磁屏蔽的隔声室内进行,以消除电磁波的干扰,建议用铜网屏蔽高频电磁波和铁板屏蔽低频电磁波,接地线电阻≤2Ω,隔声要求同A.1b)。A.2仪器要求A.2.1纯音听力计应选择诊断型听力计(1型~3型),筛选/监测用听力计(4型)不适用于法医临床鉴定。纯音听力计技术指标符合GB/T7341.1要求,其安全性能符合GB/T9706.1要求。固定频率听力计应具有的检测频率及其压耳式耳机和骨导振荡器的听力级值的最小范围见表A.1。表A.1固定频率听力计应提供的频率及听力级范围的最低要求听力级/dB频率/Hz2型3型气导骨导气导骨导气导骨导 — 一 仪器应按JJG388要求定期(不超过1年)检定。6GB/T43640—2024声导抗仪技术指标应符合GB/T7341.5中1型与2型的要求,可进行鼓室导抗、同侧和对侧声反射、声反射衰减试验。频率范围满足0.5kHz~4kHz,声反射同侧给声最大输出声强应满足:0.5kHz达110dBHL,lkHz及2kHz达115dBHL,4kHz达100dBHL;声反射对侧给声最大输出声强应满仪器应按JJG991要求定期检定。A.2.3耳声发射仪本文件推荐具有频率特性的DPOAE,频率范围至少满足0.5kHz~6kHz。仪器应按照JJF1289的要求定期校准。A.2.4听觉诱发电位仪听觉诱发电位仪应能进行ABR、40HzAERP或/和ASSR等检测项目,能将dBSPL转换为dBnHL,40HzAERP与ASSR检测项目的刺激声最大输出强度在115dBnHL以上,以确保使用客观测听法获得的反应阈评估的预估听阈级在91dBeHL以上。仪器应按照JJF1579的要求定期校准。A.3检测方法A.3.1检测前准备检测前应了解耳部或头部外伤史,耳部一般检查参见7.1.1,清除外耳道盯野,确保外耳道通畅。A.3.2纯音听阈级检测A.3.2.1概述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级检测是听力学最基础的技术,也是了解听敏度最基本的方法。该检测结果受被鉴定人主观意识与行为配合的影响。纯音听阈级检测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的问题包括:a)检测方法、步骤和要求应按照GB/T16296.1进行;b)为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检测前应给予被鉴定人关于检测相关步骤和要求充分、无歧义的指c)检测前应使被鉴定人摘下眼镜、头饰、助听器;d)换能器(耳机和骨振荡器)位置应正确,与耳部、乳突或头颅接触应妥帖;e)气导检测频率至少应包括0.25kHz、0.5kHz、1kHz、2kHz、4kHz、8kHz;骨导检测频率至少f)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有夸大听觉功能障碍程度或伪聋的情形;g)检测结果可用表或纯音听力图的形式表示。A.3.2.3结果分析按照7.3.5a)计算纯音气导听阈级,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a)纯音气导听阈级≤25dBHL,提示听觉功能在正常范围;7b)纯音气导听阈级≥26dBHL,重复检测一次;两次检测结果均≥26dBHL,提示听觉功能异常;c)对纯音气导听阈级提示听觉功能异常者,特别是已达到相关鉴定标准的最低标准数值以上者,应按照A.3.3~A.3.5逐项完成客观测听项目。A.3.3声导抗检测A.3.3.1概述声导抗检测是客观检测中耳传音系统的生物物理学方法,可评判中耳功能及第Ⅱ、第VⅢ对脑神经功能状态。检测步骤和内容包括鼓室导抗图、声反射阈及声反射衰减试验。A.3.3.2检测步骤和内容A.3.3.2.1鼓室导抗图鼓室导抗图(简称鼓室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通常使用226Hz纯音作为探测音;b)峰值:正常范围为0.3mL~1.6mL;c)峰压:峰顶对应的压强,即鼓室内压,正常范围在±100daPa之间;声反射阈是能引起声反射的最小刺激声级,检测内容包括:a)检测频率为0.5kHz、1kHz、2kHz、4kHz;b)应分别检测双耳同侧声反射阈和对侧声反射阈;c)初始刺激声强度一般从纯音气导听阈级的阈上85dB开始,以5dB步距用下降或上升法确定声反射阈。A.3.3.2.3声反射衰减试验声反射衰减试验是用声反射阈上10dB的0.5kHz或1kHz纯音持续刺激10s,得出声反射衰减图。对于疑有蜗后损伤或病变者,应进行声反射衰减试验。A.3.3.3.1鼓室图鼓室图可反映鼓膜与鼓室病变或损伤,并有助于判断咽鼓管功能。根据鼓室图的峰值、峰压和形态判断鼓室图类型:8声反射阈检测结果有助于听觉功能障碍的定性与定位诊断:a)声反射阈引出提示听骨链完善,活动良好,声反射弧完整,是中耳传音功能正常的指标;b)声反射阈未引出则提示多种情况,可能存在中等度以上的听力障碍、中耳病变、面神经损伤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c)重振现象:纯音气导听阈级与声反射阈之差小于60dB为重振现象阳性,提示耳蜗病变。A.3.3.3.3声反射衰减试验正常人声反射保持在稳定水平,无衰减现象。当声反射在5s内振幅减少50%时,声反射衰减试验呈阳性,提示蜗后损伤或病变。A.3.4DPOAEA.3.4.1概述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其分类较多,其中DPOAE具有准确的频率特性,故本文件推荐使用该方法。A.3.4.2检测前准备检测前应先对被鉴定人进行纯音听阈级和声导抗检测,了解主观听觉功能水平及中耳功能情况。DPOAE检测仪的技术参数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a)采用带通滤波、平均叠加和锁相放大等技术降低干扰噪声;b)选择原始音频率比f₂/f₁为1.2,可诱发出最大DPOAE反应;c)两个原始音的强度模式推荐非对称方案(L1>L2),L1为65dBSPL,L2为55dBSPL;d)检测频率范围为0.5kHz~8kHz。A.3.4.3检测时注意事项DPOAE检测和记录时,环境、被鉴定人及探头应满足以下条件:a)在安静环境中检测,环境噪声控制在30dB(A计权声压级)以下;b)被鉴定人尽量保持安静和放松;c)确保探头在外耳道内耦合正确,使频响曲线平坦。A.3.4.4结果分析DPOAE检测结果的判断分析:a)对DPOAE检测结果的判断较容易,即将频谱中大于背景噪声3dB的谱峰判定为DPOAEb)DPOAE引出,为正常结果,提示耳蜗外毛细胞功能良好,听觉功能正常;c)DPOAE未引出,为异常结果,但存在多种可能情况,可提示耳蜗外毛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或中耳功能异常,或听觉功能障碍程度较严重。9A.3.5听觉诱发电位检测A.3.5.1概述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方法较多,本文件介绍以下几种目前常用于听觉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的方法:A.3.5.2总体特性和要求通常由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得出的反应阈会高于纯音气导听阈级,两者的差值因检测方法、频率、各实验室的检测环境、仪器以及听力障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检测实验室应建立听觉诱发电位各项目、各频率的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级之间相关性的基础数据,获得该实验室各项目、各频率反应阈与纯音气导听阈级之间的校正值(校正因子),根据此校正值对所检测的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进行校正。反应阈值经校正后等效为该频率的行为听阈级(即预估听阈级)。基层鉴定机构无实验室数据的,可参考相同仪器及检测环境实验室的校正值进行校正。A.3.5.3基本步骤以下基本步骤适用于听觉诱发电位各检测项目:a)先进行纯音听阈级、声导抗、DPOAE检测;b)嘱被鉴定人安静、放松,仰卧于检查床上;c)将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予以脱脂、去角质处理;d)采用纽扣电极线或银盘电极;e)放置电极:记录电极放置于前额正中近发际处,参考电极放置于给声侧耳垂前内侧面,或给声侧乳突部,接地电极放置于鼻根处;f)检测电极间阻抗,任意一对电极间阻抗应<5kΩ;g)换能器的选择:气导检测推荐用插入式耳机,对于外耳畸形、耳道闭锁或不耐受插入式耳机h)对侧掩蔽:插入式耳机建议对侧耳(非刺激耳)予以低于刺激耳给声强度60dB的白噪声,压耳式耳机建议对侧耳(非刺激耳)予以低于刺激耳给声强度40dB的白噪声,以消除交叉反应。A.3.5.4ABRA.3.5.4.1概述ABR检测不受被检测者意识状态的影响,短声(click)刺激的ABR可评估从内耳至听觉脑干的听觉通路的完整性,主要反映2kHz~4kHz频率范围的听敏度;短纯音(toneburst)或短音(tonepip)为刺激声的ABR有频率特性,可以用于不同频率听阈评估。A.3.5.4.2参数选择技术参数分为刺激声参数和记录参数:a)刺激声参数:刺激声为短声(click)、短纯音(toneburst)或短音(tone激速率为21.1次/s;b)记录参数:高通滤波30Hz~100Hz,低通滤波1000Hz~300015ms;叠加次数:1024次~2048次。pip),刺激声相位交替,刺Hz;扫描时间窗宜不短于检测宜从听觉功能较好耳开始,初始声强一般为80dBnHL,观察并记录波形,主要观察反应波I、波Ⅲ、波V的形态,判断其是否分化良好。常规重复一次以自80dBnHL开始,以5dBnHL或10dBnHL为步距逐次降低检测声级,至刚能引出波V的刺激声级,即为波V反应阈,在波V反应阈及阈下5dBnHL处各重复记录一次,确定重复性好。保留阈值下5dBnHL波V消失的波形。短声(click)为刺激声时,ABR阈值与2kHz~4kHz的纯音行为听阈相关性好,与其他频率的纯音行为听阈相关性则较差。短纯音(toneburst)或短音(tonepip)为刺激声时,低频反应阈值与纯音行为听阈的相关性好,可以作为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检测方法评估0.5kHz、1kHz、2kHz、4kHz的纯音行为波V反应阈值。A.3.5.540HzAERPA.3.5.5.1概述40HzAERP具有频率特性,客观反映检测频率的听阈。A.3.5.5.2参数选择技术参数分为刺激声参数和记录参数:a)刺激声参数:刺激声类型为短音(tonepip)或短纯音(toneburst),刺激速率为40次/s,频率为b)记录参数:滤波范围为100Hz~3000Hz;扫描时间为100ms;叠加次数:256次~1024次。A.3.5.5.3波形观察、记录根据纯音听阈级检测结果予以阈上40dBnHL~60dBnHL刺激声级,引出4个间隔约25ms的正弦波构成的一组反应波形。常规重复一次,观察两次波形是否稳定,是否具有较好的重复性。A.3.5.5.4反应阈判定从40dBnHL~60dBnHL开始,按升5dBnHL降10dBnHL直至刚能引出反应波形的刺激声级,为该频率的反应阈,在反应阈及阈下5dBnHL处各重复记录一次,确定重复性好,并保留阈下5dBnHL正弦波消失的波形。A.3.5.5.5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刺激声种类、刺激声级和单位、各检测频率的反应阈值、与纯音行为听阈的校正A.3.5.6ASSRA.3.5.6.1概述ASSR具有频率特性,检测频率范围为250Hz~8000Hz,检测结果通过仪器客观判断。A.3.5.6.2参数选择技术参数分为刺激声参数和记录参数:a)刺激声参数:刺激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kHz、1kHz、2kHz及4kHz的纯音,调制频率范围为75Hz~110Hz,一般设定调幅深度范围为90%~100%,调频深度为10%;b)记录参数:滤波带通范围为30Hz~300Hz,开窗时间为1000ms,叠加次数1024次。A.3.5.6.3采集与记录一般根据纯音听阈级检测结果,选择阈上10dBSPL~20dBSPL,或者从50dBSPL~75dBSPL开始,按升5dBSPL降10dBSPL直至刚能引出反应波的刺激声强,即为该频率的反应阈,在反应阈及阈下5dBSPL处各重复一次,确定重复性好,并保留阈下5dBSPL反应波消失的检测记录。A.3.5.6.4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刺激声级及单位,各检测频率的反应阈图。被检测人检测时的状态(清醒或睡眠),宜提供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级之间的校正值。(资料性)与听觉功能障碍鉴定有关的常见损伤与疾病B.1损伤性听觉功能障碍B.1.1概述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常见的与听觉功能障碍有关的创伤包括:外伤性鼓膜穿孔、头部外伤(包括颞骨骨折或/和颅脑损伤)、耳毒性药物性聋、爆震伤、噪声聋、医源性损伤等。此外,还有一些损伤与既往损伤或疾病共存的情形,如在原有慢性中耳炎基础上因头部外伤加重听觉功能障碍程度,或在原有听觉功能障碍基础上被打致外伤性鼓膜穿孔等,伤后主诉原有听觉功能障碍程度加重等。B.1.2外伤性鼓膜穿孔外伤性鼓膜穿孔鉴定应满足以下要求。a)有确证的可致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耳部或头部外伤史。c)耳镜检查鼓膜照相或鼓膜摄像示新鲜外伤性鼓膜穿孔,或外伤性鼓膜穿孔逐渐愈合改变。d)颞骨CT检查提示中耳、内耳未见明显异常。e)听觉功能检测。外伤性鼓膜穿孔鉴定时至少作以下两项听觉功能检测。1)声导抗检测:鼓膜穿孔时,如同侧咽鼓管通畅、功能正常,可因“漏气”导致鼓室图无法引出;如咽鼓管不通畅、功能障碍,则可引出B或C型鼓室图,同时外耳道容积增大。复查鼓室图及外耳道容积恢复正常,则说明鼓膜穿孔已愈合。2)纯音听阈级检测:听觉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鼓膜穿孔的大小、部位等有关,多呈传音性听觉功能障碍。如伤前听觉功能在正常范围,气导听力损失多在45dBHL以内。鼓膜穿孔若在短时间内(<6周,通常为2周~3周)自行愈合者,可不遗留听觉功能障碍。f)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1.3颞骨骨折所致听觉功能障碍鉴定题骨骨折所致听觉功能障碍应满足以下要求。a)有确证的可致颗骨骨折的头部外伤史。b)不同类型颞骨骨折的表现有所不同。外伤后表现。1)纵行骨折主要表现为外耳、中耳出血和听觉功能障碍,耳部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裂伤、鼓膜损伤、外耳道与鼓室积血等。2)横行骨折主要表现为面瘫、听觉功能障碍、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等,耳部检查可见外耳道和鼓膜无明显外伤性表现。3)混合型颞骨骨折最为严重,可兼有外耳、中耳、内耳受累的表现。c)影像学检查:颞骨CT检查对明确损伤部位和骨折类型有决定性意义,内耳MRI检查可提示有无内耳损伤征象,同时需注意排除是否存在先天畸形或既往疾病。1)纵行骨折线与颞骨岩锥长轴平行,常起自颞骨鳞部,通过外耳道后上壁、鼓室天盖,沿颈动脉管到颅中窝底的棘孔或破裂孔附近。由于骨折线多从骨迷路前方或外侧穿过,主要伤及外耳、中耳结构,可见中耳出血/积血,较少伤及内耳。听骨链三维成像可见听小骨位置改变,如砧镫关节分离或松弛、砧骨脱位等。2)横行骨折线与颞骨岩锥长轴垂直,常起自枕骨大孔,横过岩锥到颅中窝。由于骨折线通过3)混合型颞骨骨折是既有纵行骨折,又有横行骨折,骨折线为多向性,可同时伤及外耳、中d)听觉功能检测:全面检测,多指标综合分析,尽可能准确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程度,明确损伤部位。因颞骨骨折可致听觉系统多部位损伤,同时可合并颅脑损伤,故听觉功能障碍表现类型复杂,可为传音性听觉功能障碍、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或混合性听觉功能障碍,而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又可包含蜗性与蜗后性听觉功能障碍。e)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1.4中枢损伤性听觉功能障碍鉴定中枢损伤性听觉功能障碍应满足以下要求:a)有确证的可致听觉功能障碍的颅脑损伤史;b)有颅脑损伤相应的临床表现和听觉功能障碍;c)颅脑及耳部CT/MRI检查提示脑干听觉通路和大脑皮质损伤,同时需注意排除既往损伤或疾病;d)如前所述,颅脑损伤常合并颞骨骨折,单纯的脑干听觉通路损伤或大脑皮质损伤并不多见,听觉功能障碍亦多表现为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或混合性听觉功能障碍,故鉴定时行全面听觉功能检测,多指标综合分析,尽可能准确评估听觉功能障碍程度,明确损伤部位;e)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1.5其他损伤性听觉功能障碍B.1.5.1爆震性听觉功能障碍鉴定爆震性听觉功能障碍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明确的突发、短暂而强烈的爆震或间断性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史;b)伤后即出现急性听觉功能障碍;c)有中耳、内耳损伤或混合伤的临床表现;d)颞骨CT检查提示中耳、内耳未见明显异常;e)听觉功能检测提示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听觉功能障碍,可伴有眩晕;f)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1.5.2噪声性听觉功能障碍鉴定噪声性听觉功能障碍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b)有渐进性听觉功能下降、耳鸣等症状,耳科检查无阳性发现;c)颞骨CT检查提示中耳、内耳未见明显异常;d)纯音听阈检测示双耳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高频(e)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f)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1.5.3药物中毒性听觉功能障碍鉴定药物中毒性听觉功能障碍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明确的耳毒性药物应用史(且超剂量、超疗程),或家族中有耳毒药物中毒易感史;b)耳科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c)颞骨CT检查提示中耳、内耳未见明显异常;d)纯音听阈级检测呈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耳声发射结果异常;e)可有前庭功能异常;f)相关耳聋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g)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1.5.4外伤后继发感染所致听觉功能障碍鉴定外伤后继发感染所致听觉功能障碍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耳部外伤史和伤后发生耳部继发性感染的病史;b)有外耳道、中耳或内耳感染的临床表现;c)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感染累及中耳鼓室、乳突或内耳;d)听觉功能检测提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觉功能障碍;e)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听觉功能障碍。B.2与听觉功能障碍有关的一些耳科疾病B.2.1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一种与损伤性听觉功能障碍关系较密切的疾病,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a)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b)可从出生后至青春期任意年龄段内任何时期开始起病,发病突然或隐匿,可呈突发性聋表现;c)听觉功能减退呈进行性或波动性,双耳受累者多见,听觉功能检测提示感音神经性聋;d)诱发突发性聋的原因可以是头部有很轻微的外伤,或外周环境压力的急剧变化,如用力吹奏乐e)诊断需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史、听觉功能检测结果、影像学检查、家族史和遗传学病因分析结果等综合判定;f)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2.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耳科临床上常见的影响听觉功能的疾病,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明确耳流脓病史,病史超过3个月;c)耳科检查:鼓膜呈穿孔特征,鼓室黏膜水肿,炎症发作期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等;d)听觉功能检测:纯音听阈级检测多为传导性听觉功能障碍,或混合性听觉功能障碍,声导抗检测提示鼓膜穿孔或中耳功能异常;e)影像学检查:感染累及鼓室或乳突时,CT及/或MRI显示乳突、鼓室有炎性改变;f)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觉功能障碍。B.2.3语前聋(聋哑症)聋哑症的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听觉功能障碍家族史、先天性听觉功能障碍、母妊娠期宫内感染病史、异常分娩史或婴幼儿期发生与听觉功能障碍相关的感染等高危因素;b)听觉功能检测为双耳重度至极重度听觉功能障碍;c)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