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7800字】_第1页
【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7800字】_第2页
【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7800字】_第3页
【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7800字】_第4页
【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7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目录TOC\o"1-2"\h\u15191桥梁主梁结构设计和内力计算案例综述 172023.1箱梁截面拟定 1299993.1.1主梁高度 235613.1.2顶底板厚度 2218973.1.3腹板厚度 243343.1.4梗腋 343213.1.5下部结构 4327283.2基础信息 458713.2.1材料特性 4216073.2.2荷载信息 5183613.3恒载内力计算 737763.4活载内力计算 810786(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819530(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的钢束位置 1430678(3)钢束计算 16128893.6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19127483.6.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19131053.6.2截面静矩计算 21188733.6.3截面几何特性总表 25102833.7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2641303.7.1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27209993.7.2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7214863.7.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863083.7.4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9183503.7.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0280953.7.6成桥后四分点截面由张拉钢束产生的预加力作用效应计算 3186873.7.7预应力损失汇总及预加力计算 323.1箱梁截面拟定全桥共设计一跨,跨径为20m。由于跨径较小,箱形截面抗弯及抗扭刚度大,且能减轻结构自重。根据相关参考资料和规范拟定截面采用等截面箱梁,且由于桥宽较小主梁截面形式采用单箱单室变腹板截面。以下拟定截面尺寸,截面尺寸的拟定包含了截面各个部位要素。这里需要确定梁高、顶板、底板、腹板、梗腋等的尺寸。3.1.1主梁高度ℎ/L=1/14.29主梁高度可参照经验公式确定。通常等截面的公路连续拱桥的高度与跨度之比在之间。由于本次设计施工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加了钢板,所以本次设计梁高取值为1.4m,故高跨比QUOTEh/L=1/14.29。3.1.2顶底板厚度箱梁的顶底板主要抵抗截面弯矩产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通常顶底板厚度都是等厚的,主要原因是顶底板厚度主要受钢束大小控制,只要配束满足构造要求,一般拉压应力都能通过规范标准。国内箱梁顶底板厚度一般在20~28cm,且不小于板跨径的1/30,顶板悬臂根部厚度一般为40~60cm,悬臂长度一般在200~450cm(与根部梁高有关)。最大底板厚跨比一般在1/130~1/200。根据以上经验及规定,初步拟定悬臂板根部厚度为45cm,悬臂长度为150cm,则底板宽度为300cm。顶底板厚度取25cm(>1/30×300cm=10cm)。由于连续拱桥支座处弯矩剪力都较大,为了安全考虑除了支座处顶底板厚度取45cm外,全桥顶底板厚度不发生变化。3.1.3腹板厚度腹板主要承受的是截面的主拉应力和剪应力。在预应力连续梁中,由于弯束对剪力的抵消,故主拉应力和剪应力值也相对小,腹板的设置取值不用太大;此外,腹板的厚度还应考虑预应力钢束布置和浇筑混凝土时是否方便等问题,腹板厚度取值可按以下经验值:(1)腹板内无预应力管道布置时,厚度可取20cm。(2)腹板内有预应力管道布置时,厚度可取25cm~30cm。(3)腹板内有预应力管道锚固时,厚度可取35cm。支点腹板厚度可达30~60cm,甚至100cm,本次设计将支座处腹板厚度初拟定为95cm,跨中腹板厚度初拟定为20cm。3.1.4梗腋设置梗腋可以加强箱梁顶底板与腹板的连接,使箱肋剪力流过度平顺,减小畸变应力,提高箱结构的整体性,增加箱截面抗弯和抗扭刚度,尤其对弯桥受力有利。并且方便预应力钢束的布置,缓解角隅区的应力集中,可有效减薄顶底板的厚度。顶板加腋一般范围为1:1~1:5,底板加腋一般范围为1:1~1:3。根据上述范围,跨中处顶、腹板相交处加腋尺寸为QUOTE20cm×50cm20cm×50cm,底、腹板相交处加腋尺寸为QUOTE20cm×50cm20cm×50cm。支点处顶、腹板相交接处加腋尺寸为,底、腹板相交处水平加腋尺寸为。图3-1跨中截面图(单位:cm)图3-2支点处截面图(单位:cm)3.1.5下部结构本次设计下部结构采用u型墩,根据地质资料,持力层承载力较高,故基础嵌岩桩。但是,由于本次设计时间有限,故不对下部结构进行计算。表3-1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3.2基础信息3.2.1材料特性(1)主梁混凝土等级:C50;容重:QUOTE;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2)桥面铺装层混凝土:C50防水混凝土容重:;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混凝土容重:;(3)预应力钢束及锚具:箱拱桥纵向预应力筋采用:QUOTEΦs15.2Φs15.2-19、QUOTEΦs15.2Φs15.2-2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波纹管直径分别为100(4)普通钢筋纵向钢筋和箍筋采用HRB400,。3.2.2荷载信息(1)恒载:1)一桥梁自重:①支点段桥梁的自重QUOTEq1=5.1×1.2×2×25KN=306KNq1②变截面段桥梁自重QUOTEq2=3.755×2.5×2×25KN=469.375KNq2③跨中等截面段桥梁自重QUOTEq3=2.96×5.82×2+0.9×25KN=927.96KN桥梁自重QUOTEq桥=q1+④桥梁永久作用集度QUOTEq永=q桥l=2)二期恒载:如表3-2计算。表3-2桥面铺装材料特性材料容重厚度宽度荷载沥青混凝土23.00kN9cm5m10.35kN/mC50防水混凝土25.00kN8cm5m10kN/m护栏3.5kN/m二期荷载总计23.85kN/m(2)活载:汽车荷载采用城-A级荷载。车道荷载:QUOTE;QUOTEqk=10.5kN/mqk=10.5kN/m;qkqP车辆荷载根据规范,如图3-6所示。图3-4车辆荷载立面图(m)(3)温度变化的影响:由于本次设计是单跨简支拱桥,结构较为简单故不考虑考虑整体升温(+30℃)、整体降温(-20℃)、梯度升温影响。(4)支座沉降的影响:本次设计为简支拱桥,跨径较小,故本身设计不考虑支座沉降所带来的影响。(5)收缩徐变的影响:按照《公预规》对混凝土收缩徐变考虑。年平均相对湿度取值70%,收缩开始时的混凝土龄期为4天。3.3恒载内力计算图3-5永久作用效应计算图式梁的弯矩M和剪力V的计算公式分别为:QUOTEMc=c1-cL2q/2QUOTEVC=1/21-2CqlV表3-3梁的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表作用效应跨中四分点支点C=0.5C=0.25C=0一期弯矩/KNQUOTE∙m∙m4045.463034.090剪力/KN0425.84851.68二期弯矩/KNQUOTE∙m∙m1076.23807.170剪力/KN0113.29226.58QUOTE∑∑弯矩/KNQUOTE∙m∙m5121.693841.260剪力/KN0539.131078.263.4活载内力计算(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计算:结构的冲击系数QUOTEμμ与结构的基频f有关,故应先计算结构的基频,简支拱桥的基频可按下式计算f其中QUOTEmc=Gg=由于1.5HzQUOTE≤f≤14Hz,≤f≤14Hz,故可由下式计算出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QUOTEμ=0.1767lnf-o.157=0.2115μ=0.1767当车道大于两车道时,应进行车道折减,三车道折减22%,四车道折减33%,但折减后不得小于用两车道布载的计算结果。本算例按两车道、三车道和四车道布载分别进行计算,取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由于是单箱梁结构,没有横向结构连接,可以用杠杆原理来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当移动的单位荷载P=1作用在梁上时,画出梁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图3-7)图3-6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根据《桥规JTGD60》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如对于汽车荷载,汽车横向轮距为1.8米,两列汽车车轮的横向最小间距为1.3米,车轮距离隔离栏最少0.5米。由此可以求出荷载位置影响线竖标值后,按算式QUOTEmq=ηq2QUOTEmq=ηq2(3)车道荷载取值:公路-1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UOTEqkqk和集中标准值QUOTEPKPK为QUOTEqkqk=10.5KN/m计算弯矩时,QUOTEPK=180+19-550计算剪力时,QUOTEPKPK=QUOTE236×1.2236×1.2KN=283.2KN(4)可变作用效应计算:在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中,对于横向分布系数的取值作如下处理,计算梁可变作用弯矩时,均采用全跨统一的横向分布系数取QUOTEmqmq。1、计算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图3-8)①弯矩:QUOTEM汽=mq(qkωM=QUOTEμM汽μM汽不计冲击QUOTEM汽=0.45×(10.5×45.125+236×4.75)冲击效应M=0.2115QUOTE×717.66KN∙m=151.79KN∙m×717.66KN∙m=151.79KN∙m②剪力:QUOTEV汽=mqqKωV=QUOTEμV汽μV汽不记冲击QUOTEV汽=0.45×10.5×2.375+283.2×0.5KN=74.94KN冲击效应V=QUOTE0.2115×74.94KN=15.85KN0.2115×74.94KN=15.85KN2)计算QUOTEι/4ι/4处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图3-9)弯矩:QUOTEM汽M汽=QUOTEmq(qkωk+PM=QUOTEμM汽μM汽不计冲击QUOTEM汽=0.45×(10.5×33.84375+236×3.5625KN∙m=528.25KN∙m冲击效应M=QUOTE0.2115×528.25KN∙m=111.73KN∙m0.2115×528.25KN∙m剪力:QUOTEV汽=mq(qkωV=QUOTEμV汽μV汽不计冲击QUOTEV汽=0.45×(10.5×5.34375+283.2×0.75)冲击效应V=QUOTE0.2115×120.83KN=25.56KN0.2115×120.83KN=25.56KN3)支点截面剪力计算:计算支点截面由于车道荷载产生效应时,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的变化,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满布于使结构产生最示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只作用于相应影响线中-一个最大影响线的峰值处,如图3-10所示。不计冲击:QUOTEV汽=0.45×10.5×192+1冲击效应:V=QUOTEμV汽=0.2115×344.08=72.77μV汽=0.2115×344.08=72.773.主梁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效应应选择三种最不利的效应组合;短期组合效应、标准效应组合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见表3-4。表3-4梁的作用效应组合计算表3.5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3.5.1.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时,应满足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应力要求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以下就以跨中截面在各种作用效应组合下,分别按照上述要求对主梁所需的钢束数进行估算,并按这些估算的钢束数确定主梁的配束数。(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钢束数:本梁按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计算时,截面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当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则得到钢束数n的估算公式。n式中QUOTEMkMk使用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组合值,按表3-4取用;QUOTEC1C1与荷载有关的经验系数,对于公路I级,QUOTEC1C1取0.51;QUOTE∆AP∆AP一束QUOTE6∮15.2s6∮15.2s钢绞线截面积,一根钢绞线的截面积是1.4QUOTEcm2cm2,故QUOTE∆AP∆AP=8.4QUOTEcm2cm2;QUOTEksks大毛截面上核心距,设梁高为h,QUOTEksks可按下式计算kQUOTEepep预应力钢束重心对大毛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QUOTEep=y-ap=h-ysQUOTEysys大毛截面形心到上缘的距离,可查看表3QUOTEII大毛截面的抗弯惯性矩,参见表3-1。=72304773.3728603.58×140−51.96cm=28.71cm本设计采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公称面积140QUOTEmm2mm2,标准强度为QUOTEfpk=fpk=1860MPa,设计强度为QUOTEfpd=fpd=1260MPa,弹性模量Ep=1.95XQUOTE105105MPa。

QUOTEMkMk=5991.14KN∙m=5991.14×QUOTE103103NQUOTE∙∙mk假设QUOTEapap=20cm,则QUOTEep=y-apep=y-ap=(140-51.96n=5591.14×1030.51×8.4×10(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估算钢束数:根据极限状态的应力计算图式,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QUOTEfcdfcd,应力图式呈矩形,同时预应力钢束也达到设计强度QUOTEfpdfpd,则钢束数n的估算公式为n=式中QUOTEMdM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跨中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按表3QUOTEαα经验系数,一般采用0.75~0.77,本例采用0.76。估算得钢束数n为n=Md据上述两种极限状态所估算的钢束数量都在6束左右,故暂取钢束数为n=6。3.5.2预应力钢束布置(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的钢束位置1)对于跨中截面,在保证布置预留管道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加大钢束群重心的偏心距。预应力孔道采用内径60mm、外径67mm的金属波纹管成孔,管道至梁底和梁侧净距不应小于30mm及管道直径的一半。另外直线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40mm,且不宜小于管道直径的0.6倍,在竖直方向两管道可重叠,跨中截面及端部截面的构造如图3-12所示,N1.N2、N3号钢筋均需进行平弯。由此求得跨中截面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QUOTEap=12.5×1.5+18.8+33×27ap=2)本算例将所有钢束都锚固在梁端截面。对于锚固端截面,钢束布置应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预应力钢束合力重心尽可能靠近截面形心,使截面均匀受压;二是要考虑锚头布置的可能性,以满足张拉操作方便的要求。锚头布置应遵循均匀、分散的原则。锚固端截面布置的钢束如图3-12所示。图3-11-1锚固段截面图3-11-2跨中截面则端部钢束重心至梁底的距离为a下面对钢束群重心位置进行复核,首先需计算锚固端截面的几何特性。图3-12为计算图式,锚固端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见表3-5。

表3-5锚固端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其中:y=yx=ℎ−k下核心距为

kQUOTE49.11cm=yx-kx<a说明钢束群重心处于截面的核心范围内.(2)钢束弯起角度及线形的确定:本设计预应力钢筋在跨中分为三排,最下排2根(N3)弯起角度为1.5°,其余4根弯起角度均为7.5°.为了简化计算和施工,所有钢束布置的线形均为直线加圆弧,具体计算及布置见(3)。(3)钢束计算1)计算钢束起弯点至跨中的距离。锚固点至支座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QUOTEaxiaxi:aaa图3-13为钢束计算图式,钢束起弯点至跨中的距离x列表计算于表3-6内。图3-12锚固端尺寸图图3-13钢束计算图示表3-6钢束起弯点至跨中距离计算表上表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如下:QUOTEL1L1为靠近锚固端直线段长度,设计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y为钢東锚固点至钢束起弯点的竖直距离,如图9-14所示,则根据各量的几何关系,可分别计算如下yxx式中QUOTEφφφ钢束弯起角度(°);LQUOTE计算跨径(cm);QUOTEaxia2)控制截面的钢束重心位置计算①各钢束重心位置计算:由图3-14所示的几何关系,当计算截面在曲线段时,计算公式为a当计算截面在近锚固点的直线段时,计算公式为a式中QUOTEaiaiQUOTEa0a0RQUOTE钢束弯起半径;QUOTEαα圆弧段起弯点到计算点圆弧长度对应的圆心角。计算钢束群重心到梁底的距离QUOTEapap见表3-7,钢束布置图(纵断面)见图3-15。表3-7各计算截面的钢束位置及钢束群重心位置计算表图3-14钢束布置图(纵断面)(尺寸单位:cm)3)钢束长度计算:一根钢束的长度为曲线长度、直线长度与两端工作长度(2×70cm)之和,其中钢束曲线长度可按圆弧半径及弯起角度计算。通过每根钢東长度计算,就可以得到一片主梁和一孔桥所需钢束的总长度,用于备料和施工。计算结果见表3-8。表3-8钢束长度计算表3.6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本设计采用后张法施工,内径60mm的钢波纹管成孔,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张拉,张拉顺序与钢束序号相同,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计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预制构件阶段,施工荷载为预制梁(包括横隔梁)的自重,受力构件按预制梁的净截面计算;阶段二为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化阶段,但不考虑现浇混凝土承受荷载的能力,施工荷载除阶段一荷载之外,还应包括现浇混凝土板的自重,受力构件按预制梁灌浆后的换算截面计算;阶段三为成桥阶段,荷载除了阶段一、二的荷载之外,还包括二期永久作用以及活载,受力构件按成桥后的换算截面计算。3.6.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1)在预加力阶段,即阶段二,只需计算小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方式如下,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9-9~表9-11。净截面面积A净截面惯性矩I表3-9跨中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计算表其中,n=6,QUOTE∆A=π×6.72cm2/4=35.26cm2∆A=π×6.72cm2/4=35.26cm2,QUOTEaEP=表3-10四分点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计算表其中,n=6,QUOTE∆A=π×6.72cm2/4=35.26cm2∆A=π×6.72cm2/4=35.26cm2,QUOTEaEP=表3-11支点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计算表其中,n=6,QUOTE∆A=π×6.72cm2/4=35.26cm2∆A=π×6.72cm2/4=35.26cm2,QUOTEaEP=(2)在正常使用阶段需要计算大截面(结构整体化以后的截面,即阶段三)的几何特性,计算公式如下,计算结果见表3-9~表3-10。净截面面积QUOTEA0=A+nαEP-1净截面惯性矩QUOTEI0=I+nαEP-1式中A、IQUOTE混凝土毛截面面积和惯性矩;QUOTE∆A∆A一根管道截面积;QUOTEAPAPQUOTEyjs、yosQUOTEyiyinQUOTE计算面积内所含的管道数(钢束数);QUOTEaEPaEP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之比,即QUOTE1.95×1053.45×103.6.2截面静矩计算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在张拉阶段和使用阶段都要产生剪应力,这两个阶段的剪应力应该叠加。在每一阶段中,凡是中性轴位置和面积突变处的剪应力,都需要计算。在张拉阶段和使用阶段应计算的截面如图3-16所示。跨中及四分点截面支点截面图3-15静矩计算图示(尺寸单位:cm)(1)在张拉阶段,净截面的中性轴(称净轴)位置产生的最大剪应力,应该与使用阶段在净轴位置产生的剪应力叠加。(2)在使用阶段,换算截面的中性轴(称换轴)位置产生的最大剪应力,应该与张拉阶段在换轴位置产生的剪应力叠加。故对每一个荷载作用阶段,需要计算四个位置的剪应力,即需计算下面几种情况的静矩:1)a-a线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净轴和换轴)的静矩。2)b-b线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净轴和换轴)的静矩。3)净轴(n-n)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净轴和换轴)的静矩。4)换轴(o-o)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净轴和换轴)的静矩。计算结见表3-12~表3-14.

表3-12跨中截面对重心轴静矩计算表

表3-13四分点截面对重心轴静矩计算表表3-14支点截面对重心轴静矩计算表3.6.3截面几何特性总表将计算结果汇总见表3-15。

表3-15截面几何特性计算总表3.7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当计算主梁截面应力和确定钢束的控制应力时,应计算预应力损失值。后张法梁的预应力损失值包括前期预应力损失(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损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分批张拉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和后期预应力损失(钢绞线应力松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而梁内钢束的锚固应力和有效应力分别等于张拉应力扣除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预应力损失值因梁截面位置不同而有差异,现以四分点截面为例计算其各项预应力损失,其他截面皆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16~表3-23。

表3-16四分点截面管道摩擦损失值QUOTEσl1σl1计算值3.7.1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根据式(5-58),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计算式为σ式中QUOTEσconσcon预应力钢筋锚下的张拉控制应力,QUOTEσconσcon≤0.75QUOTEfpkfpk,取QUOTEσconσcon=0.70QUOTEfpkfpk=0.70X1860MPa=1302MPa;μQUOTE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根据规范,对于预埋钢波纹管,取μ=0.20;.ѲQUOTE从张拉端到计算截面曲线管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QUOTE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根据规范,取k=0.0015;xQUOTE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m),近似取其在纵轴.上的投影长度,四分点为计算截面时,QUOTEx=axi+l4x=axi+l4(QUOTEaxiaxi3.7.2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根据5.3.3节介绍,对曲线预应力筋,在计算锚具变形、钢東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应考虑锚固后反向摩擦的影响。由式(5-59)计算QUOTEσl2σl2如下。反向摩擦影响长度QUOTElflfl式中QUOTE∆l∆l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值(mm),按表5-11采用,对于本例设计锚具体系,QUOTE∆l∆l=6mm;QUOTE∆σd∆σd∆σ式中QUOTEσ0σ0QUOTEσlσl预应力钢筋扣除沿途摩擦损失后的锚固端应力,即跨中截面扣除QUOTEσl1σl1的钢筋应力;lQUOTE张拉端至锚固端的距离(mm),即表9-8中计算所得的钢束的有效长度。张拉端锚下预应力损失σ在反向摩擦影响长度内,距张拉端x处的锚具变形.钢束回缩损失σ在反向摩擦影响长度外,锚具变形、钢束的回缩损失:QUOTEσl2σl2=0计算结果见表3-17。表3-17四分点、支点及跨中截面QUOTEσl2σl2计算表3.7.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张法梁当采用分批张拉时,先张拉的钢束由于张拉后批钢束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可由式(5-61)计算σ式中QUOTE∆σpc∆σpcQUOTE∆σpc∆σpc=QUOTENp0An+Mp0式中QUOTENp0、Mp0QUOTEepiepi计算截面上钢束重心到截面净轴的距离,QUOTEepi=ynx-aiepi=ynx-ai,QUOTEynxynx和QUOTE本算例采用逐根张拉钢束,张拉时按钢柬1-2-3的顺序,计算时应从最后张拉的钢束逐步向前推进,计算结果见表3-18。表3-18四分点截面QUOTEσl4σl4计算表3.7.4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钢绞线由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的终极值,按下式计算:σ式中QUOTEφφ张拉系数,本算例采用一次张拉,取ψ=1.0;QUOTEξξ钢筋松弛系数,对低松弛钢绞线,取为ζ=0.3;QUOTEσpeσpeQUOTEσpe=σcon-计算得四分点截面钢绞线由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见表3-19。3.7.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按式(5-66)计算σ式中QUOTEσl6σl6QUOTEσpcσpcQUOTEρ、ρpCρ、ρpC配筋率,QUOTEρ=AP+ASAρ=AQUOTE本设计为钢束锚固时相应的净截面面积An,可查表3-15;QUOTEepep本设计即为钢束群重心至截面净轴的距离QUOTEenen,可查表3-15;iQUOTE截面回转半径,QUOTEi2=InAn,i2=InAn,其中QUOTEϕt,t0QUOTEϵcst,t0ϵcst,t0加载龄期为QUOTE(1)混凝土徐变系数终极值中QUOTEϕϕ(QUOTEtutu,QUOTEt0t0)和收缩应变终极值QUOTEϵcsϵcs(QUOTEtutu,QUOTEt0t0)的计算:构件理论厚度的计算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