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内容_第1页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内容_第2页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内容_第3页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内容_第4页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内容

《中国美术史》

教学目的:使同学了解并把握宋徽宗在绘画以及书法上的艺术特色及成就,进一步理解在文化大力进展的宋代宫廷美术在统治阶级干预下呈现的发

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深化了解宋徽宗创建的我国古代第一所属学校

性质的美术训练机构所具备的训练理念及训练体制。

教学重点:1.宋徽宗花鸟画特色

2.画学的建设、训练理念及制度

教学难点:宫廷画院美术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像演示法争论法视频资料演示法

教学内容:

在重文抑武的宋代,绘画种类大体可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工匠绘画,其中宫廷绘画在宋代进展成就尤为突出。宫廷绘画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画院这一皇家绘画机构中,而画院的兴衰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统治阶级的口味。在宋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甚至于亲历而为,画院得到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在宋徽宗时期,达到了鼎盛,甚至消失了我国古代唯一一所学校性质的美术训练机构—画学。这节课我们就先了解下这位消失在宋代,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64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的皇帝宋徽宗。

一、宋徽宗个人简历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熬煎而死,终年54岁。北宋第八代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期间,政治上昏庸无道,重用蔡京、王黼、童贯、高俅、朱□、梁师成、杨□、李彦等奸臣,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置造作局,特地制造供皇室享用的浪费品。又设苏杭应奉局,搜括民间奇花异石,用大量船只一批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其中有些石头非常巨大,在河运过桥的时候,为了能使石头整块通过而不受损伤,甚至于把桥拆掉。徽宗的腐朽统治,激起了方腊、宋江等农夫起义。四大名著《水浒传》叙述的就是这个大事。由于宋朝政治的腐败与军事的无能。最终导致了历史上出名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在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同为金朝所虏,押解北上。后死于金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二、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作为皇帝,宋徽宗赵佶的政治生涯灰暗而短促,但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宋徽宗赵佶本人在绘画史上就是一个杰出的画家。赵佶初登基时,就对四周人说:“朕万几余暇,别无它好,惟好画耳”。这的确是肺腑之言,他在未作皇帝之前就常常与驸马王洗等人有所往来,对绘画情有独钟,且有肯定造诣,以致青年时期便“盛名声誉在人间”。在艺术方面他可谓是一代宗师,他精书法,能作诗填词,对于金石考古也有肯定的讨论,在绘画方面,能画人物、山水,花卉翎毛尤为专精,元汤垕在《画鉴》中赞道:“历代帝王能画者,至徽宗可谓尽意”,他还运用权力推动和进展绘画艺术,使中国的绘画呈现出辉煌的成就。他个人的艺术才能在花鸟、人物、山水及书法上均有体现,下面我们将从绘画及书法两个方面讲解下他的艺术成就。

绘画成就:

绘画方面,宋徽宗可算得上是全才,花鸟、人物、山水上均有成就,尤其是在花鸟上成就最高。

1、花鸟

其画风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用浓丽的颜色精工绘制而成,极具“黄家富贵”的传统,一派明丽富贵的情调。他的这种风格对画院的画家影响很深,如韩若拙,每画一只鸟,自嘴到尾皆出名称,连鸟的羽毛都有肯定数目。

《瑞鹤图》--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突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回旋,不愿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为绢本设色画,纵51厘米,横138厘米。绘画以庄重屹立的宣德门为背景。画的上方,云蒸霞蔚,用淡石青烘染天色,十八只仙鹤在城门上空自由飞翔,各尽其态,栩栩如生。画的下方,两只仙鹤一左一右落在宫殿的鸱吻上,一只在引颈高歌,一只回首相望,构成了一幅精致“仙禽告瑞图”。宋徽宗又用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撰文,记述了绘画《瑞鹤图》的经过并赋诗一首,表达喜悦心情:清晓觚棱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是秋天不怕霜冻的木芙蓉和枝上停留的漂亮的锦鸡。各种景物的布局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芙蓉花的妩媚艳丽,秋菊的萧疏直立,蝴蝶的翩翩起

舞,也都刻画得生动传神,极富真实感。画的右上方有赵佶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这便点明白此画通过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是为了颂扬它们具有的儒家五种伦理品德—文、武、勇、仁、信。造型精致,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也传达出皇家的雍容富贵气派。

另一种是用水墨渲染而成,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这是从徐熙、易元吉、崔白等人处接受来的画法。在他绘事启蒙的时候,深受王晋卿、赵大年以及吴元瑜、黄庭坚等人的影响,特殊是经过吴元瑜的传授,继承了崔白的风格。

《柳鸦芦雁图》纸本,设色。纵34厘米,横223.2厘米。图卷连缀2段,前段画柳鸦,后段画芦雁。鸦的头顶和腹部施以白粉,鸦身敷浓墨,乌黑如漆。柳树的斑驳老干,富有质感。柳鸦的墨彩极酣,笔势很壮,显示出赵佶用墨的特色。后段4只芦雁在芦草蓼花边栖息,以浅赭设色,增加了秋天萧疏的气氛。整幅画采纳了以墨为骨的画法,并把粗笔写意和精湛写生融合在一起,是讨论花鸟画由着重色向墨笔画过渡的典型作品。

《腊梅山禽图》绢本设色纵82.8厘米横52.8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上伸,极富弹性,相互交叉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好像有阵阵芳香袭来。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湿协作协调和谐。左下有画家以瘦金书的题诗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两种画法又各有粗细、工拙、繁简的不同。他的创作“独于翎毛尤为留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俗史莫能也”。同时运用工整研丽的作风,表现出花和鸟的精神特质,给人以美丽名贵和开心的感觉。因而形成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折枝花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淡墨勾画,用色严厉,“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

2、山水

赵佶的山水画传世极少,但有相当的造诣,如《雪江归棹图》是一幅特别漂亮的山水画长卷,是他山水画中的代表作。

《雪江归棹图》是其山水画的杰作,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绢本长卷,墨笔。图绘寒江两岸的雪景,极富手卷层层深化、峰回路转之情趣:开卷是茫茫寒江,远山飘渺,底下是江岸,向内延长,一石突出河岸,有篷舟靠其旁,两人在劳碌,应是“归棹”之点题。再向内,渐见土岗、山丘,而后群峰突起,层峦叠嶂,画面对纵深演绎,有楼阁村舍隐匿山后,栈道、小桥点缀其中,依稀有人行,或骑驴,或肩挑,再往后则又见水岸,复归寒江浩渺。构图上不乏北宋全景山水

之大气,而笔墨上则自创新意:勾、皴简略,重在以层层烘染体现雪景之冷峻。图上有赵佶瘦金体自书“雪江归棹图”、“宣和殿制”,并押“天下一人”。看来他自己对这幅画是相当重视的。尽管有后人怀疑赵佶身处宫闱,何来如此冷漠萧瑟的感受,其实不尽然。赵佶继位后亲掌画院及画学,每十天从藏画中取出两幅古画供学者临摹,以至现今传为唐画者,有一些就是当时的临摹品,如《虢国夫人游春图》乃直指赵佶所临。唐时以及北宋的多幅雪图应当为他所熟识。惋惜的是,按蔡京在卷末的题跋,赵佶同时画了四时四图,而现在只得观赏冬景,不然,看赵佶如何以水墨画春、夏、秋、冬四景,肯定特别赏心悦目。而赵佶在身体力行地推动重彩的“古图”的同时,依旧为画坛保留了水墨画的空间,也充分显示了他对绘画精深的理解

3、人物

《文会图》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富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闹,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

《听琴图》轴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仆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装扮。他微微低着头,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气就像完全沉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视,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奇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在他旁边,站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凝视着仆人公,正在专心细听,但心情却比较单纯。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幅画的背景和道具处理得非常简练,仆人公背后,画松树一株,女萝攀附,枝叶扶疏,亭亭如盖。松下有竹数竿,青翠欲滴,折旋向背,摇曳多姿。道具除琴案外,仅一几,几上置薰炉,香烟袅袅。仆人公对面,设小巧玲珑山石一块,上有一小古鼎,中插花枝一束,除以上这些外,别无它物。使人感觉到,这是一个高级的园庭,但却经过了细心剪裁。全部布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围围着仆人公的演奏而支配的。整个画面的气氛,仿佛使人觉得,在这静谧之中,有一阵阵的琴声,混合着微风吹动松枝竹叶之声,从画中传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诗来形容,其妙处那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画面上方,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书字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画押,这样一来,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其实这一幅作品是他画院里的画家绘画赵佶本人行乐时的状

况。

让同学总结概括宋徽宗绘画的艺术特征?

宋徽宗绘画的艺术特色:

a.提倡形似、格法

创作上提倡“形似”、“格法”,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底,对物象作尽精入微的描绘,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

b.构思上讲求含蓄奇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奇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高洁为工”的鲜亮风格特征,给后来的传统绘画以良好影响;当然其绘画也有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书法成就

赵佶除了一些传世的名画外,还有肯定数量的书法作品,其作品有《楷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草书团扇》、《禾农芳诗贴》、《欲借风霜二诗贴》、《牡丹诗帖》、《怪石诗帖》、《夏日诗帖》、《闺中秋月帖》以及《详龙石图序并诗》、《瑞鹤图序并诗》等大量的绘画题跋和题鉴。此外还有一部分碑刻书法作品。

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穿,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

瘦金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穿,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立,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瘦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伸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仿照瘦金体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