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官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官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官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官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官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北省沧州市高官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要增大过量Zn和一定量稀H2s04间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使用高纯度的锌粒B.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C.使用浓H2s04D.使用浓HNO3

参考答案:

B

22

2.某元素的一种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2上乂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A+2ro(A-N+m)mol

a

B.A(A-N)mol

a

C.A+ir(A-N)mol

a

D.A(A-N+2m)mol

参考答案:

A

解:Hm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

-ga

agHmX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HmX)=(A+m)g/mol二A+irmol,

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

aa

所以在agE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irmolX(A-N+m)=A+ir(A-N+m)mol,

故选A.

3.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1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A.整个溶液变紫色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

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参考答案:

C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也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

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焰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由于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催化

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

改变该反应的焰变,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使反应在较低的能量下发生,因

此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

能,错误。

5.现代科技将啜P。涂于飞机表面,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

到隐形目的。下面列出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

A.84B.41C.125D.209

参考答案:

B

6.元素周期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

B

解析结构决定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玻璃B.蒸储水C.粗盐D,空气

参考答案:

B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A.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错误;

B.蒸储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B正确;

C.粗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除此外还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C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是混合物,D错误。

答案选B。

8.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g/ml,质量分数为s,物质浓

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c=17V*22401B.co=,ooP

17V17V+22401

C.co=17V»22400D.p=22.4♦22.4V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1000P3

【分析】A、表示出溶液的质量分数3,然后带入。=—M—来计算;

1000P3

B、根据c=-M—来计算;

m溶质

X100%

C、根据质量分数=m溶液来计算;

V

D、根据a诟计算VL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氨气的质量,根据m=pV计算

n

水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根据V=1计算溶液的体积,由

m

p=歹计算溶液的密度.

V17V

【解答】解:A、标况下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2.4mol,质量为22.4g,溶于1L水后所

17V

17V17V

得溶液的质量分数8=(22.4H°0°)g=17V+22400*10°%,然后带入

,17V、

1000P。1000PX17V+22400Xl00%1000VP

c=M=17=17V+22400mol/L,故A错误;

1000P3cCO=17c

B、根据c=M可知:co=1000P=1000P,故B错误;

V17V

C、标况下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2.4mol,质量为22.4g,溶于I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17V

224g

一-------XlQO%

俞17V

小瓶(#~H000)gX100%认八十多

分数£0=zz.4=17V+22400,故C正确;

VLV17V

D、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2.4L/mol=22.4mol,氨气质量为22.4g,IL水的质量为

V1

17V22.4

1000mLxlg/mL=1000g,故溶液质量为(=22.4+1000)g,溶液体积为:cmol/L

*17Vg+1000g

_y_VX1C17CV+22400C

=22.4CL,所以溶液的密度为:22.4cWUUinL=1000Vg/mL,故D错误;

故选C.

9.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主题的奥运火炬"祥云"正在祖国各地传递."祥云"火炬的燃

料是丙烷,它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者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B

考点:反应热和焰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也存在能量的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C.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答:解:A.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是物理变化,但也存在能量的变化,故A错误;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必定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则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故B正确;

C.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不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

错误;

D.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不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掌握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和热量

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

的是

A.Na与。2B.Na2C>2与CO2C.NaOH与CO2D.C与

O2

参考答案:

B

1L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D.最高正化合价:X>Z

参考答案:

12.在常温常压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aLNO和bL02会发生反应:

2NO+O2=2N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A.a:bB.a:2b

C.a:(a+2b)D.a:2(a+b)

参考答案:

C

13.在反应aBrF3+bH2O=cHBrO3+dHBr+eHF+fO2中(a、b、c、d、e、f是各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若0.3molH2。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A.0.15molB.0.2molC.0.3molD.0.4mol

参考答案: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在反应aBrF3+bH2O=cHBrO3+dHBr+eHF+fC)2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澳元

素由+3价升高为+5价,澳元素由+3价降低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

所以BrF3既起氧化剂也起还原剂作用,同时水也起还原剂作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

转移守恒计算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在反应aBrF3+bH2O=cHBrO3+dHBr+eHF+fO2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

澳元素由+3价升高为+5价,澳元素由+3价降低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

价,所以BrF3既起氧化剂也起还原剂作用,同时水也起还原剂作用.若0.3molH2。被氧

化,氧原子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0.3molx2,令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

电子转移守恒,贝九

0.3molx2=xmolx[3-(-1)]

解得x=0.15

故选:A.

1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C.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钛

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参考答案:

B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A、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

B、金属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之间反应,泡沫灭火器产生的是二氧化

碳;

C、钠的还原性强,钠能与熔融状态下的四氯化钛反应制取金属钛;

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瓶.

【解答】解:A、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通常少量的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

确;

B、金属钠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这样会使或燃烧得更旺,故B错误;

C、钠的还原性强,可用钠和熔融状态下的四氯化钛反应制取金属钛,故C正确;

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瓶,故D正确.

故选B.

15.下列化学实验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钳锅用B洒精灯C量筒D分

夜漏斗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

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Ch,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i/L稀硝酸、蒸储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己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0反应,能与NO?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o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

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

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o(选填字

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

(l)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0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03)2+2NO2T+2H2O

(4)将N0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⑸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

【分析】

原理分析: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打开弹簧夹通入C02排除装置中空气;关闭弹簧夹,①

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得二氧化氮气体;NO2气体通入②装置中,二

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③装置中是稀硝酸验证不能氧化NO;⑤装置排水法收集

NO;④装置中浓硝酸验证可以氧化NO2;⑥装置中NaOH溶液吸收NO?。

(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判断;

(2)根据空气造成的影响确定如何实施操作;同时根据一氧化氮的性质判断装置⑤的操

作;

(3)根据铜和浓硝酸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判断产物,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

(4)根据二氧化氮的性质且能转化为一氧化氮选择试剂;根据实验现象结合二氧化氮的

性质书写反应方程式;

(5)根据对比实验③、④的实验现象判断;

(6)根据是否改变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或溶解气体的浓度判断;

【详解】⑴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

吸收NO?防止污染大气;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

答案:3moi/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Ch之前需要通

入一段时间C0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

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

答案:通入C0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与浓HNCh反应生成Cu(NO3)2、NO2、H2O;

答案:CU+4HNO3(浓)=Cu(NO3)2+2NO2T+2H2O;

(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Ch与HzO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

答案:将NCh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Ch产生,说明稀HNCh不能氧化NO,所以

盛放稀HNCh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Ch,若

浓HNCh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答案: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高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

设计将溶解的NO?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

的浓度(d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