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一模试题(2015.4新)_第1页
初三历史一模试题(2015.4新)_第2页
初三历史一模试题(2015.4新)_第3页
初三历史一模试题(2015.4新)_第4页
初三历史一模试题(2015.4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历史学科第页共6页济南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试题2015年4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2.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5分,共50分)1.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材料中“秦国新法”反映的是A.分封制B.商鞅变法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齐桓公称霸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开拓疆土3.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采用汉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4.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世篇”的是=1\*GB3①地动仪②曲辕犁③筒车④司南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文景之治局面B.贞观之治局面C.开元盛世局面D.经济重心南移6.阳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①张骞通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岳飞抗金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以下图片不符合这一主题的 A.虎门销烟B.江南制造总局A.虎门销烟B.江南制造总局D.辛亥革命D.辛亥革命C.《新青年》杂志9.“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歌词中“南湖的红船”代表的事件是A.中共成立B.井冈会师C.遵义会议D.延安抗日10.史学家张阴麟曾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中奋斗”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11.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右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B.“三大改造”高速进行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演讲周恩来总理迎接来访的尼克松总统中国代表团在第26届联大上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D.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这个转变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4.“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文艺复兴发生B.基督教产生C.新航路开辟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图中两人一个领导美国获得独立,一个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处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6.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17.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是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在下列图标反映的行业中,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无关的是 ABCD18.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安排战后世界,在谈判桌上展开了较量。关于右边表格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②是《九国公约》的内容③只能暂时缓和矛盾④是对德国的和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土地法令》的颁布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20.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A.朝鲜战争爆发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形成经济共同体D.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三、(18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的迅速崛起推动了世界的进程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便点会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愿把手指砍掉。”――《苏联史》地主毒打农奴地主毒打农奴27.根据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废除农奴制?(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不“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也不“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做的?(2分)英国英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思《世界文明史》材料二28.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着世界面貌,影响着人们生活。材料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