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6讲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6讲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6讲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6讲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课件高三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甲午战争后,民族救亡运动有哪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公车上书1895年广州起义就义的陆皓东义和团旗帜第6讲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了解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思阅读课本和资料思考下列问题:1.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失败的原因。2.清末新政的背景,主张及所产生的影响。(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45)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特点: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使用新兵器;采用西方征兵方式;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有固定服役期限;满人官员掌控军队。(9分)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议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重要条件:国际环境:一.背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19C末,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的奠基作用,以及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和传播。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个人努力。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潮流。一戊戌变法评1.兴起: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2.发展:创办报刊和学会。《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3.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6月11日至9月21日,史称“百日维新”。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二.经过类别颁布的新法改旧制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①舍旧图新、力行新政;②鼓励官民上书言事;③命各省举荐新政人才。

①设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②提倡私人开厂,奖励创新;③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④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决算;⑤兴办邮局。①改革科举;②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专门学堂;③鼓励私人办学;④派遣留学生;⑤准许民间办报馆、学会;⑥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①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武器;②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④精简机构,裁汰冗员;⑤取消旗人国家供养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裁撤驿站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参政可能,初步动摇封建统治。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培养维新人才、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裁减旧式军队三.内容4.结果:戊戌政变材料1: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2: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发布变法诏今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稣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3: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的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力量对比悬殊。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无实权的皇帝。③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⑤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5.变法失败的原因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中华民族的觉醒。②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③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④局限性: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对于封建土地制度问题没有丝毫触动。6.如何评价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二清末新政:1901--1911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适应帝国主义需要,安抚立宪派,缓和同资产阶级矛盾

挽救统治危机维护专制统治①提高军队素质,促进军事近代化;新军成为革命主力。②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发展壮大。③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留学和学堂创办,为革命奠定群众基础。④利于国家机构近代化。⑤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法律近代化。①新政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改革;②措施没有超出“中体西用”认识。③军费捐税增加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④为袁世凯所掌握的新军,成为袁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和镇压革命的帮凶。⑤强化了国家机器,加强了列强侵略。⑥催生了边疆问题。(一)“新政”的第一阶段1901-1905①编练新军②奖励工商业③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商部⑤制定现代法律

废科举、兴学堂、遣留学等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1905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迫于形势和各方面的压力,清廷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慈禧太后在接见大臣时说出了立宪的真正目的:“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1906年,颁布上谕,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八月初一,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内容14条,关于人民义务的9条,除了纳税、当兵等项义务外,还规定了一些在封建专制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项权利和自由。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廷发布上谕,成立内阁,内阁13个大臣中,满族8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当时人称“皇族内阁”。(二)“新政”第二阶段——预备立宪1905---1911实质:是借“立宪”之名行封建专制之实,维护清朝统治。结果:导致统治阶级内部分化,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这是清政府迫不得已所采取的措施,从主观上看是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的一步。新政主要是从经济上、军事上、文化方面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而“预备立宪”是从政治上向近代化方向迈进。但是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等。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①主观目的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直接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2024/4/18练一练B1.(2014年全国Ι卷)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2.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D3.(2021年全国乙卷)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4.(2017年11月浙江选考)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C.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CC5.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明()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C(2013年全国Ι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