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答案[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如”“莫”。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一、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zhǎnɡ)(年长)乎尔,毋(不要)吾以(同“已”,止)也。居(平日、平时)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shènɡ)(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馑(泛指饥荒);由也为(治)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也。”夫子哂(shěn)(微笑)之。“求!尔何如?”对曰:“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胜任、能做到)之,愿学焉。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在这里都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焉。”“点!尔何如?”鼓瑟希(同“稀”,稀疏),铿(kēnɡ)尔,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ɡuàn)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吹风)乎舞雩(yú)(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咏(唱歌)而归。”夫子喟(kuì)(叹息)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曰:“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唯(句首语气助词,无实义)求则非邦(国)也与?”“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答案:①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②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③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其礼不让;舍瑟而作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7.莫春者,春服既成8.异乎三子者之撰;吾与点也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二、重点梳理强化记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如答案①表假设,如果②或者③至于④去,到⑤比得上,赶得上⑥如同,好像链接高考:答案:①像②比得上,及(2)莫答案:①“暮”,晚②不,不要③没有④没有谁,没有什么链接高考:答案:①没有谁②没有③不2.通假字1.毋吾以也(同“已”,止)2.鼓瑟希(同“稀”,稀疏)3一词多义1.尔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②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词尾)2.言①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说,谈,动词)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风乎舞雩(吹风)(3)曾皙后(落在后面)2.形容词作名词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相,大相)5.文言句式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不吾知也(“吾知”即“知吾”)则何以哉(“何以”即“以何”)尔何如(“何如”即“如何”)何伤乎(“何伤”即“伤何”)毋吾以也(“吾以”即“以吾”)②状语后置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因之以饥谨”即“以饥馑因之”)为国以礼(“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以吾一日长乎尔(“长乎尔”即“乎尔长”)浴乎沂(“浴乎沂”即“乎沂浴”)6.文化常识答案(1)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辆兵车(3)天子诸侯(4)洗头洗身体三拓展训练走近高考1.答案C解析兵:兵器。2.答案D解析注意整体的句子结构,“铸剑戟以为农器”与“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与“千岁无战斗之患”。同时注意句中的“由”是指子路,“赐”是指子贡。3.答案C解析结合原文最后一段内容“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可知,孔子赞赏的是颜回,而不赞同子路和子贡的观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案(1)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人跟着我吧。(得分点:之、使、从,句意通顺)(2)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得分点:着、释、患,句意通顺)5.文中子路、子贡和颜渊在农山之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简要评价。答案(提示)①能准确把握某一人之“志”;②有观点且观点正确;③做出评价,言之成理;④语言通顺。具体略。参考译文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像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人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勇猛啊!”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颜渊退后不说话。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颜回)回答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让人民安定,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销铸成农具来使用,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地方施展他的勇力,子贡也没地方用他的辩才了。”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费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四、课内作文素材(一)从课文情节中挖掘写作素材【角度一:有主见,不盲目】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追随前面人或者周围人的脚步,也是一个人缺少自主意识进而远离成功的原因。《侍坐章》中,孔门弟子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志向,没有人拘泥于周围人的发言,盲目照搬别人的话语,无论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还是“风乎舞雩,咏而归”都是展现了生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盛况,怎不让人赞叹欣赏?《与妻书》中,林觉民的周边,“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但是他没有考虑过投身其中牟取利益,去分一杯残羹冷炙,而是自觉自愿地毅然投身革命,“为天下人谋永福”,这份勇毅决绝,怎不让人钦佩仰望?所以,睁开双眼,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方不失为走向独立和成功的良方。【角度二:因材施教】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也是形态各异。无论是子路、颜回,还是其他的学生,都在他的教育之下将自己的个性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孔子主张“仁政”“礼治”“教化”,弟子们深受孔子的熏陶和教育,表现得均有大志而各适其性:子路率真自负,勇于任事,积极用世;冉有谦虚谨慎,因人成事,以小见大;公西华少而谦恭,长于辞令,以礼治国;曾皙更是洒脱知礼,从容不迫,于逍遥自在中显其儒者的理想政治和道德追求。正所谓《二程集》所记载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语人者,有以德行人者。”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可贵。这一节课文当中,通过孔子最后和曾皙的一段对话,我们也能够看得出他对于几个学生“各因其材”的评价。【角度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孔老夫子不随意给学生“塑造灵魂”,而“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尊重每位学生,充分发展其个性,此为孔子教育第一成功之处。同时,孔子的各言其志其实也就是让学生们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根据自己长期以来所学到的东西,勾画出未来发展的蓝图。他从来不追求结果的统一,也不对学生妄加褒贬。对于志向远大的子路,孔子的态度“哂之”,但是并非认为这是子路的自负,只不过认为他是“其言不让”,不够温和略显鲁莽。而对于谦虚过度的公西华,孔子给出了“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评价,加以鼓励。(二)从人物身上挖掘写作素材【曾子杀猪】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子路受教】子路刚刚见到孔子时候的傲慢无礼和桀骜不驯,孔子问子路,你喜欢什么?子路说,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方面,我是说以你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学习会没有人能赶上你啊。子路非常傲慢的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将其削尖后射出去,能够穿透皮革,所以这是天生的秉性,我就像那个竹子一样,不需要经过学习就能够很好。孔子耐心的说,这样的竹子如果将其装上羽丰,再装上尖和的箭头,并且将其磨的非常的锋利,那么不就可以射得更加的深了吗?子路听了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拜谢说,真是受益很多啊!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天赋很重要,后天的学习也非常的重要。从这则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非常直爽的人,不会掩藏自己的想法,有点桀骜不驯,但是当知道自己错了之后,又能够马上知错就改,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与颜回是非常不同的,颜回从来不违抗孔子,子路则不同,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子路为“伉直”。【子路为孝】子路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自己经常吃一些粗陋的食物,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双亲早一点吃到米饭,不远百里去外地背米,在路途上不愿意休息,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双亲可以早一点吃到自己背回去的米,后来双亲去世了,子路离开家远游到楚国,子路也做了很大的官,生活条件非常的好,但是还是想回到吃粗陋的饭菜,去远方为自己的父母背米的日子,但是不可以了。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也可以看到子路的勇敢与担当,后来为官为宰,但是父母已经不在,所以也提醒我们今天的人行孝一定要早,不要想着以后我要如何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许当你发达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到那时再后悔就已经太晚了。在古代有种说法,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一准则已经非常的不合时宜了,我们大多数人都远离父母在外面打拼,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不已。【公西华使齐】在孔子的举荐之下,他的弟子公西赤要奉旨出使齐国了。考虑到自己走后,家中老母无以为生;老师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自己又不好再开口,公西赤便委托自己的师兄兼孔子的管家冉有向老师讨要一些粮食,以备自己走后,老母所食用。孔子听了冉有的请求,就说:“那就给她满满一釜的小米子吧(釜,古代计量单位,一釜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六斗半)。”“公西赤要去很长的时间呢,老师您看是不是能再多给她一些?”“那就再给她添上一庾(庾,也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庾相当今天两斗多点)。”冉有还想再说什么,孔子却把头扭向一边,闭目养神去了。冉有退出,心想:老师也有点太小气了吧,人家公西赤这一走就是三年两载不回还,就您给的那点小米子,够吃几天的,到时还不把人给饿死?于是就自作主张,给了公西赤八十石小米。孔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既没有怀疑冉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批语他自作主张,而是语重心长地对冉有说:“公西赤这次出使齐国,乘的是肥马拉的香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裘,雍容华贵。这是一个肥差,他到任之后,一定有能力使他的母亲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咱们家中存的粮食的确不少,但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些粮食是用来周济人们急需,而不是给富人富上添富的。等公西赤领了俸禄寄回家中,他老母吃剩下的几十石小米子在他眼中将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如果我们用这几十石小米子来救济穷人,那将会有多少人从中受益呢?”冉有听罢老师教诲,再次佩服的五体投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有的只是同门师弟,而在老师的眼中看到的则是全天下的百姓啊!适用话题:礼教,以礼待人,文明社会议论文段:与曾皙一起奏琴瑟,在暮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曾皙共怀太平盛世梦,构国家美好之蓝图。在新时代,文化的渗透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礼教人是文明社会的基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将“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可实现曾皙所构筑的礼乐社会。适用话题:坚持,矢志不渝议论文段: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孕含了无穷的力量。适用话题:理想社会,不慕名利议论文段:当今时代,我们追求实现中国梦,追求建设一个美好而理想的社会。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呢?是人人安居乐业,是处处喜乐安康,“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简单幸福生活。两千年前的曾皙描绘了一幅让人心驰神往的图画,这幅图画不同于子路、公西华和冉有,其中没有权谋、名利和宗庙之事,只有对返朴归真生活最本真的向往。所谓理想社会想必便是如此无关乎名利,只关乎百姓的生活与幸福。适用话题:尊重议论文段: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在倾听弟子阐释自己的志向时,即使不赞同,也并没有立即打断,严加批评,仍是认真倾听,微微一笑。尊重他人的品质在“万世师表”孔子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尊重如清泉,能够滋润人们的心灵,能够浇灌世界,让绚丽的花朵悄悄绽放,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为世界增添一份希望与美好。适用话题:低调议论文段:“浴乎沂,风乎舞雩”你是风中翩翩君子,心怀天下,向往盛世太平;“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你是课堂上一言不发的伴奏者,谦逊有礼,事理了然于心;“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你是孜孜不倦的学者,刻苦钻研,寻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