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1页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2页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3页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4页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掌握中药判定含义及中药命名方法。2.掌握本草含义及历代主要本草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3.掌握天然中药资源分布概况及主要道地药材产地。4.了解中药判定任务及中药分类方法。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实用中药判定学定义

定义:——判定和研究中药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研究对象: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相关名词术语:药品(Medicines,Drugs)预防、治疗、诊疗疾病有目标地调整人生理机能要求有适应症或者功效主治、使用方法和用量药品类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疗药品等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药品中药类别: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自然界,故又称天然药品(NaturalMedicine)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中药材(Chinesecrudedrugs)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原料药,又称为“药材”或“生药”按起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药饮片(Decoctionpieces)中药材经净制、切制、炮炙、干燥后取得不一样规格加工品,如川芎片、酒大黄、盐附子等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中成药依据中医临床处方要求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采取一定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成随时能够应用一类药品绝大多数为复方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草药用于治病或地域性口碑相传民间药品,如金荞麦、垂盆草等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统称。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民间药品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清利肝胆药)苗药:三颗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蒙药:十六味冬青丸(止嗽定喘药)维药:雪莲花(祛风湿、活血调经)傣药:亚乎奴(消肿止痛药)等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中药判定目标为临床用药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生产与流通提供判定技术和方法为中药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中药判定任务1.中药品种真伪判定2.中药品质优劣判定3.古方中药本草考证4.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5.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中药品种真伪判定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品种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要求该中药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品种同名异物:是指同一个中药名称同时表示各种不一样起源物同物异名:是指同一个中药有各种不一样名称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中药品种混乱原因1.多起源品种数量繁杂2.“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3.本草记载不详或品种发生历史变迁而误传误用4.形态相同,名称相近,造成误种、误收、误售、误用5.有意掺伪作假,以假充真,以次充优6.地方用药习惯不一样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中药品质优劣判定“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要求各项指标中药“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要求中药中药内在质量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份种类及其含量。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影响有效成份积累主要原因1.药用品种(种类、种质、农药及重金属)2.产地分布3.生长繁殖条件(土壤、光照、气候、降水量、海拔及栽培或养殖技术等)4.采收季节(如“绵茵陈”与“茵陈蒿”)5.加工方法(如金银花蒸后晒干绿原酸含量最高)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影响有效成份积累主要原因6.生产工艺(设备更新与流程设计)7.药用部位(整形分类)8.储备(细辛贮藏六个月后就失去镇咳作用)9.运输(雨水淋湿、虫鼠危害、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10.包装(是否破损)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古方中药本草考证

前提:现存400各种本草方法:继承前人实践经验多学科联合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目标:开发新品种、新功效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5页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研究和制订凡正式同意生产中药包含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都要制订规范化质量标准当前所执行法定中药质量标准是《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和《部颁药品标准》中中药标准制订标准: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6页中药质量标准对收载品种要求1.中药起源要正确2.中成药处方要固定3.采收加工、炮制方法或生产工艺要固定,4.临床疗效要确定5.对有害物质要有限量检验,对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要有定性判别和含量测定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7页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强立法保护,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建立和完善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主动开展野生转家种家养研究,加紧道地药材GAP基地建设步伐建立中药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库,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多学科、多路径寻找和扩大新中药资源应用细胞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快速繁殖新药源和生产高含量有效成份中药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8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1.《神农本草经》秦汉时期(公元200年)我国已知最早本草学专著共载药365种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9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2.《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时期(公元502~536年)医药学家陶弘景所著共7卷,载药730种首次按药品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0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3.《新修本草》唐朝(公元659年),又名《唐本草》由李勣、苏敬等23人共同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颁行药典共54卷,载药850种,新增114种,其中有不少是外国输入药品,如血竭、安息香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1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唐慎微编著共31卷,载药1746种,新增药品500各种是当今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和中药判定方法保留最完备主要文件。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2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5.《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李时珍编著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品374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全书按药品自然属性分类,分成16部(纲)60类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3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公元1765年)赵学敏编著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收载了《本草纲目》未记载药品多达716种,新增药中首次记载了西洋参、冬虫夏草、浙贝母、鸦胆子、银柴胡等品种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4页历代主要本草介绍7.《植物名实图考》38卷1714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838种清朝(公元1848年)吴其浚编著共50卷,载药2552种有详尽插图可考证药用植物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5页生药与生药学生药(crudedrugs):是取自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原生之药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利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来硕士药名称、起源、生产、采制、判定、化学成份、品质评价、医疗用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综合性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6页中药判定学发展方向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标准化(重点)中药判定技术当代化中药判定信息化发展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7页中药资源概况中药资源12807种——植物药11146种,占87%——动物药1581种,占12%——矿物药80种,约占1%商品药材——野生药材品种约占总数80%,约占总收购量60%——人工种植和养殖药材品种约占总数20%,约占总收购量40%

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8页寻找新药源路径1.经过资源普查寻找2.经过民族药或民间药寻找3.经过亲缘关系寻找4.经过有效成份寻找5.经过药理筛选寻找6.经过古代本草寻找7.经过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寻找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9页影响药材质量产地原因1.药材所处地势——海拔高度2.土壤:性质、pH值、无机盐和微量元素3.气候条件:包含光照、气温、降水量4.水质5.生态环境:环境温度骤变、天然雷电、射线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引发突变和种间杂交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0页道地药材与道地产区道地药材(authenticandsuperiormedicinalherbals):某一地域主产、传统经验认为品质较优药材。通常在药材名称前冠以产地,如川贝母、川黄柏、云三七、宁夏枸杞等。据统计,我国现在比较公认道地药材约有200各种。道地产区:出产道地药材某一地域。通常分为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秦药、淮药、北药、南药、蒙药、藏药、维药等14个道地产区。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1页中药惯用分类方法1.药用部位分类法2.功效分类法3.汉字笔画分类法4.化学成份分类法5.自然属性分类法6.剂型分类法中药鉴定学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2页中药命名1.中药材名:依据产地、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生长特征、药用部位、功效、人名、外文音译名、神话传说等命名2.中药饮片名:通常在药材名前加制法或辅料名缩写3.中成药名:药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